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需要持之以恒——序《川剧文化丛书》
理论研究需要持之以恒——序《川剧文化丛书》
川剧艺术是我国戏剧艺苑的奇葩,是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质的一种艺术形态。明末清初以来,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进入了自己的形成期,迅速流布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深受四川民众的喜爱和欢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川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极为重视,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和“改人、改戏、改制”政策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使川剧艺术获得新生。50年代,川剧出现了其发展史上最为鼎盛的“黄金时代”。其剧目丰富、传统深厚、剧本文学性强、音乐形态独特、表演生动细腻,以及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剧种特征得到戏剧界的公认。川剧的繁荣和进步,曾对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对川剧艺术的发展极为关心。1982年提出了“振兴川剧”的口号,制定了“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八字方针。省委书记谭启龙并为之题词,要求“振兴川剧,务求实效,千锤百炼,精益求精”。随之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著文赞扬振兴川剧“有如空谷足音,预示着一个新的信息,一个新的行动即将来临”。川剧丑角表演艺术家周企何先生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遇上了好“八字”。振兴川剧十余年中,川剧舞台上新人辈出,好戏迭现,先后有十一位演员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十二个剧目获国家级奖励,川剧艺术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继50年代末东欧四国之行二十五年后,川剧于1985年参加西柏林第三届国际“地平线艺术节”,并往西欧四国(联邦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访问演出,获得空前的巨大成功。西柏林《真理报》称:“川剧是一个跨越国界的戏剧艺术。”我作为这次演出团的团长,感受尤为深切。这种成功应该包括两层内容,一是川剧艺术以其自身的魅力征服了欧洲的观众;二是由此促使川剧演职员确立了对自身价值和事业的认同。许多演员在亲身经历了“洋观众”一次次如痴如醉的欢呼鼓掌之后发自内心地感叹:“到了国外我才知道自己是艺术家。”西欧四国的成功演出确立了川剧艺术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地位,再次拉开了川剧艺术对外交流的序幕。现在,每年都有川剧团出国演出,川剧成为新时期四川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
但也应该看到,川剧出现的不景气状况还没有消除,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党和政府的重视,深化体制改革,增加经济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在川剧队伍内部,也有许多令人担忧之处。部分人员缺乏献身精神,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束手无策,个别优秀演员甚至弃文经商,这是影响我们队伍的极大的思想障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再次为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出人才、出精品上下功夫。“要得人迷戏,除非戏迷人”。川剧要博得观众的青睐,必须认真贯彻“八字方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增强艺术魅力。
“川剧现状与发展战略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加强研究工作,增进文化积累,进一步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也是增强川剧自身活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对研究工作的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较之艺术实践一直未能改变其滞后的局面,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若干年以来,一批忠于川剧事业的有才华的川剧研究、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这一领域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他们安于清贫,甘耐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着川剧文化积累的工作,终于有所成就。《川剧文化丛书》的十余位作者有的已经去世,有的是50年代大学毕业即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川剧界的专业研究人员,有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川剧学校的教师,也有80年代在省委、省政府振兴川剧的号召下走进川剧界的青年研究工作者。这套丛书计两百余万字,涉及川剧史学、表演技法、音乐曲牌、评论及基础理论研究等,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他们多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的一次比较集中的展示,无疑是振兴川剧的一项重要成果。
对川剧研究著作予以集成式系列出版,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作者们自筹经费出版川剧书籍,表现了他们对所从事的川剧事业的赤诚敬业之心。天地出版社对此大力支持,也表明了他们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责任感。我乐于为之作序。
1996年11月25日
川剧艺术是我国戏剧艺苑的奇葩,是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质的一种艺术形态。明末清初以来,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进入了自己的形成期,迅速流布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深受四川民众的喜爱和欢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川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极为重视,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和“改人、改戏、改制”政策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使川剧艺术获得新生。50年代,川剧出现了其发展史上最为鼎盛的“黄金时代”。其剧目丰富、传统深厚、剧本文学性强、音乐形态独特、表演生动细腻,以及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剧种特征得到戏剧界的公认。川剧的繁荣和进步,曾对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对川剧艺术的发展极为关心。1982年提出了“振兴川剧”的口号,制定了“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八字方针。省委书记谭启龙并为之题词,要求“振兴川剧,务求实效,千锤百炼,精益求精”。随之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著文赞扬振兴川剧“有如空谷足音,预示着一个新的信息,一个新的行动即将来临”。川剧丑角表演艺术家周企何先生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遇上了好“八字”。振兴川剧十余年中,川剧舞台上新人辈出,好戏迭现,先后有十一位演员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十二个剧目获国家级奖励,川剧艺术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继50年代末东欧四国之行二十五年后,川剧于1985年参加西柏林第三届国际“地平线艺术节”,并往西欧四国(联邦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访问演出,获得空前的巨大成功。西柏林《真理报》称:“川剧是一个跨越国界的戏剧艺术。”我作为这次演出团的团长,感受尤为深切。这种成功应该包括两层内容,一是川剧艺术以其自身的魅力征服了欧洲的观众;二是由此促使川剧演职员确立了对自身价值和事业的认同。许多演员在亲身经历了“洋观众”一次次如痴如醉的欢呼鼓掌之后发自内心地感叹:“到了国外我才知道自己是艺术家。”西欧四国的成功演出确立了川剧艺术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地位,再次拉开了川剧艺术对外交流的序幕。现在,每年都有川剧团出国演出,川剧成为新时期四川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
但也应该看到,川剧出现的不景气状况还没有消除,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党和政府的重视,深化体制改革,增加经济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在川剧队伍内部,也有许多令人担忧之处。部分人员缺乏献身精神,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束手无策,个别优秀演员甚至弃文经商,这是影响我们队伍的极大的思想障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再次为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出人才、出精品上下功夫。“要得人迷戏,除非戏迷人”。川剧要博得观众的青睐,必须认真贯彻“八字方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增强艺术魅力。
“川剧现状与发展战略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加强研究工作,增进文化积累,进一步发挥理论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也是增强川剧自身活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对研究工作的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较之艺术实践一直未能改变其滞后的局面,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若干年以来,一批忠于川剧事业的有才华的川剧研究、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这一领域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他们安于清贫,甘耐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着川剧文化积累的工作,终于有所成就。《川剧文化丛书》的十余位作者有的已经去世,有的是50年代大学毕业即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川剧界的专业研究人员,有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川剧学校的教师,也有80年代在省委、省政府振兴川剧的号召下走进川剧界的青年研究工作者。这套丛书计两百余万字,涉及川剧史学、表演技法、音乐曲牌、评论及基础理论研究等,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他们多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的一次比较集中的展示,无疑是振兴川剧的一项重要成果。
对川剧研究著作予以集成式系列出版,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作者们自筹经费出版川剧书籍,表现了他们对所从事的川剧事业的赤诚敬业之心。天地出版社对此大力支持,也表明了他们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责任感。我乐于为之作序。
1996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