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怎样知道一颗遥远的行星或恒星的温度到底有多高?天文学家常常借助分光镜来估算天体的温度。分光镜是由罗伯特·威廉·本生(本生灯的发明者)和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这两位德国科学家于1859年发明的。分光镜最初的用途是将某种物质加热到白炽状态后分析其中的元素——每种元素发出可见光的特征化波长都不同。本生还借助分光镜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铯和铷。在这之后,人们发现可以通过相同的颜色分析手段,并根据恒星或其他天体中元素发射和吸收光谱形成的谱线分析得知遥远天体上所存在的化学元素及其相应的温度。
    许多年来,科学家们对恒星的分类方法不断加以改进。早期的分类方式是根据恒星光谱中氢吸收谱线的强度,按照字母顺序,从a到p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等级。之后人们又根据表面温度的递减对恒星重新进行分类排序,绝大多数的恒星可被分入7种不同的光谱类型。新的星等序列从温度最高的o等星开始到温度最低的m等星为止,中间去掉了几个字母,即o、b、a、f、g、k、m。科学家们编了一句著名的口诀来记忆这7个字母的顺序:“啊,漂亮的姑娘,吻我吧!”(ohbeafinegirl, kissme.)
    现在,天文学家不仅仅在可见光谱,而是在整个电磁波谱范围上观测宇宙。一般来说,低温物体的辐射波长较长,而高温物体的辐射波长较短。为了避免地球大气层的干扰,科学家们将红外望远镜送入宇宙空间里,用以探测红外短波辐射。与此同时,人们也不断拓展x射线望远镜和伽马射线望远镜所能探测的长波辐射的范围,以便对更高温度的天体进行观测。

章节目录

越问越聪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朱立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立春并收藏越问越聪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