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停止进攻修整。他原本想第二天发动进攻,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打断了努尔哈赤的计划。大雪整整下了三天二夜,大青沟入口处积雪高达一米深,战马跑不动,连人走路都费劲。
努尔哈赤郁闷了。哈大全高兴了,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被砍死了。
努尔哈赤愤怒的说:“我砍不死你。我饿死你。”
可惜,哈大全带的粮食足够,短时间是饿不死的。反倒是努尔哈赤的军粮出了点问题,因为暴风雪的关系,军粮补给出了点差头,差点酿出一场兵变。
暴风雪让努尔哈赤又多等了二天。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在后世的史书很着名、因为这场大雪,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如果没有这场大雪,哈大全肯定会死在大青沟,以当时战场的情况看,哈大全除了战死,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就是这场大雪,让哈大全得到了喘息,也让哈大全等来了援兵。
这真是一场奇妙的雪的。
天启三年二月十九日。
努尔哈赤苦苦等待的阿敏来了,可阿敏并不是自己来的,在他身后竟然还有五万明军。
阿敏之所以来晚,是因为他被明军咬住了,他很想快点跑,有人却不干。
这个人是孙承宗孙大爷。
孙大爷本人没来,他派来了四个人。就是跟在阿敏后面的四个人。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和赵率教,整个辽东最能打的明军将领基本全来了。当然了,现在的袁崇焕还是个小角色。
毛文龙在海上,没法来。
明军的指挥官是满桂,一个和哈大全有仇的人。
严格的讲,满桂可以等哈大全被努尔哈赤弄死在来收尸。不过作为一个实在人,满桂没有等,没有靠,借刀杀人的事情他不愿意干。况且哈大全是友军,见死不救,说出去也不好。
所以满桂领着宁远附近全部的五万明军跟着阿敏来了。
时间向前推一点点,在宁远的总兵府里,为了救援的问题,还发生过一场小小的争论。
根据多方的战报,努尔哈赤的目标已经昭然于世,哈大全要倒霉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能被努尔哈赤如此重视,动用全部力量,精心安排设计一定要砍死拉到。哈大全应该感到自豪,他得到了当世最了不起的一位英雄的认可。
就此看来,有时候被认可也不是好事,因为可能会被人砍。
当时看着报告的有三个人,都是宁远重要的文官武将。
第一个袁崇焕,现任宁前道,按照明朝以文制武的习惯,是宁远的最高指挥官。
第二个是祖大寿,现任佐参将镇守宁远外海的金岛,负责看护明军的军粮补给物资。
第三个是满桂,现任副总兵驻守宁远协助袁崇焕修筑宁远防务,级别是三个人里最高的。
前面说了,明朝习惯了以文制武,武将已经没有明朝开国初年那么疯狂了,现在更流行的是儒将,就是整天拿把羽毛扇装诸葛亮的那种b货。打仗的本事不一定有,却一个比一个穷酸。
但袁崇焕是个例外,他曾经说过。“别看我是个文官。我却是领兵的将首。”可见在当时局势纷乱的辽东,儒将不吃香,能砍人才是正经的。
袁崇焕发表意见。“阿敏领军进攻中前所,堵住了我们救援哈总兵的去路。真是天意啊。”
袁崇焕摆明了不想去救哈大全,他心里有一个小算盘。哈大全很有钱很有钱,现在钱都放在义州,哈大全如果死了。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去义州接手哈大全的所有财产,发一笔大大的横财。
现在袁崇焕想的不是去救哈大全,而是绕路去救义州。先让哈大全吸引一下努尔哈赤的主力,最好哈大全能顶到他把银子都搬走在被努尔哈赤砍死。
这人啊。真是不厚道。
所以说袁崇焕是个有争议的民族英雄,他抗清是真的,却不代表他就是个好人。能混出头的文官,基本没有多少好人,厚黑学都好着呢。
祖大寿咔吧着眼睛不吱声。他和哈大全又不熟,也没有拿过哈大全的银子,没有必要为哈大全着想。如果哈大全死了,他也许还能分到点银子做封口费。
但袁崇焕忽略了一点,满桂是个实在人。
在他的观念里,自己人再怎么掐都是家里事。我可以骂哈大全,给哈大全下套,背后捅刀子,这些他都干过。但努尔哈赤要干不可以,明明是我看中的靶子,你努尔哈赤凭什么上去射两箭啊。
“如果我们见死不救,恐怕会被世人淬骂吧。”
对于厚道人满桂的发言,袁崇焕和祖大寿都选择了沉默。他们一起看向满桂,好像在问,你难道有办法救哈大全吗?
满桂真的很实在。“我这就带本部兵马去中前所,我一定打退阿敏,北上去救哈大全。他要死,也得被我砍死,轮不到努尔哈赤。”
袁崇焕和祖大寿郁闷了,这是图啥啊。
就在这时孙大爷派人传令,要求袁崇焕全军出击救援哈大全,孙大爷看的是全局,不会想袁崇焕那样小肚鸡肠,救援哈大全在孙大爷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虽然心里不愿意,袁崇焕还是遵守了命令。
因为满桂最先说要去救哈大全,这次的指挥权,自然落到了满桂手里。袁崇焕是真不想救哈大全,在他看来满桂连阿敏都不一定打得过,想救哈大全,门都没有,就让哈大全等死吧。
满桂很实在,一下子把宁远所有的明军都带了出来、孙承忠孙大爷后来知道此事。只强调了一点。“你怎么把所有人都带走了啊。最少应该留几千人驻守宁远才对。”
这个时候宁远城,只剩下了三百多府衙的衙役。
联合的中前所的守军,满桂集合了五万余人。
满桂这么干也不奇怪,因为努尔哈赤不好对付,不多带点人,他心里也不踏实。
在这一天,大青沟之战,即将进入了第二个。
努尔哈赤郁闷了。哈大全高兴了,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被砍死了。
努尔哈赤愤怒的说:“我砍不死你。我饿死你。”
可惜,哈大全带的粮食足够,短时间是饿不死的。反倒是努尔哈赤的军粮出了点问题,因为暴风雪的关系,军粮补给出了点差头,差点酿出一场兵变。
暴风雪让努尔哈赤又多等了二天。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在后世的史书很着名、因为这场大雪,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如果没有这场大雪,哈大全肯定会死在大青沟,以当时战场的情况看,哈大全除了战死,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就是这场大雪,让哈大全得到了喘息,也让哈大全等来了援兵。
这真是一场奇妙的雪的。
天启三年二月十九日。
努尔哈赤苦苦等待的阿敏来了,可阿敏并不是自己来的,在他身后竟然还有五万明军。
阿敏之所以来晚,是因为他被明军咬住了,他很想快点跑,有人却不干。
这个人是孙承宗孙大爷。
孙大爷本人没来,他派来了四个人。就是跟在阿敏后面的四个人。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和赵率教,整个辽东最能打的明军将领基本全来了。当然了,现在的袁崇焕还是个小角色。
毛文龙在海上,没法来。
明军的指挥官是满桂,一个和哈大全有仇的人。
严格的讲,满桂可以等哈大全被努尔哈赤弄死在来收尸。不过作为一个实在人,满桂没有等,没有靠,借刀杀人的事情他不愿意干。况且哈大全是友军,见死不救,说出去也不好。
所以满桂领着宁远附近全部的五万明军跟着阿敏来了。
时间向前推一点点,在宁远的总兵府里,为了救援的问题,还发生过一场小小的争论。
根据多方的战报,努尔哈赤的目标已经昭然于世,哈大全要倒霉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能被努尔哈赤如此重视,动用全部力量,精心安排设计一定要砍死拉到。哈大全应该感到自豪,他得到了当世最了不起的一位英雄的认可。
就此看来,有时候被认可也不是好事,因为可能会被人砍。
当时看着报告的有三个人,都是宁远重要的文官武将。
第一个袁崇焕,现任宁前道,按照明朝以文制武的习惯,是宁远的最高指挥官。
第二个是祖大寿,现任佐参将镇守宁远外海的金岛,负责看护明军的军粮补给物资。
第三个是满桂,现任副总兵驻守宁远协助袁崇焕修筑宁远防务,级别是三个人里最高的。
前面说了,明朝习惯了以文制武,武将已经没有明朝开国初年那么疯狂了,现在更流行的是儒将,就是整天拿把羽毛扇装诸葛亮的那种b货。打仗的本事不一定有,却一个比一个穷酸。
但袁崇焕是个例外,他曾经说过。“别看我是个文官。我却是领兵的将首。”可见在当时局势纷乱的辽东,儒将不吃香,能砍人才是正经的。
袁崇焕发表意见。“阿敏领军进攻中前所,堵住了我们救援哈总兵的去路。真是天意啊。”
袁崇焕摆明了不想去救哈大全,他心里有一个小算盘。哈大全很有钱很有钱,现在钱都放在义州,哈大全如果死了。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去义州接手哈大全的所有财产,发一笔大大的横财。
现在袁崇焕想的不是去救哈大全,而是绕路去救义州。先让哈大全吸引一下努尔哈赤的主力,最好哈大全能顶到他把银子都搬走在被努尔哈赤砍死。
这人啊。真是不厚道。
所以说袁崇焕是个有争议的民族英雄,他抗清是真的,却不代表他就是个好人。能混出头的文官,基本没有多少好人,厚黑学都好着呢。
祖大寿咔吧着眼睛不吱声。他和哈大全又不熟,也没有拿过哈大全的银子,没有必要为哈大全着想。如果哈大全死了,他也许还能分到点银子做封口费。
但袁崇焕忽略了一点,满桂是个实在人。
在他的观念里,自己人再怎么掐都是家里事。我可以骂哈大全,给哈大全下套,背后捅刀子,这些他都干过。但努尔哈赤要干不可以,明明是我看中的靶子,你努尔哈赤凭什么上去射两箭啊。
“如果我们见死不救,恐怕会被世人淬骂吧。”
对于厚道人满桂的发言,袁崇焕和祖大寿都选择了沉默。他们一起看向满桂,好像在问,你难道有办法救哈大全吗?
满桂真的很实在。“我这就带本部兵马去中前所,我一定打退阿敏,北上去救哈大全。他要死,也得被我砍死,轮不到努尔哈赤。”
袁崇焕和祖大寿郁闷了,这是图啥啊。
就在这时孙大爷派人传令,要求袁崇焕全军出击救援哈大全,孙大爷看的是全局,不会想袁崇焕那样小肚鸡肠,救援哈大全在孙大爷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虽然心里不愿意,袁崇焕还是遵守了命令。
因为满桂最先说要去救哈大全,这次的指挥权,自然落到了满桂手里。袁崇焕是真不想救哈大全,在他看来满桂连阿敏都不一定打得过,想救哈大全,门都没有,就让哈大全等死吧。
满桂很实在,一下子把宁远所有的明军都带了出来、孙承忠孙大爷后来知道此事。只强调了一点。“你怎么把所有人都带走了啊。最少应该留几千人驻守宁远才对。”
这个时候宁远城,只剩下了三百多府衙的衙役。
联合的中前所的守军,满桂集合了五万余人。
满桂这么干也不奇怪,因为努尔哈赤不好对付,不多带点人,他心里也不踏实。
在这一天,大青沟之战,即将进入了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