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赵政一行三人终于来到了雁门关。昨夜他们只休息了三个时辰,怕的是单于会一气之下带人追上来。单微微给老爹留了一封信,如果那封信起了作用,单于是不会派人来追的。
李牧一直往返于雁门关跟邯郸,半年时间他曾三次向赵丹提议,需不需要派人前去打探一下赵政的消息。毕竟赵政是秦国国君,虽然他这会儿并不掌权,但秦国国君着四个字就足以给赵国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赵丹接连三次劝阻李牧,她说她看好赵政,如果去一趟匈奴都无法全身而退的话,那他就不配做秦国的国君。
秦国曾有段让老秦人不堪回首的往事,这些都是赵丹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当年的秦国曾数次濒临灭国之危,数次被他国大军兵临都城。但老秦人骨子里从不服输,那时的秦国人人可战悍不畏死。
当得知赵政归来的消息,赵丹顾不上梳洗打扮便跑了出去。夏玉房紧随其后,半年不见赵政变得又黑又瘦。一个把心疼挂在脸上,一个把心疼藏在心里。
夏玉房上下打量着赵政,埋怨道:“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在哪儿吃的不好?”
赵政嘿嘿一笑,说道:“没有,只不过是爬了几座山而已。”
刚才赵政就已经从李牧将军口中得知,这半年赵丹公主跟夏玉房都没有离开雁门关。当初经过邯郸去找夏玉房,赵丹这位公主可是主动提出要跟他一起游历诸国的。他俩没啥交情,所以这事儿赵政有点儿想不明白。
跟赵丹打过招呼,赵政把赵灵儿跟单微微介绍给大家认识。对于单微微的身份他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不过即便赵政不说实话,按照面前三人的智商也不难猜出她的身份。
至于赵灵儿,当赵政回头看向赵丹之时,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赵灵儿。刚才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直到此时他才能够确定,赵灵儿竟然跟赵丹长得有八分相似。
李牧见到赵灵儿时脸色骤变,不过他掩藏的很高,在场没有人看出他有异样,不过却没有逃过赵政眼睛。李牧看着赵丹从小长大,宫中之事他当然最为清楚。单从他刚才的反应便不难看出,这个被一目族收养的赵灵儿身世绝不一般。
赵丹虽然跟赵灵儿初次见面,却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根本不需要李牧安排,她已经拦着赵灵儿的手进了屋子。夏玉房跟单微微随后也走进了屋子,李牧拦住了赵政,示意他出去走走。
二人走出院子,来到了雁门关的城墙之上。有些话李牧不得不说,但其实这些话他应该烂在肚子里的。
赵王虽然早就猜出了赵政的身份,但是他对赵政并无恶意,再加上赵丹公主的原因,赵王对于只身来到赵国的赵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即便将来赵政在赵国出了事他也有理由推卸责任。
可是,赵政在匈奴待了半年,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赵国很多大臣都知道了此事,并且已经有不少人在朝堂之上奏请赵王。秦国如今是七国之首,如果再有一位明主接管大秦,对赵国无异于养虎为患。
所以不少大臣奏请赵王,希望赵王下令让李牧就地将赵政处死。就算不能就地处死,也当将其秘密软禁起来。一国之君当然就是最大的筹码,倒是不怕他秦国不会乖乖就范。
赵王刚开始很反对这项提议,不过时间一长他就动摇了。之所以迟迟未曾下令,多半原因就在于公主赵丹。赵王怕赵丹出事,所以希望赵丹即刻返回邯郸。按照先前的计划,只要赵丹离开雁门关,李牧就必须听从圣旨派人去干掉赵政。
可谁也没有想到,赵丹公主一直在雁门关待着,不管谁来就是不走。一瞬间赵政就明白了李牧的用意,也知道了自己此时的处境。
如果他不离开赵国,恐怕那些主张拿他当做筹码的大臣不会善罢甘休。如果赵王仍是犹豫不决,说不定他们就会来个先斩后奏。如果真到那种地步,就算李牧想保也保不住他。
赵政说:“多谢李将军的提醒,您放心吧,我回去收拾收拾现在就走。此次游历是我早就规划好的,不会因为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半途而废。天底下想要我命的人多了去了,当然也不差这几个。”
李牧说:“君上言重了,君上也不必如此着急,今晚在雁门关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派人护送你们离开。我虽身为赵国臣子,但也知君上是个明君。将来由你来接管大秦,对天下苍生而言也是一大幸事。”
李牧虽然跟赵政认识时间不长,但从赵政的言行举止上不难看出,将来的赵政必定有一番作为。莫说是历代秦国国君,恐怕就算是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全加起来,也不会有人能够比得上赵政今后的功绩。
他看好赵政,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所以他不会杀他。相反,他还会救他,送他离开赵国以求脱身。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本是李牧心中一个藏了许久的秘密。若今天没有见到赵灵儿,他将会让那个秘密烂在心里。
李牧还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但他需要知道有关赵灵儿的一切信息。赵政不知李牧为何如此,不过他倒是不介意把认识赵灵儿的过程讲给李牧。李牧听完陷入沉思,良久方才吐出一口浊气。
以前他并不相信这世间有什么命中注定,就像当初王后死时留下的几句遗言。赵王跟在场的几位大臣全都记得,但没有人抱有希望。
晚饭时赵政跟李牧回到大厅,四个女孩已经落座,赵政挨着夏玉房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其实他应该坐在上座,不过既然是他自己选的,李牧也不好再说什么。
赵政帮夏玉房夹了几筷子菜,搞的夏玉房都不好意思动筷子了。赵丹就坐在夏玉房的左侧,主位有两个空座,一个是给赵政留的,另一个自然是给李牧准备的。赵丹虽为公主,但这里是军营大帐。
李牧一直往返于雁门关跟邯郸,半年时间他曾三次向赵丹提议,需不需要派人前去打探一下赵政的消息。毕竟赵政是秦国国君,虽然他这会儿并不掌权,但秦国国君着四个字就足以给赵国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赵丹接连三次劝阻李牧,她说她看好赵政,如果去一趟匈奴都无法全身而退的话,那他就不配做秦国的国君。
秦国曾有段让老秦人不堪回首的往事,这些都是赵丹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当年的秦国曾数次濒临灭国之危,数次被他国大军兵临都城。但老秦人骨子里从不服输,那时的秦国人人可战悍不畏死。
当得知赵政归来的消息,赵丹顾不上梳洗打扮便跑了出去。夏玉房紧随其后,半年不见赵政变得又黑又瘦。一个把心疼挂在脸上,一个把心疼藏在心里。
夏玉房上下打量着赵政,埋怨道:“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在哪儿吃的不好?”
赵政嘿嘿一笑,说道:“没有,只不过是爬了几座山而已。”
刚才赵政就已经从李牧将军口中得知,这半年赵丹公主跟夏玉房都没有离开雁门关。当初经过邯郸去找夏玉房,赵丹这位公主可是主动提出要跟他一起游历诸国的。他俩没啥交情,所以这事儿赵政有点儿想不明白。
跟赵丹打过招呼,赵政把赵灵儿跟单微微介绍给大家认识。对于单微微的身份他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不过即便赵政不说实话,按照面前三人的智商也不难猜出她的身份。
至于赵灵儿,当赵政回头看向赵丹之时,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赵灵儿。刚才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直到此时他才能够确定,赵灵儿竟然跟赵丹长得有八分相似。
李牧见到赵灵儿时脸色骤变,不过他掩藏的很高,在场没有人看出他有异样,不过却没有逃过赵政眼睛。李牧看着赵丹从小长大,宫中之事他当然最为清楚。单从他刚才的反应便不难看出,这个被一目族收养的赵灵儿身世绝不一般。
赵丹虽然跟赵灵儿初次见面,却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根本不需要李牧安排,她已经拦着赵灵儿的手进了屋子。夏玉房跟单微微随后也走进了屋子,李牧拦住了赵政,示意他出去走走。
二人走出院子,来到了雁门关的城墙之上。有些话李牧不得不说,但其实这些话他应该烂在肚子里的。
赵王虽然早就猜出了赵政的身份,但是他对赵政并无恶意,再加上赵丹公主的原因,赵王对于只身来到赵国的赵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即便将来赵政在赵国出了事他也有理由推卸责任。
可是,赵政在匈奴待了半年,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赵国很多大臣都知道了此事,并且已经有不少人在朝堂之上奏请赵王。秦国如今是七国之首,如果再有一位明主接管大秦,对赵国无异于养虎为患。
所以不少大臣奏请赵王,希望赵王下令让李牧就地将赵政处死。就算不能就地处死,也当将其秘密软禁起来。一国之君当然就是最大的筹码,倒是不怕他秦国不会乖乖就范。
赵王刚开始很反对这项提议,不过时间一长他就动摇了。之所以迟迟未曾下令,多半原因就在于公主赵丹。赵王怕赵丹出事,所以希望赵丹即刻返回邯郸。按照先前的计划,只要赵丹离开雁门关,李牧就必须听从圣旨派人去干掉赵政。
可谁也没有想到,赵丹公主一直在雁门关待着,不管谁来就是不走。一瞬间赵政就明白了李牧的用意,也知道了自己此时的处境。
如果他不离开赵国,恐怕那些主张拿他当做筹码的大臣不会善罢甘休。如果赵王仍是犹豫不决,说不定他们就会来个先斩后奏。如果真到那种地步,就算李牧想保也保不住他。
赵政说:“多谢李将军的提醒,您放心吧,我回去收拾收拾现在就走。此次游历是我早就规划好的,不会因为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半途而废。天底下想要我命的人多了去了,当然也不差这几个。”
李牧说:“君上言重了,君上也不必如此着急,今晚在雁门关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派人护送你们离开。我虽身为赵国臣子,但也知君上是个明君。将来由你来接管大秦,对天下苍生而言也是一大幸事。”
李牧虽然跟赵政认识时间不长,但从赵政的言行举止上不难看出,将来的赵政必定有一番作为。莫说是历代秦国国君,恐怕就算是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全加起来,也不会有人能够比得上赵政今后的功绩。
他看好赵政,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所以他不会杀他。相反,他还会救他,送他离开赵国以求脱身。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本是李牧心中一个藏了许久的秘密。若今天没有见到赵灵儿,他将会让那个秘密烂在心里。
李牧还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但他需要知道有关赵灵儿的一切信息。赵政不知李牧为何如此,不过他倒是不介意把认识赵灵儿的过程讲给李牧。李牧听完陷入沉思,良久方才吐出一口浊气。
以前他并不相信这世间有什么命中注定,就像当初王后死时留下的几句遗言。赵王跟在场的几位大臣全都记得,但没有人抱有希望。
晚饭时赵政跟李牧回到大厅,四个女孩已经落座,赵政挨着夏玉房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其实他应该坐在上座,不过既然是他自己选的,李牧也不好再说什么。
赵政帮夏玉房夹了几筷子菜,搞的夏玉房都不好意思动筷子了。赵丹就坐在夏玉房的左侧,主位有两个空座,一个是给赵政留的,另一个自然是给李牧准备的。赵丹虽为公主,但这里是军营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