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之势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之势三国一代枭雄曹操文韬武略,一生征战赢敌无数,但赤壁一战却是其一生之痛。关于赤壁之战,后世之人的描述评价诸多,李白曾作《咏赤壁》:“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描写的正是赤壁之战的情景。而苏轼的一曲《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将三国诸枭雄之间的恩怨纠葛写得清楚。
赤壁之战始于曹操欲统一中国大江南北疆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开始训练水军,并派遣张辽等大将率军驻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县张番乡古城村)以南,以待南征。
当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南攻荆州。一个月后,荆州牧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位。曹操趁此机会大破荆州军,攻下章陵郡。刘琮大惊,顾不得在樊城抵御曹军的刘备,私下向曹操交了投降书。直至曹操大军到达宛城的附近,刘备才发现自己被刘琮出卖了,忍不住又惊又急,只能离开樊城,向南逃跑。
曹操一路向南追去,终于在长坂追上了刘备,俘获了其妻儿。刘备顾不得妻儿安全,只能慌忙奔逃,在赵云、张飞等人的掩护下逃跑了。此时的曹操并没有急于抓刘备,而是赶往了江陵。因为他更担心的是盘踞在江东的孙权。
刘备南逃之后,与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与前来增援的江夏太守刘表之子刘琦共同退守长江东岸的夏口。曹操则在攻占江陵后,立即采取安民措施,同时组织投降于他的荆州水军,准备东征刘备,但他的目的实则是江东,而孙权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赤壁大战图
江东一方,诸葛亮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动孙权与刘备联合抵御曹军。至此,上演了为人们所熟知的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火烧连环船等精彩的历史剧目。
在诸葛亮草船借箭之前,曹操本大有胜算,但是他却不幸中了周瑜的离间计。当时曹操派了周瑜的好友蒋干去劝降周瑜,蒋干无意间在周瑜的房里发现了蔡瑁、张允欲投靠周瑜的信。蔡瑁、张允是荆州降曹的水军将领,也是曹操这次东征水军的指挥者,两个人本一心归曹,而周瑜的信实则是造假。但是蒋干哪里知道,立刻回到曹营向曹操禀报了此事。曹操震怒不已,毫不犹豫地将二人的头砍了下来,令不会水的将领来指挥水军,于是荆州水军战斗力大减。
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之后,曹操更是跳脚,不料此时周瑜的亲信黄盖竟来投奔他。起初曹操并不相信黄盖,但见他真的受到了周瑜的薄待,又被打了一顿,便将他迎入己方阵营。黄盖还向曹操保证,时机成熟时,他会带着一些水军投靠曹操,实则他的目的却是要一把火烧了曹操的船。不过,要烧曹营的任意一条船容易,但要把曹军所有的船都烧掉,根本不可能,只有想办法让曹操自己把所有的船连起来,但是曹操又怎么会犯这种致命错误?
诸葛亮舌战群儒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满腹智慧,诸葛亮轻易达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
孙权座下鲁肃心生一计,将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推荐给孙权,共谋大计。庞统先是到曹营表示效忠,力劝曹操用大铁索将船捆绑起来,20艘大船为一行,30艘小船为一列,船与船之间搭架木板,建造巨型的水上陆地,以保证江岸驻扎的陆军和船上的水军来去自如。
当时曹操的陆军在南方已经水土不服,更不善于水战,而庞统此法解决了如此难题。不过,此法也有风险,正是惧怕对方以火攻之。以曹操的心智不可能不知如此弊端,但是他认为当时正是冬季,刮的是西北风,敌方只有在东风的助力下才能施展火攻战术,因此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正当曹操站在甲板之上得意自夸,历数往事——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不负大丈夫之志。并以《短歌行》抒壮志情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天公心情斗转,东南风袭来,大雾漫天,周瑜的船只已经凭风攻至。
是夜,十余艘船只在江中顺风前行,待接近曹营时,黄盖手举火把,大喝道:“我来投降的。”曹军不怀疑他,却哪里知道,黄盖的船上全是火油、干草。在离曹军大约千米的距离时,黄盖立刻下令点燃柴草,火势凶猛,冲向曹操的连环船。片刻之间,火光冲天,曹军大乱,被烧死者次之,溺死者无数。而孙刘联军也趁此横渡长江,将曹军打得落荒而逃。至此赤壁之战结束。
其实赤壁一战曹操之败败于天时地利人和皆不足。诸葛亮和周瑜都曾分析曹操必败的原因:
其一,曹操在道义上是一大失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如果孙权投降,便为失大义;
《蒲圻县志》有关赤壁之战的记载
其二,曹操北边尚不稳定,西北的马腾和韩遂没有投降,为曹操心腹大患,不能全心攻打江东;
其三,北方军队善于陆战,但不善于水战,而江东均熟知水战之法;
其四,曹军平定北方已经伤了元气,匆匆南下攻江东,士兵早已疲惫不堪,肯定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大批量病倒,战斗力下降;
其五,冬天已至,战马吃不到草,军队又缺粮,曹操必急于开战,部署铁定不周详;
其六,曹操新收刘表的荆州水军,荆州水军未必肯全心为曹操卖命。
总结此六点,曹操即使有几十万甚至百万士兵,也未必全有胜算。加之智计百出的诸葛亮、周瑜等人令曹操接连中计;而曹军又不熟悉江东的气候,为东南风所祸。曹操之败,几乎已成必然。
赤壁之战充分显示了兵法中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灵活运用的奥妙,值得仔细研究和揣测。
赤壁之战始于曹操欲统一中国大江南北疆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开始训练水军,并派遣张辽等大将率军驻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县张番乡古城村)以南,以待南征。
当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南攻荆州。一个月后,荆州牧刘表病死,其次子刘琮继位。曹操趁此机会大破荆州军,攻下章陵郡。刘琮大惊,顾不得在樊城抵御曹军的刘备,私下向曹操交了投降书。直至曹操大军到达宛城的附近,刘备才发现自己被刘琮出卖了,忍不住又惊又急,只能离开樊城,向南逃跑。
曹操一路向南追去,终于在长坂追上了刘备,俘获了其妻儿。刘备顾不得妻儿安全,只能慌忙奔逃,在赵云、张飞等人的掩护下逃跑了。此时的曹操并没有急于抓刘备,而是赶往了江陵。因为他更担心的是盘踞在江东的孙权。
刘备南逃之后,与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与前来增援的江夏太守刘表之子刘琦共同退守长江东岸的夏口。曹操则在攻占江陵后,立即采取安民措施,同时组织投降于他的荆州水军,准备东征刘备,但他的目的实则是江东,而孙权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赤壁大战图
江东一方,诸葛亮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动孙权与刘备联合抵御曹军。至此,上演了为人们所熟知的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火烧连环船等精彩的历史剧目。
在诸葛亮草船借箭之前,曹操本大有胜算,但是他却不幸中了周瑜的离间计。当时曹操派了周瑜的好友蒋干去劝降周瑜,蒋干无意间在周瑜的房里发现了蔡瑁、张允欲投靠周瑜的信。蔡瑁、张允是荆州降曹的水军将领,也是曹操这次东征水军的指挥者,两个人本一心归曹,而周瑜的信实则是造假。但是蒋干哪里知道,立刻回到曹营向曹操禀报了此事。曹操震怒不已,毫不犹豫地将二人的头砍了下来,令不会水的将领来指挥水军,于是荆州水军战斗力大减。
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之后,曹操更是跳脚,不料此时周瑜的亲信黄盖竟来投奔他。起初曹操并不相信黄盖,但见他真的受到了周瑜的薄待,又被打了一顿,便将他迎入己方阵营。黄盖还向曹操保证,时机成熟时,他会带着一些水军投靠曹操,实则他的目的却是要一把火烧了曹操的船。不过,要烧曹营的任意一条船容易,但要把曹军所有的船都烧掉,根本不可能,只有想办法让曹操自己把所有的船连起来,但是曹操又怎么会犯这种致命错误?
诸葛亮舌战群儒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满腹智慧,诸葛亮轻易达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
孙权座下鲁肃心生一计,将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推荐给孙权,共谋大计。庞统先是到曹营表示效忠,力劝曹操用大铁索将船捆绑起来,20艘大船为一行,30艘小船为一列,船与船之间搭架木板,建造巨型的水上陆地,以保证江岸驻扎的陆军和船上的水军来去自如。
当时曹操的陆军在南方已经水土不服,更不善于水战,而庞统此法解决了如此难题。不过,此法也有风险,正是惧怕对方以火攻之。以曹操的心智不可能不知如此弊端,但是他认为当时正是冬季,刮的是西北风,敌方只有在东风的助力下才能施展火攻战术,因此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正当曹操站在甲板之上得意自夸,历数往事——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不负大丈夫之志。并以《短歌行》抒壮志情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天公心情斗转,东南风袭来,大雾漫天,周瑜的船只已经凭风攻至。
是夜,十余艘船只在江中顺风前行,待接近曹营时,黄盖手举火把,大喝道:“我来投降的。”曹军不怀疑他,却哪里知道,黄盖的船上全是火油、干草。在离曹军大约千米的距离时,黄盖立刻下令点燃柴草,火势凶猛,冲向曹操的连环船。片刻之间,火光冲天,曹军大乱,被烧死者次之,溺死者无数。而孙刘联军也趁此横渡长江,将曹军打得落荒而逃。至此赤壁之战结束。
其实赤壁一战曹操之败败于天时地利人和皆不足。诸葛亮和周瑜都曾分析曹操必败的原因:
其一,曹操在道义上是一大失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如果孙权投降,便为失大义;
《蒲圻县志》有关赤壁之战的记载
其二,曹操北边尚不稳定,西北的马腾和韩遂没有投降,为曹操心腹大患,不能全心攻打江东;
其三,北方军队善于陆战,但不善于水战,而江东均熟知水战之法;
其四,曹军平定北方已经伤了元气,匆匆南下攻江东,士兵早已疲惫不堪,肯定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大批量病倒,战斗力下降;
其五,冬天已至,战马吃不到草,军队又缺粮,曹操必急于开战,部署铁定不周详;
其六,曹操新收刘表的荆州水军,荆州水军未必肯全心为曹操卖命。
总结此六点,曹操即使有几十万甚至百万士兵,也未必全有胜算。加之智计百出的诸葛亮、周瑜等人令曹操接连中计;而曹军又不熟悉江东的气候,为东南风所祸。曹操之败,几乎已成必然。
赤壁之战充分显示了兵法中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灵活运用的奥妙,值得仔细研究和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