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三年,五月中旬,江夏郡蕲春县旁,宽阔悠长的蕲水之上,一只数千人的船队,沿着长江水道从益州巴郡西来。
这只船队自然不是别人的船队,他们是伏泉所派来援救江夏、庐江二郡兵马的先锋,专为清理水道,保护水路安全顺畅,同时也肩负着替大军上岸寻找登录地点而已。而甘宁大军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贼人狡猾,听闻朝廷派了益州兵马救援,就烧了他们老巢附近水域的水寨。同时在沿岸建堡,派兵卒监视水道,只要巴郡郡兵登岸,便以烽火为信,让驻扎在案上的贼兵一部前来拦截骚扰,贼人这么做为的就是拖延时间,让东进的贼人一部有更多的时间进攻庐江郡而已。
“渠帅、额……司马,那帮贼子又跑了,这么下去,何时能登岸啊?”说话这人叫姜梵,是甘宁原本锦衣贼盗的下属,刚刚他带着十几艘船只将前来骚扰的数百贼子驱散后,领命给甘宁报信的。只不过这姜梵一时嘴顺,又喊了甘宁渠帅,在对方那颇有深意的怒视下,连忙改口道,毕竟他们现在都是大汉官军,甘宁都是掌管一郡水军的司马,自然不能再和以前那样叫渠帅。
甘宁见自己原先属下识趣,“嗯”了一声示意自己知道,随后望向这蕲水面露思索之色。
现在对他而言,别人称呼他为渠帅自然不如称呼司马好,因为司马毕竟是官,而渠帅是什么?渠帅可是朝廷对贼寇逆贼首领的贬义称呼,哪有现在司马这个称呼好呢?
已经当了月余军队“高官”的甘宁,此刻已经浑然忘了他从前是多么喜欢被人称呼他为“锦衣侠帅”的快乐,反而更爱别称呼他为“司马”或者“将军”。当然,“将军”的话名字虽然威风,但自己现在让下属称呼反而会让同僚取笑,因此只能屈身叫“司马”了。
现在他已经不是原本那个带着两百余人横行荆、益两州的锦衣渠帅了,而是大汉巴郡的水军司马,当然这不是正式,伏泉四月份也只是在他那杂号司马前加了个“行”字而已,意思自然只是代理而已,毕竟自己身无寸功,又有锦衣渠帅的前科在,太守在怎么信任他,直接给他司马之职,不说郡里其他一步一步靠着军功爬上来的同僚会不会不满,便是朝廷那里也不好交代,朝堂诸公可不会因为甘宁有才能就同意直接给他高位的。
目光所及,只见前方河岸上有一小树林,此刻已近夏日,正是草木茂盛之时,心生一计,指着那片树林对姜梵道:“选健卒百人潜伏上岸,藏于树林,稍后大军便在此地登岸,若贼人再袭,前后夹击,君侯今日必至,若再不登岸,吾有何面见君侯?传令,登岸就在今日,贼人袭来,全军敢有后撤者,斩!”
“诺!”姜梵得令便领命而去,往水军中选择潜伏上岸的兵卒去了,既然是潜伏,自然不是驾船上岸,而是不被贼人发现游到岸边,这对兵卒的要求很多,因此他挑选的多数都是原本锦衣贼盗的老兄弟而已。
望着前方那令他徘徊有两日的蕲水两岸,甘宁心生恼火,这些叛贼真是太狡猾了,虽然他们每次进攻的人数不多,但是贼人对于地形太过熟悉,已经将周边适合水军登录的地方全部破坏令自己难以登岸。而若是择机寻找其他较难上岸的河滩登录的话,又会在第一时间跑来一支部队前来骚扰,而且对方携带了不少不知从那里来的火油罐头,也不和自己颤抖,只要自己船队靠岸,便扔了火油罐头,再以火攻,搞得自己还没登岸就损兵卒数百,所带的船只也被烧毁数十,打得真是太被动了。
且不说这边甘宁如何使计强登上岸,就在甘宁这只先锋兵马后面,一只远比甘宁更加庞大的船队也沿着蕲水驶来,在这只船队最中央的一艘巨大的楼船之上,此次出境平乱的主帅,大汉亭侯、巴郡太守伏泉正欣赏这沿岸风光。
“千里江陵一日还,古人诚不欺吾也。”伏泉手扶船杆,迎面一阵河风吹来,带来一阵凉爽,不由心生感慨道。
话语虽然简洁明了,但伏泉身后相随的文武众人却是心生疑惑,未几,便见主簿王谋上前出言问道:“敢问明府,这‘千里江陵一日还’出自何处?实在妙极!为何下官从未听闻?”王谋也是被伏泉这句名句吸引,他自认为自己也是博览群书的大才,如今竟然连这等妙语都未听过,自然是有些尴尬。
“恩……孤幼时见于一古籍耳,不足道也!不足道也!”伏泉摆手示意不纠结这个,换哥话题说道,他自己清楚,就算找他也找不出来,难道告诉他们自己随口说漏了嘴,又不经意间做了一回文抄公吗?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他可不想干这会被人当做神经病怪胎的事情。
众人见伏泉似乎不愿多想,心中暗思,只道是太守自己作了此句,却未有上下诗赋,因此假托古人言语而已。当然,这些他们可不会明说,毕竟伏泉是他们的上司,他们做下属的怎么敢打自己上司的脸呢?
伏泉自然是不知道自己这些下属的心思,而且他也没有这个心思去计较,估计知道他也不会说什么,反正就当是愚弄古人而已。此时的他正率领近五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向江夏进发,心思自然不会在这些琐事上,想到此番了解的江夏、庐江二郡的贼势,心中也是担忧不已,也不知道自己这五千板楯蛮兵能不能胜的过那些荆楚蛮子,毕竟虽然自己兵精甲坚,可备不住贼人人多,面对自己十倍之敌,真是不能小觑。
当然,伏泉只带五千蛮兵,加上甘宁水军一共六千余人出川平乱也是有原因的,不是因为他手上没兵,自从板楯蛮乱平定后,巴郡现在还有万余郡兵镇守,能说他手上没兵吗?
之所以带的兵少,却是因为他没有那么多船只和相应的能够护送这些船只安然运兵的水军而已。虽然甘宁已经被他收服了,甚至他麾下被缉拿的锦衣盗贼,出来其中两成因为罪大恶极早就被郡署审理处决后,其他人也都被甘宁劝说投降汉军,接受招安了。
自从四月甘宁最终臣服自己后,伏泉本着拉拢的原则,玩着那一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手段,直接向朝廷表奏甘宁暂行水军司马一职。当然,奏章可不是这么写的,毕竟甘宁有着锦衣贼盗的前科,伏泉命王谋好好润色一番,写的花团锦簇,理由就是巴郡水军羸弱,甘宁有将才,此番平乱需要他。毕竟是要靠伏泉平叛的,朝堂诸公和皇帝刘宏也没心思为了一个贼盗渠帅,拂了伏泉的面子,便答应了他的请奏。
只是,甘宁的身份一事是解决了,但巴郡水军也不是一时可以组建的。原本巴郡也就几百老弱水军,他们平日也没太多用途,只不过是郡署为了整治水贼建立的。可是很显然,这支水军清剿一下小的贼寇势力还行,对上甘宁的锦衣贼盗,根本毫无用处。
对此,伏泉当然不能容忍,毕竟自己这五千大军能不能顺利登陆江夏,还得靠水军给不给力才行。因此,再筛选了原本巴郡水军老弱之后,伏泉又把那些以往犯罪较小的锦衣贼盗们放了,让甘宁帮助招安他们,然后在让甘宁就在巴郡江边招募熟悉水性的精壮渔民,凑足他这个“行水军司马”的一千兵额之数。之后,就是下令全郡征集船只了,甚至还从周边郡县借调了一批能够通行长江的大船,经过近一月的耗费,一支勉强成军的水军这才能够带着五千板楯蛮兵走水路远赴江夏。
虽然耗费时间甚多,不过也总算能够将兵平稳带入江夏了,而这一路上伏泉也在研究这次平乱对象江夏蛮的资料,毕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他肯定是懂的。更何况这一次又比前番他带兵平板楯蛮乱不同,前番板楯蛮乱时,可没有汉人加入叛乱,因此相对而言平乱难度较小。可这次乱贼里不止有江夏蛮人,还有汉人,而且他们人数众多,有十余万人,由不得伏泉不重视。
此番叛乱,里面所谓的江夏蛮,说来他们的来历也是有历史的。当年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时,南郡的潳山蛮雷迁等人聚众反叛汉朝,侵犯掠夺百姓,汉朝派武威将军刘尚率领一万多人打败了雷迁,并“徙其种族七千余口人置江夏界中”。也就是将这湄山蛮种族的七干多人迁移安置在江夏郡内,后来他们现在被称为“沔中蛮”。
到了和帝永元十三年,南郡有巫蛮许圣等人认为郡守收税不均,心怀怨恨,就聚众反叛朝廷。后来在永元十四年夏天,朝廷派使者纠集督察荆州各郡的部队共一万多人征讨许圣。由于许圣等人凭藉险要地形,很长时间攻不下来。于是各路部队分道推进,从巴郡、鱼复等几路攻打,蛮人这才寡不敌众,溃散逃走,汉军由此杀了蛮人的首领,并乘胜追击,大败许圣等人。许圣等人乞求投降,而这一次大汉也再次展现了所谓的“对外仁义之风”,赦免了他们,将俘获之人“复悉徙置江夏”,让他们全部迁徙安置在江夏,和前番南郡蛮族叛乱折。
这些迁居江夏的南郡蛮民,后称之为“江夏蛮”,分别居住在巴水、蕲水、浠水、赤亭水、西归水等五条河一带,因此又被称之为“五水蛮”。如今,叛乱的江夏蛮便是这两批迁居江夏的南郡蛮后人,他们祖先是被征服迁移来的,虽然世隔几代,但这份仇恨并没有因为同化而减少,而且当地官吏百姓天生对这些叛蛮后人没有太多好感,再加上地方吏治摊派的苛捐杂税过多,种种原因激化之下这才有今天的叛乱。
而这次叛乱规模如此之大,甚至波及两郡,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是经历了几代人的生息繁衍,这些江夏蛮势力发展很快,几乎遍及江夏诸县,反叛的江夏蛮人有近十万人,更令人深忧的是此时江夏还隐隐有“蛮多汉少”的局面。因为随着江夏蛮人四处和汉民杂居,虽然百姓依旧不喜这些江夏蛮,但也有不少汉人和他们关系太近,这其中紧邻江夏郡的庐江人黄穰便是之一。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这贼子黄穰才能利用江夏蛮早有造反之心的机会,联合一些早已和江夏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杂居汉人,起兵谋反,甚至人数众多的江夏蛮可以允许黄穰成为他们的首领,也是有此缘故。因为在他们眼里,黄穰其实已经不是汉人了,多年的汉蛮杂居,早就让他们心里面自动认为黄穰是他们江夏蛮人了。
心中这样想着,伏泉却是被一声惊叫吵醒,只听到身边随行的军师杨洪指着前方大喊道:“君侯,蕲水沿岸有异!”
面色一惊,伏泉循声望去,只见远处的蕲水岸边硝烟弥补,一看便是有两方人马在争斗,路上看不太清楚,而水上,却是能看见无数战船,它们悬挂的那些旗帜,很明显的告诉旁人,他们是汉军。而旗帜上所标识的几个硕大的“黄”、“严”等字,明明白白的告诉众人他们是巴郡郡兵,是伏泉所派的先锋部队。
“快!令全军戒备,火速救援。”也来不及去调查出了何事,伏泉连忙下令道,他可不想自己这只先锋部队出事,不然这未战便损失巨大,对他而言可是大大的不妙。
“诺!”
未几,随着激昂的号角声响起,整个船队霎时间变了气息,一股肃杀之气蔓延,在各部长官的命令下,火速向着前方战事地点救援而去……
这只船队自然不是别人的船队,他们是伏泉所派来援救江夏、庐江二郡兵马的先锋,专为清理水道,保护水路安全顺畅,同时也肩负着替大军上岸寻找登录地点而已。而甘宁大军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贼人狡猾,听闻朝廷派了益州兵马救援,就烧了他们老巢附近水域的水寨。同时在沿岸建堡,派兵卒监视水道,只要巴郡郡兵登岸,便以烽火为信,让驻扎在案上的贼兵一部前来拦截骚扰,贼人这么做为的就是拖延时间,让东进的贼人一部有更多的时间进攻庐江郡而已。
“渠帅、额……司马,那帮贼子又跑了,这么下去,何时能登岸啊?”说话这人叫姜梵,是甘宁原本锦衣贼盗的下属,刚刚他带着十几艘船只将前来骚扰的数百贼子驱散后,领命给甘宁报信的。只不过这姜梵一时嘴顺,又喊了甘宁渠帅,在对方那颇有深意的怒视下,连忙改口道,毕竟他们现在都是大汉官军,甘宁都是掌管一郡水军的司马,自然不能再和以前那样叫渠帅。
甘宁见自己原先属下识趣,“嗯”了一声示意自己知道,随后望向这蕲水面露思索之色。
现在对他而言,别人称呼他为渠帅自然不如称呼司马好,因为司马毕竟是官,而渠帅是什么?渠帅可是朝廷对贼寇逆贼首领的贬义称呼,哪有现在司马这个称呼好呢?
已经当了月余军队“高官”的甘宁,此刻已经浑然忘了他从前是多么喜欢被人称呼他为“锦衣侠帅”的快乐,反而更爱别称呼他为“司马”或者“将军”。当然,“将军”的话名字虽然威风,但自己现在让下属称呼反而会让同僚取笑,因此只能屈身叫“司马”了。
现在他已经不是原本那个带着两百余人横行荆、益两州的锦衣渠帅了,而是大汉巴郡的水军司马,当然这不是正式,伏泉四月份也只是在他那杂号司马前加了个“行”字而已,意思自然只是代理而已,毕竟自己身无寸功,又有锦衣渠帅的前科在,太守在怎么信任他,直接给他司马之职,不说郡里其他一步一步靠着军功爬上来的同僚会不会不满,便是朝廷那里也不好交代,朝堂诸公可不会因为甘宁有才能就同意直接给他高位的。
目光所及,只见前方河岸上有一小树林,此刻已近夏日,正是草木茂盛之时,心生一计,指着那片树林对姜梵道:“选健卒百人潜伏上岸,藏于树林,稍后大军便在此地登岸,若贼人再袭,前后夹击,君侯今日必至,若再不登岸,吾有何面见君侯?传令,登岸就在今日,贼人袭来,全军敢有后撤者,斩!”
“诺!”姜梵得令便领命而去,往水军中选择潜伏上岸的兵卒去了,既然是潜伏,自然不是驾船上岸,而是不被贼人发现游到岸边,这对兵卒的要求很多,因此他挑选的多数都是原本锦衣贼盗的老兄弟而已。
望着前方那令他徘徊有两日的蕲水两岸,甘宁心生恼火,这些叛贼真是太狡猾了,虽然他们每次进攻的人数不多,但是贼人对于地形太过熟悉,已经将周边适合水军登录的地方全部破坏令自己难以登岸。而若是择机寻找其他较难上岸的河滩登录的话,又会在第一时间跑来一支部队前来骚扰,而且对方携带了不少不知从那里来的火油罐头,也不和自己颤抖,只要自己船队靠岸,便扔了火油罐头,再以火攻,搞得自己还没登岸就损兵卒数百,所带的船只也被烧毁数十,打得真是太被动了。
且不说这边甘宁如何使计强登上岸,就在甘宁这只先锋兵马后面,一只远比甘宁更加庞大的船队也沿着蕲水驶来,在这只船队最中央的一艘巨大的楼船之上,此次出境平乱的主帅,大汉亭侯、巴郡太守伏泉正欣赏这沿岸风光。
“千里江陵一日还,古人诚不欺吾也。”伏泉手扶船杆,迎面一阵河风吹来,带来一阵凉爽,不由心生感慨道。
话语虽然简洁明了,但伏泉身后相随的文武众人却是心生疑惑,未几,便见主簿王谋上前出言问道:“敢问明府,这‘千里江陵一日还’出自何处?实在妙极!为何下官从未听闻?”王谋也是被伏泉这句名句吸引,他自认为自己也是博览群书的大才,如今竟然连这等妙语都未听过,自然是有些尴尬。
“恩……孤幼时见于一古籍耳,不足道也!不足道也!”伏泉摆手示意不纠结这个,换哥话题说道,他自己清楚,就算找他也找不出来,难道告诉他们自己随口说漏了嘴,又不经意间做了一回文抄公吗?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他可不想干这会被人当做神经病怪胎的事情。
众人见伏泉似乎不愿多想,心中暗思,只道是太守自己作了此句,却未有上下诗赋,因此假托古人言语而已。当然,这些他们可不会明说,毕竟伏泉是他们的上司,他们做下属的怎么敢打自己上司的脸呢?
伏泉自然是不知道自己这些下属的心思,而且他也没有这个心思去计较,估计知道他也不会说什么,反正就当是愚弄古人而已。此时的他正率领近五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向江夏进发,心思自然不会在这些琐事上,想到此番了解的江夏、庐江二郡的贼势,心中也是担忧不已,也不知道自己这五千板楯蛮兵能不能胜的过那些荆楚蛮子,毕竟虽然自己兵精甲坚,可备不住贼人人多,面对自己十倍之敌,真是不能小觑。
当然,伏泉只带五千蛮兵,加上甘宁水军一共六千余人出川平乱也是有原因的,不是因为他手上没兵,自从板楯蛮乱平定后,巴郡现在还有万余郡兵镇守,能说他手上没兵吗?
之所以带的兵少,却是因为他没有那么多船只和相应的能够护送这些船只安然运兵的水军而已。虽然甘宁已经被他收服了,甚至他麾下被缉拿的锦衣盗贼,出来其中两成因为罪大恶极早就被郡署审理处决后,其他人也都被甘宁劝说投降汉军,接受招安了。
自从四月甘宁最终臣服自己后,伏泉本着拉拢的原则,玩着那一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手段,直接向朝廷表奏甘宁暂行水军司马一职。当然,奏章可不是这么写的,毕竟甘宁有着锦衣贼盗的前科,伏泉命王谋好好润色一番,写的花团锦簇,理由就是巴郡水军羸弱,甘宁有将才,此番平乱需要他。毕竟是要靠伏泉平叛的,朝堂诸公和皇帝刘宏也没心思为了一个贼盗渠帅,拂了伏泉的面子,便答应了他的请奏。
只是,甘宁的身份一事是解决了,但巴郡水军也不是一时可以组建的。原本巴郡也就几百老弱水军,他们平日也没太多用途,只不过是郡署为了整治水贼建立的。可是很显然,这支水军清剿一下小的贼寇势力还行,对上甘宁的锦衣贼盗,根本毫无用处。
对此,伏泉当然不能容忍,毕竟自己这五千大军能不能顺利登陆江夏,还得靠水军给不给力才行。因此,再筛选了原本巴郡水军老弱之后,伏泉又把那些以往犯罪较小的锦衣贼盗们放了,让甘宁帮助招安他们,然后在让甘宁就在巴郡江边招募熟悉水性的精壮渔民,凑足他这个“行水军司马”的一千兵额之数。之后,就是下令全郡征集船只了,甚至还从周边郡县借调了一批能够通行长江的大船,经过近一月的耗费,一支勉强成军的水军这才能够带着五千板楯蛮兵走水路远赴江夏。
虽然耗费时间甚多,不过也总算能够将兵平稳带入江夏了,而这一路上伏泉也在研究这次平乱对象江夏蛮的资料,毕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他肯定是懂的。更何况这一次又比前番他带兵平板楯蛮乱不同,前番板楯蛮乱时,可没有汉人加入叛乱,因此相对而言平乱难度较小。可这次乱贼里不止有江夏蛮人,还有汉人,而且他们人数众多,有十余万人,由不得伏泉不重视。
此番叛乱,里面所谓的江夏蛮,说来他们的来历也是有历史的。当年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时,南郡的潳山蛮雷迁等人聚众反叛汉朝,侵犯掠夺百姓,汉朝派武威将军刘尚率领一万多人打败了雷迁,并“徙其种族七千余口人置江夏界中”。也就是将这湄山蛮种族的七干多人迁移安置在江夏郡内,后来他们现在被称为“沔中蛮”。
到了和帝永元十三年,南郡有巫蛮许圣等人认为郡守收税不均,心怀怨恨,就聚众反叛朝廷。后来在永元十四年夏天,朝廷派使者纠集督察荆州各郡的部队共一万多人征讨许圣。由于许圣等人凭藉险要地形,很长时间攻不下来。于是各路部队分道推进,从巴郡、鱼复等几路攻打,蛮人这才寡不敌众,溃散逃走,汉军由此杀了蛮人的首领,并乘胜追击,大败许圣等人。许圣等人乞求投降,而这一次大汉也再次展现了所谓的“对外仁义之风”,赦免了他们,将俘获之人“复悉徙置江夏”,让他们全部迁徙安置在江夏,和前番南郡蛮族叛乱折。
这些迁居江夏的南郡蛮民,后称之为“江夏蛮”,分别居住在巴水、蕲水、浠水、赤亭水、西归水等五条河一带,因此又被称之为“五水蛮”。如今,叛乱的江夏蛮便是这两批迁居江夏的南郡蛮后人,他们祖先是被征服迁移来的,虽然世隔几代,但这份仇恨并没有因为同化而减少,而且当地官吏百姓天生对这些叛蛮后人没有太多好感,再加上地方吏治摊派的苛捐杂税过多,种种原因激化之下这才有今天的叛乱。
而这次叛乱规模如此之大,甚至波及两郡,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是经历了几代人的生息繁衍,这些江夏蛮势力发展很快,几乎遍及江夏诸县,反叛的江夏蛮人有近十万人,更令人深忧的是此时江夏还隐隐有“蛮多汉少”的局面。因为随着江夏蛮人四处和汉民杂居,虽然百姓依旧不喜这些江夏蛮,但也有不少汉人和他们关系太近,这其中紧邻江夏郡的庐江人黄穰便是之一。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这贼子黄穰才能利用江夏蛮早有造反之心的机会,联合一些早已和江夏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杂居汉人,起兵谋反,甚至人数众多的江夏蛮可以允许黄穰成为他们的首领,也是有此缘故。因为在他们眼里,黄穰其实已经不是汉人了,多年的汉蛮杂居,早就让他们心里面自动认为黄穰是他们江夏蛮人了。
心中这样想着,伏泉却是被一声惊叫吵醒,只听到身边随行的军师杨洪指着前方大喊道:“君侯,蕲水沿岸有异!”
面色一惊,伏泉循声望去,只见远处的蕲水岸边硝烟弥补,一看便是有两方人马在争斗,路上看不太清楚,而水上,却是能看见无数战船,它们悬挂的那些旗帜,很明显的告诉旁人,他们是汉军。而旗帜上所标识的几个硕大的“黄”、“严”等字,明明白白的告诉众人他们是巴郡郡兵,是伏泉所派的先锋部队。
“快!令全军戒备,火速救援。”也来不及去调查出了何事,伏泉连忙下令道,他可不想自己这只先锋部队出事,不然这未战便损失巨大,对他而言可是大大的不妙。
“诺!”
未几,随着激昂的号角声响起,整个船队霎时间变了气息,一股肃杀之气蔓延,在各部长官的命令下,火速向着前方战事地点救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