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进
    四川省川剧青少年比赛演出,经过广泛动员、认真选拔,现在隆重开幕了。这是继1956年四川省青少年会演后的全省性规模的川剧大型比赛,也是继第一、二届“振兴川剧”会演后的第三届会演。我代表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省文化厅,向前来参加这次比赛演出的演员、指导教师、观摩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各位来宾、专家、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1982年7月省委、省政府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以来,经过川剧界和各级文化、宣传部门的努力,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充分体现在前两届的会演成果上。这两届会演涌现了大量创作剧目,为川剧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这次比赛则以展现川剧青少年新生力量为重点,目的在于检阅振兴川剧以来涌现出的大批新人新秀。通过这次二十台戏、一千二百余名演职人员参赛的宏大规模演出,同志们将会看到雏凤展翅、凌空腾飞的喜人景象。前些年川剧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局面已经得到改观。为此,我省的京剧等剧种也狠抓了新演员的培训工作。这次邀请了几位京剧新角参加比赛,以促进川剧与其他剧种的交流,求得共同提高和繁荣。
    从第二届会演后的最近两年里,振兴川剧的工作是经历了一些曲折的。由于电视等多种娱乐方式吸引了群众,包括戏剧在内的传统文化一时不能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川剧青年观众便有锐减之势;一些艺术质量不高的剧团难以为继,因而川剧不景气的状况不仅未能根本好转,有些地方甚至比前几年还突出。这时有的同志感到灰心丧气,认为前途未可乐观。但更多的川剧团、川剧工作者,逐步正视现实,面对困境,知难而进,发奋工作。以“出人、出戏、走正路”受到文化部表扬的自贡市川剧团,坚持创作演出新戏,继《岁岁重阳》之后,一出《潘金莲》以其大胆的探索精神,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成都市川剧院一团采取各种措施多编多演,为坚守川剧阵地做出了可贵的努力。重庆、成都、乐山等大力扶植创作,积极培养青少年演员,连年举办艺术节或比赛,为川剧赢得了声誉。达县地区川剧团赴京汇报演出《史外英烈》,获得了文艺界的好评。渡口市委领导十分重视川剧,对年轻的演员们关怀备至,使这簇艺术新苗茁壮成长。以《芙蓉花仙》演出逾千场闻名的新都县川剧团,在经历“凤凰换毛”之后,数十名生龙活虎的少年演员脱颖而出。省川剧院参加西柏林“地平线艺术节”和赴欧演出,轰动了荷兰、德意志联邦、瑞士、意大利等国,从另一侧面增强了我们振兴川剧的信心。我们这次大会开幕式在省川剧学校举行,这是我们振兴川剧的基地之一,也是我们川剧青少年演员的摇篮,这次参赛的许多年轻演员是从这里走向舞台的。这些演出团体和全省川剧同行一道,不退缩,不气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地为川剧艺术事业竭尽自己的力量。此外,有的主动到学校、工厂、农村做辅导普及工作,扩大了川剧的影响。成都市川剧院二团帮助川大中文系学生学演《逼侄赴科》,便是其中突出的例子。抢救继承名老艺人的资料搜集、录音录像工作,在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川剧评论、理论研究、史志撰写也有较大的进展。所有这些,都是全体川剧工作者坚韧奋斗的结果。这使我们从所谓戏剧危机中看到了新的转机。这次青少年比赛演出,将是转机生动有力的证明。
    当然,振兴川剧并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传统川剧艺术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革创新,因而振兴川剧绝不是弹指可待的。为此,我们全体川剧工作者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正确分析形势,理直气壮地迎接各种挑战,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把振兴川剧的工作引向深入。要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振兴川剧的“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八字方针,实行“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路;创作现代戏、新编历史故事戏、老戏老演、旧戏翻新、洋戏中演等,路子要愈走愈宽。要鼓励大胆探索,允许进行多种试验。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对不同的意见只能进行民主的、平等的讨论。领导支持某种试验,并不意味着树立“样板”,指令推广。要鼓励竞赛冒尖,我们需要一大批名演员和第一流的音乐、舞美、字幕工作者。比赛(或叫会演、艺术节)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举办这次比赛演出,正是为了达到促进人才成长、川剧艺术兴盛的目的。好戏要广泛上演,并在争取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上多下功夫,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如果没有获奖就泄气,或得奖以后便万事大吉,把好戏束之高阁,都不符合我们振兴川剧的目的。
    现在文化战线的形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可以说目前已进入了发展文艺、繁荣戏剧的良机。这次比赛,各地教学与选拔节目中出现的新老合作、老中青团结互爱的许多事迹,使我们深感党中央倡导的“团结、民主、信任、理解”的环境气氛正在我省文艺界逐步形成。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即将作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决议,我们近百个川剧表演团体和七千多名川剧艺术工作者,都要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立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做出更多的奉献。这是我们振兴川剧的根本目标。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搞好剧团体制改革,下决心精简一些布局不合理、水平很低的剧团,并充实加强艺术表演团体,以适应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坚持出人才、出作品,以尖子演员和“拳头产品”著称中国,走向世界,攀登上艺术高峰。
    最后,祝全省川剧青少年比赛演出获得圆满成功!
    1986年9月24日

章节目录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第四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李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致并收藏李致文存:我与川剧(第四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