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铩羽威克岛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英盟军在各个战场上全线溃退。真正为盟军扳回第一分的,竟然是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威克岛。与马里亚纳、马绍尔、加罗林、所罗门等群岛每一个小岛都有众多兄弟不同,威克岛是一个孤零零的岛屿。放眼四望,西边900公里是关岛,东边距夏威夷3700公里,东北距中途岛1900公里。在此之内,除了平静的洋面没有任何陆地。
    威克岛的具体位置是北纬19°16′、东经166°37′,由三个小珊瑚礁组成,总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三个小珊瑚礁呈“y”字形,威克岛在东南面组成中间部分,皮尔岛是“y”字西北方向的分叉,剩下西南方向的那个分叉叫威尔克斯岛。三岛之间形成了一片小小的内海,水深达数十米,可以进出停泊数千吨级的船舶。三面环礁挡住来自太平洋的狂风巨浪,使得“内海”成为风平浪静的理想锚地,天然形成一座易守难攻的海上要塞。
    早在1796年,航行至此的英国人威廉·威克船长就发现并确定了威克岛的位置,同时以自己的名字为该岛命名。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美国海军准将查尔斯·威尔克斯和博物学家提香·皮尔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再次登上该岛,开展了为期几周的取样和测量考察工作。经过考察,他们发现,环礁实际上由三个独立小岛组成。两个人也没白来,他们分别以自己的名字为西南和西北方向的两个岛屿命名。此时的威克岛还像丑小鸭一样不引人注目,以至于威尔克斯准将连替美国宣布占有这一环礁的兴趣都没有。
    威克岛就这样在茫茫大海中孤独地度过了半个世纪,再次发生故事时已经到了1898年。这一年7月4日,菲律宾远征军第二特遣队搭乘的运输船“托马斯·科温”号来到了这里,陆军中校弗朗西斯·格林下令放下2艘小艇登岛,在岛上升起了一面长36厘米的星条旗。第二年1月17日,美国海军军官爱德华·陶西格率领“本宁顿”号战舰再次登陆威克岛,正式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占领了这一环礁。陶西格比格林要认真得多,他不但竖起一根旗杆固定了一面旗帜,还在旗杆下边钉上了一块牌子,用文字将这些过程详细记录下来。
    1902年,在威克岛周围开始出现了日本渔民。当时日本驻美大使向美国递交了一份照会,声称日本并不需要威克岛的主权,只是要求能和平利用威克岛的资源。美国对此是不置可否。1906年12月,美国的约翰·潘兴船长在岛上升起了一面更大、更耐久的帆布制美国国旗。
    1934年,刚刚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颁布命令,由美国海军部接管威克岛的管辖权,这里开始真正进入美国人的视野。1935年,美国泛美航空公司获准在岛上建立一个中转基地,开通从美国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菲律宾的航线。美国海军部敏感地意识到,泛美航空公司此举未来具有巨大的潜在军事价值,在基地建设上给予其极大的方便和支持。由于皮尔岛的地质条件最好,这里被选作水上飞机的基地。基地建设在1935年5月5日开始,3个月后,8月9日,泛美航空公司第一架水上飞机就开进了威克岛。
    面积不大的威克岛除了拍打海岸的汹涌浪涛和一些海鸟,再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但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威克岛位于关岛和夏威夷之间,为两者海上交通的中间站,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理想的前哨阵地。为此,1938年5月,海军部建议给予威克岛优先的建设级别,并提出用3年时间花费750万美元将威克岛打造成一个航空基地,为远程巡逻和侦察提供服务。海军部在报告里语重心长地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从威克岛起飞的巡逻机能够及时而持续地作战,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日美矛盾的日益恶化,战争阴云渐渐笼罩了太平洋上空。美国海军也逐步加快了对威克岛的基地建设,希望将之建成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扼守美军通往西太平洋的咽喉。1940年5月,美太平洋舰队在结束例行的训练后没有回到西海岸而是进驻珍珠港,作为前哨阵地的威克岛由此备受关注。
    1941年2月,金梅尔上将就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官之后,更是对威克岛青眼相待,他对这一小岛的战略价值有着充分而清醒的认识。金梅尔于1941年4月18日写信给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上将,在阐述威克岛重要性的同时建议加强对该岛的防御。上将冗长的信件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一、作为运转的巡逻机基地,威克岛无论在观察马绍尔群岛方面,还是在掩护我军沿塞班岛、本州防线前进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二、一旦威克岛落入日军之手,就将成为我们突袭北马绍尔群岛、马库斯岛、小笠原群岛、塞班岛的主要障碍,并且会对我军的其他秘密行动造成严重障碍。
    三、如果日军在战争初期占领威克岛,我军要想重新夺回,就需要一定级别的军事行动。
    四、如果我们能够守住该岛,之后日军想要削弱它,就需要他们的海军部队在我军可控的范围内扩大军事行动,就给双方的海军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金梅尔最后指出,一旦条件允许,必须尽快在岛上部署海军防卫部队。根据威克岛现有的设施状况,建议在岛上配备一个海军陆战队守备营。从金梅尔上述言论可以看出,打了败仗的人不一定就没有水平。
    对于金梅尔的建议,斯塔克上将很快做出回应。1941年6月23日,金梅尔获准“一旦那里的条件允许,可以在威岛克逐步建立适当的海军部队,越快越好”。这样,在1941年秋天,1200多名建筑工人进驻威克岛,这里马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
    海军部最初的打算是,让海军陆战队第四防卫营充当威克岛的驻军。但由于第四营远在古巴的关塔那摩,任务就转给了第一防卫营。当时第一防卫营除了部分人员在约翰斯顿岛和巴尔米拉岛,大部分人员都在夏威夷。
    1941年8月8日,海军陆战队第六防卫营刘易斯·霍恩海军少校带领第一防卫营的5名军官和170名士兵,首次踏上了威克岛的土地。由于第一营当时没有多余的校级军官,带头大哥只能由第六营的霍恩少校暂时担纲。霍恩对部下还算宽容,他命令士兵每周工作5天半,时间是6时到17时30分,中午最热时可以有一个半小时吃饭和休息。尽管海军陆战队员都是身体强壮的棒小伙儿,工作对他们来说依然异常艰苦,因为几乎所有工作都需要人工来完成。
    与关岛战前基本不设防不同,经过短时间的建设,威克岛的防卫已初具规模。岛中央分别建起了2000米和1600米两条飞机跑道,海军营房也建立起来,在月牙岛所拥抱的礁湖内,他们将水下珊瑚礁击碎,凿成了潜艇基地。8月26日,金梅尔在写给斯塔克的报告中说,威克岛现有12门76毫米高射炮,6门127毫米岸防炮,18挺0.50毫米口径高射机枪。同时指出,一旦紧急情况出现,岛上的非军事人员(其中相当数量是退役军人)将会大大增强岛上的防卫力量。
    9月30日,岛上又来了2名军官和9名士兵,他们是威克岛航空站的先头部队。
    10月15日,海军陆战队第一守备营参谋长詹姆斯·德弗罗少校登上了威克岛,接替霍恩少校出任岛上的指挥官,霍恩少校随后返回珍珠港归建。37岁的德弗罗生于古巴,从外形上看,他与我们通常想象中海军陆战队员的标准形象相差甚远。德弗罗身高只有1.57米,前额几乎成了秃瓢,长着一对硕大无比的招风耳。远比霍恩少校严厉的德弗罗,凡事照章办事,绝不徇私,登岛之日就宣布取消所有休息日,要求所有官兵每天工作12至14个小时,甚至更多,他也由此成为第一防卫营“最令人讨厌的人”。德弗罗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让威克岛的防御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最佳状态。他认为用于战争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所有人都必须加班加点地工作。后来事实证明,德弗罗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10月底,岛上守军得到波特少校率领的8名军官和194名士兵的增援。德弗罗下令,让陆战队士兵传授岛上的建筑工人如何使用武器。
    11月28日,又一批援军来到威克岛。他们包括43名海军人员,以及沃尔特·拜勒少校率领的50名来自第二一一战斗机中队的地勤人员。他们与先前来到的11人会合,威克岛的海军航空站具备了接收飞机的基本条件。
    这批人员中还包括温菲尔德·坎宁安中校,他将接替德弗罗成为威克岛的指挥官。41岁的坎宁安年轻时曾在中国服役两年半,并在那里获得了飞行员资格。之后他先后在美国第一艘航母“兰利”号以及“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航母上服役,是一名出色的海军飞行员。坎宁安在战前10天才到达威克岛,对岛上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加上作为飞行员出身的他在海防方面并无多少经验,因此他仍把防御工事的构筑等事务交给德弗罗负责。大部分时间里,坎宁安都是和随后来到的战斗机中队中队长普特南少校商量战斗机的使用。在士兵眼中,坎宁安是个“堪称完美的绅士”。他喜欢安静,很少提高嗓门,喜欢放手让部下去处理自己的工作。显然大家喜欢他的程度要大大高于“令人讨厌”的德弗罗少校。
    12月4日,威克岛迎来了最后也是最具威力的一支防卫力量。他们是从哈尔西中将率领的“企业”号航母上起飞并降落在岛上的第二一一战斗机中队,共有12架f-4“野猫”战斗机,其指挥官就是英华内敛的保罗·普特南少校。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号在返航途中遇上了恶劣天气,因此耽误了返航的行程,结果未能按计划赶回珍珠港,侥幸躲过了日本人的袭击。此节前文已有叙述。
    普特南少校登岛之后,立即对岛上现有的航空设施进行了检查。他发现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可以勉强使用。尽管跑道长度足够,但是宽度仅能容单架飞机起飞或降落。停机坪周围的土地凸凹不平,使用这些地方临时疏散将给飞机带来极大的损害。飞机掩体和防空壕更无从谈起,所有加油作业只能依靠两只手。最关键的是,岛上至今还没有装备雷达,岛屿四周海浪声巨大,根本无法有效预防日军战机的突然袭击。
    除了刚刚到来的孱弱空军,威克岛还有一支不算雄厚的海军力量。这支部队由两艘潜艇组成,分别是“海神”号和“太平洋红石鱼”号。两艘潜艇同属“太平洋红石鱼”级,排水量1475吨。“海神”号于11月19日离开珍珠港向西进行战斗巡逻训练,并于26日抵达威克岛。同月底,“太平洋红石鱼”号也到达威克岛以北海域。
    在炮火方面,尽管守岛部队的三个炮群拥有6门口径127毫米大炮,另外还有12门口径76毫米的高射炮以及机关枪若干,但不利的因素也显而易见。环礁分为三个独立的岛屿,妨碍了守军之间的相互支援,战时岛屿之间也很难保证信息的通畅。虽然陆地面积不大,但威克岛的海岸线长达34公里,即使是一个齐装满员的守备营,要守住这么长的海岸线也异常困难。岛上空地很少,植被茂密,尽管能为守军提供有效掩护,也同样可以为入侵者登陆后隐藏行踪。常年不息的海浪声惊天动地,可以遮盖敌人活动的声音,如轰炸机来临时发动机发出的噪声。环礁平均高度仅3.6米,最高海拔高度仅为6.3米,超过6米的所谓制高点只有三个,放眼望去,几乎是一马平川。这些都为驻军的防守带来了难度。
    到12月7日开战之日,威克岛上共有38名军官和484名士兵,士兵中有一个是“海神”号潜艇的艇员,他因为生病被送到岛上医治。此外,还有从事工程建设的建筑工人约1400人。
    防务不断增强的威克岛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不尽快加以攻占,小小的威克岛将真正成为珍珠港基地前出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日本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是,在南云机动舰队开始发起对珍珠港的袭击后,立即派出由第四舰队及所属海军特别陆战队组成的威克岛攻略部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占领威克岛。
    在国人印象中,“4”似乎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巧合的是,在日本陆海军中分别有两支经常被大家耻笑的部队都与“4”有关,那就是陆军的大阪第四师团和位于特鲁克的海军第四舰队。
    第四师团的事这里不再赘述。只简单告诉大家,在中国战场,只要有第四师团出现的地方,中国军队都会争先恐后地去请战立功。日本陆军中就此产生了这样的说法:“有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也会因为敌军士气大振而打输。”
    日本海军中也有一句类似的戏言:“怎么又打败了?又是第四舰队吧?”带领这支舰队的井上成美同样得到如此的评价:“什么都行,就是打仗不行。”因为几乎逢战必败,井上因此被讥讽为日本的赵括。
    作为旧日本海军最后一位大将,井上成美1889年出生于宫城县,比山本小5岁。前文多次提过,在日本海军中,井上是铁杆的“条约派”,曾经与米内光政和山本一起组成了“铁三角”,一起反对日本与德、意结盟和对英、美开战。
    从小就立誓成为“海国男儿”的井上考入“海兵”第三十七期时,成绩在180人中列第八位,毕业时是179人的第二位,可谓成绩优异。井上和山本一样,也是从训练舰“宗谷”号上开始海上生涯的。因拥有一口流利无比的英语,井上曾以海军武官的身份长期派驻日本驻美、法、意等国使馆,长年的旅欧经历使井上拥有了开阔的视野。相比米内、山本的过早出头,井上可谓大器晚成,整整40岁才晋升海军大佐。
    在1935年的“二二六事变”中,当时任横须贺镇守府参谋长的井上果断与司令官米内光政一道,积极出兵平叛,得到了裕仁的赞许。之后米内先后成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和海军大臣。米内不但邀请山本出任海军次官,更提拔刚晋升少将不久的井上掌控要害部门海军省军务局。“反战铁三角”在代表海军就日本加入轴心国的表决时投下了反对票。一贯认为陆军短视的井上曾如此讽刺他们:“陆军自诩为中流砥柱,却不知所谓的中流砥柱只不过是黄河中几块妄想阻拦潮水东流的顽石而已。”
    尽管在战术上有点蹩脚,但在老酒眼中,井上称得上杰出的战略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就对航空战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华盛顿会议之后20年中,井上一直认为,日本海军根本无法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取胜,建造战列舰纯属浪费,那些守旧派幻想中的舰队决战永远不可能发生,未来决定战争胜负的必将是空中力量。1937年他就明确提出,“战列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无疑将是飞机”。“谁控制了天空,谁就控制了海洋”是井上的名言。井上认为,只要日本握有制空权,美国就不敢在西太平洋向日本发动进攻。他嘲笑日本海军对于70%孜孜不倦的追求属于典型的“比例焦虑症”。
    对于未来的战争,井上有诸多未卜先知。他甚至预料美国可能在与日本的争斗中采取“蛙跳战术”。还未雨绸缪地意识到护航的重要性,提出如果不建立严密的护航制度,即使能够占有南方资源地带,也无法将那些战略物资安全运回本土。后来,井上的预言一一得到验证。
    随着三国同盟的签订和欧战的爆发,主战派的得势使得“反战铁三角”曲终人散。在米内和山本先后离开权力中枢之后,唯一留下的井上开始独自对抗自己的“鹰派”同事。和山本一样,随时面临暗杀危险的井上也预先写下了遗书。
    势单力薄的井上很快被赶出东京,到中国担任了中国方面舰队参谋长。井上倡导并发起了“越洋爆击”,策划实施了轰炸重庆的“101号作战”等,他的手上同样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尽管和山本一样是航空制胜论的倡导者,但和山本倡导发展航空母舰不同,井上提倡重点发展陆基航空兵,提议将太平洋上的诸多小岛建成永不沉没的海上要塞。就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郁郁寡欢的井上被发配到遥远的特鲁克,担任了第四舰队的司令官,开始了其逢战必败的海上生涯。
    第四舰队战绩不佳也不能全怪井上。虽然排名上看挺靠前,可井上的第四舰队是联合舰队各分舰队中实力最弱的。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米勒后来将这支舰队形象地比喻为“破烂”船队。井上的旗舰是排水量仅6300吨的练习巡洋舰“鹿岛”号,其次还有2艘“一战”时期的老式巡洋舰“天龙”号和“龙田”号,之后就只剩下一些驱逐舰和辅助舰艇了。别说战列舰和航母,连重巡洋舰都没一艘。由于堀井的南海支队承担了攻占关岛和拉包尔的任务,井上手上能用的登陆部队就剩下数百名海军陆战队员。现在井上要凭着这些力量,去攻占比关岛防务强大得多的硬钉子威克岛。
    1941年11月底,刚刚登上威克岛几天的坎宁安中校接到了来自珍珠港第十四海军军区一封预示不祥的电报,电报说:“国际局势表明,你们应该警惕。”
    12月7日是周六。这天上午,已经卸下岛上最高指挥官重任的德弗罗少校组织检查了之前的训练情况,还特地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演习进行得非常顺利,官兵的出色表现连一向挑剔的德弗罗也表示满意。作为奖赏,他破天荒地下达了一项匪夷所思的命令:当天下午解散休息,第二天星期天也破例放假。大家都不相信这样的好消息会如此毫无征兆地来临。有人想借此机会睡个懒觉,也有人准备去潟湖里好好洗个澡,以解除多天来的疲乏。这正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例类似,一件意想不到的好事背后,往往蕴藏着更大的危机。用一个词语来表述,就叫“泰极否来”。
    此时,泛美航空公司的“菲律宾快帆”号水上飞机恰好也停泊在威克岛。周日这天晴空万里,当太阳照例从海平面上慢慢探出头来的时候,乘坐这架航班的乘客纷纷登机,准备完成下一段旅程。飞机起飞时间是6时55分,下一个目的地是关岛。此时谁也想不到,关岛和威克岛都将马上迎来战争的厄运,他们此次的远东之行注定无法完成。
    清晨6时,尽管当天破例休息,陆战队兵营还是吹响了起床号。队员陆续到食堂就餐。德弗罗少校难得有这样的轻松时刻,正在房间里悠闲地刮着他浓密的络腮胡子。
    在飞机跑道旁的航空无线电车里,无线电报务员雷克斯中士把频率调到了瓦胡岛希卡姆机场的位置。之前已经接到信息,有12架b-17战略轰炸机近期将从本土出发,途经珍珠港和这里飞往菲律宾。雷克斯像往常一样,准备接收从希凯姆机场发来的相关信息。6时55分,他忽然截获了一段狂乱且未加密的信息,异常清晰却令人难以置信:“紧急求救!紧急求救!日军袭击瓦胡岛。这是真的,没有错!”听到这一消息的雷克斯大惊失色,迅速把上述消息报告了上司威尔逊上尉。
    大约7时,通信班班长威尔逊跌跌撞撞地跑进了德弗罗的房间,上气不接下气地向少校报告,“夏威夷希卡姆机场遭到了空袭”。德弗罗立即拿起电话向坎宁安报告,电话没有打通。放下电话后,德弗罗毫不犹豫地叫来了号手,下令吹响“准备战斗”的警报。随后他把所有军官都召集起来,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爆发”,日本人攻击了瓦胡岛,“威克岛很快也会遇见类似的事情,日本人很快就会来的”。
    陆战队队员迅速丢下手中的事情,跑回帐篷戴好头盔,带上武器和弹药迅速跳上卡车,冲向各自的阵地——他们头戴的还是“一战”时使用的帽檐宽阔的m1917式头盔。7时45分,所有火炮阵地都致电德弗罗,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就在德弗罗收到威尔逊报告的同时,坎宁安中校带着几名海军军官正准备离开食堂。一名气喘吁吁的海军通信官拦住他们,说出了那句“珍珠港遭空袭,这不是演习。重复,这不是演习”。他马上驾车直奔前线防御阵地,正由于此,德弗罗少校的电话才没有打通,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手机。
    随后赶到的坎宁安中校认可了德弗罗的命令。他立即联系泛美航空公司的机场经理威廉·库克,要他尽快召回起飞不久的“菲律宾快帆”号,那架飞机刚刚起飞10分钟。7时15分,这架水上飞机顺利返回。坎宁安与普特南商议后,要求这架航程较远的水上飞机做一次侦察飞行,并派出两架战斗机为之护航。侦察计划起飞时间定在了13时。普特南少校此前已经派出两架战斗机升空巡逻。
    上午8时,星条旗在威克岛上徐徐升起,高高飘扬的旗帜宣告了全体驻岛官兵誓死捍卫威克岛的决心和信心。为了鼓舞士气,德弗罗命令号兵吹响《清晨的色彩》的旋律。协助威克岛防卫的两艘潜艇“海神”号和“太平洋红石鱼”号,此时并不知道珍珠港和威克岛发生的情况。由于天亮前就已潜入水下,他们没能接到任何电文。
    9时,之前派出的两架战斗机返回基地。迅速完成加油之后,4名飞行员分别驾驶第九至第十二号4架战斗机起飞。亨利·埃尔罗德上尉带领两架飞机负责向北搜索,凯尼中尉的两架飞机负责监视敌人最可能来临的正南和东南方向。
    整个上午,威克岛上的防御准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卡车来回穿梭,运送着一箱箱的机枪子弹、轻武器弹药和手榴弹。在海军陆战队一号营地库房,陆战队士兵给手无寸铁的海军水兵和无线电大队发放了少量多余的轻武器。11时40分左右,午饭被送到各个阵地,陆战队员趴在战壕里匆匆用完了餐。所有人都知道,对威克岛的考验马上就要来了。
    他们的预料完全正确。早在12月8日早上7时10分,日军第四舰队所属第二十四航空战队千岁航空队的36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在松田秀夫海军中尉的带领下就从威克岛以南1100公里的罗伊岛起飞,分成三个波次向威克岛猛扑而来。
    尽管威克岛已经获悉了珍珠港遭袭的消息,并紧急升空4架“野猫”战斗机进行警戒,但就在日机将要接近威克岛的瞬间,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了入侵者最佳的掩护。日机在厚厚的暴风雨云层下巧妙地逼近了目标。由于岛上没有配备雷达,位于水塔上的守岛观察哨在发出警报时,离日机的攻击只剩下15秒钟,高射炮手和地面上剩下的8架战斗机在遭到轰炸和扫射之前根本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日军第一梯队的12架飞机呈一个v字形分队在钻出雨云时,正好处在威克岛飞机跑道的上空。如此良机,松田自然不会放过,他立即率领机群开始俯冲,在2000米的高空开始投弹。
    飞行员康德曼和格雷福斯已经穿好了飞行服,正在准备执行给“菲律宾快帆”号的护航任务。听到警戒哨发出的信号后,两人立即奔向自己的战机。格雷福斯刚刚爬进座舱,他的飞机就被一颗炸弹直接命中,瞬间变成了一团火球。康德曼在自己的飞机旁被日机的机枪子弹扫倒,接着一颗炸弹命中了属于他的那架“野猫”,飞机掀起来后,残骸重重地砸在康德曼身上。8架战斗机中的4架被当场炸毁,3架中弹燃烧,1架严重受损。
    和珍珠港一样,日军的空袭来得太突然了。在最初几分钟内,守备部队甚至连高射炮都没来得及发射。紧接着,第二波和第三波日机对岛上的军事设施、高炮阵地和宿舍营房进行轰炸扫射。25000加仑的航空汽油被击中,引发的大火导致小岛上空浓烟滚滚。到12时10分,日军编队完成投弹转向集合,并爬升到巡航高度。一名叫辻宪男的投弹手回忆,“每架飞机的飞行员都满足得大笑起来,大家都摇晃着机翼表示万岁”。在第二波和第三波空袭时,美军的防空炮火做出及时反应,高射炮火导致日军几架飞机受伤并至少一人死亡。
    凯尼中尉率领的两架“野猫”战斗机发现了岛上腾起的浓烟,马上飞回岛屿上空试图攻击日军的轰炸机群。但是,日军的攻击在极短时间里就完成了。两人试图追赶离去的敌机,最终未果。
    日军突如其来的攻击堪称完美。受打击最大的是战斗机第二一一中队。除了4架升空巡逻的飞机,留在地面上的8架飞机在日军的攻击下无一幸免。让人稍感欣慰的是,第八号飞机只是备用油箱受到了损害,修复一下还能勉强使用。
    新的损失很快到来。之前起飞的4架飞机中的第九号机在降落时撞上了一个大油桶,导致螺旋桨弯曲,发动机也受到损害,不进行修复无法继续执行飞行任务。
    更严重的是人员的损失。两名中尉飞行员格雷福斯和霍尔顿当场阵亡——格雷福斯还担任着中队的随机工程师。挨了子弹又被飞机残骸砸了一下的康德曼中尉,在第二天凌晨伤重身亡。航空队的55名成员中,有23人被当场炸死或者因为伤重随后死亡,包括队长普特南少校在内的11人受伤。袭击还导致平民和建筑工人25人死亡。岛上的粮库被摧毁,淡水短缺。
    泛美航空公司的那座豪华旅馆在轰炸和随后引发的大火中化成一片灰烬,66名雇员中9人被炸死,2名“菲律宾快帆”号的乘客受伤。让人颇感惊讶的是,这架已经加满了燃油的飞机尽管身上被打出了23个弹孔,却没有一个是在致命的油箱部位。爆炸最近的一颗炸弹距它还不到30米,却一点也没有伤害到它。
    归根结底在于岛上没有雷达。不管瞭望人员多么警惕,由于巨大的海浪声掩盖了敌机来临时发动机发出的噪声,所有日机都是在进入投弹点时才被发现,这时候一切都太迟了。这种状况在得不到新增援的情况下不可能有所改变。由于高射炮的反击可能已经暴露了阵位,守岛士兵忙了一个通宵,对炮兵阵地进行了转移,准备迎接很快就会再来的更多的敌人。
    左肩中弹的普特南少校带伤检查了阵地,并指定凯尼中尉接替已经牺牲的战友格雷福斯担任随机工程师。他边说边跟凯尼比画:“算上受伤的,我们总共还有5架飞机。如果你能让它们维持运转,我将会看到你被授予一枚勋章,就像馅饼这么大。”
    “是的,长官,”凯尼回答,“如果您能在圣弗朗西斯科给我颁发勋章,我会更加高兴的。”普特南指定技术军士汉密尔顿担任凯尼的助手。在几位平民的帮助下,他们开始在那些已经被炸毁的飞机残骸中寻找还能使用的零部件。
    根据附近日军基地与威克岛之间的距离,坎宁安和德弗罗判断当天不可能再有日军的空袭,如果真来的话,他们必须在黑夜中返航和降落。坎宁安取消了“菲律宾快帆”号将在中午执行的搜索任务,命令这架飞机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此时距离日军更近的关岛很可能也已遭到了日军的攻击,珍珠港遭袭情况还不太清楚,但也很难保证绝对安全。大家思量再三,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点。随后,“菲律宾快帆”号拆除了多余的设备,经过几次试飞,在12时50分成功升空,带着5名乘客和26名白人员工飞往中途岛。坎宁安后来回忆,他觉得这是“一个划分种族界限的不幸时刻”。
    乘客中一个名叫赫文诺的财务预算官员意外地被留下了,他因为在岛上四处闲逛观看风景,错过了登机时间。后来,他还有一次离开的机会,却因为没有足够的降落伞而放弃,最终成为日本人的俘虏。
    “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守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德弗罗少校颇有感触地说。
    大约中午时分,“海神”号潜艇艇长威利斯·兰特少校从潜望镜里看到了威克岛上升起的滚滚浓烟,他认为很可能是岛上施工在搞爆破工程。这天晚上,“海神”号和“太平洋红石鱼”号分别在威克岛南面和北面浮出水面开始充电,顺便呼吸两口新鲜空气。这时他们得到了珍珠港和威克岛遭到袭击的消息。很快,来自珍珠港的命令传来,要求他们在威克岛周围的海域继续巡逻,但必须退出岛上127毫米岸炮的射程之外,以免在未来的战斗中为自己人误伤。
    傍晚时分,坎宁安中校向珍珠港第十四海军军区发去了一封急电,报告了当天的战况及损失。一片混乱的珍珠港知道,威克岛也已遭到了日军的攻击!
    12月9日是威克岛遭到攻击后的第二天,战斗警报在凌晨5时就早早拉起,全岛人员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所有电话都有人值班,通信线路畅通,武器和火控设备全部满员,水塔上的瞭望哨目光炯炯,此时离天亮还有45分钟。天刚放亮,那3架尚且完好的战斗机就立即升空,沿着敌军最可能来袭的东南方向进行侦察。7时30分,战斗机传来没有发现敌情的消息,德弗罗少校下令将防御状态由一级降为二级。
    上午9时,终于有好消息从凯尼中尉那里传来。尽管螺旋桨和发动机受损的9号机还趴在一个掩体里等待修复,但头一天在空袭中备用油箱部位受损的8号机已开始试飞并取得成功。
    根据马绍尔群岛距离威克岛的距离,德弗罗测算,如果敌机从早晨起飞,到达威克岛上空的时间大约是11时。果然在11时45分,从罗伊岛起飞的27架轰炸机还是在松田的带领下准时来报到了。这次他们被水塔上的博思少尉及时发现,消息迅速传达到各个阵地,这些飞机于是受到了岛上防空炮火的热烈欢迎。战斗结束后,美军宣称击落了2架敌机,日军的记录却说没有损失1架飞机,只是14架飞机受伤,有1人死亡、1人轻伤。岛上的医院被日机摧毁,4名海军陆战队员和55名平民被炸死,其余还有一些基地设施被毁坏。
    12月10日,日军继续对威克岛实施轰炸。10时45分,26架轰炸机准时飞临,这次的轰炸重点变成岛上各处炮台,日军企图破坏美军的防御炮火,为未来的登陆扫清障碍。另外有10架飞机轰炸威尔克斯岛,导致该岛的弹药库爆炸。美军的战斗机进行了拦截,埃尔罗德上尉声称击落了2架敌机,但日军的记录是只有1架轰炸机没有返航。
    以特鲁克为基地的第四舰队从12月8日起就已经开始忙碌。下达给井上的目标不止威克岛,还包括关岛以及吉尔伯特群岛的马金岛和塔拉瓦岛。12月10日,关岛宣布投降的早些时候,马金岛已经被日军占领。塔拉瓦岛遭到了日军登陆部队的袭击,当地英国官员仓皇逃跑,日本人抓了几名俘虏后撤退。
    一切都还顺利,现在只剩下威克岛了。井上判断,相对上述几个目标而言,这里恐怕最难对付。岛上估计至少有1000名驻军和600名劳工。从前几天空袭的结果看,岛上还有几架残存的战斗机,高射炮火在经过几轮打击后依然活跃。虽然第二十四航空战队已确定至少损失了5架飞机,但日军飞行员夸大地说,威克岛上所有飞机和主要守卫设施都被摧毁。他据此认为,实施登陆作战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不过到了12月11日晚上,他就会发现事实远非如此。
    日军登陆作战行动由第六水雷战队司令官梶冈定道海军少将指挥。梶冈的旗舰是轻巡洋舰“夕张”号,其余还有驱逐舰“追风”号、“疾风”号、“睦月”号、“如月”号、“弥生”号、“望月”号,负责炮火支援的还有轻巡洋舰“天龙”号和“龙田”号。登陆编队的最大缺陷是缺乏空中掩护。梶冈和井上一样轻信了第二十四航空战队提供的消息,认为岛上的美机已被悉数摧毁。再说,梶冈计划的登陆时间是深夜,并不特别需要航空部队的掩护。梶冈的这一判断为他第一次登陆作战失败埋下了祸根。
    放弃空中掩护不能全怨井上和梶冈,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攻克威克岛这样的弹丸之地是不可能有航母来提供支援的。负责该区域航空作战的第二十四航空战队也有战斗机,但它们的腿太短,无法从岸基基地往返威克岛,因此只能由轰炸机裸身出马实施单打独斗。这也正是普特南那残存的寥寥几架战斗机能坚持如此长时间的根本原因。
    担负登陆任务的并不是堀井麾下的南海支队,而是海军舞鹤第二特别陆战队的450名官兵。战后在接受美军审讯时,第六水雷舰队首席参谋小山贞中佐说:“大体计划是由‘睦月’号驱逐舰和第三十三号巡逻艇上的150名陆战队士兵登陆威尔克斯岛,指挥官是板谷弥吉。由‘追风’号驱逐舰和第三十二号巡逻艇将300人送上威克岛,由内田均一指挥。由于在开战时我们还没能集结起足够的兵力,因此计划在危急关头,动用驱逐舰上的水兵实施登陆作战。”
    早在开战之前的12月3日,这支登陆部队就已经离开特鲁克到达了罗伊岛。12月9日,登陆编队采取一条向西迂回的路线驶往威克岛。尽管预计途中不会遇上美军舰艇,但谨慎的梶冈还是派出了两艘潜艇,在登陆舰队前方120公里实施警戒。
    12月10日晚,梶冈率领的登陆编队转向北航行,逐渐接近了威克岛。恶劣的天气有利有弊,既可以给日本人即将实施的登陆作战带来难度,也可以适当隐藏行踪。巧合的是,在登陆编队行驶航线的不远处,有一艘潜艇正好利用夜间在威克岛以南浮出水面换气充电,它就是美军的潜艇“海神”号。
    由于已经得到威克岛遭到攻击的消息,“海神”号明显提高了警戒等级。23时15分,潜艇瞭望哨惊讶地发现,远处海面上出现了两道奇异的亮光,远远识别,发现那是一艘轻巡洋舰或驱逐舰的大致轮廓。由于“海神”号此时正对着月光,它同时也被日军发现。前导驱逐舰“如月”号立即朝着“海神”号所在海域猛扑过来。
    见状大惊的“海神”号紧急下潜,艇长兰特少校同时下令准备鱼雷攻击。当潜艇下降到36米深度时,“海神”号用尾部的发射管向敌舰射出了4条鱼雷。这是“二战”中美国潜艇发起的第一次鱼雷攻击,发出的第一条鱼雷的编号是14198——它的使用记录现存于纽波特美国海军鱼雷工厂博物馆。上边的标记写明,这条鱼雷命中了目标。老酒看到过这个影印件。
    说鱼雷击中目标是因为“海神”号在发射58秒后听到了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他们据此判断,至少有一条鱼雷命中了目标。事实并非如此,不过是其中一条鱼雷提前爆炸了而已。后来日军的报告也说明,潜艇攻击没有对他们造成任何损伤。由于深夜双方视线都不佳,尽管已在甲板上摆满了准备实施攻击的深水炸弹,但“如月”号在周围转了几圈后,还是悻悻离开,“海神”号也继续下潜到50米的深度迅速撤离现场。随后的战况表明,这几条鱼雷变相导致了“如月”号驱逐舰在白天的战斗中沉没,说是“海神”号击中了敌人,也勉强说得过去。
    凌晨3时,日军登陆编队已经可以在黑暗中看到威克岛影影绰绰的轮廓,黑暗中的岛屿一片静谧。梶冈以旗舰“夕张”号轻巡洋舰为前导,逐渐接近到离威克岛南岸只有8至10公里的位置。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导致日舰艇无法卸载,陆战队员无法换乘,一些小艇刚放入水中就被巨浪打翻。眼看天色渐渐放亮,无奈的梶冈只得放弃夜间登陆的打算,改为在白昼强行登陆。
    早在3时之前,位于威克岛最南端“孔雀点”上的美军瞭望哨就已发现,远方漆黑的海平面上隐约闪烁出诡异的灯光。得到报告的德弗罗少校迅速走出指挥所登上了瞭望台。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判断那是一支规模尚无法确定但肯定是数量可观的舰队。珍珠港刚刚遭受袭击,况且真要有美军舰艇来的话,事先也会通知,这些舰船无疑是日本人的。德弗罗立即打电话告知了坎宁安,之后下令所有人员立即准备战斗。
    从舰队规模上德弗罗判断,敌人的武器无论在射程还是在投弹量上都远远优于自己。事实的确如此,日军3艘巡洋舰上就有140毫米炮14门,6艘驱逐舰上还有120毫米炮24门,而威克岛勉强可以与之匹敌的只有3个海岸炮连的6门127毫米炮,这些炮分布在环礁的3个角上,无法集中使用。美军只有一件致命武器,那就是佯装不知,在敌人进入自己射程后突然开火。德弗罗马上下达命令,无论敌军目标多么诱人,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严禁开火。
    4时,普特南少校率领能够升空的4架战斗机,各挂上2颗45公斤炸弹进入起飞区,随时准备起飞迎战。
    清晨5时,天色渐渐放亮。“夕张”号已经接近离威克岛南岸只有7000米的地方。在作战室里,梶冈和手下的参谋军官举行了最后一分钟的情况介绍会。事先他们已经知道,这座岛屿上美军有若干岸防炮,梶冈提醒“我们预料会吃点苦头”。此时梶冈没有想到,位于“孔雀点”的美军岸防炮a连已经卸下了伪装,炮口开始不断移动跟踪“夕张”号。5时15分,3架“野猫”战斗机升空。5分钟后,备用油箱曾经受损的8号机也起飞了。
    5时22分,日军3艘轻巡洋舰在离海岸6500米的距离率先向美军开火。随着岸上腾起的阵阵硝烟,受惊的黑脚信天翁发出一阵阵凄厉的叫声一哄而散,而守军仍然是静若冰封。日舰逐渐接近的消息不停地传给德弗罗。6时15分,德弗罗终于下达了射击的命令。首先开炮的是a连,目标是早已经瞄了半天的“夕张”号。
    虽然之前日机的空袭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破坏,但美军士兵仍集中最大力量发挥了岸防炮的威力。经过一夜惊涛骇浪的颠簸,日军已略显疲态,更没有想到岛上的美军还有如此的攻击力。a连射出的两发炮弹准确命中了“夕张”号左舷,烟和蒸汽立即从受损处喷出。看到旗舰受伤,一艘护航驱逐舰迅速开过来,试图释放烟雾实施掩护,一发炮弹很快击中了这艘驱逐舰的前甲板。受伤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迅速掉头往远海撤离。边打边撤的“夕张”号给a连造成的损害是仅有一名陆战队员负伤。
    a连连长克拉伦斯·巴尼格中尉满意地记下了重创这艘日本旗舰的情景,“两发炮弹刚好落在它的左舷吃水线以上的地方,浓烟和蒸汽立即从左舷喷了出来,舰艇的速度越来越慢。该舰在离岸6000米时又连中两发炮弹,差不多打在同一个地方。日舰左舷完全笼罩在喷出的蒸汽之中”。
    日第三十驱逐舰队的3艘驱逐舰也已进入位于皮尔岛上美军岸防炮b连的射击范围,b连随即向领头的“弥生”号炮击,这艘驱逐舰舰尾很快中弹起火。日军的反击炮火也落在美军的炮兵阵地上,破坏了美军的通信联络,使得b连只剩下1门127毫米炮还能战斗。这几艘驱逐舰也迅速掉头,边射击边撤出美军的岸炮射程之外。
    最晚射击的是位于威尔克斯岛“果鸠点”上的l连,他们选择了从南方接近的3艘驱逐舰。在敌舰距离岸边只有3600米时,美军岸炮突然打响。6时52分,在三轮两炮齐射之后,第三波齐射的炮弹准确地落在“疾风”号的舰桥和舰腹之处。在烟和水雾渐渐散去之后,威尔克斯岛上的美军炮手清楚地看到,这艘驱逐舰迅速断为两截,很快就消失在水面上。前后还不到两分钟,“疾风”号就带着舰长高塚实少佐以下共167名官兵沉入了海底。
    由于几天前“淡路山”号大型运输舰已经在哥打巴鲁被英军击沉,幸运地夺去了日军太平洋战争中第一艘被击沉舰只的“光荣”称号,“疾风”号只好屈尊成为日本海军被击沉的第一艘水面作战舰艇。
    几乎没费什么力就轻松击沉一艘敌舰,这美妙的情景让岛上的小伙子乐开了花。炮手们禁不住欢呼雀跃,甚至忘记继续射击。得意忘形的时候,传来了副排长亨利·比德尔少尉的吼叫:“别太高兴了,你们这帮蠢货!快回去放炮,你们当它是什么,开狂欢会吗?”醒过神来,大家抖起精神,重新投入战斗。在胜利的鼓舞下,他们连续击中“追风”号和一艘运兵船,迫使几艘日舰仓皇逃走。
    威尔克斯岛的平民也加入了战斗队列,积极为岸防炮连搬运弹药。受伤的“追风”号跑在最后边,立即成为美军炮火集中打击的目标。该舰离海岸是如此之近,以至于连机枪手也纷纷要求向敌舰射击。德弗罗当然清楚,此举除了浪费子弹不会有什么效果,断然拒绝了机枪手的请求。连中数弹的“追风”号开足马力,像旋风一般退到美军的射程之外,“弥生”号在逃跑途中至少也被击中一次。美军的记录上显示,“追风”号和“疾风”号一样被击沉,日军则记录这艘舰只是船尾被击中,导致14名船员受伤。取得赫赫战果的l连付出的代价不过是120发炮弹和2名陆战队员轻伤。
    梶冈本来以为,经过几天的狂轰滥炸,美军应该没多少反击力量了,威克岛可谓是唾手可得。他想不到,美军的反击不但使日军陆战队不能顺利登陆,还让日军遭受了如此大的损失。眼前的一切表示,岸上的美军火力很猛,梶冈白昼登陆的计划已宣告破产。
    小山贞向梶冈建议:“敌军斗志高昂,炮台射击非常准确,我们受损不轻,若再继续强行登陆攻击,损失将更惨重。况且天气对我十分不利,依目前形势,我们应该先行撤退,做好准备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攻击。”梶冈对此也非常清楚,若贸然实施强攻,不但没有成功的把握,还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权衡再三,梶冈采纳了参谋的意见,下令舰队返航驶回夸贾林岛。
    敌军已经逃遁,没长腿的岸防炮已经够不着日本人。但是没关系,普特南少校还有4架战斗机没发威呢。本来攻击舰艇,轰炸机和鱼雷机才是主角儿,但是现在那些都没有,也只好由战斗机来友情客串了。在岸炮攻击的同时,美机已经爬升到6000米的空中进行了侦察,确信并没有舰载机的空中支援或来自岸基航空兵的打击部队。看到日舰队回头撤退,普特南少校亲自率领3名经验最丰富的飞行员埃尔罗德、撒林和弗洛伊勒驾驶幸存的4架“野猫”战斗机进行追击,每架飞机都携带有2颗45公斤炸弹。一个小时后,他们在威克岛西南方向追上了撤退中的日军舰队。
    普特南少校立即驾机向“睦月”号驱逐舰俯冲过去,在450米高度上投下了2颗炸弹,并未命中。随后,普特南用机枪将“弥生”号舰桥上的玻璃打得粉碎。其余3架美机纷纷冲上前向日舰投弹。轻巡洋舰“天龙”号的水雷炮台和“龙田”号的无线电室被炸毁。运输舰“金刚”号也未逃脱厄运,不但舰舷被炸弹击中破损进水,搭载的一架水上侦察机也被美军飞机的机枪击伤,5号船舱里的汽油被引燃,导致舰上烈火冲天,3名水兵被打死,19人受伤。
    在扔掉2颗炸弹,打光所有机枪子弹后,美军飞机迅速返航,以最快速度重新挂弹出击。埃尔罗德上尉盯准了驱逐舰“如月”号实施俯冲攻击。发现美军战机的“如月”号似乎并不在乎,轰炸机还值得怕怕,你区区战斗机能奈我何?按道理,战斗机悬挂的45公斤炸弹对战舰也真是隔靴搔痒。7时37分,埃尔罗德绕到“如月”号的舰尾方向俯冲扑向甲板,投下炸弹后迅速拉起机头,如穿云箭一般扬长而去。
    不知应该说是“命运眷顾勇者”,还是“自作孽不可活”,仅仅45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竟然在舰上引起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连环爆炸,“如月”号瞬间化为一团火球!7时42分,这艘驱逐舰带着舰长小川阳一郎少佐以下167名官兵沉入大海。
    如果真是那颗45公斤迷你炸弹就能炸沉一艘驱逐舰,那肯定被记入战争史册了。其实不然,“如月”号在之前遭遇美国潜艇“海神”号时,甲板上已经堆满了深水炸弹。由于匆忙,加上认为不可能遭到美军的攻击,这些炸弹没来得及放回弹药舱。埃尔罗德投下的那颗炸弹正好落在一堆深水炸弹中间,诱发了连环大爆炸。所以说,击沉“如月”号,“海神”号潜艇也有不小功劳。
    4架飞机总共出击了10架次,一直到日舰完全逃出战斗机的航程之外。它们总共投下了20颗45公斤炸弹,打完了携带的20000发12.7毫米子弹。但日军也不是吃素的,舰上的高射炮火导致两架战斗机重伤。埃尔罗德的飞机燃料回路被打断,虽然勉强返回了陆地,但在迫降过程中又不幸撞上了石头。弗洛伊勒的飞机被打坏了冷却器和一个汽缸,他竭力在发动机完全停止工作之前使飞机安全返回地面。这两架飞机都已无法起飞继续战斗。
    取得辉煌战绩的美军几乎没有时间来庆祝自己的胜利,因为之前几天不间断的空袭很快就会到来,所有炮兵阵地都在补充弹药。9时15分,还能起飞的2架战斗机再次升空侦察,使用效率可真高。
    果不其然,半个小时后,9时45分,18架日本轰炸机从东北方向飞来。2架美军战斗机实施了拦截,2名美军飞行员声称各击落敌机1架,地面高炮部队也宣称击落1架,很多人注意到数架日机在离开时冒着浓烟。但日本只承认有2架飞机被击落,另有11架受伤,飞行员和机组成员15人死亡、1人受伤。美军猛烈的高射炮火使日军不敢实施低空轰炸,导致准确性降低,对地面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
    日军攻击刚刚开始之时,“太平洋红石鱼”号就从威克岛以北南下,试图接近并攻击敌舰。但水下速度太慢,那些驱逐舰正是潜艇的死敌,潜艇也不敢浮出水面实施进攻,并没有取得发射鱼雷的机会。日本人撤退后,“太平洋红石鱼”号迅速北返,避开了“海神”号的巡逻区域。
    相对于日军的损失惨重,美军只有4名陆战队员负伤。对于闷头挨了几天炸的他们来说,这真是扬眉吐气。后来,美国史学家埃里奥特·莫里森少将这样写道:“1941年12月11日,应该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史上永远值得骄傲的一天。”
    当天下午,德弗罗少校指挥对可能已经暴露的炮兵阵地进行转移,岛上的平民也参与了此项工作。傍晚时分,美军举行了最后一项活动,坎宁安中校下令埋葬之前所有的死难者。夜幕降临时,岛上的建筑工程队用挖掘机在海军陆战队的救援站旁挖了一个大坑,把所有战死的陆战队员、海军和平民安葬在同一个坟墓里。坎宁安中校、德弗罗少校和4名陆战队员组成的鸣枪队出席了葬礼。
    因为没有专职牧师,工程建筑队的木匠——一位非神职的牧师约翰·奥尼尔临时客串,为已经逝去的亡灵做了祷告。随后推土机给坟墓填上土,上边做好了精心的伪装。大家随后商定,今后的战死者就地掩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日军通过墓前的十字架来判断美军的阵亡人数。
    带着累累伤痕,日军登陆舰队踉踉跄跄地回到了夸贾林岛,队列中已经没有了两艘驱逐舰的身影。气急败坏的梶冈随即向井上报告,“攻击未果”,由于岛上的美国人“发起了猛烈反攻,我们被迫暂时撤退”。
    就在威克岛守军击退日军第一次攻击之前,南云忠一率领的航母舰队已经重创了位于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仅仅几个小时之后,麦克阿瑟在已经得到提醒的情况下仍被来自台湾的日海军第十一航空舰队打了个措手不及,那些宝贵的b-17重型战略轰炸机超过一半被击毁在地面上。就在威克岛守军击退日军的头一天,英国远东舰队主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在关丹东南海面,被从西贡起飞的日海军第二十二航空战队干脆利落地送入海底,盟军远东地区的三大打击力量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下瞬间土崩瓦解。三次唱主角儿的都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海军航空兵。在香港、关岛、菲律宾和马来亚,各路进攻日军高歌猛进,打得盟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纵观远东战局,用一句话来形容盟军,就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在远东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阴霾之下,小小威克岛竟然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他们不但击退了强大敌人的进攻,还取得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辉煌胜利。捷报以最快速度传回国内,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事实。尽管手头事情很多,尽管那个整天要钱、要东西的丘吉尔很快要来,但罗斯福总统始终关注着太平洋上的前哨阵地威克岛。华盛顿时间12月12日11时(威克岛时间12月13日3时),罗斯福举行了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只有在提及威克岛战况时,总统才眉头稍展。当被记者问及“威克岛目前情况到底怎么样”时,总统自豪地回答说:“据我目前所知,威克岛的守军正在顽强抵抗,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海军陆战队的一小部分官兵在支撑着威克岛,这一点我们非常引以为豪。今天我们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但是他们在顽强坚持,这一点我们在今天上午很早就知道了。”
    在前方噩耗接踵而至、国内民众一片恐慌、失败主义情绪扶摇直上的不利局面下,美国人太需要一次哪怕微不足道的小小胜利给自己打一针兴奋剂了。威克岛的胜利恰好成了最好的话题。华盛顿负责新闻发布的官员认真查阅了坎宁安中校发来的所有电文,里边除了遭受重大损失和请求紧急增援的文字之外,实在找不到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或豪言壮语。其实别说他们,连离威克岛最近的珍珠港都不清楚那里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美国人真是说多失望有多失望!
    就在此时,寂静的暗夜中突然响起了一声怒吼,如晴天霹雳一般震撼了天地间。暂时代理第一守备营营长的德弗罗少校在被问及还需要什么援助时,竟然喊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语言:“请多送些日本鬼子来吧!”这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怒吼像旋风一般迅速传开,让所有国民和在前线抗击日军进攻的官兵精神为之一振。瘦小、秃顶、招风耳的德弗罗少校,形象瞬间伟岸挺拔起来,他的巨幅照片立即登上了美国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多送些日本鬼子来吧!”这句话在盟军节节败退的阴霾下刺破夜空,照亮了天地,成为千千万万美军士兵抗击日军的精神武器。在1942年好莱坞拍摄的大片《威克岛》中,这句饱含个人英雄主义的豪言壮语更成了影片的主旋律。一直到战争临近结束的1945年,尽管那时德弗罗少校尚在日军战俘营当苦力,但美国《时代周刊》仍然津津乐道,称这是一种连日本神风特攻队员都无法比拟的雄心壮志。这也为德弗罗少校战后高票当选参议员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战后,荣归故里的德弗罗少校亲口否认了这一说法。他悻悻地说:“我不可能说出那样的话,因为那时候岛上的日本鬼子已经够多,不需要更多了。”
    美国人最喜欢刨根问底,真有人查明了其中原因。在第一次战斗结束之后,岛上最高指挥官坎宁安中校曾经向后方发出过无数次求救电文,其中一段电文由于接收信号不好变得断断续续:“给我们多送些……现在到了所有健全的人都站出来为国效力的时候了……坎宁安……更多的日本鬼子……”如果断章取义,要头要尾,正好出现那样一句话,这正是德弗罗少校豪言壮语的最终来源。但不知为什么,电文中的坎宁安后来宣传时变成了德弗罗。
    这个故事的美国版本后来又发生一些变异,说这话的人变成陆战队一个少尉排长。战后回国,这名排长还留下一句极具美国特色的脏话:“老子他妈的什么时候说过这鬼话!”
    无论后方如何大肆宣传,都丝毫无法缓解威克岛越来越恶化的局势。很明显,日本人被打疼了,但绝不会就此放过这个志在必得的小岛,这是任何人都十分清楚的现实。唯一可以明确的是,他们下次来攻击,力量一定比上次更加强大。
    12月12日早上5时刚过,两架来自南方马朱罗环礁的飞机轰炸了威克岛和皮尔岛。显然他们运气不太好,美军仅存的两架战斗机此时恰好在空中巡逻。仇敌相见,分外眼红。一架日机很快被打成一团火球,一头钻进了大海,另一架仓皇逃遁。
    坎宁安和德弗罗必须感谢临时客串随机工程师的凯尼中尉。他带领汉密尔顿技术军士在几架破损的战斗机之间来回拼凑,居然又捣鼓出一架能够上天的飞机,这样,普特南少校的飞行队就有了3架飞机。可惜的是,这架飞机在下午对日军一艘潜艇的攻击中,由于飞行过低被溅起的弹片自伤,飞机尾部和机翼被撕开了几个洞。凯尼中尉马上又忙活上了。
    日军组织第二次进攻需要准备时间,直到12月20日,威克岛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光。12月13日最让人意外,大度的日军竟然给威克岛的美军整整放了一天假。到了下午,日机还没来,德弗罗少校索性批准那些疲惫的士兵到潟湖里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澡。
    从12月14日起,每天都有日机造访,就像钟点工一样一直持续到威克岛陷落。但它们每次到来都没有完整地回去过。14日11时,来自罗伊岛的30架日机的轰炸造成第二一一航空队员两死一伤,要命的是,一颗炸弹直接击中了一架“野猫”战斗机的后机身。就在机身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凯尼中尉带着两名助手冒着轰炸和飞机爆炸的危险冲了上去,把飞机发动机从烈火中抢了出来。让人颇感惊讶的是,经过检查,这台发动机竟完好无损。作为对凯尼勇敢行为的奖励,高炮连的弟兄同仇敌忾,一口气揍下来2架日机,也算为那架不幸罹难的“野猫”报了仇。
    到17日清晨,凯尼中尉带着助手向坎宁安中校骄傲地宣布,他们可以使用的飞机又恢复到了4架。对此,普特南少校评价,“他们变魔术般完成了任务,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飞机,也没有任何技术说明。他们的工作在整个战役中是最出色的”。一名陆战队士兵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引擎在飞机间拆来拆去,它们被从残骸里挑出来、拆下来再组装起来。可以说除了新造,该做的事他们全做了”。
    可能大家也和老酒一样纳闷,这威克岛之外的美国人怎么光说不练,到现在还不派出援军呢?12月20日15时30分,威克岛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詹姆斯·墨菲少尉驾驶一架笨重的水上飞机意外地降落在威克岛——这是开战以来坚守威克岛的人们第一次与外界接触。墨菲少尉脚一沾地,就开始打听泛美航空公司那座豪华旅馆的位置,他希望能在那里洗个热水澡,更衣后享用一顿美味的晚餐。遗憾的是,顺着人们的手指望去,那里只剩下一片断垣残壁。一名陆战队士兵指着那片废墟略带讥讽地告诉墨菲:“欢迎来到威克岛!”
    不管怎么说,墨菲带来的消息让大家兴奋不已。少尉说:“增援威克岛的舰船、人员、物资、雷达和飞机都在全速驶向威克岛的路上,正在离这里越来越近。”墨菲当然不知道那些东西虽然在路上,但并非是全速。
    威克岛的官兵度过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温馨夜晚。这天晚上,岛上所有人都在给母亲、妻子或亲人写家书,这些书信将通过墨菲带回美国。遗憾的是,这也是战争结束前国内最后一次得到这些人的消息。守备部队的各级指挥官都撰写了工作报告,委托墨菲带走。早已完成任务的拜勒少校受命乘坐这架飞机回去,他之前到岛上只是为了安装航空基地通信设施,他将和墨菲一起把这些书信带往后方。拜勒成为最后一个自由离开威克岛的人。
    少校也必须先回去。4年后,1945年9月7日,已经晋升上校的拜勒还将第一个踏上威克岛,接受驻岛日军的投降。
    大家不要忘记了12月8日错过“菲律宾快帆”号的赫文诺财务预算官。他本来可以乘坐这架飞机离开的,但飞机上没有多余的降落伞和救生衣,怕死的赫文诺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岛上。也许他命中注定要去战俘营,度过那几年难忘的时光。
    12月21日早上7时,这架带来无限希望的飞机在大家的注目下无情地飞走了,坎宁安和德弗罗以及第一守备营的完结篇就此开始。大家没有想到,这个没有吃上丰盛晚餐的墨菲少尉竟然成了葬送他们的罪魁祸首之一。
    8时50分,29架日军轰炸机在18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再次飞临威克岛,轰炸和扫射了每个守备连的阵地。尽管没有造成严重损失,但它们的出现使得岛上的美军官兵几乎绝望。
    最绝望的当属普特南少校的第二一一战斗机中队。他那几架拼凑起来的飞机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就是因为日军的陆上基地距威克岛较远,前来攻击的陆基轰炸机得不到战斗机的护航。现在日军的机群中竟然出现了可怕的零式战斗机,而且是地地道道的舰载机,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敌人的航空母舰来了。
    他们应该为自己之前的辛勤努力感到骄傲和自豪:由于威克岛陆战队员的顽强抗击以及普特南和弟兄们的英勇作战,小小的威克岛竟然引来了日军的航母!
    就在敌机完成轰炸转身返航的当儿,普特南少校迅疾驾机前去追踪,试图找到日军航母的准确位置,但他的努力没有成功。
    事实证明,岛上的美军确实是见过世面的。这些零式战斗机正是从山口多闻率领的第二航空战队“飞龙”号、“苍龙”号航母上起飞的。在那些刚刚在珍珠港取得赫赫战绩的零式战斗机眼里,普特南那几架幸存的战斗机都不够塞牙缝的。三个半小时后,12时20分,从罗伊岛飞来的33架陆基轰炸机再次轰炸了威克岛。
    12月22日上午,岛上仅剩的两架战斗机照例起飞巡逻,两名飞行员是弗洛伊勒上尉和戴维森少尉。一小时后,戴维森看见一群敌机黑压压地向岛屿飞来,他立即呼叫弗洛伊勒一起飞回岛屿上空。
    来者正是“苍龙”号和“飞龙”号上的33架舰载轰炸机和6架零式战斗机。弗洛伊勒立即意识到,明年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忌日。但他毅然驾驶那架不知由多少架战机零部件组合起来的战机,冲入日军的轰炸机群,向一架迎面而来的九七式舰载攻击机射出了一长串子弹。手起刀落,那架日机立即拖着黑烟一头栽进大海。
    幸运的弗洛伊勒并没有在当天的战斗中阵亡。直到战争结束,他一直认为自己击落的是一架零式战斗机。战后研究者查阅日军记录后才发现,弗洛伊勒击落的是一架轰炸机。在珍珠港,那架战机的投弹手金井一级下士曾经对“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投出了致命一弹,引发的剧烈爆炸导致威武庞大的战列舰瞬间沉没。他也算为“亚利桑那”号和随舰阵亡的1117名美国官兵报了仇。
    咱们在这里啰里巴唆,战场上的弗洛伊勒可想不了那么多。他随即开始攻击另一架零式战斗机,那架敌机很快就在离他仅20米的地方爆炸。敌机爆炸喷出的火焰和飞溅的碎片毫不客气地击伤了“野猫”,飞机操纵系统油压迅速下降,弗洛伊勒只好寻找场地降落。这时他看到戴维森少尉正在追击一架日军轰炸机,他的身后突然出现了一架零式战斗机。这是他最后一眼看见戴维森——击落戴维森飞机的零式战斗机飞行员是田原功下士。
    就在此时,另一架零式战斗机在他身后突然打出了一连串点射,弗洛伊勒感觉子弹打进了肩膀和后背。他本能地拉动操纵杆试图摆脱日机的瞄准线,但受伤的“野猫”已经无法转弯,他只好朝着海面垂直栽下去,敌机被甩掉了。
    也算弗洛伊勒命不该绝。就在即将跌到海面的一刹那,飞机戏剧性地被重新拉了起来,身负重伤的弗洛伊勒连放下起落架的力气都没有了。岛上的人们看着这架飞机贴着海面冲到岸边,机腹贴着沙地冲出去几十米才停了下来。当弗洛伊勒挣扎着爬出座舱时,那架飞机已经变成了一堆废铁。
    凯尼中尉伤心地说,“我们现在连一架飞机都没有了”。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这些修修补补的“野猫”才与敌人整整周旋了15天之久。精疲力竭的凯尼之前一直忍受着严重的腹泻,现在暂时失业的他立即被送进了临时搭建的简易医院。
    在12月8日到22日的15天里,日军持续不断的空袭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开战时,岛上的12门高炮只剩下4门,而那12架飞机已全部壮烈了。
    第二一一战斗机中队连同队长普特南少校在内,所有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加起来只剩下20人。他们在少校的带领下整队集合,集体到德弗罗少校的步兵指挥所报到。他们接受了新的任务,与海军陆战队一起守卫沿着这座珊瑚岛海岸线挖掘的沙袋堑壕。病愈的凯尼中尉迅速归建。战役结束时,这个中队仅剩下10个人,只有撒林上尉一个人不带伤。
    威克岛的地形并不适合防守,全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制高点,也没有足够的机动空间。面对绝境,一名陆战队军官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能做的都做了,但也只是仅此而已”。的确如此,日本人肯定会回来的,得不到增援,威克岛注定会陷落。但是赫夏尔·米勒下士留下了一句铿锵有力的语言:“他们若想要这个岛,就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那梶冈带着残兵败将垂头丧气地回去向井上复命,让他颇感意外的是,井上并未过多责备,仍然给予梶冈以充分的信任,指定他继续担任第二次攻击的指挥官。尽管前线打了败仗,但日军后方的宣传一点都不嘴软,“我海军炮轰了敌重兵把守之威克岛,给美军军事设施和人员造成重大损失,我方损失轻微”。
    牛该吹要吹,事该办也要办。第一次攻击失败之后,井上迅速召集参谋人员对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攻击未能得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美军强大的岸炮火力;二、美军竟然还拥有战斗机;三、当时的天气对登陆作战不利;四、自身力量不足和作战方式不够完善。
    威克岛必须加以攻占,但是完成这一任务必须针对第一次攻击中的不足做出大的改进。几艘轻巡洋舰的140毫米舰炮不足以完全压制美军的127毫米岸防炮。为了削弱守军岸防炮的火力,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将登陆时间选在黎明之前,在战术上变强攻为突袭。一旦日军优势兵力能够顺利登陆并站稳脚跟,弹丸之地威克岛指日可下。但是大家对如何应对美军那几架战斗机,一直束手无策。有人建议井上向联合舰队司令部求援。
    四面八方捷报频传,单单从威克岛传来的是坏消息。得知首攻威克岛出师不利并惨遭溃败,同时接到老伙计井上请求增援的电报之后,山本怒不可遏,立即电令返航途中的南云,从珍珠港凯旋,正在回国途中的机动部队中调派“适当兵力”对第四舰队进行增援。
    对于支援进攻威克岛这样的小型作战,见惯了大世面的南云并不热心。但是军令难违,之前已经没有按照山本的电令去攻击中途岛,这次再不听话实在说不过去,因此尽管心里不太情愿,援兵还是要派的。南云在和草鹿经过会商后认为,如果派出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号、“加贺”号航母当然最好,但是“赤城”号是自己的旗舰,这样的话,两人势必也要赶过去,耽误回家领功请赏喝酒的机会。如果派出刚组建不久的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和“瑞鹤”号,两人又有点不放心。之前第四舰队在威克岛吃了败仗的事实说明,那里肯定是一块没有多少肉的硬骨头。两人同时想起了山口多闻的第二航空战队。在珍珠港,山口就强烈要求发起第三波攻击。你不是很想打仗吗?那你就去打吧。两人决定以第二航空战队为核心组织威克岛增援舰队。
    12月16日,第二航空战队航母“苍龙”和“飞龙”号,以及拥有重巡洋舰“利根”号、“筑摩”号的第八巡洋战队率领“谷风”号和“浦风”号驱逐舰驶出大队列,转赴支援威克岛。支援舰队指挥官是第八巡洋舰队司令官阿部弘毅海军少将,可怜的山口又成了打酱油的。虽然山口名气更大,毕业考试成绩也是第二名,而阿部弘毅毕业时仅仅是第二十六名,但人家阿部大哥是“海兵”第三十九期,你山口小弟不过才第四十期而已。在论资排辈至上的日本海军,作为师弟的山口也只好屈尊一下了。
    其实这个阿部弘毅也绝非等闲之辈,回头在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中,还要重点介绍阿部。就是他在夜战中损失了“比叡”和“雾岛”两艘战列舰。他的弟弟阿部俊雄更牛,作为舰长,率领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信浓”号第一次出航就被美军潜艇击沉。真乃一家都是扫把星也,后文详叙。
    支援舰队的任务是彻底消灭威克岛上的美军航空力量,对日军第二次登陆作战提供海空支援,同时有可能的话,击溃前来增援的美军舰队。之前普特南少校看到的零式战斗机,正是从这两艘航母上起飞的。日军当然不愿意在威克岛这样的小地方消耗珍贵的航母力量,因此“苍龙”号和“飞龙”号并没有被安排作为进攻的主力,它们只是位于威克岛西北400公里之外负责远程打击。
    派出增援舰队之后,南云和草鹿兴致勃勃地率领袭击珍珠港的主力部队前往西南的特鲁克基地,加油补给后继续驶往日本本土。
    对于美军对威克岛的可能增援,山本也给予了充分考虑。一切迹象表明,珍珠港美军的战列舰暂时丧失了作战能力,但那些重巡洋舰在袭击中几乎完好无损。如果它们前来增援,仅靠井上手下那几艘破烂轻巡洋舰肯定不是对手。为了应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威胁,山本再次颁布命令,五藤存知海率领的第六巡洋舰队的“青叶”“古鹰”“加古”“衣笠”4艘重巡洋舰,以及数艘驱逐舰由特鲁克基地出发前往增援威克岛。它们将在威克岛以东形成一道防线,掩护整个登陆作战的侧翼。一旦美军来援,预期的水面作战成为现实,全部日军水面舰艇将由第八巡洋舰队阿部弘毅统一指挥。
    日军对美军增援的估计完全正确,于情于理美国都必须救援威克岛。但他们小看了美国的决心,遭受重创的太平洋舰队竟然不惜血本,派出之前侥幸躲开打击的主力航母,还一下子派出两艘,一艘主攻,一艘佯攻。随后我们将会看到,如果不是美国增援舰队的半途而废,五藤的这几艘重巡洋舰很可能成为美国航母特混舰队的美味佳肴,随后进行的可能是美日航母之间2:2的巅峰对决。真那样,珊瑚海海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战的称号将被提前夺走。
    由于在第一次登陆作战时遭受了重大损失,第四舰队又给登陆编队补充了“朝风”“夕风”和“泷”这三艘驱逐舰,以及布雷舰“津清”、运兵船“天洋”等。另外,“夕张”“龙田”“天龙”等几艘巡洋舰经过修理,再次加入战斗行列。
    与之相对应的是登陆兵力的增加,从第一次的450人一下子增加到1500人。该部队编有三个步兵中队,内田少尉和板谷中队负责在威克岛的突击登陆,高野中队组织了100人的敢死队将登陆威尔克斯岛。为了确保对岛上美军的绝对优势,梶冈还特地从水兵中组织了500人的登陆队。一旦前方攻击受阻,这些人将作为援军登岛作战。万一如此仍不能取胜,则由舰队中的几艘驱逐舰直接冲滩搁浅,舰上所有水兵全部冲到岸上,与美军血战到死——不成功则成仁!
    获得井上充分信任的梶冈仍将担任指挥官。他将12月23日定为第二次进攻威克岛的日期,这天是皇太子明仁8周岁的生日。
    12月21日上午9时,日军登陆及护航舰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罗伊岛,气势汹汹地朝着威克岛杀将过去!

章节目录

太平洋战争三:不宣而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青梅煮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梅煮酒并收藏太平洋战争三:不宣而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