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的历史悲歌西楚霸王项羽最喜欢的两样宝物,一就是他的乌骓宝马,二就是他的宠姬虞美人。四面八方都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以为刘邦已经完全控制了楚地,只能悲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是一位奇女子,以死斩断了项羽儿女私情之忧。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霸王别姬,一段千古绝唱在垓下演绎着,成了一曲垓下之战的历史悲歌。
    鸿沟议和之前的形势是刘邦平定三秦后,带领诸侯出兵占领彭城。项羽亲自率领3万精兵经过长途奔波,切到彭城后面,出其不意偷袭汉军,以少胜多赢得了彭城之战。然后刘邦在英布、韩信和彭越的帮助下,又赢得了京索之战。
    楚汉两军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消耗。汉四年(公元前203年8月)八月,战争的局势开始向有利于刘邦的一面倾斜。楚军因为粮草不到位,造成士兵的战斗力下降;而汉军固守阵地,抵挡住了楚军来袭。后两军经过商议,决定以鸿沟为界二分天下,东楚西汉。
    垓下遗址
    鸿沟议和后,项羽立即率兵往东撤退。刘邦本来也要撤兵西返,可是旗下谋士张良等却建议刘邦毁约,认为现在楚军粮草已尽,士气不足,这时候背后偷袭绝对可以一举灭楚。刘邦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从楚军背后追击,并且承诺韩信、彭越等事成后割地封王。于是各路大军汇合30多万人,加上汉军20万,以韩信为最高指挥统帅,将仅剩10万的疲惫不堪的楚军包围在垓下,展开了最后关键的生死决战。
    这时候的楚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只有区区10万兵马,还是一群连续几个月没有得到粮食补给和装备供应的队伍。当时正值12月的寒冬季节,楚军穿着夏天的衣服,饥寒交迫,又陷入层层包围,突出无望,士气更是不足。而汉军是楚军的几倍人马,并且粮草充足,精神饱满,有着必胜的信心,胜败其实已经了然。
    两军交战之时,汉军等在韩信的指挥下,正面大军且战且退,而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试图拉开正面大军的缺口,却造成了战线拉长,前后无法兼顾的尴尬局面。加上汉军人数众多,左右两军慢慢收拢,跟正面大军默契配合,把楚军紧密地包围了起来,前后夹攻。最后项羽仅剩不到两万的残兵败将回到阵中,等待救援。
    按照当时的形势看,楚军已经不是汉军的对手,不足为患。不过刘邦考虑到项羽一直骁勇善战,擅长以少胜多,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想出了妙计。在晚上让人在四周唱起了楚地的歌。楚军听到了这些哀婉的歌声,又联想到目前的处境,无不悲上心来,本来已经一蹶不振的楚军此时可以说已经丧失了全部的战斗力。项羽的宠姬虞姬为了不让自己拖累项羽,拔剑自刎。
    项羽没等到救援,只好带领800余骑兵企图连夜突围。天亮之时,在汉军的追赶下,楚军又损失兵力过半。渡过淮河之后,项羽已是方寸大乱,相信了一农夫的指路,导致队伍陷入了沼泽之地,被汉兵追杀上了。项羽带领剩余骑士继续往东,最后到达东城仅剩28人了。
    贵族出身的项羽自有一股傲气,事已至此,项羽觉得没有颜面回江东见那里的百姓,他虽然自知再继续战斗下去就会全军覆没,但他还是选择了奋战到底。最后项羽的军队被杀得只剩下他一个人,项羽仍然纵军冲杀,连杀几百敌军,最后自刎于乌江之上。
    项羽是一位时代英雄,他重情意,过于正直,却不够知人善任,笼络人才。他不但没有听取范增的建议,还把张良逼到了刘邦旗下。他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机会,坑杀了秦军20万降军,杀死了秦子婴,却没有在鸿门宴上心狠一点,除去刘邦。
    尽管项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之前带兵取得的胜利仍然塑造了一位历史英雄的形象。他是一位悲剧英雄,他的历史悲剧让很多人为之感叹悲伤不已,在历史上成就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垓下之战,一场决定了胜负的战役,就这样为楚汉之争画上了句号。没有刘邦的毁约,没有韩信的指挥,没有彭越的支持,就不会有垓下之战。没有垓下之战,没有各路大军的合力围攻,没有这50多万绝对优势兵力,也就不会这么快结束秦末混战的局面。这场战役,规模空前巨大,影响空前深远,创造了成功追击战的记录,具有无可比拟的里程碑意义,也因此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

章节目录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朱立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立春并收藏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