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川剧音乐改革
    在我国戏曲界,是我们省首先提出“振兴川剧”的口号,而且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刚提出“振兴川剧”口号的时候,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这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大家对为什么要振兴川剧,振兴川剧的方针、要求这些主要问题,应该说认识基本一致了。这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当然,也还有人说——这是我在几次会上听到的——“振兴川剧把一些县剧团‘整垮’了”。这显然是把振兴川剧和调整剧团布局、精简过多的剧团混为一谈了。目前,全省保留的川剧团有八十八个,一些剧团虽然保留了牌子,但很少演戏,或根本不演戏,也可以说等于是垮了。但这是振兴川剧把他们“整”垮的呢,还是他们在文化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失败了呢?我看是后者。今年是振兴川剧十周年,要开展一系列活动,展示十年来的成绩,进一步引起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川剧艺术的重视。既要逐步解决外部环境存在的困难,又要深化剧团改革,增强竞争意识和力量。
    这次由文化厅主办、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川剧音乐改革研讨会”,对振兴川剧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我们可以在这次会上发表意见,交流经验。当然,不可能在一次会上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学术上的问题请大家各抒己见,我想就川剧音乐改革应该遵循些什么原则(或指导思想)说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振兴川剧要遵循“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方针,川剧音乐改革同样应当遵循这个八字方针。经过十年实践,这个八字方针是站得住脚的。周企何老先生作过总结,说我们振兴川剧遇上了“好八字”。前四个字“抢救、继承”,就是要保持川剧特色;后四个字“改革、发展”,就是要体现时代精神。前四个字和后四个字是对立的统一。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问题,强调前者或后者,但绝不可以把两者完全对立,甚至割裂开来。
    (二)川剧音乐改革,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大胆探索。目前,没有也不可能有川剧音乐改革的模式和样板,这就需要提倡和鼓励各式各样的探索,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来总结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不成功的。凡是受到群众欢迎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就要坚持下去,并不断发展。如果有的尝试不成功,群众不欢迎,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我们及时察觉,总结经验教训,另作实践就行了,用不着给别人上纲上线。无论是哪一种改革的初期,谁知道它就一定会成功,或一定要失败?过去有这种情况,当领导支持某种探索的时候,往往有人说,难道这就是模式,这就是样板?如果都这样改,川剧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们说,支持某种探索,绝不是把它树为样板,更不会用强迫的办法要所有的剧团都这样做。这一点讲清楚了,有利于解放领导的思想,使他们敢于支持各种探索。
    (三)川剧音乐改革中,既要注意基础理论的研究,又不要脱离演出中的实际问题。有些剧团在演出中不注意音乐问题:有不少演员吐词不清,发音不准,黄腔走调,难以听懂;帮腔本来是川剧的特点,但往往被忽视,或领腔水平不高,或帮唱人员过少;乐器陈旧,演出前不校音,伴奏压唱腔的情况经常出现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演出质量。我希望在进行川剧音乐改革的理论研讨时,有关主管部门和领导,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我希望不要把这些实际问题所造成的后果,算在川剧音乐需要改革的“账”上。
    (四)为了搞好川剧音乐改革,我们要有一个宽宏大量、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川剧音乐改革的看法和态度,不用说观众和川剧界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就是我们参加会议的这几十个人也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正确的办法是心平气和,各抒己见,宽宏大量,求同存异。千万不要互相指责或攻击。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有的改革的步子稍大一点,或自己看不惯,就说人家无川味不姓“川”,把传统都丢掉了。反过来,有的一听见别人有意见,不认真思考别人的意见有无合理的地方,就说人家保守僵化,弄得冤冤不解。姓“川”不姓“川”,的确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川味少了怎么办?想办法增加一点就是了,又不死人,又不妨害治安,不值得大惊小怪。对有些坚持传统唱法的演员,只要他们有自己的风格,群众欢迎,不仅要允许他们存在,还要充分尊重他们,千万不要说他们保守,给他们造成压力。过去我们说过,只要不违背宪法,不搞格调低下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探索,现在我们仍是这种看法。意见不同并没有什么关系,求同存异嘛!这是一个大问题:团结存,川剧兴;内耗多,川剧衰。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
    1992年1月10日

章节目录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第四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李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致并收藏李致文存:我与川剧(第四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