数天前接到消息时,息东赞打心眼里,没认为有多严重,在他想来,有尚结赞坐镇,又有为数不少的本地守军,除非唐人大队人马来攻,否则怎么也不可能出事。
唐人如果有大队人马出现在贺菩劳城,何必还在婆夷川和他死磕?
以他的了解,尚结赞是个谨慎的人,之所以派人前来送信,多半是想让自己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信使到来的时候,城中才刚刚发生火灾,因此,回不回师,何时回师,并没有硬性规定,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接到新的消息。
这样一来,息东赞当然会认为,事情不大,尚结赞已经控制住了局面。
可是,当他们的全军转入斯噶尔河谷,进入这片小小的平原地区时,一下子就被眼前看看到地一片惊呆了。
说是平原,其实这一带还是有着一定的坡度的,原本大大小小的屋子,都是沿河而建,形成一片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围绕在中心位置的就是原本的勃律王宫,他的新官邸。
可现在,那座圆顶尖塔形的屋子,已经消失了,一股股浓烟,从无数灰暗的断壁残垣中冒出来,远处清澈的河水根本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天上的云彩就像一团团的黑炭,空中到处都飘浮着一种柳絮般的细小微粒,呼吸时还能闻到焦灼的味道。
是什么样的大火,将一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又有谁能从这样的大火中逃生?难道他们没有送出消息,是因为全都葬身火海了?息东赞感到头脑中阵阵悬眩,不得不努力平衡身体,以防从马背上栽下来。
“啊!”
随着一个凄厉的叫喊声,四下里响起了阵阵哀声,那些从婆夷川没命般奔逃回来的本地步卒,突然看到自己的家已经荡然无存,亲人很可能葬身火海,哪里还支持得住,哭声很快蔓延开去,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军。
这一刻,就连素来看不起这些勃律人的息东赞也心下恻然,毕竟,从道理上来说,这些都是他治下的子民。
怎么办?一个两难的选择摆在他的眼前,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特别是找到尚结赞的下落,都需要时间,可唐人就紧紧跟随在后面,早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他肯定不会在婆夷川耽搁了那么长时间。
做为一个吐蕃勇士,最要不得的情感就是后悔,息东赞压下心里那点小小的波动,毫不犹豫地转头吩咐。
“派人去同他们说,大火是唐人放的,唐人不光烧死了他们的亲人,还要杀光他们,占领他们的土地,抢去他们的财物,想要报仇,就留下来与唐人拼命,就算死了,天神也保佑他们,去吧。”
吐蕃人的鼓动很有效,没有人亲眼看到这一切,还能无动于衷,这些亡命逃了一天一夜的步卒们,立刻红着眼睛聚在了一起,就连一路丢掉了武器的,也顺手捡起一块石头,做出一付拼死的架式。
而息东赞却不声不响地带着他的人继续前行,贺菩劳城已经毁了,他也没有必要呆在这里,至于这些勃律人能不能挡住唐人的脚步?都无所谓,本地人死得越多,和唐人的仇恨就结得越深,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有些感激那个放火的家伙,达成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隔着大约一刻的路程,杨预所部愈加谨慎,因为他知道,离着贺菩劳城,已经不远了,这一片不同于之前的河谷,有着足够的空间迂回,于是,他将队伍从一个拉长的直列,慢慢变成了一个散开的横行,尽量照顾到更大的范围。
“前方遇敌,换马。”
很快,那些奔逃的敌人步卒,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杨预毫不迟疑地打出了换马的手势,同时勒住坐骑,从那匹汗湿了毛发的马儿背上跳下来。
迅速解开连接两马的绳索,他一翻身踩着皮蹬子跳上马背,这个时代,铁制三角蹬还没传入,不过这种软蹬,对于轻骑来说,已经足够了。
身下是一匹三岁的刚成年公马,还没有做骟制,性子有些暴烈,对于有人骑上来,似乎不太满意地哼了一声,发出重重的鼻息,四蹄不安份地踢了几下,正要撒开就跑,脖子上一紧,勒得它昂首长嘶,一下子定在了那里。
杨预解下背上的硬弓,放开疆绳,朝着身后一伸手,准确地将两支羽箭执在了手中,同时双腿一夹马肚子,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马儿,立刻撒欢似地挥动四蹄,“蹬蹬”地溅起无数泥点。
只一瞬间,他的这个队就完成了换马和接敌的准备,大部分人同他一样,准备以骑弓先给予敌人第一轮打击,这个时代的汉人,以勇武著称者,往往都会加上一个“善骑射”的评价,而再过一两百年,这个‘骑射’的意思就要分开来,变成骑马和射箭了。
至少在天宝十一载,马上开弓,并不是草原汉子的专利,甚至不是他们的长处!
两百步不到,对于快马来说,也就是三、五息之功,而在两息之后,杨预已经瞄准了自己的第一个猎物,他在颠簸的马背上调整着呼吸,只待下一个起伏的到来。
“咻!”
大概八十步的距离上,他射出了第一箭,羽箭准确地插进一个步卒的背上,将身体带得仆倒在地。
射中第二个目标的时候,他的马儿刚好跨过那具倒在地上的躯体,这一次的距离只有三十步,几乎是顶在对方的背上。
也只有这种追击的情况下,才能容他们射出两箭,杨预射完之后马上将硬弓套在身上,同时一伸脚,将挂在铁钩上的一柄大枪勾到了手上。
此时,他的马身已经成为了全队最突出的一个,身后紧跟着的,是他的执旗,五十名手下,如同一双翅膀般向两翼展开,而整个阵型,就像一头扑向猎物的猛禽,驱赶着漫山遍野的溃兵,冲向贺菩劳城的方向。
杀戮不是目地,制造恐慌,让他们保持溃逃的状态,才是能够持续追杀的关窍。
唐人如果有大队人马出现在贺菩劳城,何必还在婆夷川和他死磕?
以他的了解,尚结赞是个谨慎的人,之所以派人前来送信,多半是想让自己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信使到来的时候,城中才刚刚发生火灾,因此,回不回师,何时回师,并没有硬性规定,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接到新的消息。
这样一来,息东赞当然会认为,事情不大,尚结赞已经控制住了局面。
可是,当他们的全军转入斯噶尔河谷,进入这片小小的平原地区时,一下子就被眼前看看到地一片惊呆了。
说是平原,其实这一带还是有着一定的坡度的,原本大大小小的屋子,都是沿河而建,形成一片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围绕在中心位置的就是原本的勃律王宫,他的新官邸。
可现在,那座圆顶尖塔形的屋子,已经消失了,一股股浓烟,从无数灰暗的断壁残垣中冒出来,远处清澈的河水根本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天上的云彩就像一团团的黑炭,空中到处都飘浮着一种柳絮般的细小微粒,呼吸时还能闻到焦灼的味道。
是什么样的大火,将一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又有谁能从这样的大火中逃生?难道他们没有送出消息,是因为全都葬身火海了?息东赞感到头脑中阵阵悬眩,不得不努力平衡身体,以防从马背上栽下来。
“啊!”
随着一个凄厉的叫喊声,四下里响起了阵阵哀声,那些从婆夷川没命般奔逃回来的本地步卒,突然看到自己的家已经荡然无存,亲人很可能葬身火海,哪里还支持得住,哭声很快蔓延开去,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军。
这一刻,就连素来看不起这些勃律人的息东赞也心下恻然,毕竟,从道理上来说,这些都是他治下的子民。
怎么办?一个两难的选择摆在他的眼前,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特别是找到尚结赞的下落,都需要时间,可唐人就紧紧跟随在后面,早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他肯定不会在婆夷川耽搁了那么长时间。
做为一个吐蕃勇士,最要不得的情感就是后悔,息东赞压下心里那点小小的波动,毫不犹豫地转头吩咐。
“派人去同他们说,大火是唐人放的,唐人不光烧死了他们的亲人,还要杀光他们,占领他们的土地,抢去他们的财物,想要报仇,就留下来与唐人拼命,就算死了,天神也保佑他们,去吧。”
吐蕃人的鼓动很有效,没有人亲眼看到这一切,还能无动于衷,这些亡命逃了一天一夜的步卒们,立刻红着眼睛聚在了一起,就连一路丢掉了武器的,也顺手捡起一块石头,做出一付拼死的架式。
而息东赞却不声不响地带着他的人继续前行,贺菩劳城已经毁了,他也没有必要呆在这里,至于这些勃律人能不能挡住唐人的脚步?都无所谓,本地人死得越多,和唐人的仇恨就结得越深,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有些感激那个放火的家伙,达成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隔着大约一刻的路程,杨预所部愈加谨慎,因为他知道,离着贺菩劳城,已经不远了,这一片不同于之前的河谷,有着足够的空间迂回,于是,他将队伍从一个拉长的直列,慢慢变成了一个散开的横行,尽量照顾到更大的范围。
“前方遇敌,换马。”
很快,那些奔逃的敌人步卒,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杨预毫不迟疑地打出了换马的手势,同时勒住坐骑,从那匹汗湿了毛发的马儿背上跳下来。
迅速解开连接两马的绳索,他一翻身踩着皮蹬子跳上马背,这个时代,铁制三角蹬还没传入,不过这种软蹬,对于轻骑来说,已经足够了。
身下是一匹三岁的刚成年公马,还没有做骟制,性子有些暴烈,对于有人骑上来,似乎不太满意地哼了一声,发出重重的鼻息,四蹄不安份地踢了几下,正要撒开就跑,脖子上一紧,勒得它昂首长嘶,一下子定在了那里。
杨预解下背上的硬弓,放开疆绳,朝着身后一伸手,准确地将两支羽箭执在了手中,同时双腿一夹马肚子,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马儿,立刻撒欢似地挥动四蹄,“蹬蹬”地溅起无数泥点。
只一瞬间,他的这个队就完成了换马和接敌的准备,大部分人同他一样,准备以骑弓先给予敌人第一轮打击,这个时代的汉人,以勇武著称者,往往都会加上一个“善骑射”的评价,而再过一两百年,这个‘骑射’的意思就要分开来,变成骑马和射箭了。
至少在天宝十一载,马上开弓,并不是草原汉子的专利,甚至不是他们的长处!
两百步不到,对于快马来说,也就是三、五息之功,而在两息之后,杨预已经瞄准了自己的第一个猎物,他在颠簸的马背上调整着呼吸,只待下一个起伏的到来。
“咻!”
大概八十步的距离上,他射出了第一箭,羽箭准确地插进一个步卒的背上,将身体带得仆倒在地。
射中第二个目标的时候,他的马儿刚好跨过那具倒在地上的躯体,这一次的距离只有三十步,几乎是顶在对方的背上。
也只有这种追击的情况下,才能容他们射出两箭,杨预射完之后马上将硬弓套在身上,同时一伸脚,将挂在铁钩上的一柄大枪勾到了手上。
此时,他的马身已经成为了全队最突出的一个,身后紧跟着的,是他的执旗,五十名手下,如同一双翅膀般向两翼展开,而整个阵型,就像一头扑向猎物的猛禽,驱赶着漫山遍野的溃兵,冲向贺菩劳城的方向。
杀戮不是目地,制造恐慌,让他们保持溃逃的状态,才是能够持续追杀的关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