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敷衍之辞,苦于没法子反驳。这一晚,程清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沮丧、窝火。儿子没造他的反,却分明与造反无异。
    翌日早间,程询去正房请安,对程夫人道:“等会儿我要出门一趟,接一位名儒来家中。爹跟您提了没有?”这是他昨日跟父亲谈妥的事情之一。
    程夫人见他恢复了惯有的神采,且态度温和而恭敬,心里老大宽慰,招手唤他到跟前,“还没用饭吧?跟我一起吃。”
    “行啊。”程询随母亲转到饭桌前落座。
    程夫人这才回应他提及的事,“老爷出门上大早朝之前,跟我提了一嘴,让我知会外院管事,照你的意思安排名儒的衣食起居。”语毕,蹙了蹙眉。当时程清远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气得她。
    “那就好。”程询从丫鬟手里接过冰糖燕窝,放到母亲手边。
    程夫人笑了,拿起羹匙,问:“是哪一位名儒?不知道我听说过没有。”
    程询和声道:“京城有位姓叶的女先生,您听说过吧?”
    “听说过。”程夫人颔首,“最早,叶先生在杨阁老家中坐馆,教导他的掌上明珠。学识渊博,只是脾性有些古怪,只教合眼缘的闺秀。眼下在哪家呢?没留意。”提及的杨阁老,是当今首辅。停一停,她问,“瞧你这意思,请来的名儒,是不是与叶先生有些渊源?”
    眼下,叶先生就在城南廖家,指点怡君和她长姐的学问。程询笑着颔首,“正是。将要来家中的名儒,是叶先生的授业恩师姜道成。”
    “是吗?”程夫人面露惊喜,“想当年,姜先生可是名动四方的人物。”又啧啧称奇,“倒是想不通了,你与他素未平生,怎么能请动他的?”
    程询笑出来,“他名动四方的长处是学识,短处是好赌。”
    程夫人忍着笑猜测:“你是不是跟人家打赌了?”
    程询嗯了一声,“姜先生所在之地,离京城不远。前两日,我让程福替我走了一趟,与他打了个赌,他输了。”
    程夫人笑出声,“你这孩子。说你什么好?”
    程询心下汗颜。要不是为着尽快与怡君名正言顺地产生交集,他才不会跟她师傅的师傅打赌——重生的好处,是能仗着绝佳的记忆跟人唱未卜先知的戏,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程夫人拍拍他的肩,“前几日害我担心你跟我闹脾气,是不是担心赌输了的缘故?”身为母亲,凡事都会不自主地跟孩子联系起来。
    “的确。”程询顺势应道。若是可以,除了父亲,他并不想在任何人眼里发生显著的变化。
    程夫人松了一口气,那点儿心结打开来,“日后啊,不论什么事,都及时知会我。我总是向着你的。”
    “我知道。”母亲遇到大事,固然会不分对错地站在父亲那边,但在平时,一向顺着、护着、宠着他。
    “快吃饭,多吃些。等会儿还要出门呢。”程夫人叮嘱道,“接到姜先生,千万别失礼于人。”
    程询笑着称是,喝了一口八宝粥,道:“姜先生过来之后,叶先生应该也要来程府,师徒两个一起收几个学生。娘,这事儿您可别反对。叶先生的书画的功底,不输当世名家,我想让她点拨一二。”
    “不耽误功课就行。”程夫人笑道,“明年二月便是会试,老爷对你寄望颇高,你是知道的。我晓得你天赋异禀,并不担心,平日别让老爷觉得你不务正业就行。”
    长子十二岁那年,便想下场参加乡试,怎奈那年正月里,程家二老爷病故。过三年,她远在外地的兄长病重,在乡试之际命悬一线,程询陪着她回了娘家。后来,她兄长转危为安,考试的时间已过。便这样,长子拖到今年才考取功名。
    程询欣然点头,“那是自然,我晓得轻重。”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对程府而言,不过是多两个教书先生,权当多了两个门客就行。但是,对于叶先生和两个学生,便不是这么简单了。
    这日,叶先生坐在城南廖家内宅的学堂,没如常授课,把姐妹两个唤到跟前,温声道:“我师承于姜先生,敬他如父。这几年,老人家小病小灾不断。我总想着到他跟前尽一份孝心,他不允,是晓得我十分爱重你们姐妹两个,你们又正是好学的光景,要我有始有终,不耽误你们才好。我请他来京城,他懒得走动。
    “这次,也不知程解元如何说动了他,他已进京,日后要在程府坐馆,打算收几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悉心点拨。
    “而且,要我也去程府,帮衬着他。”
    廖碧君和廖怡君听了,俱是神色忐忑,异口同声:“先生,您不要我们了吗?”
    叶先生失笑,“怎么跟小孩子似的。什么叫不要你们了?”
    廖怡君抿一抿唇,走到叶先生跟前,“您都要去程府帮衬姜先生了,我们还能怎么想?姜先生眼光那么高,我们就是有心,大抵也没有入他眼的资质。”
    “是啊。”廖碧君点头附和。
    “听听,这叫什么话?”叶先生笑意更浓,“我看中的学生,资质兴许比师父看中的还好。不准妄自菲薄。”
    廖怡君欣喜笑道:“您的意思是——”
    “师父的意思是,我到程府之后,也能继续指点你们的功课。只是,”叶先生歉然道,“需得你们辛苦一些,每日前去程府专设的学堂。都是娇贵的大小姐,我真不敢让你们每日奔波。更何况,虽说如今世风开化,你们长辈的心思,我却拿不准……”
    “不会不同意的。”廖怡君携了叶先生的手臂,巧笑嫣然,“姐姐的字、我的画刚有起色,决不能半途而废。自程解元高中之后,爹爹时时提及,称赞有加,料想着不会反对我们到程府继续受您点拨。”
    “这话不假。”廖碧君也走到叶先生身侧,笑道,“只是换个求学的地方而已,何来奔波之说?我听着您也不想扔下我们两个,那么,今日我们就告知爹娘。只要您在那边不为难,什么都好说。”
    “如此最好。”叶先生温然笑道,“等会儿我就去跟大太太辞行。大老爷和大太太是否同意,你们及时告知于我。退一万步讲,他们不同意的话,你们也别灰心,大不了,我在程府蒙混一段日子,找个由头回来。”
    师父实心实意地想继续教导,学生实心实意地要继续学,对于眼下情形,退路自是不难寻到。
    说定之后,叶先生离开学堂,去见廖大太太。
    姐妹两个回房时,说起程询居然请得动姜先生一事。
    廖碧君道:“到底是高中解元的人物,不论因何而起,足见姜先生对他的赏识。”
    廖怡君则扬了扬眉,“姜先生来京,是应程询之邀,要叶先生去程府帮衬,闹不好也是程询的意思。仔细琢磨一番,我怎么觉着这位解元行事过于霸道呢?”好端端的,自家恩师要被人拎到别处,叫个什么事儿啊?
    作者有话要说:  程询:说好的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你可别变卦。
    怡君:╭(╯^╰)╮你要是表现不好,那就是一见就烦、再见就掐架了。谁重生谁缺理啊\(^o^)/~
    ·
    谢谢祁明月、无名权兵卫两位小仙女的评论,早上仔细看了,开心得要冒泡。真是好美好舒服的文字啊。
    另,上章红包稍后发,本章红包继续哦,不要大意的砸我留言吧。
    晚安。
    感谢:
    爱你们,我决定努力做粗长的更新君啦~么么哒!
    第4章 步生莲
    004 步生莲(三)
    廖碧君笑道:“真霸道的话,还能容得我们前去程府?程解元不可能有那么多心思的。没必要,对不对?”
    廖怡君无所谓地笑了笑,“不管那些,要爹爹答允最要紧。”
    “这倒是。”
    先前在叶先生面前,说要请爹娘同意,也只是随口一说,压根儿没想去问母亲的意思。
    廖大太太平日总把“女子无才便是德”挂在嘴边,打心底不赞成她们读诗书、做学问。是不难见到的那种重男轻女的妇人心思。
    廖大老爷是严父面孔,值得庆幸的是,从不反对两个女儿的求学之心。关乎这种事,都会爽快应允。
    当日,姐妹两个掐着时间去了外院,等候在府门内。
    廖大老爷下衙回府,二人迎上前去,陪父亲回内宅的路上,把叶先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听得此事与程询、姜道成有关,廖大老爷意外地扬了扬眉,思忖片刻,道:“明日我派管家出去,问明两位先生和程府的意思。你们要每日前去程府的话,廖府不能失了礼数。”
    他对次辅程清远一点好感也无,却很欣赏聪明绝顶的程询、才华横溢的姜道成。文人相轻不假,但要分对谁,程询和姜道成那样的文人翘楚,寻常人真没轻慢的资格。
    姐妹两个听了,立时笑逐颜开,向父亲道谢。
    廖大老爷被她们的情绪感染,笑了笑,告诫道:“去归去,你们可不能惹事。”
    廖碧君忙保证道:“爹爹放心,我们一定会谨言慎行。”
    父女三个说着话回到正房,见到廖大太太,谁都没提方才说定的事。
    .
    程府东院。
    姜道成坐在厅堂,没好气地看着程询。
    前几日,这后生派小厮寻到他面前,针对当地一桩案子跟他打赌,随附一封注明好几项事由的赌约,惹得他瞧着信运了半晌的气:他就在案发的县城,且在县衙中有熟人,眼看着就要结案了,怎么想都不会再出周折,程询却笃定案情发生逆转,更与他赌上了未来几年的运道,说如果料错此事,便搁置功名路,到他跟前做几年洒扫的书童。
    太狂了。
    他相信有神机妙算的人,并不敢断定程询日后不会成为那样出色的人,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程家这大少爷如今还太年轻,还没出门历练过,信誓旦旦地跟他来这么一出,只能让他认定是中了解元之后的浮躁、张狂。
    他忍不得,当即应下赌约。
    后来……后来他就带着书童来了京城程府,懊恼、怄火得快找不着北了。
    程询不难猜到老人家的心绪,陪着笑,亲自沏好一杯碧螺春,“先生,请慢用。”
    姜道成见他做派与信中的态度大相径庭,不免意外,“我还以为,你是狂得没边儿的人。”
    “晚辈晓得。”程询显得愈发谦恭,“先前的激将法,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望您见谅。”
    姜道成扯了扯嘴角,喝了一口茶,眉眼舒展开来,“好茶。”
    程询道:“听说您喜欢,便寻了些上品。”
    姜道成如实道出心绪:“思前想后,我瞧着你,心惊肉跳的。”隔着好几百里料定一些事的结果,太反常了。反常即为妖,这道理他听过无数次了。
    程询笑出声来,避重就轻:“您是什么人物啊?喜好常有人谈起,我只是稍加留心,记下了而已。”
    姜道成不予置评,岔开话题:“说说那个案子吧。”
    那个案子,是一个商贾家中出了人命,刚满十八岁的丫鬟中毒而亡。官员若没有一定的权势,都不能处死府中下人,何况商贾之家。丫鬟的至亲要讨个公道,及时报官。
    县令查来查去,通过商贾一家上下的口供,找出了嫌疑最重的账房管事。
    那账房管事起初矢口否认,经过半年的牢狱、大刑之灾,承认是自己下毒杀害丫鬟,理由是那丫鬟时常对他冷嘲热讽,他想给她点儿教训,并没想杀死她,怎奈自己不懂药理,下在饭菜里的药分量重了些,便有了丫鬟的身死。
    县令想不出别的可能,便认为可以结案了。
    这案子,正常发展的话,真凶要在一年后落网。
    商贾之妻,是活脱脱的母老虎、妒妇心性,夫君跟哪个女子多说几句话,都会心生不满,但在人前,却是敦厚的做派。
    商贾与丧命的丫鬟有染,暗度陈仓的日子长达三年,好几次提及把丫鬟收房,抬为妾室。商贾的妻子不肯答应,总是不能如愿把丫鬟逐出家门,妒火燃烧到一定地步,起了杀心。
    当家主母选定替死鬼,吩咐下人统一口风应对官府的询问,并非难事。是在结案之后,商贾一直觉得愧对丫鬟,没让她生前享什么福,又屡屡看到发妻做噩梦,哭喊的言语充斥着恐惧,起了疑心,反复盘问下人。一来二去的,梳理清楚整件事,把发妻告上了公堂。
    前世,因为案情的反复,上报至朝堂,错判了案情的县令得了很重的责罚。
    程询清楚地记得原委,觉着都不是什么善类:惹祸的根苗是商贾,身死的丫鬟也有行差踏错之处,商贾之妻偏激到那地步,商贾该是功不可没,可平白杀人、害人的罪,任谁都无从宽恕。
    做替死鬼的账房管事最无辜。
    今生要元凶尽快伏法,派人用程府的名头敲打商贾和县令即可。他们怎么想不打紧,重要的是这结果。

章节目录

撷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九月轻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月轻歌并收藏撷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