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追捧的“护国之神”——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是一位比较具有戏剧性的人物。他的成名不像别的将军元帅一样是因为在战争中表现突出而被人民所热爱,而是因为一些巧合被德国人吹捧起来的。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任命为东方战线第八军的司令官,打败俄罗斯军队后被晋升为元帅。1914年8月23日凌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首次见面是在汉诺威车站,他的名声和传说便是从这里开始成就的。
    8月23日,坦能堡战役爆发,那时候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对“珠联璧合的一对统帅”还在赶往坦能堡的途中。3天后萨姆索诺夫就陷进德军的重重包围当中,8天后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在东线德军是取得了马祖里湖战役的胜利,在西线却是连连失利,连续败北。德军把责任归根到毛奇身上,决定免去他职位。然而在战争时期,人心是很重要的,为了抵消不好的影响,德国人想出了一个妙招。在毛奇被革职的那一天,报纸通幅宣传的都是“坦能堡的胜利者”——兴登堡。兴登堡一夜成名,赢得了陆军元帅的军衔,成为家喻户晓的“英明统帅”。
    坦能堡大捷后,兴登堡统帅东线全部军队,全国也掀起了“兴登堡热潮”。兴登堡纪念碑出现了,兴登堡街道广场出现了,以“兴登堡”命名的商品也出现了。
    这位“护国之神”是在1847年10月2日出生于东普鲁士波森市一个军官家庭里,经常受到普鲁士黩武精神的影响,从小的理想就是参军为国效力。后来他不仅成为德国陆军元帅和政治家,同时也担任了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第二任总统。
    陆军元帅兴登堡在制定作战计划。
    兴登堡的父亲是个军人,希望子从父业。于是兴登堡12岁那年就改上生活枯燥呆板的军事学校,每天除了操练,就是被教练灌输忠君报国、为国献身的精神思想。这个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19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洲战事不断,世界各地也都掀起了殖民战争的热潮,烽烟四起。兴登堡像军事学校的其他学生一样满心期待,期待着在乱世中一鸣惊人,有一番作为。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刚毕业的年轻少尉军官兴登堡,凭着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性格,带领着部下就随着大部队往波西米亚出发,参加萨多瓦战役。萨多瓦战大获全胜,他跟随队伍回到祖国,心情激动不已,这是他第一次通过柏林凯旋门。1870年8月,普法战争爆发,“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终于一统德国。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后,兴登堡第二次通过柏林凯旋门。
    1873年,兴登堡到柏林军事学院继续学习深造。毕业后,他在陆军参谋总部工作,这次很幸运可以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从此仕途顺利,步步高升。1911年,已经64岁的兴登堡认为短期内不会再有战争发生了,于是选择退伍。
    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兴登堡看到了腐败的政治,贫困的人民,潦倒的国家,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身为魏玛共和国的一分子,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对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选择了参选,当上了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1930年,兴登堡任命海因里希·布吕宁为帝国总理,实行总统内阁制。1932年,已经85岁的兴登堡再次当选,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无力管理整个内阁,只能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同年3月24日他发布了授权法案废除了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这一举动却无形中为希特勒的独裁统治铺平了道路。
    虽然兴登堡临终时已经意识到希特勒的野心,在垂危之际对希特勒发出最后的警告,让他停止残暴的屠杀。可是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的死意味着阻碍希特勒独裁的最后一个障碍消除了。1934年8月2日,这位“护国之神”与世长辞,享年87岁。

章节目录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朱立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立春并收藏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