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纪行
过去我常常,———几乎是每年,都要带领一帮学生到“石钟山”去,由东坡父子做导游。持斧的小童仍未见长大,但斧头的刃倒锈蚀了不少。铿铿然,那似乎已不完全是石头的声音。而一阵风便吹来了那扁舟。此时的舟人有点苍老,咳且笑,如栖鹘的磔磔声;一○八四年六月丁丑的月光,从水、天、绝壁三面映照着我们。因为人多胆壮,巨岩自然也不像“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了。东坡先生一一向我们描绘了那大石独拔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噌吰如钟鼓不绝”的堂奥。最后,我们都免不了要“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了。因此说,我对“石钟山”实在是太熟悉不过:方块字码成上山的梯级,石头参差如词,跌宕流转的语气微波入焉,涵澹澎湃……
一九九九年的秋天,我从九江进入彭蠡之口,真的去了一趟石钟山。几场大雨过后,长江连同鄱阳湖一带水势看涨,轮渡的距离大大延伸了,口边排着长蛇般的过渡车辆。我只得搭乘民船,渡向大水彼岸的双钟镇。水波浩浩渺渺,使人无法感觉出它的流向:它从哪儿来又流往哪儿去。而尚未建成的跨湖大桥正从头顶一寸寸地漂过……。这是否也是一种共时状态?比如苏迈此时正用手逗弄着舷边激起的水花儿。没想到,郦道元所谓“下临深潭”竟深藏于这般浩莽无涯中。
我似乎是专为探寻“石钟”而来。在蓊蓊郁郁的山上,我四处找寻东坡叩问过的石头,尤其是仆童用斧头敲击的那一块,以及水中多窍的那个大家伙,甚至也包括唐代李渤“访其遗踪”时遇到的那对“双石”。我想听见石头的钟发出的奇妙声音,哪怕是残留的钟的碎片也好。最省力的,莫过于在“石钟亭”敲击———正中竖着一块不规则的大石头,正面雕“千古奇音”,背面刻“石钟”字样,可我无法使它发出石之钟声。
真实“真”到了极限,大概就是这样子———它粗糙、坚硬得有些锉手。在这个湖风浩大的阴晦的下午,“石钟”穿过迢迢言谈触摸了我的感官。接下来在“泛舟岩”,我倾听石窍中风水吞吐的声音,实在想不出来它跟枞阳浮山的石头有何不同。
然而,这又确乎是彭蠡之口的峭岩。一座熔岩的山,亿万斯年地崛起于汤汤碧流之中。站在清浊亭上,我一边啃着梨子,一边纵目远眺:湖水南来而清,江水东去而浊,浩浩然,浑浑然;轻舟徐来,秋雨绵绵,直到桑落洲、梅地洲一线,两水才紧紧拥吻,黄碧相间如蜡笔涂就的稚拙线条。这自然大化,这含蕴石山的秋染的江天,清凌凌的,静到极处便可听见它隐隐作响。
至于江中渚洲只浮出一脉浅浅的绿。水涨鸟飞,水落草黄。在山上的商店里,我买了本《石钟山志》,是清代人编撰的。粗粗翻了一下,发现历朝来此踏勘、游玩并留下诗文的,其数量之多颇令我意外。苏子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探寻此山命名的由来以及由来的由来。
命名如同棋盘上落下的第一粒子,其后的阐释者在上面落下第二粒子,第三粒子,后来者又落下第四粒子……,而到了我这儿,棋盘上已是密密麻麻、星斗满天了。当我带着苏子的目光来探寻石钟山时,我不知道自己距真实的石钟山还有多远。
我猜想,“石钟山”的命名者,或许就是彭蠡的渔民,樵夫,卜者,或者部落王中间的某一个。他们于斯劳作、嫁娶和繁衍,自然会发现它的大美和种种妙处;在行舟、醉酒、唱谣,或祭祀中,他们会以不同的音节叫喊它,讲述它,敲打它;而这对称的两座石山,最终会被其中的几个音节或词语网住,固定下来。任何远古的命名都藏有它潜在机缘和当下情境。对这座山命名的神秘时刻,谁也无法追溯和复原了。换言之,阐释这个诗意的命名,并不存在最终的唯一答案,又何必要分出正谬来?每个亲临其境的人,都可以通过体察、抚摸不同的“神秘时刻”,来对既定命名进行个人化的重新命名。至于格物式的探测、勘察、解释,也不应视为权威性的唯一定论。如果远古那个命名者知道后来者为此而大伤脑筋,穷究于幽思苦索之中,想必会掩口窃笑吧?
看来,苏子的那份自信并不可靠,甚至有点独断论的味道。他那一步棋,怎么就能“吃掉”李渤的那粒子?唐人李渤这样写道:“忽遇双石,倚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涵胡,北声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泽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何其妙哉!李渤真乃诗者的目光,秋水的心境。那么,曾国藩又何以能“吃掉”苏子的那粒子呢?他在《读东坡<石钟山记>书后》一文中说:“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曾氏无非是依据“石钟之片石寸草,诸将士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而已。
他们其实各有自己的视角和领悟。这其中,“阐释命名”更多叙述兼说明,它传承于格物穷理的记游传统。只有“重新命名”是属于诗性的,带有以我观物的个人色彩,或者以物观物、以山水观山水的悠然心境,比如苏子对夜泊绝壁和发现“石钟”过程的描绘便是。但那只属于苏子个人的体验和发现,无疑成为石钟山命名的神秘魅力的来源之一。
斯蒂文斯说过,人须有冬天的心境,才能看霜、看雪。不错,我来到了“石钟山”,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在它的上面,众多古代和当代的“古迹”,很文化,很幽然,而山却不为所动。山毕竟还是山,山上的石头仍是石头,蚂蚁仍是蚂蚁,树木被焚后再长出的仍是树木。亿万斯年的大水,还是那样冲激着它,摩挲着它,让它有声或无声地浮荡起水天之间那一片清远,那一片濯人心怀的澄澈。于此,石头即便发出寻常之音也是美妙的。
然而,我们无法不面对那巨大而无形“石钟”,那历代命名者和阐释者所厚积的文化屏障。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看到了东坡所描绘的“石钟”,它的声音美极了。我不也是这样向学生们渲染的吗?“我去过那儿,石钟的声音真是妙不可言。”这当然也对,但那肯定不是无边秋水中的这一座,存在于客体或个体之中的这一座,而是那一座,仍旧是那一座。坡公后来在《跋石钟山记后》中说,他游钱塘东南,皆有水乐洞,“泉流空岩中,皆自然宫商。又自灵隐下天竺而上至上天竺,溪行两山间,巨石磊磊如生羊,其声空砻然,真若钟声,乃知庄生所谓天籁者,盖无所不在也。”诚哉斯言!
至于我自己,似乎更喜欢在真实的石钟山和众多命名之间穿行与游弋。我想从石头和词的两边双向进入,并在其间徜徉、玩味。果能如此,也不虚此行了。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五日
过去我常常,———几乎是每年,都要带领一帮学生到“石钟山”去,由东坡父子做导游。持斧的小童仍未见长大,但斧头的刃倒锈蚀了不少。铿铿然,那似乎已不完全是石头的声音。而一阵风便吹来了那扁舟。此时的舟人有点苍老,咳且笑,如栖鹘的磔磔声;一○八四年六月丁丑的月光,从水、天、绝壁三面映照着我们。因为人多胆壮,巨岩自然也不像“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了。东坡先生一一向我们描绘了那大石独拔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噌吰如钟鼓不绝”的堂奥。最后,我们都免不了要“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了。因此说,我对“石钟山”实在是太熟悉不过:方块字码成上山的梯级,石头参差如词,跌宕流转的语气微波入焉,涵澹澎湃……
一九九九年的秋天,我从九江进入彭蠡之口,真的去了一趟石钟山。几场大雨过后,长江连同鄱阳湖一带水势看涨,轮渡的距离大大延伸了,口边排着长蛇般的过渡车辆。我只得搭乘民船,渡向大水彼岸的双钟镇。水波浩浩渺渺,使人无法感觉出它的流向:它从哪儿来又流往哪儿去。而尚未建成的跨湖大桥正从头顶一寸寸地漂过……。这是否也是一种共时状态?比如苏迈此时正用手逗弄着舷边激起的水花儿。没想到,郦道元所谓“下临深潭”竟深藏于这般浩莽无涯中。
我似乎是专为探寻“石钟”而来。在蓊蓊郁郁的山上,我四处找寻东坡叩问过的石头,尤其是仆童用斧头敲击的那一块,以及水中多窍的那个大家伙,甚至也包括唐代李渤“访其遗踪”时遇到的那对“双石”。我想听见石头的钟发出的奇妙声音,哪怕是残留的钟的碎片也好。最省力的,莫过于在“石钟亭”敲击———正中竖着一块不规则的大石头,正面雕“千古奇音”,背面刻“石钟”字样,可我无法使它发出石之钟声。
真实“真”到了极限,大概就是这样子———它粗糙、坚硬得有些锉手。在这个湖风浩大的阴晦的下午,“石钟”穿过迢迢言谈触摸了我的感官。接下来在“泛舟岩”,我倾听石窍中风水吞吐的声音,实在想不出来它跟枞阳浮山的石头有何不同。
然而,这又确乎是彭蠡之口的峭岩。一座熔岩的山,亿万斯年地崛起于汤汤碧流之中。站在清浊亭上,我一边啃着梨子,一边纵目远眺:湖水南来而清,江水东去而浊,浩浩然,浑浑然;轻舟徐来,秋雨绵绵,直到桑落洲、梅地洲一线,两水才紧紧拥吻,黄碧相间如蜡笔涂就的稚拙线条。这自然大化,这含蕴石山的秋染的江天,清凌凌的,静到极处便可听见它隐隐作响。
至于江中渚洲只浮出一脉浅浅的绿。水涨鸟飞,水落草黄。在山上的商店里,我买了本《石钟山志》,是清代人编撰的。粗粗翻了一下,发现历朝来此踏勘、游玩并留下诗文的,其数量之多颇令我意外。苏子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探寻此山命名的由来以及由来的由来。
命名如同棋盘上落下的第一粒子,其后的阐释者在上面落下第二粒子,第三粒子,后来者又落下第四粒子……,而到了我这儿,棋盘上已是密密麻麻、星斗满天了。当我带着苏子的目光来探寻石钟山时,我不知道自己距真实的石钟山还有多远。
我猜想,“石钟山”的命名者,或许就是彭蠡的渔民,樵夫,卜者,或者部落王中间的某一个。他们于斯劳作、嫁娶和繁衍,自然会发现它的大美和种种妙处;在行舟、醉酒、唱谣,或祭祀中,他们会以不同的音节叫喊它,讲述它,敲打它;而这对称的两座石山,最终会被其中的几个音节或词语网住,固定下来。任何远古的命名都藏有它潜在机缘和当下情境。对这座山命名的神秘时刻,谁也无法追溯和复原了。换言之,阐释这个诗意的命名,并不存在最终的唯一答案,又何必要分出正谬来?每个亲临其境的人,都可以通过体察、抚摸不同的“神秘时刻”,来对既定命名进行个人化的重新命名。至于格物式的探测、勘察、解释,也不应视为权威性的唯一定论。如果远古那个命名者知道后来者为此而大伤脑筋,穷究于幽思苦索之中,想必会掩口窃笑吧?
看来,苏子的那份自信并不可靠,甚至有点独断论的味道。他那一步棋,怎么就能“吃掉”李渤的那粒子?唐人李渤这样写道:“忽遇双石,倚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涵胡,北声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泽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何其妙哉!李渤真乃诗者的目光,秋水的心境。那么,曾国藩又何以能“吃掉”苏子的那粒子呢?他在《读东坡<石钟山记>书后》一文中说:“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曾氏无非是依据“石钟之片石寸草,诸将士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而已。
他们其实各有自己的视角和领悟。这其中,“阐释命名”更多叙述兼说明,它传承于格物穷理的记游传统。只有“重新命名”是属于诗性的,带有以我观物的个人色彩,或者以物观物、以山水观山水的悠然心境,比如苏子对夜泊绝壁和发现“石钟”过程的描绘便是。但那只属于苏子个人的体验和发现,无疑成为石钟山命名的神秘魅力的来源之一。
斯蒂文斯说过,人须有冬天的心境,才能看霜、看雪。不错,我来到了“石钟山”,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在它的上面,众多古代和当代的“古迹”,很文化,很幽然,而山却不为所动。山毕竟还是山,山上的石头仍是石头,蚂蚁仍是蚂蚁,树木被焚后再长出的仍是树木。亿万斯年的大水,还是那样冲激着它,摩挲着它,让它有声或无声地浮荡起水天之间那一片清远,那一片濯人心怀的澄澈。于此,石头即便发出寻常之音也是美妙的。
然而,我们无法不面对那巨大而无形“石钟”,那历代命名者和阐释者所厚积的文化屏障。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看到了东坡所描绘的“石钟”,它的声音美极了。我不也是这样向学生们渲染的吗?“我去过那儿,石钟的声音真是妙不可言。”这当然也对,但那肯定不是无边秋水中的这一座,存在于客体或个体之中的这一座,而是那一座,仍旧是那一座。坡公后来在《跋石钟山记后》中说,他游钱塘东南,皆有水乐洞,“泉流空岩中,皆自然宫商。又自灵隐下天竺而上至上天竺,溪行两山间,巨石磊磊如生羊,其声空砻然,真若钟声,乃知庄生所谓天籁者,盖无所不在也。”诚哉斯言!
至于我自己,似乎更喜欢在真实的石钟山和众多命名之间穿行与游弋。我想从石头和词的两边双向进入,并在其间徜徉、玩味。果能如此,也不虚此行了。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