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东郭先生
赵州禅师与官人游园,兔见乃惊走。官人遂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见为甚么走。”师曰:“老僧好杀!”
——《五灯会元》
明代马中锡的《东田传》中有个故事说,有一位东郭先生,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腐。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到中山国去谋求官职。突然,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说:“先生,我现在正被一位猎人追赶,猎人用箭射中了我,差点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不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没有看到狼便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东郭先生回答说:“我没有看见狼,这里岔路多,狼也许从别的路上逃走了吧。”
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另一个方向追去了。狼在袋子里听得猎人的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把我放出去吧。”东郭先生就把狼放了出来。
不料,被逃离险境的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慌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东郭先生虽然骂狼忘恩负义,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幸好,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
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用绳子捆起来,装进了口袋里。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说罢,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现在,“东郭先生”就成了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的代名词。
僧人虽然自幼出家,受佛教及师友之训,以慈悲为怀,但却不应滥施同情心,成为东郭先生。
有人说救急不救贫,如果一味地同情帮助乃至求济,就会助长他人惰性,就会让其产生一种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比如街上的叫花子因为有你的施舍可以不劳而获,他每天的收入可能比你多。
《五灯会元》中载:
赵州禅师与官人游园,兔见乃惊走。官人遂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见为甚么走。”师曰:“老僧好杀!”
又载:
师因见院主送生饭,鸦子见便总飞去。师云:“鸦子见你为什么总飞去?”院主云:“怕某甲。”师云:“是什么语话?”师代云:“为某甲有杀心在。”
佛教虽然讲“非暴力”,但是对坏人、恶人,却慈悲不得。君不见,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高僧们总是在正义的引领下除强扶弱嘛。鲁迅先生说要“痛打落水狗”。在世上脚踏实地,方显大丈夫本色。“老僧好杀”,“有杀心在”,谁奈何我哉!
赵州禅师与官人游园,兔见乃惊走。官人遂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见为甚么走。”师曰:“老僧好杀!”
——《五灯会元》
明代马中锡的《东田传》中有个故事说,有一位东郭先生,读死书、死读书,十分迂腐。一天,东郭先生赶着一头毛驴,背着一口袋书,到中山国去谋求官职。突然,一只带伤的狼窜到他的面前,哀求说:“先生,我现在正被一位猎人追赶,猎人用箭射中了我,差点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会好好报答您的。”
东郭先生当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的。不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没有看到狼便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东郭先生回答说:“我没有看见狼,这里岔路多,狼也许从别的路上逃走了吧。”
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另一个方向追去了。狼在袋子里听得猎人的骑马声远去之后,就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把我放出去吧。”东郭先生就把狼放了出来。
不料,被逃离险境的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慌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东郭先生虽然骂狼忘恩负义,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幸好,这时有一位农民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
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用绳子捆起来,装进了口袋里。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说罢,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现在,“东郭先生”就成了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的代名词。
僧人虽然自幼出家,受佛教及师友之训,以慈悲为怀,但却不应滥施同情心,成为东郭先生。
有人说救急不救贫,如果一味地同情帮助乃至求济,就会助长他人惰性,就会让其产生一种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比如街上的叫花子因为有你的施舍可以不劳而获,他每天的收入可能比你多。
《五灯会元》中载:
赵州禅师与官人游园,兔见乃惊走。官人遂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见为甚么走。”师曰:“老僧好杀!”
又载:
师因见院主送生饭,鸦子见便总飞去。师云:“鸦子见你为什么总飞去?”院主云:“怕某甲。”师云:“是什么语话?”师代云:“为某甲有杀心在。”
佛教虽然讲“非暴力”,但是对坏人、恶人,却慈悲不得。君不见,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高僧们总是在正义的引领下除强扶弱嘛。鲁迅先生说要“痛打落水狗”。在世上脚踏实地,方显大丈夫本色。“老僧好杀”,“有杀心在”,谁奈何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