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掉魏国之后,赵政招来诸位大臣前来商议,该如何攻打楚国。
六国之中,魏国早已丧失了战斗力,唯一能跟秦国匹敌的,如今就只剩下楚国而已。
赵政问李信,如果让你带兵攻打楚国,你觉得带多少人才能打得下来?
李信说,如果秦王让我带兵攻打楚国,二十万足以。
赵政又问王翦,如果让王将军带兵攻打楚国,你觉得带多少兵马合适?
王翦说,如果秦王让我带兵攻楚,非六十万不可。
赵政一听就不乐意了,秦国一直都是屡战屡胜,这会儿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不能说以一当百,至少以一当十是没有问题的吧。打一个楚国难道还需要动用秦国大半兵马不成?
所以赵政觉得王翦是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没有听王翦的话,而是让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去攻打楚国。
李信得令离开大殿准备出征事宜,秦王赵政又跟诸位大臣讨论了粮草补给的问题。最后王翦拒绝了赵政安排,不肯为出征的二十万秦军担任粮草转运官。
有人就在大殿之上质问王翦,是不是怯战。难不成王将军就这么惧怕楚国,现如今的秦国变得如此强大,难不成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楚国。
王翦并不关心别人怎么说他,而是再一次向赵政提出,希望他可以增派四十万兵马前去攻楚。有人提醒王翦,示意他应该时刻而止。明知道这会儿秦王正在兴头上,为啥就非要给他泼冷水呢。
果不其然,闻听王翦依然坚持己见的赵政动了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训斥王翦,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若不想参与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不要在这个时候扰乱军心。
王翦当堂发出阵阵苦笑,见无力回天,然后向赵政递交辞呈。声称年迈体弱不能在为国效力,希望赵政可以恩准他辞官还乡。
赵政知道王翦的脾气,自然也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做。但是他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当然就不会轻易更改。如果连军令都能够朝令夕改,那么秦军将士会如何看待他这位国君,又该如何有底气吞掉楚国呢。
赵政当众批准了王翦的辞呈,没有等到散朝,王翦就已经离开了大殿。有人向赵政谏言,王翦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秦国若想一统六国,万万不可缺少向王翦这样的良将。
赵政很赞同此人的观点,可惜他这会儿只想着赶紧拿下楚国,对于反对他做出先前那个决策的人都很反感。
那会儿的赵政确实不听劝,最后也不过是派人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王翦,然后便将此事抛到脑后去了。
二十万秦军出征楚国,秦王命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楚国在得到消息之后,派项燕领兵迎敌。
李信做事一向小心谨慎,善用兵法诱敌深入。不过他却一直没有把楚国放在眼里,项燕的名号他倒是听过几次。不过那些都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蒙恬此次出征带上了蒙家军,李信自知指挥不了战斗力强悍的蒙家军,故而选择跟蒙恬并分两路。在遇到楚国主力之前,他们俩需要形成合围之势。
李信率领主力向楚军后方迂回,蒙恬率领五万兵马拖住楚军主力。为了给李信所率领的主力争取时间,蒙恬只能将战场选择在峡谷的入口处。
峡谷入口狭窄,大军根本无法展开。就算有再多的兵马,到了那里也是无的放矢。如果两边上方再有一支伏兵的话,那里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设伏之地。
李信计划的很周密,甚至还算到了楚军主力的抵达时间,精准的计算出了秦军主力抵达指定位置的时间。
但是,他少算了一样。当初他跟蒙恬并分两路的时候,蒙恬就曾提醒过李信。项燕是楚国名将,年少时便已经熟读兵书。不管是论资历还是论实战经验,他都要超出李信不少。蒙恬希望李信不要太过轻敌,切不可意气用事。
秦军主力还未抵达指定地点,斥候却发现了一支车队。看旗号这支车队来自楚国,而且车里坐着的好像还是楚国皇室。
李信立功心切,派人前去截住这支车队。不料这支车队突然加速,而且还杀掉了前去打探的秦军斥候。
李信率军追赶,却在一处树林跟楚军不期而遇。那支车队早已没了踪迹,此时秦军主力所面对的是数不清的楚军。他们用屁股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不过这会儿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唯有死战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项燕没想到李信会如此轻敌,更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容易就碰上他。楚军的战斗力丝毫不逊于秦军,在数量相等的战场上,秦军占不到丁点便宜。如今更是如此,因为楚军人数远远高于秦军。
一场大战离开序幕,项燕一直在盯着李信。即便是杀掉所有秦军,都不如生擒一个秦国将军。这么做不仅可以阻止双方继续厮杀,更重要的是可以鼓舞楚军士气。让楚国的将士们知道,秦军并不是战无不胜。
按照预定计划,蒙恬率领五万兵马拖住楚军主力,在抵达预定地点之后,迟迟不见楚军主力出现。几次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最后才得知楚军主力已经跟秦军主力交上火了。
事情紧急刻不容缓,蒙恬当机立断,率领五万兵马前去支援李信。幸亏他去的及时,在他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楚军主力后方之时,李信险些被项燕生擒。
蒙恬的蒙家军可不是白给的,主要蒙恬有机会出征,他们这些人都必定会一同出征。不管遇到什么恶劣的环境,蒙家军中从无一人后退。
说不上以一当百,但是蒙家军以一当十是没问题的。况且他们之间配合的特别默契,三五人一个小组,杀起人来就像砍瓜切菜。
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吭声,楚军主力已经乱了阵脚。项燕自然也不是白给了,当他知晓了发生何事之后,马上调整部署率领楚军迎战蒙恬。
六国之中,魏国早已丧失了战斗力,唯一能跟秦国匹敌的,如今就只剩下楚国而已。
赵政问李信,如果让你带兵攻打楚国,你觉得带多少人才能打得下来?
李信说,如果秦王让我带兵攻打楚国,二十万足以。
赵政又问王翦,如果让王将军带兵攻打楚国,你觉得带多少兵马合适?
王翦说,如果秦王让我带兵攻楚,非六十万不可。
赵政一听就不乐意了,秦国一直都是屡战屡胜,这会儿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不能说以一当百,至少以一当十是没有问题的吧。打一个楚国难道还需要动用秦国大半兵马不成?
所以赵政觉得王翦是在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没有听王翦的话,而是让李信率领二十万秦军去攻打楚国。
李信得令离开大殿准备出征事宜,秦王赵政又跟诸位大臣讨论了粮草补给的问题。最后王翦拒绝了赵政安排,不肯为出征的二十万秦军担任粮草转运官。
有人就在大殿之上质问王翦,是不是怯战。难不成王将军就这么惧怕楚国,现如今的秦国变得如此强大,难不成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楚国。
王翦并不关心别人怎么说他,而是再一次向赵政提出,希望他可以增派四十万兵马前去攻楚。有人提醒王翦,示意他应该时刻而止。明知道这会儿秦王正在兴头上,为啥就非要给他泼冷水呢。
果不其然,闻听王翦依然坚持己见的赵政动了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训斥王翦,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若不想参与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不要在这个时候扰乱军心。
王翦当堂发出阵阵苦笑,见无力回天,然后向赵政递交辞呈。声称年迈体弱不能在为国效力,希望赵政可以恩准他辞官还乡。
赵政知道王翦的脾气,自然也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做。但是他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当然就不会轻易更改。如果连军令都能够朝令夕改,那么秦军将士会如何看待他这位国君,又该如何有底气吞掉楚国呢。
赵政当众批准了王翦的辞呈,没有等到散朝,王翦就已经离开了大殿。有人向赵政谏言,王翦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秦国若想一统六国,万万不可缺少向王翦这样的良将。
赵政很赞同此人的观点,可惜他这会儿只想着赶紧拿下楚国,对于反对他做出先前那个决策的人都很反感。
那会儿的赵政确实不听劝,最后也不过是派人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王翦,然后便将此事抛到脑后去了。
二十万秦军出征楚国,秦王命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楚国在得到消息之后,派项燕领兵迎敌。
李信做事一向小心谨慎,善用兵法诱敌深入。不过他却一直没有把楚国放在眼里,项燕的名号他倒是听过几次。不过那些都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蒙恬此次出征带上了蒙家军,李信自知指挥不了战斗力强悍的蒙家军,故而选择跟蒙恬并分两路。在遇到楚国主力之前,他们俩需要形成合围之势。
李信率领主力向楚军后方迂回,蒙恬率领五万兵马拖住楚军主力。为了给李信所率领的主力争取时间,蒙恬只能将战场选择在峡谷的入口处。
峡谷入口狭窄,大军根本无法展开。就算有再多的兵马,到了那里也是无的放矢。如果两边上方再有一支伏兵的话,那里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设伏之地。
李信计划的很周密,甚至还算到了楚军主力的抵达时间,精准的计算出了秦军主力抵达指定位置的时间。
但是,他少算了一样。当初他跟蒙恬并分两路的时候,蒙恬就曾提醒过李信。项燕是楚国名将,年少时便已经熟读兵书。不管是论资历还是论实战经验,他都要超出李信不少。蒙恬希望李信不要太过轻敌,切不可意气用事。
秦军主力还未抵达指定地点,斥候却发现了一支车队。看旗号这支车队来自楚国,而且车里坐着的好像还是楚国皇室。
李信立功心切,派人前去截住这支车队。不料这支车队突然加速,而且还杀掉了前去打探的秦军斥候。
李信率军追赶,却在一处树林跟楚军不期而遇。那支车队早已没了踪迹,此时秦军主力所面对的是数不清的楚军。他们用屁股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不过这会儿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唯有死战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项燕没想到李信会如此轻敌,更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容易就碰上他。楚军的战斗力丝毫不逊于秦军,在数量相等的战场上,秦军占不到丁点便宜。如今更是如此,因为楚军人数远远高于秦军。
一场大战离开序幕,项燕一直在盯着李信。即便是杀掉所有秦军,都不如生擒一个秦国将军。这么做不仅可以阻止双方继续厮杀,更重要的是可以鼓舞楚军士气。让楚国的将士们知道,秦军并不是战无不胜。
按照预定计划,蒙恬率领五万兵马拖住楚军主力,在抵达预定地点之后,迟迟不见楚军主力出现。几次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最后才得知楚军主力已经跟秦军主力交上火了。
事情紧急刻不容缓,蒙恬当机立断,率领五万兵马前去支援李信。幸亏他去的及时,在他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楚军主力后方之时,李信险些被项燕生擒。
蒙恬的蒙家军可不是白给的,主要蒙恬有机会出征,他们这些人都必定会一同出征。不管遇到什么恶劣的环境,蒙家军中从无一人后退。
说不上以一当百,但是蒙家军以一当十是没问题的。况且他们之间配合的特别默契,三五人一个小组,杀起人来就像砍瓜切菜。
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吭声,楚军主力已经乱了阵脚。项燕自然也不是白给了,当他知晓了发生何事之后,马上调整部署率领楚军迎战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