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不高可我的口才好
    ■ 孩子来信
    东子叔叔,您好!我今年十三岁了,正在读初中一年级,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可就算我性格再开朗,也受不了我的爸爸妈妈。
    自从上了初中,爸爸妈妈就再没表扬过我。大半年的时间里,一句赞赏的话都听不到,您能理解这种心情吗?是我没有值得被表扬的地方?还是他们的问题呢?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一直是中上等,还担任班长,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要注意,作文里常常表决心,要做老师的得力助手。可是时间走得像流水一样飞快,转眼我就上了初中,课业负担加重了,爱玩爱说的我每次考试也只能排到班里的中间段。
    爸爸妈妈不乐意了:“你这孩子,整天就知道瞎折腾,一个学生,要以学习为重……”自己成了中等生,一贯高高在上的我,也有跌下来的感觉。即使爸爸妈妈不说,我也会努力学习的。因为成绩不好,我甚至不敢申请做班干部,这是我最难受的地方。看着别的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那么好,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
    但是,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上课再怎么认真听讲,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还是差别人一大截。但是,就在努力学习没有换来有效的成果时,我发现了自己的强项。
    期中考试过后,学校开始举办艺术节。艺术节有很多的比赛项目,以班级为单位,喜欢表现的我,报了最能体现个人素质的项目——演讲。预赛的时候,入场前,我在礼堂门口遇见了我的语文老师,她鼓励我要努力,而且说我一定能进入决赛。因为小学时曾打下过良好的基础,我成功地进入了决赛,并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
    那天我特别开心,因为裁判长宣布,演讲比赛的前两名会成为学校新年联欢晚会的主持人。我甚至可以想象到自己站在舞台上、面对着全校师生的样子,那一定是我人生中值得纪念的一刻。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希望她能分享我的快乐,顺便给我打打气,增加一些信心。但是妈妈却说:“又在瞎折腾了,再有一个多月就期末考试了,你还不好好复习,看你期中考试的成绩,像什么样子……”听了她的话,我很伤心。但是,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做好主持人的决心。我要让妈妈知道,我不是在“瞎折腾”。
    新年联欢会后,很多同学都说我主持得好。老师也表扬了我,说我应变能力强,口才也很好,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晚上回到家,我把我的完美表现绘声绘色地讲给爸爸妈妈听。可是爸爸妈妈轻描淡写地说,既然表演完了,就抓紧学习吧!
    真是想不通,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表扬我一下呢?拥有好心情,会使我的学习劲头更足,就算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可是我也有我的闪光点,他们应该为我骄傲才对呀!班级里的同学都很佩服我的口才和演讲水平,为什么自己的爸爸妈妈却连一句赞赏的话都没有呢……
    ■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鼓励中等生发掘自己的强项
    是啊,孩子表现得这么好,为什么就不能表扬一下呢?
    孩子的苦衷我理解,而家长的冷漠似乎也应该得到理解。所以,要打板子还要打到“应试教育”上去。
    我们想想,如果不是这只要分数的应试教育制度,家长会只盯着分数看吗?孩子取得了某方面的进步又怎么会不高兴呢?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地成长,孩子快乐了做家长的当然高兴,可是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他们实在是高兴不起来呀!
    当然,家长的忙从无知也是应试教育“横行”的“帮手”。
    前些年我在大学讲授过口才课,我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才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这话到今天依然适用。口才是才能,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涵盖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诸多能力。所以,家有一个口才出众的孩子,该多让人羡慕。
    可是信中的这位家长却让“应试教育”蒙住了双眼,不仅不去欣赏、鼓励孩子,反而还打击孩子。孩子今天站在学校的新年联欢会上可以有完美的表现,谁又能断定若干年后她不会站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呢?
    对于大多数中等生来说,家长往往都太过于吝惜对孩子的夸奖了。如果家长连孩子的长处都发现不了,又怎么能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呢?
    有的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好,他们老是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甚至还会“削足适履”。这种强行“修剪”或“嫁接”的教育方法,只会让中等生备受煎熬。
    丰丰和大志是同班同学,现在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丰丰学习优秀,妈妈爸爸决定让他报考市里最好的高中——育才高中。大志语文成绩不错,但由于偏科,其他学科成绩不理想,因此总成绩排名很靠后。大志喜欢看武侠小说,闲暇时候自己也写写随笔,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后要像金庸那样写武侠小说。
    大志的妈妈不理解大志的行为,她认为总分上不去,就考不上好高中,将来也上不了好大学。她常拿丰丰的学习成绩“教育”大志,并把大志关在家中,强迫他学习,业余时间也不让大志出去活动,还把大志写的随笔统统撕掉了。大志妈妈在业余时间让大志上各种补课班,并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敦促大志好好学习。可大半年过去了,大志依旧如故,成绩依然是中等,气得妈妈整天跟他嚷嚷:“你算完了,前途一片黑暗。你要是能像丰丰那样好学上进,那该多好啊!”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有的孩子好静,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喜欢文科,有的孩子擅长理科……这些都是孩子各自的特点。可是,那些好动、贪玩、偏科、总分排名上不去的中等生却总是被贴上“没前途”的标签。
    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差异性,具体而言,就是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而是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特点,并加以引导,使之成为孩子的特长,再进一步帮助孩子发展其特长,成为其强项,这样孩子才会离成功更近。所以,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优势,点亮孩子心灵深处那盏自信的明灯。
    好口才为孩子赢得好未来
    和一些家长聊教子话题时,谈起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们可谓问题多多,经验也不少,但却很少有人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口才。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教孩子说话并不能算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在西方很多国家,父母是很重视教孩子说话的。在我们手把手教孩子学写“上、中、下、人、口、手”的时候,他们却在教孩子怎样把话说好。美国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的课程里,演讲课必不可少。很多大学都有演讲厅,为同学们提供练发声和手势的场所。由此可见美国对培养演讲能力的重视。
    正因为重视程度不同,所以中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很多西方国家的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为什么会存在这样大的差异呢?
    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积淀,使中国人形成一个传统观念,那就是不说话的人老实、可靠。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人则被认为是“油滑”、“奸诈”。这些思想对我们的影响很深远,乃至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对“能说会道”还抱有偏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找对象的时候,女孩子都喜欢找那种寡言的男人,越不说话大家对他的印象越好、评价越高;若哪个人能说会道,大家会说:“这个人油嘴滑舌的不可靠,不能嫁给他!”我小时候就因为能说而遭受过如此“不公”的评价,乡邻都认为我不是个老实孩子。
    另外,我认为造成中国人不重视口才培养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教育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实施的考试制度,从来都是只考写不考说。想要成绩好,想要成为所谓的人才,只要答好那一张试卷、拿到一个高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就可以了。至于会不会说话、能不能把话说好,都不会影响到分数,更不会影响到考学。如此一来,还有谁会去学说话、练口才呢?所以,学校不会安排演讲课,父母不会给孩子练口才的时间。不仅如此,如果孩子说的话多了,我们的家长还会烦呢——“哪来那么多的话?”
    古人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尺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可见好口才的作用大到可以安邦定国。历史上靠口才打天下、战胜对手的人和事有很多,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晏子使楚展辩才、蔺相如渑池之会,等等,可谓不胜枚举。
    可能有的家长要说了,我没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什么谋略家、政治家,也没想让孩子去做什么安邦定国的大事,只想让孩子平平淡淡地生活,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这样的话,有没有口才似乎无关紧要啊!
    错了,如果您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您对口才还是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口才的作用大到可以安邦定国,对于普通人来说,拥有好口才可以更好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不要以为孩子将来不当政治家、不做外交家、不当老师、不做主持人就可以不重视口才。我们现在不是置身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地球都变成了一个“村落”,语言交流成为现代人类交往的重要途径。生存竞争日趋激烈,要推荐自己、进行工作沟通、人际交流、协调关系、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更是离不开语言表达。只有说得正确、清楚、明白,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往、交流,相互协作,做好工作。
    所以说,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只要置身于这个社会中,哪怕只是简单的日常生活的交往,也需要“能说会道”。总之,具备好口才就会加快我们做事的速度,提高我们的办事的概率,而且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语言表达以及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家长朋友,在您的眼睛紧盯着孩子的分数的时候,在您只关注孩子学了多少字的时候,请不要忽视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章节目录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东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子并收藏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