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会战:希特勒“望城莫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苏德作战的东线战场上,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向莫斯科进攻,所进行的一系列防御战和进攻战,组成了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通过这场战役,德军打开了通向莫斯科的门户,距城只有300~400千米之遥,却最终失之交臂。苏联人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抵抗,使得希特勒只能“望城莫及”。
    希特勒对苏的战略,主要在于夺取列宁格勒和乌克兰,以便于控制波罗的海和获取乌克兰的后勤物资。希特勒对于他的这第一次世界大战略则有过这样的叙述:“莫斯科的确很重要,但在我看来,它只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已。占领莫斯科应该是大戏的尾声,在此之前,应先在南方和北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虽然莫斯科作为苏联的权力中心,亦是苏联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但希特勒坚持认为列宁格勒和乌克兰比莫斯科更重要,因而德军在取得基辅会战胜利和成功包围列宁格勒之后才把作战重点转移到莫斯科。
    德军为了攻占莫斯科,于1941年9月初专门制定出一个作战方案,代号为“台风”。德军以3个装甲集群从苏联东部、东北部发动攻击,打乱苏联的防御,歼灭苏联主力部队,然后再南北夹击莫斯科,企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抢占莫斯科。德军派出了“中央”集团军群,总兵力为78个师,180万人,各种火炮1.4万门,坦克1700辆,飞机1390架。希特勒要求在开打之前,首先以钳形攻势将苏军分为两个部分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希特勒还在施行“台风”行动之前,发表了一篇演说,呼吁德军“必须有破釜沉舟的气概”,一鼓作气,在冬季来临前把苏军彻底消灭。
    1941年9月30日拂晓,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兵团首先实施“台风”行动,并在当天就突破了苏军防线。10月2日,德军攻势转向中线。苏军判定德军主攻方向是莫斯科方向,决心誓死保卫莫斯科。苏军集中了全部作战兵力的30%以上,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在莫斯科以西建立了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工事,阻挡德军的进攻。同时,苏军还在敌后组织游击队,配合正规军作战,为反攻争取时间。
    10月3日、4日,苏军发起反击,但以失败告终,德军继续推进。德军的“台风”行动初战告捷,希特勒很满意地宣布:“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最终赢得了战争。”在苏联方面,斯大林召集朱可夫大将和布琼尼元帅火速赶回莫斯科,保卫首都莫斯科。苏军在朱可夫的带领下,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但都未能抵挡住德军的猛烈攻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越来越寒冷,德军的攻势也逐渐失去了锐气,苏军则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10月底,苏军开始整顿和调集增援部队,准备发动突击,粉碎德军的进攻计划,但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1月初,气温骤降,使得德军的士气低落。11月16日,德军总参谋长下达了“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同时,苏联各阶层人民也投入到保卫莫斯科的战役中来,在冰天雪地里同德军战斗。
    苏军有冬季作战的准备与经验,新型坦克也能派上用场。当气温下降到零下52摄氏度时,德军已不能抵御严寒继续作战,虽然莫斯科近在眼前,但德军已经精疲力竭,无力最后一次大战,古德里安只好带着沉重的心情下令撤退。12月6日,苏军对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德军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德军的防线相继被突破,开始撤退。到1941年12月底,苏军先后收复失地,解除了德军对图拉的包围。至此,莫斯科会战宣告结束。
    苏军虽然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使希特勒的“闪击战”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但是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70余万人。战后,据苏军统计,德军在此次战役中共伤亡50多万人,损失坦克1300余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多辆。这是德军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惨败,时任德国陆军上将的哈尔德也哀叹道:“德国陆军常胜不败的神话已经破灭了。”

章节目录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朱立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立春并收藏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