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灵儿一脸疑惑,赵丹和李霓裳却早已知晓真相。夏无且给赵政的那坛子酒,地的确确是他亲手所酿。不过那酒可不是一般的酒,那里面放有十种天下最毒的草药。凡是喝过此酒之人,三年之内不会有任何异样。
三年之后血肉萎缩,然后身体的各种器官开始衰竭。长此以往不出一年,这人就会变成一堆白骨。
夏无且本来没打算害徐福,出发前跟徐福讲好的,满三年之前必须回来。如果是那时候回来,夏无且可以帮他解毒。
可惜徐福没当回事,晚了两个多月,这才变成了皮包骨。在秦国修养半年,夏无且正在为他调理身体。若想解除徐福体内的毒素,就必须先调理好他的身体。半年时间刚好把身体调理过来,可徐福却要二次出海访仙。
这事儿拦是拦不住的,或许也正是命中注定。
赵政相信徐福带回来的是枚仙丹,但是长生不老跟长生不死是两个概念。不老不会延长寿命,,只不过会保持容颜不变而已。
赵丹问赵政:“如果徐福带回来的是长生不死的仙丹,你会吃吗?”
赵政说:“若是只有一个,我依然会丢如炭炉。”
赵灵儿问:“为什么?”
赵政说:“若我不死,物是人非再无亲人,多活上几百年又能怎样?认识的人都不在了,留我一个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赵政也是用了很长时间才懂得这个道理的,一味的追求长生不死,到最后也不过是变成一个孤家寡人而已。
若真是那样的长生,不要也罢。
徐福二次出海访仙,未能如愿带走三千童男童女。不过他这次去到了更远的地方,在出发后的第二年,葬身于茫茫大海之中。
大秦发展趋于平稳,百废待兴重点发展经济和农业。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如今百姓们终于可以过几天太平日子了。
每日早朝议事,散朝之后批阅奏章。
赵政已经过够了这样的生活,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拟诏书传位于长子扶苏,而后在咸阳宫内深居简出,为扶苏接手大秦铺平道路。
李斯不服?砍了便是。
不存在什么过河拆桥,当初能走到一起,也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李斯有雄才伟略,赵政有施展空间。
君臣之义不过如此,千里马遇到了伯乐,伯乐欣赏千里马。
李斯看不上扶苏,不是因为扶苏无能,而是因为扶苏本事太大。若是让扶苏当上新王,他一定会第一个拿李斯开刀。
不仅是李斯容不下扶苏,就连一直跟着赵政的赵高也是如此。赵高平日里总跟扶苏打交道,但是他俩看对方都不顺眼。扶苏厌烦赵高的阳奉阴违,赵高厌烦扶苏的认死理。
隐患早已埋下,只不过赵政那些年没空去管。只觉得都是为了大秦,时间长了他们自然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但是他没有想到,扶苏会对李斯跟赵高构成那么大的威胁。以至于二人狗急跳墙,直接想找人做掉扶苏。
私底下不管他们怎么斗,赵政都不会插手。他能够一统天下,主要原因也是脑子灵活。懂得在什么时候该拼什么时候怀柔。
李斯跟赵高是两只老狐狸,而扶苏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猎人。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追逐,不管怎么说都是猎人占优。
深居简出的赵政让人把奏折直接送去扶苏那里,让他学着批阅奏折。然后在大殿之上多放了一把椅子,就在秦始皇龙椅的旁边。那是他准备给扶苏留的,留着让扶苏可以看看他是怎么处理国家大事的。
后宫有人传言,赵政对长子扶苏异常偏袒。后宫佳丽无数,赵政的儿子又不是扶苏一个。但是那些儿子都不曾入赵政的眼,他只喜欢长子扶苏。
但即便如此,赵政也不曾将扶苏的母亲赵丹封为皇后。
赵丹心里清楚,赵政之所以看重扶苏,一方面是因为扶苏的确很优秀。另一方面是因为夏玉房,当初赵政答应过夏玉房,将来一定会让扶苏继承王位。因为扶苏是她的干儿子,而她是扶苏的干娘。
扶苏从小学习书法,早晚习武一天也不曾懈怠。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同时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这是赵政最看重他的一点,也是他致命的弱点。
为此,赵政没少花心思帮扶苏改变。他希望扶苏可以做出改变,不然今后他无法掌控大秦帝国。
扶苏对此事并不上心,是因为他觉得如今是太平盛世,他只要做到爱民如子,剩下的事儿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几年后,东游的赵政暴毙于沙丘。随行的李斯跟赵高秘不发丧,而后发出一道密旨送到扶苏手中。
那时的扶苏正在外地巡查,密旨是赵高亲自给他送去的。旨意上只有一句话,扶苏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密旨上的字是赵高写的,大印也是他自己盖上去的。周围负责警戒的都是影卫,只要扶苏一声令下,他随时可以要了赵高的命。
但是,让扶苏失去斗志的,是秦始皇的突然暴毙,还有赵高跟李斯的选择。
扶苏没有争权夺利的斗志,却是旁人眼中的一根钉子。如果他选择抗旨,当然可以宰了赵高。但是后果呢,大秦会再次陷入混乱,皇子们一定会互相残杀。到时候遭殃的还是百姓,一个选择或许就能让成千上万个百姓幸免于难。
扶苏没有抗旨,更没有反抗。如他这般聪明之人,岂会不知道赵高在假传圣旨。但是对他而言,圣旨的真假并没那么重要。他本是早已定好的王位继承人,但他一心想要父王重选一位皇子继承王位。
扶苏志不在此,所以他没有斗志。既然结局已经如此,那他便追随父王而去便是。
赵高亲眼看着扶苏自刎,这会儿的他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扶苏的确是早已定好的王位继承人,但是如果扶苏上位,他跟李斯都没好果子吃。
他们本来只是有这么个想法,没成想天助他俩,秦始皇沙丘暴毙,他俩如愿以偿。假传圣旨赐死扶苏,然后选一个听话的皇子继承王位。
三年之后血肉萎缩,然后身体的各种器官开始衰竭。长此以往不出一年,这人就会变成一堆白骨。
夏无且本来没打算害徐福,出发前跟徐福讲好的,满三年之前必须回来。如果是那时候回来,夏无且可以帮他解毒。
可惜徐福没当回事,晚了两个多月,这才变成了皮包骨。在秦国修养半年,夏无且正在为他调理身体。若想解除徐福体内的毒素,就必须先调理好他的身体。半年时间刚好把身体调理过来,可徐福却要二次出海访仙。
这事儿拦是拦不住的,或许也正是命中注定。
赵政相信徐福带回来的是枚仙丹,但是长生不老跟长生不死是两个概念。不老不会延长寿命,,只不过会保持容颜不变而已。
赵丹问赵政:“如果徐福带回来的是长生不死的仙丹,你会吃吗?”
赵政说:“若是只有一个,我依然会丢如炭炉。”
赵灵儿问:“为什么?”
赵政说:“若我不死,物是人非再无亲人,多活上几百年又能怎样?认识的人都不在了,留我一个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赵政也是用了很长时间才懂得这个道理的,一味的追求长生不死,到最后也不过是变成一个孤家寡人而已。
若真是那样的长生,不要也罢。
徐福二次出海访仙,未能如愿带走三千童男童女。不过他这次去到了更远的地方,在出发后的第二年,葬身于茫茫大海之中。
大秦发展趋于平稳,百废待兴重点发展经济和农业。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如今百姓们终于可以过几天太平日子了。
每日早朝议事,散朝之后批阅奏章。
赵政已经过够了这样的生活,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拟诏书传位于长子扶苏,而后在咸阳宫内深居简出,为扶苏接手大秦铺平道路。
李斯不服?砍了便是。
不存在什么过河拆桥,当初能走到一起,也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李斯有雄才伟略,赵政有施展空间。
君臣之义不过如此,千里马遇到了伯乐,伯乐欣赏千里马。
李斯看不上扶苏,不是因为扶苏无能,而是因为扶苏本事太大。若是让扶苏当上新王,他一定会第一个拿李斯开刀。
不仅是李斯容不下扶苏,就连一直跟着赵政的赵高也是如此。赵高平日里总跟扶苏打交道,但是他俩看对方都不顺眼。扶苏厌烦赵高的阳奉阴违,赵高厌烦扶苏的认死理。
隐患早已埋下,只不过赵政那些年没空去管。只觉得都是为了大秦,时间长了他们自然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但是他没有想到,扶苏会对李斯跟赵高构成那么大的威胁。以至于二人狗急跳墙,直接想找人做掉扶苏。
私底下不管他们怎么斗,赵政都不会插手。他能够一统天下,主要原因也是脑子灵活。懂得在什么时候该拼什么时候怀柔。
李斯跟赵高是两只老狐狸,而扶苏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猎人。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追逐,不管怎么说都是猎人占优。
深居简出的赵政让人把奏折直接送去扶苏那里,让他学着批阅奏折。然后在大殿之上多放了一把椅子,就在秦始皇龙椅的旁边。那是他准备给扶苏留的,留着让扶苏可以看看他是怎么处理国家大事的。
后宫有人传言,赵政对长子扶苏异常偏袒。后宫佳丽无数,赵政的儿子又不是扶苏一个。但是那些儿子都不曾入赵政的眼,他只喜欢长子扶苏。
但即便如此,赵政也不曾将扶苏的母亲赵丹封为皇后。
赵丹心里清楚,赵政之所以看重扶苏,一方面是因为扶苏的确很优秀。另一方面是因为夏玉房,当初赵政答应过夏玉房,将来一定会让扶苏继承王位。因为扶苏是她的干儿子,而她是扶苏的干娘。
扶苏从小学习书法,早晚习武一天也不曾懈怠。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同时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这是赵政最看重他的一点,也是他致命的弱点。
为此,赵政没少花心思帮扶苏改变。他希望扶苏可以做出改变,不然今后他无法掌控大秦帝国。
扶苏对此事并不上心,是因为他觉得如今是太平盛世,他只要做到爱民如子,剩下的事儿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几年后,东游的赵政暴毙于沙丘。随行的李斯跟赵高秘不发丧,而后发出一道密旨送到扶苏手中。
那时的扶苏正在外地巡查,密旨是赵高亲自给他送去的。旨意上只有一句话,扶苏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密旨上的字是赵高写的,大印也是他自己盖上去的。周围负责警戒的都是影卫,只要扶苏一声令下,他随时可以要了赵高的命。
但是,让扶苏失去斗志的,是秦始皇的突然暴毙,还有赵高跟李斯的选择。
扶苏没有争权夺利的斗志,却是旁人眼中的一根钉子。如果他选择抗旨,当然可以宰了赵高。但是后果呢,大秦会再次陷入混乱,皇子们一定会互相残杀。到时候遭殃的还是百姓,一个选择或许就能让成千上万个百姓幸免于难。
扶苏没有抗旨,更没有反抗。如他这般聪明之人,岂会不知道赵高在假传圣旨。但是对他而言,圣旨的真假并没那么重要。他本是早已定好的王位继承人,但他一心想要父王重选一位皇子继承王位。
扶苏志不在此,所以他没有斗志。既然结局已经如此,那他便追随父王而去便是。
赵高亲眼看着扶苏自刎,这会儿的他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扶苏的确是早已定好的王位继承人,但是如果扶苏上位,他跟李斯都没好果子吃。
他们本来只是有这么个想法,没成想天助他俩,秦始皇沙丘暴毙,他俩如愿以偿。假传圣旨赐死扶苏,然后选一个听话的皇子继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