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
文/江志
大约是在1988年,鲁萌邀我到她家去玩。那时她家在武昌区和平大道统建宿舍,离我住的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很近。鲁萌是我的学生,1965年进高一,1968年高中毕业,我教她班的数学。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又带她班的班主任,三年有余,和这个班有着很深的情谊。
鲁萌是我最喜欢的学生。高一年级的她,美丽、活泼、单纯、才气横溢。在我印象中,她的数学学得很好,反应很快,女生中没有比她好的。文才就更不用说了,稳居全班第一。一次在操场,她把她的“随笔”小本给我欣赏,她的文笔让我震惊,小小年纪,15岁的孩子,写的文字,全是诗的语言,美极了!真让我这个大学本科毕业的高才生为之汗颜,我的文学水平的确比她差得很远。后来一打听,才知她就是我们鲁校长的女儿,是全国著名诗人曾卓的女儿。从小就读了很多中外文学名著,可谓读书人家子弟早识笔墨。我也联想到,其实我很早就知道她。那时我在读大学,看周末学校的文艺汇演,附小六年级的孔雀舞跳得非常好,跳孔雀头的孩子就是鲁萌。过了四年,她竟成了我的学生,我真感到高兴,当时就决心好好教她。
当时的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叫武汉师范学院附中,是武汉市18所重点中学之一,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优秀学生云集。鲁萌的班是高一(1)班,类似她的水平的学生十人有余。她的丈夫——萧帆(当时叫萧铁人)就是这批高才生之一,年龄只有14岁。两个小才人,一经相识、相知,由于兴趣、爱好、见识相同,很快坠入爱河。任凭同学、学校、家长如何反对,都阻止不了他们感情的发展,真有一点现代版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味道。真正同情他们的只有几个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感情发展一直很好,志同道合,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直至结婚,相伴几十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俩最伟大的表现,是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两个十五六的孩子,进驻武汉歌剧院,为鲁萌的父亲——曾卓——全国著名的大诗人平反!在当时,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曾卓是被点名的“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谁还敢说个不字!但他们敢,而且搞对了。“文化大革命”后国家为曾卓平了反,而且对曾卓从未立过案,曾卓是糊里糊涂被关了十来年。这件事情让我对我的这两个学生产生了崇敬心理。
“文化大革命”后期,随着全国学生上山下乡的大潮,他俩被下放到鄂西北郧县的大山里。在那里他们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大学恢复招生,他俩均考取大学,返回武汉。后来他们又分别考取研究生,鲁萌在华中师范大学读文学硕士,萧帆在武汉大学读经济学博士。以后,鲁萌周围聚集着一批高智力人才,其中有些是我高中时代的武汉一中的同学。他们自称“鄂军”,是研究哲学的,在全国好像是领军的。他们在当时的湖北大学建立了“德国哲学研究所”,颇有成就。以后移师海南大学,鲁萌的著作都寄给了我,说是“向老师汇报”,我以她的成就而自豪。
鲁萌夫妇也曾给我以重要帮助。我在中学数学界是颇有成就的,1982年2月就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而且是最年轻的。是真正评出来的第一批特级教师,人数只占当时教师人数的万分之一二。80年代初期我已出版了几本中学数学著作,但都是应出版社、数学学会的邀请写的,不是我主动要写的。1987年,我将我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并写成专著——《高中数学的技能与技巧》。想出版,但出版社说,要一万本的销量。言下之意,或包销一万本,或交五万元的押金。我既不会销书也没有五万元的押金。我把困难告诉鲁萌,她说找萧帆。萧帆正下海在武汉东湖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了“武汉市现代经济技术研究所”。萧帆很爽快,说:“江老师,就是五万元嘛,包在我身上。”于是,促成了书的出版。书一经出版,发行得很好,从1988年到1998年,一共出了8版。此书出版后我的名声在全国迅速扩大,全国各地许多高中均把这本书作为高三数学总复习的蓝本,而且盗版的特多,仅我知道的就有三四处,省出版局知道也无可奈何。这本书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畅销书,社会效益不错,经济效益也不错。当时没有版税,只有稿费,从开始的8000元,到后来的2万元,从1988年到1998年,足足拿了10年。解决了家里不少经济问题,如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结婚费用。每想到这些,我都十分感谢我的这两个学生。我教一生的书,学生无数,有不少学生反哺教师,他们的帮助,我收益最大。
2001年8月,我从深圳东方英文书院到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任中学部校长,鲁萌闻讯,立即和妹妹鲁岺到国科园看我。我和张文玉也到海口海甸岛回拜了她,在豪华的家里会见了鲁萌的妈妈——我尊敬的鲁开先校长、尊敬的李成文院长及鲁苓全家。这时的她,虽已年逾五十,但仍然光彩照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天真、活泼、大方、丰满、美丽、生机蓬蓬,她永远都给人以愉快、自信、生命力旺盛的感觉。
想不到海南一见竟是永别!邬礼堂同学给我发来电子邮件——“8月12日,萌萌走了。”噩耗传来,虽然我有心理准备,但是我仍然无比沉痛,彻夜不眠。不由得想起1988年我到她家玩,她拿出一幅画给我欣赏。是一幅抽象画,画的是太阳向下坠落,标题好像也是“坠落”。她说是她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一个很有名、才气横溢的画家送给她的,并且画的就是她。我看不懂那幅画,不明白为什么坠落的日头就是她。但她给我看画的场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她走了,我才恍然。一颗闪亮的星星陨落了。
2006年8月30日
文/江志
大约是在1988年,鲁萌邀我到她家去玩。那时她家在武昌区和平大道统建宿舍,离我住的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很近。鲁萌是我的学生,1965年进高一,1968年高中毕业,我教她班的数学。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又带她班的班主任,三年有余,和这个班有着很深的情谊。
鲁萌是我最喜欢的学生。高一年级的她,美丽、活泼、单纯、才气横溢。在我印象中,她的数学学得很好,反应很快,女生中没有比她好的。文才就更不用说了,稳居全班第一。一次在操场,她把她的“随笔”小本给我欣赏,她的文笔让我震惊,小小年纪,15岁的孩子,写的文字,全是诗的语言,美极了!真让我这个大学本科毕业的高才生为之汗颜,我的文学水平的确比她差得很远。后来一打听,才知她就是我们鲁校长的女儿,是全国著名诗人曾卓的女儿。从小就读了很多中外文学名著,可谓读书人家子弟早识笔墨。我也联想到,其实我很早就知道她。那时我在读大学,看周末学校的文艺汇演,附小六年级的孔雀舞跳得非常好,跳孔雀头的孩子就是鲁萌。过了四年,她竟成了我的学生,我真感到高兴,当时就决心好好教她。
当时的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叫武汉师范学院附中,是武汉市18所重点中学之一,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优秀学生云集。鲁萌的班是高一(1)班,类似她的水平的学生十人有余。她的丈夫——萧帆(当时叫萧铁人)就是这批高才生之一,年龄只有14岁。两个小才人,一经相识、相知,由于兴趣、爱好、见识相同,很快坠入爱河。任凭同学、学校、家长如何反对,都阻止不了他们感情的发展,真有一点现代版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味道。真正同情他们的只有几个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感情发展一直很好,志同道合,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直至结婚,相伴几十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俩最伟大的表现,是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两个十五六的孩子,进驻武汉歌剧院,为鲁萌的父亲——曾卓——全国著名的大诗人平反!在当时,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曾卓是被点名的“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谁还敢说个不字!但他们敢,而且搞对了。“文化大革命”后国家为曾卓平了反,而且对曾卓从未立过案,曾卓是糊里糊涂被关了十来年。这件事情让我对我的这两个学生产生了崇敬心理。
“文化大革命”后期,随着全国学生上山下乡的大潮,他俩被下放到鄂西北郧县的大山里。在那里他们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大学恢复招生,他俩均考取大学,返回武汉。后来他们又分别考取研究生,鲁萌在华中师范大学读文学硕士,萧帆在武汉大学读经济学博士。以后,鲁萌周围聚集着一批高智力人才,其中有些是我高中时代的武汉一中的同学。他们自称“鄂军”,是研究哲学的,在全国好像是领军的。他们在当时的湖北大学建立了“德国哲学研究所”,颇有成就。以后移师海南大学,鲁萌的著作都寄给了我,说是“向老师汇报”,我以她的成就而自豪。
鲁萌夫妇也曾给我以重要帮助。我在中学数学界是颇有成就的,1982年2月就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而且是最年轻的。是真正评出来的第一批特级教师,人数只占当时教师人数的万分之一二。80年代初期我已出版了几本中学数学著作,但都是应出版社、数学学会的邀请写的,不是我主动要写的。1987年,我将我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并写成专著——《高中数学的技能与技巧》。想出版,但出版社说,要一万本的销量。言下之意,或包销一万本,或交五万元的押金。我既不会销书也没有五万元的押金。我把困难告诉鲁萌,她说找萧帆。萧帆正下海在武汉东湖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了“武汉市现代经济技术研究所”。萧帆很爽快,说:“江老师,就是五万元嘛,包在我身上。”于是,促成了书的出版。书一经出版,发行得很好,从1988年到1998年,一共出了8版。此书出版后我的名声在全国迅速扩大,全国各地许多高中均把这本书作为高三数学总复习的蓝本,而且盗版的特多,仅我知道的就有三四处,省出版局知道也无可奈何。这本书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畅销书,社会效益不错,经济效益也不错。当时没有版税,只有稿费,从开始的8000元,到后来的2万元,从1988年到1998年,足足拿了10年。解决了家里不少经济问题,如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结婚费用。每想到这些,我都十分感谢我的这两个学生。我教一生的书,学生无数,有不少学生反哺教师,他们的帮助,我收益最大。
2001年8月,我从深圳东方英文书院到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任中学部校长,鲁萌闻讯,立即和妹妹鲁岺到国科园看我。我和张文玉也到海口海甸岛回拜了她,在豪华的家里会见了鲁萌的妈妈——我尊敬的鲁开先校长、尊敬的李成文院长及鲁苓全家。这时的她,虽已年逾五十,但仍然光彩照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天真、活泼、大方、丰满、美丽、生机蓬蓬,她永远都给人以愉快、自信、生命力旺盛的感觉。
想不到海南一见竟是永别!邬礼堂同学给我发来电子邮件——“8月12日,萌萌走了。”噩耗传来,虽然我有心理准备,但是我仍然无比沉痛,彻夜不眠。不由得想起1988年我到她家玩,她拿出一幅画给我欣赏。是一幅抽象画,画的是太阳向下坠落,标题好像也是“坠落”。她说是她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一个很有名、才气横溢的画家送给她的,并且画的就是她。我看不懂那幅画,不明白为什么坠落的日头就是她。但她给我看画的场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她走了,我才恍然。一颗闪亮的星星陨落了。
2006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