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回来临时官邸,便急忙向哈月辉禀报。“殿下,王爷决定出兵五万攻打李自成,许尚志为大将军,我随军参议,一切都按照殿下安排的进行中。”
哈月辉说:“很好,我马上要去北京,你要记住此战只可夺取怀庆、彰德一带不可进太原。等李自成攻陷太原,必定会南下进攻怀庆、彰德,你只需要以逸待劳,大功便唾手可得。”
“臣,谢殿下。”
“快起来吧。这是你应得的,只要你忠心办事便好。”
“是。”
哈月辉收编徐家,是抓住了徐家的把柄,徐家不一定福气。这次把功劳送给徐凌,就是要徐家看到好处,明白跟她混是有前途的。
自此之后,徐家彻底臣服于哈月辉。
早就想打仗的闽王军迅速行动起来,只用三天时间,五万大军就集结完毕。许尚志、徐凌马上戴军北上,他们轻得归德府,并向重镇开封府挺进。
开封府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着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在这里绘制的。为了攻击开封,许尚志调集了一支内河舰队,沿运河北上近开封。
在原本的计划中,开封战役开打半个月,可讽刺的是,开封境内抵抗的部队只有三百人,其余大部分投向。
三百名勇士战死之前,开封就沦陷了。
留守部队之后,大军又分兵两路分别有许尚志、许胜父子指挥,分兵占据怀庆和彰德。
这支部队的将领虽然是许尚志,但真正的领导人是徐凌。按资质算,两人的身份差不多,许尚志冒头的时候,徐凌在给哈大全做秘书。但徐凌是领导身边的人,许尚志不敢得罪徐凌,凡是都得听徐凌的。
大军顺利夺取怀庆、彰德。
许尚志父子还准备继续北上,徐凌却站出来说:“大军连日作战疲惫不堪,我们还是在怀庆、彰德一线修整一下吧。”
他们刚停下脚步,哈大全的命令就到了。
大军停止前进,在怀庆、彰德一线布防,以逸待劳与李自成决战。
哈大全变卦,因为樱馆送来的情报。朝廷内部出现了混乱,太原的胜利,让廖应得到了荣誉,也让他成为了被攻击目标。
明朝言官有一个传统,就是见人就骂,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目的很简单,因为骂人的言官想出名,只要弹劾下去一个名人,就可以身价倍增。这种事情写几个字就行,成本实在太低,相对的太诱人。
这次有人拿廖应的出身说事,说他是闽王旧部,跟哈大全勾结要反叛朝廷。
如果朝廷相信,无疑是自毁长城。
其实,这种事情还没有发生,朱由检又不傻,就这么一个能打的,在拉出去砍死,还有谁来办事啊。
这份情报是哈月辉假造,目的就是完成哈大全的计划,赢得哈大全的好感。
哈月辉返回北京,马上安排人去见曹化淳。
最近几日,不见有人来找,曹化淳本想把事情放缓一下。廖应出太原迎敌,这活实在太缺德,如果被人知道,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密探再次上门,曹化淳知道不能在等了。
自己的命,与别人的命相比,还是自己的命更重要。
曹化淳连夜进宫,想找时间进言。就在此事,太原大胜的消息传来,一并送来的还有刘宗敏的人头。
朱由检十分高兴,入了深夜,依然没有睡下。
现在京师四面楚歌,北有满清,西有李自成,南有哈大全,东面是大海。朱由检都感到绝望了,他几乎每日哭泣,身感要做亡国之君。
这时突然传来喜讯,朱由检那能不高兴。
见曹化淳进来,朱由检高兴的说:“廖应真是能臣,杀的闯贼大败,还斩了闯贼的大将刘宗敏。你说我该怎么褒奖他啊。”
曹化淳回道:“皇上,这胜得也太容易了吧。”
朱由检有些怒道:“你此话何意啊。”
为了廖应出战,曹化淳开始泼冷水。他说:“一月前,廖将军还说李自成势大,不可出城决战吗?皇上刚刚下旨责备,就打了胜仗,是不是谎报军功啊。”
最近几年,官军太不给力,谎报军功者不在少数。前几天,他还真下旨责备过廖应,因为弹劾廖应的人太多,他也就是做做样子。
“难道廖应谎报军情?”本就多疑的朱由检开始怀疑了。
曹化淳马上补充说:“皇上也不必多虑,如要知道廖将军是否谎报军功也容易。”
“怎么确认啊。”
“如若廖将军的战报属实,闯贼军粮殆尽,必军心大乱,如果现在出击必然可以大胜。如若廖将军战报是假,他必然不敢出战。”
“要是战报有假,让廖应出战后大败,太原失守京城就为难了。”
“他如若连战报都敢作假,违抗圣旨按兵不动,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大胆。”
“皇上,不听调遣的将军又不止他一个,只要他能守住太原,皇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朱由检无奈的叹息。“我这个皇帝,还算是皇帝吗?大臣不听我的,大将不听我的。连一个可依靠的人都没有,我这个皇帝啊。”
说到此处,朱由检大哭了起来。
为了配合领导,曹化淳也在旁边跟着哭了起来。
陪皇上哭完,曹化淳还不忘替皇帝拟旨,命令太原的廖应出城应战。
有樱馆的密探帮忙,这道圣旨不到一天就到了太原。廖应接到圣旨,马上召集来了部下将帅,宣布了圣旨。
在场的将领,无不反对。
有人说:“将军,闯贼的粮草以尽,在等几日便会溃退,我们还是等几日在出战,不要枉死了兄弟的性命。”
还有声音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绝不可出战啊。”
廖应苦笑道:“可皇命难为啊。”
“将军,别忘了袁崇焕和陈新甲,步他们的后尘啊。”
廖应依然无奈的苦笑。“我如诺不听命,下场就会好吗?别忘了我是闽王旧部,皇上用我已经是高恩厚德,如诺我不听命,即使大胜,也是一死啊。与其身后骂名无数,不如求一个壮烈。”
听大帅如此说,旁边的人沉默了。
廖应说:“我明日出城,是必死了,各位不去我也不强求,大家不用跟我去送死。”
廖应不奢望有人跟着出去。
翌日出战时,愿意跟着出战的,不过区区二千余人。
哈月辉说:“很好,我马上要去北京,你要记住此战只可夺取怀庆、彰德一带不可进太原。等李自成攻陷太原,必定会南下进攻怀庆、彰德,你只需要以逸待劳,大功便唾手可得。”
“臣,谢殿下。”
“快起来吧。这是你应得的,只要你忠心办事便好。”
“是。”
哈月辉收编徐家,是抓住了徐家的把柄,徐家不一定福气。这次把功劳送给徐凌,就是要徐家看到好处,明白跟她混是有前途的。
自此之后,徐家彻底臣服于哈月辉。
早就想打仗的闽王军迅速行动起来,只用三天时间,五万大军就集结完毕。许尚志、徐凌马上戴军北上,他们轻得归德府,并向重镇开封府挺进。
开封府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着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在这里绘制的。为了攻击开封,许尚志调集了一支内河舰队,沿运河北上近开封。
在原本的计划中,开封战役开打半个月,可讽刺的是,开封境内抵抗的部队只有三百人,其余大部分投向。
三百名勇士战死之前,开封就沦陷了。
留守部队之后,大军又分兵两路分别有许尚志、许胜父子指挥,分兵占据怀庆和彰德。
这支部队的将领虽然是许尚志,但真正的领导人是徐凌。按资质算,两人的身份差不多,许尚志冒头的时候,徐凌在给哈大全做秘书。但徐凌是领导身边的人,许尚志不敢得罪徐凌,凡是都得听徐凌的。
大军顺利夺取怀庆、彰德。
许尚志父子还准备继续北上,徐凌却站出来说:“大军连日作战疲惫不堪,我们还是在怀庆、彰德一线修整一下吧。”
他们刚停下脚步,哈大全的命令就到了。
大军停止前进,在怀庆、彰德一线布防,以逸待劳与李自成决战。
哈大全变卦,因为樱馆送来的情报。朝廷内部出现了混乱,太原的胜利,让廖应得到了荣誉,也让他成为了被攻击目标。
明朝言官有一个传统,就是见人就骂,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目的很简单,因为骂人的言官想出名,只要弹劾下去一个名人,就可以身价倍增。这种事情写几个字就行,成本实在太低,相对的太诱人。
这次有人拿廖应的出身说事,说他是闽王旧部,跟哈大全勾结要反叛朝廷。
如果朝廷相信,无疑是自毁长城。
其实,这种事情还没有发生,朱由检又不傻,就这么一个能打的,在拉出去砍死,还有谁来办事啊。
这份情报是哈月辉假造,目的就是完成哈大全的计划,赢得哈大全的好感。
哈月辉返回北京,马上安排人去见曹化淳。
最近几日,不见有人来找,曹化淳本想把事情放缓一下。廖应出太原迎敌,这活实在太缺德,如果被人知道,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密探再次上门,曹化淳知道不能在等了。
自己的命,与别人的命相比,还是自己的命更重要。
曹化淳连夜进宫,想找时间进言。就在此事,太原大胜的消息传来,一并送来的还有刘宗敏的人头。
朱由检十分高兴,入了深夜,依然没有睡下。
现在京师四面楚歌,北有满清,西有李自成,南有哈大全,东面是大海。朱由检都感到绝望了,他几乎每日哭泣,身感要做亡国之君。
这时突然传来喜讯,朱由检那能不高兴。
见曹化淳进来,朱由检高兴的说:“廖应真是能臣,杀的闯贼大败,还斩了闯贼的大将刘宗敏。你说我该怎么褒奖他啊。”
曹化淳回道:“皇上,这胜得也太容易了吧。”
朱由检有些怒道:“你此话何意啊。”
为了廖应出战,曹化淳开始泼冷水。他说:“一月前,廖将军还说李自成势大,不可出城决战吗?皇上刚刚下旨责备,就打了胜仗,是不是谎报军功啊。”
最近几年,官军太不给力,谎报军功者不在少数。前几天,他还真下旨责备过廖应,因为弹劾廖应的人太多,他也就是做做样子。
“难道廖应谎报军情?”本就多疑的朱由检开始怀疑了。
曹化淳马上补充说:“皇上也不必多虑,如要知道廖将军是否谎报军功也容易。”
“怎么确认啊。”
“如若廖将军的战报属实,闯贼军粮殆尽,必军心大乱,如果现在出击必然可以大胜。如若廖将军战报是假,他必然不敢出战。”
“要是战报有假,让廖应出战后大败,太原失守京城就为难了。”
“他如若连战报都敢作假,违抗圣旨按兵不动,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大胆。”
“皇上,不听调遣的将军又不止他一个,只要他能守住太原,皇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朱由检无奈的叹息。“我这个皇帝,还算是皇帝吗?大臣不听我的,大将不听我的。连一个可依靠的人都没有,我这个皇帝啊。”
说到此处,朱由检大哭了起来。
为了配合领导,曹化淳也在旁边跟着哭了起来。
陪皇上哭完,曹化淳还不忘替皇帝拟旨,命令太原的廖应出城应战。
有樱馆的密探帮忙,这道圣旨不到一天就到了太原。廖应接到圣旨,马上召集来了部下将帅,宣布了圣旨。
在场的将领,无不反对。
有人说:“将军,闯贼的粮草以尽,在等几日便会溃退,我们还是等几日在出战,不要枉死了兄弟的性命。”
还有声音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绝不可出战啊。”
廖应苦笑道:“可皇命难为啊。”
“将军,别忘了袁崇焕和陈新甲,步他们的后尘啊。”
廖应依然无奈的苦笑。“我如诺不听命,下场就会好吗?别忘了我是闽王旧部,皇上用我已经是高恩厚德,如诺我不听命,即使大胜,也是一死啊。与其身后骂名无数,不如求一个壮烈。”
听大帅如此说,旁边的人沉默了。
廖应说:“我明日出城,是必死了,各位不去我也不强求,大家不用跟我去送死。”
廖应不奢望有人跟着出去。
翌日出战时,愿意跟着出战的,不过区区二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