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尊崇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活着的时候没能在文坛独享大名,生活十分困苦。在他晚年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生动记述了一件让人扼腕叹息的往事。
    农历八月时节,天气越来越冷,吹起了带着呼啸声的北风。杜甫家居住的茅屋太简陋破旧了,屋顶上仅存的几层茅草也被风卷走。已经衰老到跑不动的诗人从屋子里追出来,眼睁睁看着自己家屋顶的茅草被村子里顽皮的孩子们抱走,苦苦追赶也追不上。屋顶没有了茅草遮盖,就裸露在了瓢泼大雨之中,雨水从屋顶直落下来,把整个屋子都打湿了。
    在这样一个既寒冷,又潮湿,让人悲愤到想哭的黑夜里,杜甫没有只顾自己发牢骚,而是为天下人忧心不已,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
    我们今天所居住的房子大多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楼房,即使是农村,也在屋顶铺设了漂亮的防雨琉璃瓦,恐怕很少有人见到过杜甫所居住的那种茅屋,更不认识屋顶上放着的一层层的茅草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其实用茅草搭成的房屋离开我们中国人的视野是近30年才发生的事情,我小的时候在村子里还曾经见过用麦秸和泥加上土坯搭起的房子,房顶上盖的也是一些草木棍棒,跟茅屋相差不远。
    读完杜甫先生的这首诗,很多孩子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屋顶上放茅草?其实茅草不是“放在屋顶”,而是它们本身就是屋顶。古代的房子大多用木头搭成,屋顶也是用木头搭一个框架,然后铺上一层层茅草,讲究一点的,还要用麻绳捆住,这样,一间草棚子就算搭起来了。这样的屋顶虽然不免漏雨,更有被大风吹跑的风险,但正常的天气里,遮挡阳光和雨雪也足够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茅屋制作起来十分经济实惠,最穷的人家也能勉强盖一座,毕竟茅草这种材料实在是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算穷到连茅屋都搭不起,也还可以采集一些干透了的茅草,做成一个草窝睡进去,冬天勉强也能挡住一点寒风,而不至于把人冻死。
    用处颇多的白茅
    通常所说的茅草一般是指白茅,一种禾本科植物。不过我们可能更熟悉它的亲戚,因为人类饭桌上的主食有一大半都来自禾本科。白花花的大米,黄澄澄的玉米,能做成馒头、面包与面条的小麦,都是禾本科的成员。不过,尽管和人类一起生活了许久,白茅也并没有像这些亲戚一样被驯化成粮食,历经千百年后,还是一副杂草的模样。
    禾本科植物的叶子几乎都是细长条形,到末端收束成尖刺状。白茅的叶子也是一样,在野外看起来,很容易跟其他杂草搞混。幸好它的个子不同流俗,轻而易举就能长到七八十厘米高,硬戳戳地长在那里,就像成片的士兵。到了初夏时节,白茅就开始抽穗开花了,圆锥形的花序长满了白绒绒的毛,十分柔顺可爱。尤其是在湖边依水绕堤生长的白茅,整整齐齐的白花看起来更加美丽,当有轻风吹过时,花穗随风摇曳,动人心魄。
    《诗经》中形容美女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所谓“柔荑”,指的就是白茅柔软洁白的花序。可见,在古时候,白茅就已经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了。从原始社会到近代中国,茅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最早的时候,人们用它来包裹东西,就像我们曾用旧报纸包油条一样。
    《诗经·国风》中有一首《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一个体魄强健的猎人爱上了一个美丽如玉的女子,于是就带着自己最好的猎物,小心翼翼地用好看的白茅包裹起来,送给她当作定情信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所谓爱情,就是这么简单直接。而我们的主角白茅也无意中充当了纯洁、和顺、甜美的爱情象征。
    与《野有死麕》中两情相悦的青年男女相比,《诗经》中的另外一首诗《白华》中,白茅还是那棵白茅,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发生了深刻变化。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所谓“菅”,是跟白茅差不多的一种野草,这首诗讲的是,当菅草和白茅开满白花,就像满地白云一样美丽的时候,诗中的主角却被自己深爱的人抛弃,独守空房。他们俩是不是也有过一段类似“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的经历呢?难道当年的海誓山盟就像白茫茫的茅草花一样,经不起一点点风吹雨打吗?
    大约在夏朝晚期,我们的先辈们在无意中用粮食发酵的方法发明了酒,从那以后,白茅又有了一种全新的用途,靠着它纤长的纤维作为滤芯,把酒中的杂质残渣过滤掉,用它来“缩酒”。这种非常实用的过滤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带上了几分原始宗教色彩,形成了一整套“苞茅缩酒”的仪式,直到今天,在湖北省某些地方还保留着当年的传统做法。
    古代白茅的政治意义
    西周时期,盘踞在现在湖北省的楚国正是白茅的主产区,《尚书·禹贡》中说,楚国给周朝中央进贡的特产就是“包匦菁茅”,也就是装在小盒子里面仔细码好的白茅。楚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西周的封国,而是当地民族自发形成的国家,所以它和西周朝廷的关系十分微妙。朝廷既不敢过于逼迫它拿出真正价值连城的特产,又不想在诸侯国面前失掉面子,所以让楚国进贡一些随处可见、毫不稀罕的白茅就成了不错的选择。谁能想到,一根小小的野草,在古时候竟然还有这种重大的政治意义。
    当然,不管是西周,还是楚国,都还是要广为宣传进贡白茅的重要作用,甚至把缩酒祭祀的仪式变得神圣起来,白茅也摇身一变,成为“灵茅”。到了东周时期,朝廷的军事力量不足以震慑楚国的时候,说好的白茅贡品也就不再供应了。毕竟楚国在实力强大起来以后,就完全不必再有所忌惮了。
    幸好这时候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位实力强劲的诸侯,勇敢站出来帮助周朝稳定四方,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据《左传》记载,齐桓公率兵征讨楚国的时候,曾经列出过它的一大罪状,那就是:“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因为楚国不再供应白茅,周朝王室连酒都喝不上了,实在是罪大恶极!茅草这么常见的东西,真的在中原就找不到一根半根吗?恐怕不是,可见这也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纯粹为了周朝的面子而已。不过,这场茅草引发的战争也足以让白茅荣耀几千年了。
    甜而有趣的白茅
    我小时候在乡下生活,见到白茅的时候着实不少。只是我不会自己酿酒,所以也就用不到它来缩酒;更不会自己打猎,也就没有了“白茅包之”送给美女的机会;当然,我也不会自己搭建茅屋,那白茅对我就没有用了吗?倒也不是。因为它还有一桩好处:最适合农村里整天饿着肚子,又很闲的顽童了。
    白茅有一条很长的白色地下根茎,表面微微发黄,挖出来后洗上一洗,就会变得光洁可爱。最关键的是,它可以吃,虽然嚼起来不如甘蔗爽脆,但也有不少清甜的汁水,足以让一个孩子为它痴狂了。就连李时珍都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
    宋代大科学家苏颂在《本草图经》中不无感情地写道:
    (白茅)春生苗,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所谓“茅针”,就是白茅抽穗之前攒在一起的叶芽,一般呈现出长而尖利的锥形,有的鼓鼓囊囊,十分可爱。小孩子看见以后手痒,就把它抽出来剥开外皮,露出白生生、湿漉漉的柔嫩穗子,吃到嘴里微微有一点甜味。不过这东西一定要赶在春天吃,天气稍微变热一点,就像棉花团一样发干,不能吃了。
    白茅就是这样一种平凡的植物,仿佛在每一片农田、山涧、滩涂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但它又不是毫无价值的,至少对我们人类的历史来说,白茅发挥的作用至今仍然无可取代。
    拉丁学名:imperatacylindrica
    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北方地区;也分布于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亚、高加索及地中海区域。

章节目录

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安迪斯晨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迪斯晨风并收藏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