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版序
初版序
到人生的“而立”之年,我才将散漫于喧腾的社会生活的眼光投射到一点上。
我开始思索单纯而繁复的生命。
而一切思索仿佛都源于一个遥远而切近的记忆,源于一个至死不渝的想象。
近十年了,我拼命想记下我在思索中的感觉。那感觉可能走向诗,也可能走向对诗的理解。那是还在走向表达途中的表达。于是我既很少得到获得了形式的诗,也很少得到能够凝聚成思想的对诗的理解。只有无法言说的情绪和一堆杂乱的笔记伴着我。它们是我唯一的财富。
但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财富。
它们应该属于遗忘,属于一次性的、永远不可能再复返的过往的岁月。
几个月前,“随感录”的第一辑问世了。当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直观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突然产生了表达的冲动:或许我也能这样地把自己呈现出来,为着从命定的遗忘和死亡中挣扎出每一点生命的可能。
很长时间,我都在追寻着情绪和表达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在有心人那儿,几乎就是直观的。但也正因为它的直观性,它才充满着难以把握的神秘。
而“随感录”所捕捉的,恰好是这样一种直观着本质的现象。
它不是诗,因为它不是靠声音、节奏,靠追逐着意义的隐喻来表达的,虽然它必须有诗思的深度,即它必须与生存的整体性有一种内在的关联。
它不是文章,因为它还没来得及在时间中汇成表达之流。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那样明显地带着在纵深方向上涌动的冲击力。那原本是生存的深层空间中向时间引发、冲动的情绪凭借问题的直呈、涌现。
在这里,情绪和表达,无疑是借助于一种最朴素的形式完成它的转换的,即借助于对问题的提出和思索。正是这些问题显示着切入人生的深度和广度,或许应反过来说,只有具有切入人生的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在这里才成其为问题。
我的问题纯然是女人的。
我没有男人开阔的胸襟和视野,也没有男人自我意识到的哲学的深沉。严格说,我不懂哲学。我能够说的只是,我几乎是着了迷一般地深深地沉入过我的问题。在整体生命的体验中,我在懂得升腾的同时懂得了坠落,懂得了用泥土连同自己的羽毛一起把自己覆盖起来。
我以问题的形式对我的“随感”做了大致的划分。这些问题也就自然作为小标题放在了每一部分的前面。它们本身包含着进入的角度。
我用“升腾与坠落”作为“随感”的总题目,以表达我所感受和理解的人生的纵深维向。
我这样地呈现一个女人的思索与感觉,是期望得到双重的理解。
1988年9月20日
到人生的“而立”之年,我才将散漫于喧腾的社会生活的眼光投射到一点上。
我开始思索单纯而繁复的生命。
而一切思索仿佛都源于一个遥远而切近的记忆,源于一个至死不渝的想象。
近十年了,我拼命想记下我在思索中的感觉。那感觉可能走向诗,也可能走向对诗的理解。那是还在走向表达途中的表达。于是我既很少得到获得了形式的诗,也很少得到能够凝聚成思想的对诗的理解。只有无法言说的情绪和一堆杂乱的笔记伴着我。它们是我唯一的财富。
但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财富。
它们应该属于遗忘,属于一次性的、永远不可能再复返的过往的岁月。
几个月前,“随感录”的第一辑问世了。当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直观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突然产生了表达的冲动:或许我也能这样地把自己呈现出来,为着从命定的遗忘和死亡中挣扎出每一点生命的可能。
很长时间,我都在追寻着情绪和表达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在有心人那儿,几乎就是直观的。但也正因为它的直观性,它才充满着难以把握的神秘。
而“随感录”所捕捉的,恰好是这样一种直观着本质的现象。
它不是诗,因为它不是靠声音、节奏,靠追逐着意义的隐喻来表达的,虽然它必须有诗思的深度,即它必须与生存的整体性有一种内在的关联。
它不是文章,因为它还没来得及在时间中汇成表达之流。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那样明显地带着在纵深方向上涌动的冲击力。那原本是生存的深层空间中向时间引发、冲动的情绪凭借问题的直呈、涌现。
在这里,情绪和表达,无疑是借助于一种最朴素的形式完成它的转换的,即借助于对问题的提出和思索。正是这些问题显示着切入人生的深度和广度,或许应反过来说,只有具有切入人生的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在这里才成其为问题。
我的问题纯然是女人的。
我没有男人开阔的胸襟和视野,也没有男人自我意识到的哲学的深沉。严格说,我不懂哲学。我能够说的只是,我几乎是着了迷一般地深深地沉入过我的问题。在整体生命的体验中,我在懂得升腾的同时懂得了坠落,懂得了用泥土连同自己的羽毛一起把自己覆盖起来。
我以问题的形式对我的“随感”做了大致的划分。这些问题也就自然作为小标题放在了每一部分的前面。它们本身包含着进入的角度。
我用“升腾与坠落”作为“随感”的总题目,以表达我所感受和理解的人生的纵深维向。
我这样地呈现一个女人的思索与感觉,是期望得到双重的理解。
198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