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得民心而胜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商汤建立的商王朝,传位至商纣王。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他的统治下,严酷的刑罚让老百姓生不如死,让朝廷官员每天心惊胆战,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纣王,落得挖心剖腹、五马分尸的下场。公元前1130年,在“武王伐纣”期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与商纣的军队进行了军战,最后兵败的纣王在鹿台自焚而死。
    周武王像
    纣王辛是商王朝第31位国王,他虽然智勇过人,但沉迷酒色,宠信爱妃妲己、荒废朝野。为了宠妃,他更是大兴土木,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筑鹿台、矩桥,使得国库空虚,从而加重对民众的苛捐杂税,使得民不聊生。同时纣王又十分相信悭吝之臣,谋害忠良,妄杀忠臣,逐渐失去了左膀右臂的辅助,朝廷日益空虚。朝中忠臣比干无辜被害,比干的弟弟箕子受牵连被监禁,后又导致微子出走,诸侯纷纷离叛。当时商纣王将主要兵力都致力于抗击东夷,朝中无人,十分孤立。
    殷商民心所背,岌岌可危,然而在渭水之滨一个部落却正悄然发展起来,这个部落就是周。周的首领姬昌是一个贤主,他对内任人唯贤,重用姜尚、太颠、南宫适等大臣;对外坚持德政、亲民,使得各诸侯纷纷归顺,大获民心。姬昌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痛恨商纣王的荒淫无道,于公元前1056年自封为周文王,誓言要推翻商王朝的统治。他积极部署兵力,增强国力,蓄势与商王朝抗击。
    但遗憾的是,周文王未能实现灭商大计,于公元前1050年去世,其子周武王姬发继位,发誓要完成先王遗愿,继续率领众臣共举大计。
    周武王即位后,一方面向纣王献殷勤,假装好美色,无心大业,以此来减少纣王对他的疑心;另一方面他重用姜尚,重整朝政,整顿军队,使周日益强大。一天,周武王在父亲的墓前祭祀,派人将周文王的排位搬至军营中,宣称是奉周文王之命,率六师东进至孟津,检阅实兵。当时有800多诸侯不期而至,纷纷响应武王,结成灭商阵线。各诸侯都谏言武王立即兴兵伐纣,但武王深知商纣兵力尚足,还未到讨伐时间,便拒绝了诸侯们的提议,随即率军返回,史称“孟津观兵”。这次阅兵,周武王掌握了自己军队的实力,同时获得了众诸侯的支持,实力大大增强,为其之后伐纣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商代战车(模型)先秦时期,战车一般为独辕两轮,初为两马牵拉,后来演进为一车四马。
    周武王为了探听朝歌的情况,派出间谍到商都中一探究竟。间谍回来报告周武王,说朝歌中的大部分王公大臣、黎民百姓都已经视纣王为仇敌。武王一听,心情大悦,觉得讨伐商周的时机到了,于是集结兵马向朝歌进军。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自率领四师大军、战车300乘出兵东征伐纣。在部队到达孟津之后,其他的部族军队纷纷投身到讨伐商纣的队伍中来,于是武王一一列举出纣王的数条罪状,决定替天行道,继续向朝歌进军。
    当时天降暴雨,为周武王的军队前进增添了很多困难,但民心所向,讨伐大军的士兵,个个斗志昂扬,很快冒雨从汜地渡过河水,然后日夜兼程到达百泉,继续东行。周军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前行数千里的路程,到达牧野。随后,武王于牧野占卦为吉,召开誓师大会,下令众将士在作战时,保持队形严整,不滥杀逃败之敌。周军与诸侯国列成左、中、右三方阵,与商军形成对峙之势。
    商纣王得知武王大举进兵,十分慌张。由于商的主要兵力都被调集到东南抗夷,朝歌部队所剩无几,只好调集朝中少量贵族兵力以及大量奴隶、战俘仓促应战。当时商的兵力多达17万,远远超过周武王的兵力,但商王朝的士兵个个无心作战,军威不振。武王见机,命姜尚率白长夫的大卒精兵率先向商军发起进攻。商纣王则派奴隶镇守前方,先于周军抗击,但大多数奴隶倒戈,让道给周军,致使周军很快突破商朝军队的封锁。
    之后,武王则率领大军,大举进攻,奋力冲杀,与商军激战。一直到傍晚时分,双方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商军最终大败。纣王的士兵见商大势已去,便纷纷投降,投奔周军。纣王见到这个情况,只能匆匆逃回朝歌,最后感觉复起无望,便登上鹿台,自焚而亡。武王继续率兵占领朝歌,安抚商朝民众。武王的部队很快便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牧野之战周军大获全胜,歼灭了商17万大军,截获了牲畜1万多头。至此,统治中原地区长达700年的殷商灭亡。随后周继续发兵攻打南方各地,扫除附商诸侯侵扰,扩大战果。这场以少胜多、以弱制强之战对后人的军事思想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章节目录

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朱立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立春并收藏军事知识和常识百科全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