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救治人生的残缺
谁来救治人生的残缺
1
史铁生早已从轮椅上站起来了;不是因为他的成名,而是因为他的文字。有些文字在成名之外已然自在地立着,用不着名声的聒噪。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可以平等地对“他”说话。
“他”,就是那个已“言成肉身”的“史铁生”。
2
我不记得我是利用哪一个开会的间隙读的《我与地坛》,有一纸片上随手记下的印象作证:
(1)读到母亲的话“出去活动活动……我说这挺好”,我已忍不住……这个情节是残忍的,躲着让母亲去满园子地找,以为这是男孩子的倔强与羞涩。我看不,这是怨怼和惩罚,惩罚母亲,把自己的残缺作为根椐。(2)差别和苦难。上帝在哪里,差别是一事实,为什么要向价值的失落、苦难转化?(3)地坛,空旷,在空旷下接受谁也不知来自何处的审视,以便自己可以用来逃避自己,或在逃避中找到自己。(4)地坛中的常客:弱智和哥哥。长跑者。捕鸟者。还有那穿行的中年女人。(5)在空旷中反省的限度。没有诅咒,没有追问,没有忏悔。委曲的陈述中仍然是一个中国文人。(6)“人质”,死,活,写作。直接的承受者:截瘫。间接的承担者:母亲。谁更接近拯救?谁来救治人生的残缺?
3
我喜欢史铁生的文字,《我与地坛》更是一篇代表作:沉而不滞,伤而不滥,有入思的足迹,不乏隽永的力度。特别是,爬出躯壳的灵魂还舔着心的切口,那无力扯断的撕扣牵连着沉重的肉身……“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
我记得读时都在发抖,为什么写下的没有“赞词”?
4
韩少功说,1991年沉寂的文坛,有一篇《我与地坛》就够了。这话不假,一个时期、一个年份的标高之作,只有那么一两篇的。能有一篇,不也足够了吗?
没有,才叫荒芜与寥落。
我们的心都长毛了,
谁在意过?
5
“两战”后,托马斯·曼发现,没有人是健全的,这个世界从肉体到心灵都残缺了。
阿多诺甚至问:奥茨维辛之后,人还有存活的意义吗?
历来重诗教的中国人,即使经历了再多的苦难、再重的伤残,大概也不会有人像托马斯·曼、阿多诺那样反省吧。
……
然而,《我与地坛》发问了:
从一个人的残缺问到人生的残缺。
6
“截瘫,轮椅”,已成世界性的事实。
“弱智”,也是。
为什么是?
因为一下世界有了可读的文本。
……
“我”出场了。偏离常轨的单子,到常规外去看看。
“地坛”,无可逃避的最后空间,像是生活坐标系的零点。人家有“魔山”,我有“荒园”,可以静静地舔伤,可以听命运的最后审判,在“心与坟墓”之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
“母亲”……(我已经不能再读这段文字,甚至不敢走近它,我只有回头远去,虽然我知道她仍然站在原地,眼光却总在我的身后。)
生老病死只能是个人的行为,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唯其如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除了感同身受,还要不能诉说、不能责怪、不能推诿、不能宣泄、不能发疯地承担,因为母亲在儿子面前的死只有一次,儿子从不把母亲的死当作自己的死。相反,儿子若在母亲面前死,母亲就不得不死两次,谁叫母亲拥有子宫而成为儿子生命的孕育者呢?上帝不就是这样惩罚女人做母亲的吗?
所以,母亲从来都是给予,世界上没有剥夺生命的母亲,还有谁敢窃母亲之名。
如果生命不幸,母亲自然成了(坦露出)原罪或原罪的承担者。它本义包含着母亲的自责和儿子的指责这双重根据。只有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即自我承担,才能分担母亲的原罪。换句话说,自我意识或自我承担是一种平等的罪责感。它是既不欠负也不偿还的。有这样的儿子,有这样的母亲吗?
母亲可以死了,这是母亲的名与义。
“哥哥”。对弱智的守护,恐怕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吧。当一人不能摆脱不成熟状态而依赖另一人的监护时,监护的双重性就成了性命攸关的历史:专制与民主,男权主义与男女平等的自然神论。其间有一个重要的中介:戏谑者,包括冷漠、嘲弄、欺骗、凌辱。他们是多数,地坛中那一群戏谑者,那一些深藏在心底的腐败的优越感与幸灾乐祸,正是他们促成既压抑着依赖又强固着监护的双重理由。可惜,中国传统多的就是这些围观的戏谑者,他们伸得长长的颈脖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咽喉还自以为侥幸。
地坛中的常客,还有长跑者,他奋力长跑为之奔赴的目的,只是向不公正的裁判人要求一份公正的平反书,结果他总是在“例外”的等级上落空了,以致连“唯一”都抵挡不了,到头来,是机遇的错过,还是目的本身的虚假,都没有分清的必要,消失了的人生还是一笔糊涂账。人们为什么总是要往笼子里钻?难道笼子里就安全吗?
还有,捕鸟者的专一,他张开网,“单等一种过去很多而现在非常罕见的鸟”。是什么鸟?为什么离现在而远去?孔子吗?墨子?未必是庄子?这些都多得很,在这块土地几乎俯拾即是,何必张网?“他说他再等一年看看到底还有没有那种鸟,结果他又等了好多年”。我真想他等到,不是为了他的专注,而是为了究竟:等到后,他是拿回家去,拿到市场去,还是看一眼放掉……
还有,一个女人,中年女人,“中年女工程师”,想必是这样的,“学理工的知识分子,别样的人很难有她那般的素朴并优雅”,她的穿行总是带来格外的幽静。连清淡的目光中也似有悠远的琴声。是太悠远了,触媒与音乐,音乐与想象,都似是而非地隔着各自的目的性,生活就这样在广场上穿行,擦肩而过,亲近而陌生。
……
所有这些都像走马灯似的变换着地坛的空间,展示着人生的偶然与冷漠,然而说不定正是它,松动着太过迫促的宿命。
或许,轮椅上的视野有着别样的心境吧。
7
我可以进入地坛找你辩论吗?
不,这是不可能的。
有一种感觉就是这样感觉,即使你把筷子拿出来证明筷子是直的,可我看见这筷子在水中就是弯的。有些事,变形了,你能解释是因为什么吗?如水的折射率不同?有些事你可解释不了,不仅你解释不了,谁也解释不了,像无底的谜语。我这时凭什么说,你的感觉一定就错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还有另外一种感觉,还有别的可能,你不妨换一种方式去想。
我被你在地坛中的一种姿态深深打动着。你从不去追究原因:我的腿是怎么截瘫的,谁造成这种恶果,“要不是……我就不会……”你把这种可以推诿的原因整个搁置起来了。你只从一个事实开始。你可以因这个事实而发疯,但你决不怨天尤人,仅此一点,你就是一个站立着的人。
所以,你坦然面对自己的事实,决定着“是死,还是活”。就问题而言,你干脆得很,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只是,这个轮椅上的问题,需要一个思索、回答的空间。
至于这个空间是在家里,在河边,在路上,或是在地坛,那纯属偶然。不过,在机遇上,在情感上,地坛对你最合适,以致你常常觉得,“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年”。
它就这样静悄悄地等着你出生,等着你来“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你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出生,入死,“是上帝交给你的一个事实,它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尽管庄子在《养生主》中早已想过这个问题:生死“帝之悬解”。即生——悬,死——解。古人认为问题出在“悬”上,活着,不是问题,今人叫“生存权利”;怎么活,才是问题。
但是,两千年后,史铁生照样得自己从头想一遍。原因大概是,生与死,虽逾古今而不变,毕竟是一个全然个人的问题。每个人得自己想通,别人是不能越俎代庖的。
“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
8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一篮枞果》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音乐家格里格举行新作首场演出,这首交响乐的献辞是:“献给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逊的女儿达格妮·彼得逊,当她年满十八岁的时候。”没想到达格妮正坐在听众席上。她惊呆了,她一下子想起十年前在森林中拾枞果的时候,遇见一个正在散步的陌生人,他答应十年后送她一个礼物,那时她还只有八岁,还是一个金发的小姑娘……她和音乐家一样熟悉清晨森林中的每一个迷人的音符,当音乐在生命的祝福中结束,她跑到海边,在六月的白夜,大声笑了。巴乌斯托夫斯基说:有过这样笑声的人是不会丢失生命的。
我也想,不管生活多么不公平,写过《我与地坛》、找到过古园中那些“谁也不能改变”的刹那永恒的人,同样是不可能没有生命的。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热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阵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布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9
由这些音形而意蕴的文字所敏悟的心灵,是怎样在“差别”与“苦难”之间彷徨无度。上帝,你从不放过一次在人的灵魂深处历险。它原是你默许的生命,却不过薄如蝉翼的坚冰,偏要看它如何支撑比海沙还重的苦难。
骤然之间的伤残,世界会为之改观吗?
譬如我眼瞎了,世界便像一石击开的水波迅速向外散去,或许只有最心疼的人在紧挨着我的一圈守着我,其他便依次退避、远离,瞬息陌生、消逝……
微小如针尖的差别,就这样判定为光明和黑暗。
对于这些无常毁灭的生命,你还要求刹那间的永恒?
读第五节,我的思想老是开小差,开始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才想到,大概是你的提问与回答相差太远的缘故吧。
10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我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我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界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听起来,它像是你在空旷中对上帝诅咒式的祈祷。
但是问题提得如此惊心动魄,回答却像是教科书一样的老生常谈: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袓。”
我想回到问题上去。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我只好接受苦难。”
“差别”,为什么就一定成了“苦难”?
比如,一个人,他有一个哥哥在海外,别人没有,这是一个正常的无所谓的“差别”。但在“文革”中,这叫“海外关系”,这个人会因此而打入牛棚,甚至关进监牢。“差别”就只好成了苦难。但“文革”后的今天,“海外关系”卷土重来,如日中天,可以出国留洋,可以引进外资,顿时身价百倍,“差别”又只好成了“幸福”。再过一段时间,这种差别可能又回到无所谓的正常状况。
“差别”还是那个“差别”,之所以一时“苦难”,一时“幸福”,全然是这个社会不成熟的势利与浅薄。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时间,但不能因此说,“差别”必然导致“苦难”。
“两战”与“文革”之后,世界应该变得清醒一点了,许多差别就只是差别,不能等同于价值,更不能等同于苦难。即使仍然有某种偏见作祟,它决不是可以在差别——价值——苦难之间任意推论的必然根据。
人类自身有许多苦难就是直接建立在差别上的,从生理差别到阶级差别,一旦被社会的集团政治和集团道德所夸大、固置,差别就可直接变成苦难。因此,社会的开明,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或标志,那就是,将差别同价值剥离开来,减少或消除差别向苦难转化的价值根据。
在这个意义上,作家要特别敏锐地去发现那种在差别上建立价值的政治、道德习俗,乃至心理上随意性的价值判断,揭穿它的虚假——或无根据,或不过是某种实际功利的需要而已。
而不应该像黑格尔说的,“在假象本质的批判中承认假象本质”。例如,把差别定为价值造成苦难,或许是不对的,但历来如此,现实中常常如此,甚至人心的倾向也基本如此,等等。有什么办法,一种习惯力量不也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
历来如此就对吗?鲁迅曾经这样问过,事实上许多顽固的“历来如此”都在剥落,尼采、福柯,都是促成这种剥落而开化的高手。根本没有“历来如此”就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这回事。
11
要防止差别向价值、向苦难转化,除了外部社会的开化外,还必须伴随差别自身的特性显示,以致显示到正常局限外的超常互补性。的确,从世俗的眼光看,上帝是不公平的,首先生理上的残缺作为一种差别已经在正常的界限以下了,如果正常人有选择的无限可能性,那么残缺人只有有限的选择性,而且是极有限的缺乏形式感的有限性,它天然地就被圈定在生活的负面上起步,而且在形式上永远走不到正常的地平线去。
但作为差别的精神气质可能是另一种模样,上帝要在这儿看到人建立平等的能力。既然人都有限,那就应该让一种有限性去映照另一种有限性的限度而心怀敬畏。
前些日子我在《焦点》第二期上读到一则报道,写的是“弱智的天才画家”罗铮的故事。许多专家看了他的画,留下这样的感慨:
“心音心色。”(吴冠中)
“看了罗铮的画反思自己,我感到自己多余的东西太多了。”(崔健)
“在罗铮画前,我们才是弱智。”(刘德海)
“不可重复不能临摹,不看会遗憾终生。”(中央美院一应届毕业生)
罗铮的画大多和音乐相关。他生长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日常生活几乎只有两件东西相伴:爱与音乐。
他只知道爱,也不会恨人,也不会骂人。
他分不清十以内的数,却能分辨德彪西的《大海》《牧神午后》,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春之祭》,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以及父亲罗忠容的《暗香》。
此外,你看一看他的即兴画,有些多么古怪的名称:《圆明园的石头》《巴塞罗那》《意大利城堡》《康定斯基》……
在他的心中,音乐和色彩是可以当下翻译的语言,几乎像直接的对话思维一样。
那天早上起床,他看见他的卧房空荡荡的——挂在墙上的画都搬出去办画展了——他流泪了,说:“好妈妈,我好心酸。”
……
或许,我们解释不了这种现象。但有一点明摆着,弱智,就综合智力而言,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智力或大脑皮层的某一个区域,却因其他部分的关闭而变得格外单纯、突显,没有污染,没有杂质,它那样耀眼地明亮,这是所谓正常人往往在正常中平均化而淹没了的。
这种弱智的独特表现,是不是可以让正常人开一开眼界呢?
12
人当然愿意在正常的起跑线上开始追求自己的特异性。
但这往往是一个悖论。在正常中追求超常,一般人绝对做不到。正常人大都在沉沦中成为灰斑,残缺者大都陷在残缺中不能自拔,他们构成正常铜板的两面。
我们只能靠另外两种人才有可能在例外者身上看到超常的眼界:
一类是自觉的敏锐而勇敢的冒险者,他敢在正常外的超常事物上铤而走险,如福柯。
一类是突然被命运抛出常轨而身处超常境遇中的后发应战者,如史铁生。或许这两种人都不多,但即便有一个,也能像白乌鸦一样打破习以为常的把差别定为苦难的价值规范。
趋向热寂的世界应该感谢这两类人,为他们立碑。
要不,常规就会变成死律。
要不,差别就是苦难。
这个世界就真的不可救药了。
13
但谁来救治人生的残缺?
不管是正常的残缺还是不正常的残缺,一切不幸差别的救赎之路在哪里?
等待世界多一点爱与理解,当属必须,但有时它太遥远。
理解是一种能力,要别人的理解不致等而下之地隐藏在恩赐的大度中,就要求被理解者能把自己显示在可理解性的超常力度中,成为牵引,使理解成为兴趣而趋之若迷。
爱也是一种能力,爱必须把自己显示为被爱者,爱才与被爱处在平等的关系中。尽管母亲在等式之外——一来社会并不都是母亲;二来母亲的爱保护性太强,有使被爱者长不大的情结。
剩下的路只能是自己走。
但为什么走得像“人质”?
14
一个人没有能力不行。有能力还要这能力不断地自我增殖下去。于是,能力的承担者就变成“人质”,一旦兑现不了能力的增长,承担者就失去了存活的意义。
结果,死活问题又来叩门——
如果剩下的问题是怎么活,那么我选择“写作”。
没想到写作又把自己变成“人质”,写不出来就只有死?或者说,我把写作固置成活的形式,写作即活,不写作即死。
“我干吗要写作”?
生是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
死也是一个不必性急的事实。
怎么活成了写作。
写作把我变为人质。
写作总会出现危机,今天大危机。
死又迫近了。
不急于死不等于拖延死。
我一个人跑到这个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该回去了。
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其实我一步步都已走在回家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迎面跑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太阳落山了,明天又升起。
生命的欲望就这样将一个稍纵即逝的歌舞炼为永恒。
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
地坛的空间就是如此吧。
我循环。
人人循环。
天天循环。
历史就是这样循环着。
还有什么磨不开的。
……
15
这是一种思路,我跟着,好像也从头经历了一番。
在一个人那儿,这思路只能如此,别无选择。它非常合理、合逻辑,对我。
在另一个人那儿,却未必。
是真的有逻辑自身,我必须跟着走,还是我只能这样走,建立了这样的逻辑案例?
活着,总得弄清楚。
要死,则大可忽略不计的。
还是一个死活问题。
我想通了。
你要死,你选择了死,你去死吧,牵牛花已经开过了。
你不想死,还没到死的时候,逻辑完全可以是另一副模样。
所以用不着拿逻辑的必然性来做死的根据。死是唯一不要根据的,随时随地可以发生,可以进行。举手之劳。
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按照逻辑根据选择死的时间——
这逻辑或许坚固得不可摧毁、不可逾越。
也可能一戳即破,一点即穿。
但人怎么就是欲望了?
欲望可有限度?可有界定?
没有限度,没有界定,活着就是欲望,那就只有活着。没有欲望,或有随便什么名称都可以——“意志”“情感”“精神”“无意识”等等,这叫作说了等于没说。
活着也不就是写作,写作也不就是写作自身或为着成名,写作是并不一定非把写作当作人质扣押的。
太阳明天照样升起,但不等于说太阳明天一定升起,有一天就不会升起了。所以时空的循环也不是永恒的,也不能成为我死你活同行不殆的安魂曲。还是你最初想的,——还是回到你最初想的——生、死没有根据,也不要、用不着任何根据。剩下的只有怎么活的问题。怎么活的问题是怎么也不能成为死的理由的。
怎么活?
只有这一个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
“我与地坛”不就是一个问题的解答吗?
1995年6月20日
1
史铁生早已从轮椅上站起来了;不是因为他的成名,而是因为他的文字。有些文字在成名之外已然自在地立着,用不着名声的聒噪。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可以平等地对“他”说话。
“他”,就是那个已“言成肉身”的“史铁生”。
2
我不记得我是利用哪一个开会的间隙读的《我与地坛》,有一纸片上随手记下的印象作证:
(1)读到母亲的话“出去活动活动……我说这挺好”,我已忍不住……这个情节是残忍的,躲着让母亲去满园子地找,以为这是男孩子的倔强与羞涩。我看不,这是怨怼和惩罚,惩罚母亲,把自己的残缺作为根椐。(2)差别和苦难。上帝在哪里,差别是一事实,为什么要向价值的失落、苦难转化?(3)地坛,空旷,在空旷下接受谁也不知来自何处的审视,以便自己可以用来逃避自己,或在逃避中找到自己。(4)地坛中的常客:弱智和哥哥。长跑者。捕鸟者。还有那穿行的中年女人。(5)在空旷中反省的限度。没有诅咒,没有追问,没有忏悔。委曲的陈述中仍然是一个中国文人。(6)“人质”,死,活,写作。直接的承受者:截瘫。间接的承担者:母亲。谁更接近拯救?谁来救治人生的残缺?
3
我喜欢史铁生的文字,《我与地坛》更是一篇代表作:沉而不滞,伤而不滥,有入思的足迹,不乏隽永的力度。特别是,爬出躯壳的灵魂还舔着心的切口,那无力扯断的撕扣牵连着沉重的肉身……“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
我记得读时都在发抖,为什么写下的没有“赞词”?
4
韩少功说,1991年沉寂的文坛,有一篇《我与地坛》就够了。这话不假,一个时期、一个年份的标高之作,只有那么一两篇的。能有一篇,不也足够了吗?
没有,才叫荒芜与寥落。
我们的心都长毛了,
谁在意过?
5
“两战”后,托马斯·曼发现,没有人是健全的,这个世界从肉体到心灵都残缺了。
阿多诺甚至问:奥茨维辛之后,人还有存活的意义吗?
历来重诗教的中国人,即使经历了再多的苦难、再重的伤残,大概也不会有人像托马斯·曼、阿多诺那样反省吧。
……
然而,《我与地坛》发问了:
从一个人的残缺问到人生的残缺。
6
“截瘫,轮椅”,已成世界性的事实。
“弱智”,也是。
为什么是?
因为一下世界有了可读的文本。
……
“我”出场了。偏离常轨的单子,到常规外去看看。
“地坛”,无可逃避的最后空间,像是生活坐标系的零点。人家有“魔山”,我有“荒园”,可以静静地舔伤,可以听命运的最后审判,在“心与坟墓”之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
“母亲”……(我已经不能再读这段文字,甚至不敢走近它,我只有回头远去,虽然我知道她仍然站在原地,眼光却总在我的身后。)
生老病死只能是个人的行为,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唯其如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除了感同身受,还要不能诉说、不能责怪、不能推诿、不能宣泄、不能发疯地承担,因为母亲在儿子面前的死只有一次,儿子从不把母亲的死当作自己的死。相反,儿子若在母亲面前死,母亲就不得不死两次,谁叫母亲拥有子宫而成为儿子生命的孕育者呢?上帝不就是这样惩罚女人做母亲的吗?
所以,母亲从来都是给予,世界上没有剥夺生命的母亲,还有谁敢窃母亲之名。
如果生命不幸,母亲自然成了(坦露出)原罪或原罪的承担者。它本义包含着母亲的自责和儿子的指责这双重根据。只有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即自我承担,才能分担母亲的原罪。换句话说,自我意识或自我承担是一种平等的罪责感。它是既不欠负也不偿还的。有这样的儿子,有这样的母亲吗?
母亲可以死了,这是母亲的名与义。
“哥哥”。对弱智的守护,恐怕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吧。当一人不能摆脱不成熟状态而依赖另一人的监护时,监护的双重性就成了性命攸关的历史:专制与民主,男权主义与男女平等的自然神论。其间有一个重要的中介:戏谑者,包括冷漠、嘲弄、欺骗、凌辱。他们是多数,地坛中那一群戏谑者,那一些深藏在心底的腐败的优越感与幸灾乐祸,正是他们促成既压抑着依赖又强固着监护的双重理由。可惜,中国传统多的就是这些围观的戏谑者,他们伸得长长的颈脖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咽喉还自以为侥幸。
地坛中的常客,还有长跑者,他奋力长跑为之奔赴的目的,只是向不公正的裁判人要求一份公正的平反书,结果他总是在“例外”的等级上落空了,以致连“唯一”都抵挡不了,到头来,是机遇的错过,还是目的本身的虚假,都没有分清的必要,消失了的人生还是一笔糊涂账。人们为什么总是要往笼子里钻?难道笼子里就安全吗?
还有,捕鸟者的专一,他张开网,“单等一种过去很多而现在非常罕见的鸟”。是什么鸟?为什么离现在而远去?孔子吗?墨子?未必是庄子?这些都多得很,在这块土地几乎俯拾即是,何必张网?“他说他再等一年看看到底还有没有那种鸟,结果他又等了好多年”。我真想他等到,不是为了他的专注,而是为了究竟:等到后,他是拿回家去,拿到市场去,还是看一眼放掉……
还有,一个女人,中年女人,“中年女工程师”,想必是这样的,“学理工的知识分子,别样的人很难有她那般的素朴并优雅”,她的穿行总是带来格外的幽静。连清淡的目光中也似有悠远的琴声。是太悠远了,触媒与音乐,音乐与想象,都似是而非地隔着各自的目的性,生活就这样在广场上穿行,擦肩而过,亲近而陌生。
……
所有这些都像走马灯似的变换着地坛的空间,展示着人生的偶然与冷漠,然而说不定正是它,松动着太过迫促的宿命。
或许,轮椅上的视野有着别样的心境吧。
7
我可以进入地坛找你辩论吗?
不,这是不可能的。
有一种感觉就是这样感觉,即使你把筷子拿出来证明筷子是直的,可我看见这筷子在水中就是弯的。有些事,变形了,你能解释是因为什么吗?如水的折射率不同?有些事你可解释不了,不仅你解释不了,谁也解释不了,像无底的谜语。我这时凭什么说,你的感觉一定就错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说,还有另外一种感觉,还有别的可能,你不妨换一种方式去想。
我被你在地坛中的一种姿态深深打动着。你从不去追究原因:我的腿是怎么截瘫的,谁造成这种恶果,“要不是……我就不会……”你把这种可以推诿的原因整个搁置起来了。你只从一个事实开始。你可以因这个事实而发疯,但你决不怨天尤人,仅此一点,你就是一个站立着的人。
所以,你坦然面对自己的事实,决定着“是死,还是活”。就问题而言,你干脆得很,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只是,这个轮椅上的问题,需要一个思索、回答的空间。
至于这个空间是在家里,在河边,在路上,或是在地坛,那纯属偶然。不过,在机遇上,在情感上,地坛对你最合适,以致你常常觉得,“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年”。
它就这样静悄悄地等着你出生,等着你来“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你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出生,入死,“是上帝交给你的一个事实,它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尽管庄子在《养生主》中早已想过这个问题:生死“帝之悬解”。即生——悬,死——解。古人认为问题出在“悬”上,活着,不是问题,今人叫“生存权利”;怎么活,才是问题。
但是,两千年后,史铁生照样得自己从头想一遍。原因大概是,生与死,虽逾古今而不变,毕竟是一个全然个人的问题。每个人得自己想通,别人是不能越俎代庖的。
“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
8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一篮枞果》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音乐家格里格举行新作首场演出,这首交响乐的献辞是:“献给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逊的女儿达格妮·彼得逊,当她年满十八岁的时候。”没想到达格妮正坐在听众席上。她惊呆了,她一下子想起十年前在森林中拾枞果的时候,遇见一个正在散步的陌生人,他答应十年后送她一个礼物,那时她还只有八岁,还是一个金发的小姑娘……她和音乐家一样熟悉清晨森林中的每一个迷人的音符,当音乐在生命的祝福中结束,她跑到海边,在六月的白夜,大声笑了。巴乌斯托夫斯基说:有过这样笑声的人是不会丢失生命的。
我也想,不管生活多么不公平,写过《我与地坛》、找到过古园中那些“谁也不能改变”的刹那永恒的人,同样是不可能没有生命的。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热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阵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布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9
由这些音形而意蕴的文字所敏悟的心灵,是怎样在“差别”与“苦难”之间彷徨无度。上帝,你从不放过一次在人的灵魂深处历险。它原是你默许的生命,却不过薄如蝉翼的坚冰,偏要看它如何支撑比海沙还重的苦难。
骤然之间的伤残,世界会为之改观吗?
譬如我眼瞎了,世界便像一石击开的水波迅速向外散去,或许只有最心疼的人在紧挨着我的一圈守着我,其他便依次退避、远离,瞬息陌生、消逝……
微小如针尖的差别,就这样判定为光明和黑暗。
对于这些无常毁灭的生命,你还要求刹那间的永恒?
读第五节,我的思想老是开小差,开始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才想到,大概是你的提问与回答相差太远的缘故吧。
10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我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我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界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听起来,它像是你在空旷中对上帝诅咒式的祈祷。
但是问题提得如此惊心动魄,回答却像是教科书一样的老生常谈: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袓。”
我想回到问题上去。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我只好接受苦难。”
“差别”,为什么就一定成了“苦难”?
比如,一个人,他有一个哥哥在海外,别人没有,这是一个正常的无所谓的“差别”。但在“文革”中,这叫“海外关系”,这个人会因此而打入牛棚,甚至关进监牢。“差别”就只好成了苦难。但“文革”后的今天,“海外关系”卷土重来,如日中天,可以出国留洋,可以引进外资,顿时身价百倍,“差别”又只好成了“幸福”。再过一段时间,这种差别可能又回到无所谓的正常状况。
“差别”还是那个“差别”,之所以一时“苦难”,一时“幸福”,全然是这个社会不成熟的势利与浅薄。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时间,但不能因此说,“差别”必然导致“苦难”。
“两战”与“文革”之后,世界应该变得清醒一点了,许多差别就只是差别,不能等同于价值,更不能等同于苦难。即使仍然有某种偏见作祟,它决不是可以在差别——价值——苦难之间任意推论的必然根据。
人类自身有许多苦难就是直接建立在差别上的,从生理差别到阶级差别,一旦被社会的集团政治和集团道德所夸大、固置,差别就可直接变成苦难。因此,社会的开明,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或标志,那就是,将差别同价值剥离开来,减少或消除差别向苦难转化的价值根据。
在这个意义上,作家要特别敏锐地去发现那种在差别上建立价值的政治、道德习俗,乃至心理上随意性的价值判断,揭穿它的虚假——或无根据,或不过是某种实际功利的需要而已。
而不应该像黑格尔说的,“在假象本质的批判中承认假象本质”。例如,把差别定为价值造成苦难,或许是不对的,但历来如此,现实中常常如此,甚至人心的倾向也基本如此,等等。有什么办法,一种习惯力量不也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
历来如此就对吗?鲁迅曾经这样问过,事实上许多顽固的“历来如此”都在剥落,尼采、福柯,都是促成这种剥落而开化的高手。根本没有“历来如此”就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这回事。
11
要防止差别向价值、向苦难转化,除了外部社会的开化外,还必须伴随差别自身的特性显示,以致显示到正常局限外的超常互补性。的确,从世俗的眼光看,上帝是不公平的,首先生理上的残缺作为一种差别已经在正常的界限以下了,如果正常人有选择的无限可能性,那么残缺人只有有限的选择性,而且是极有限的缺乏形式感的有限性,它天然地就被圈定在生活的负面上起步,而且在形式上永远走不到正常的地平线去。
但作为差别的精神气质可能是另一种模样,上帝要在这儿看到人建立平等的能力。既然人都有限,那就应该让一种有限性去映照另一种有限性的限度而心怀敬畏。
前些日子我在《焦点》第二期上读到一则报道,写的是“弱智的天才画家”罗铮的故事。许多专家看了他的画,留下这样的感慨:
“心音心色。”(吴冠中)
“看了罗铮的画反思自己,我感到自己多余的东西太多了。”(崔健)
“在罗铮画前,我们才是弱智。”(刘德海)
“不可重复不能临摹,不看会遗憾终生。”(中央美院一应届毕业生)
罗铮的画大多和音乐相关。他生长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日常生活几乎只有两件东西相伴:爱与音乐。
他只知道爱,也不会恨人,也不会骂人。
他分不清十以内的数,却能分辨德彪西的《大海》《牧神午后》,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春之祭》,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以及父亲罗忠容的《暗香》。
此外,你看一看他的即兴画,有些多么古怪的名称:《圆明园的石头》《巴塞罗那》《意大利城堡》《康定斯基》……
在他的心中,音乐和色彩是可以当下翻译的语言,几乎像直接的对话思维一样。
那天早上起床,他看见他的卧房空荡荡的——挂在墙上的画都搬出去办画展了——他流泪了,说:“好妈妈,我好心酸。”
……
或许,我们解释不了这种现象。但有一点明摆着,弱智,就综合智力而言,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智力或大脑皮层的某一个区域,却因其他部分的关闭而变得格外单纯、突显,没有污染,没有杂质,它那样耀眼地明亮,这是所谓正常人往往在正常中平均化而淹没了的。
这种弱智的独特表现,是不是可以让正常人开一开眼界呢?
12
人当然愿意在正常的起跑线上开始追求自己的特异性。
但这往往是一个悖论。在正常中追求超常,一般人绝对做不到。正常人大都在沉沦中成为灰斑,残缺者大都陷在残缺中不能自拔,他们构成正常铜板的两面。
我们只能靠另外两种人才有可能在例外者身上看到超常的眼界:
一类是自觉的敏锐而勇敢的冒险者,他敢在正常外的超常事物上铤而走险,如福柯。
一类是突然被命运抛出常轨而身处超常境遇中的后发应战者,如史铁生。或许这两种人都不多,但即便有一个,也能像白乌鸦一样打破习以为常的把差别定为苦难的价值规范。
趋向热寂的世界应该感谢这两类人,为他们立碑。
要不,常规就会变成死律。
要不,差别就是苦难。
这个世界就真的不可救药了。
13
但谁来救治人生的残缺?
不管是正常的残缺还是不正常的残缺,一切不幸差别的救赎之路在哪里?
等待世界多一点爱与理解,当属必须,但有时它太遥远。
理解是一种能力,要别人的理解不致等而下之地隐藏在恩赐的大度中,就要求被理解者能把自己显示在可理解性的超常力度中,成为牵引,使理解成为兴趣而趋之若迷。
爱也是一种能力,爱必须把自己显示为被爱者,爱才与被爱处在平等的关系中。尽管母亲在等式之外——一来社会并不都是母亲;二来母亲的爱保护性太强,有使被爱者长不大的情结。
剩下的路只能是自己走。
但为什么走得像“人质”?
14
一个人没有能力不行。有能力还要这能力不断地自我增殖下去。于是,能力的承担者就变成“人质”,一旦兑现不了能力的增长,承担者就失去了存活的意义。
结果,死活问题又来叩门——
如果剩下的问题是怎么活,那么我选择“写作”。
没想到写作又把自己变成“人质”,写不出来就只有死?或者说,我把写作固置成活的形式,写作即活,不写作即死。
“我干吗要写作”?
生是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
死也是一个不必性急的事实。
怎么活成了写作。
写作把我变为人质。
写作总会出现危机,今天大危机。
死又迫近了。
不急于死不等于拖延死。
我一个人跑到这个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该回去了。
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其实我一步步都已走在回家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迎面跑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太阳落山了,明天又升起。
生命的欲望就这样将一个稍纵即逝的歌舞炼为永恒。
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
地坛的空间就是如此吧。
我循环。
人人循环。
天天循环。
历史就是这样循环着。
还有什么磨不开的。
……
15
这是一种思路,我跟着,好像也从头经历了一番。
在一个人那儿,这思路只能如此,别无选择。它非常合理、合逻辑,对我。
在另一个人那儿,却未必。
是真的有逻辑自身,我必须跟着走,还是我只能这样走,建立了这样的逻辑案例?
活着,总得弄清楚。
要死,则大可忽略不计的。
还是一个死活问题。
我想通了。
你要死,你选择了死,你去死吧,牵牛花已经开过了。
你不想死,还没到死的时候,逻辑完全可以是另一副模样。
所以用不着拿逻辑的必然性来做死的根据。死是唯一不要根据的,随时随地可以发生,可以进行。举手之劳。
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按照逻辑根据选择死的时间——
这逻辑或许坚固得不可摧毁、不可逾越。
也可能一戳即破,一点即穿。
但人怎么就是欲望了?
欲望可有限度?可有界定?
没有限度,没有界定,活着就是欲望,那就只有活着。没有欲望,或有随便什么名称都可以——“意志”“情感”“精神”“无意识”等等,这叫作说了等于没说。
活着也不就是写作,写作也不就是写作自身或为着成名,写作是并不一定非把写作当作人质扣押的。
太阳明天照样升起,但不等于说太阳明天一定升起,有一天就不会升起了。所以时空的循环也不是永恒的,也不能成为我死你活同行不殆的安魂曲。还是你最初想的,——还是回到你最初想的——生、死没有根据,也不要、用不着任何根据。剩下的只有怎么活的问题。怎么活的问题是怎么也不能成为死的理由的。
怎么活?
只有这一个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
“我与地坛”不就是一个问题的解答吗?
199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