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突击,杀进城去!”
    一见到大举从山林间冲将出来的唐军骑兵,噶尔·赞婆便已知大事不妙,心中虽慌,但却并不乱,在他看来,此时己方长途奔袭之后,人马俱疲,骤然遇袭之下,既无力与唐军伏兵正面相抗,也极难从唐军伏兵手中全身而退,此时若是就此转身而逃,不但难以逃出唐军的趁势掩杀,更可能因此而冲乱了随后将至的己方大军,势必将导致全军溃败无地之下场,而今,唯一扭转败局的机会便是尾追着李显所部冲进城中,趁这部唐军残部未能站稳脚跟之际,一举击溃之,并将李显拿在手中,以作为威胁之人质,有鉴于此,噶尔·赞婆不单不就此撤兵,反倒挥舞着弯刀,下达了突击之令。
    “放箭!”
    噶尔·赞婆不愧是智将,其之算盘打得可谓是极其顺溜,倘若一切真按其计划而行,或许真有着一举扭转败局之可能,奈何现实却给了噶尔·赞婆重重的一击——就在吐蕃军拼死向洞开的城门发动突击之际,一声断喝突然如雷般响了起来,霎那间,看似无人的城头上突然出现了一排排手持弓弩的于阗士兵。
    完了!冲刺在大军中段的噶尔·赞婆一看到城头上站起来的于阗弓弩手人数众多,心猛然便沉到了谷底,可惜于阗官兵显然没空去体恤噶尔·赞婆那绝望欲死的心情,但听阵阵弓弦声暴然而响中,无数的钢箭、雕羽箭如同瓢泼大雨一般地落入了冲锋中的吐蕃大军阵列里,霎那间便激起了阵阵的惨嚎之声,无数的吐蕃骑兵连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便成了箭下之亡魂,原本就稍显散乱的冲锋队形彻底陷入了一片的混乱之中。
    “撤,快撤!”
    眼瞅着前军已溃乱不堪,噶尔·赞婆自是知晓败局已无可挽回了,哪还顾得上要活捉李显的使命,大吼了一声,不管不顾地一拧马首,领着一众亲卫,于混乱一片的战场上绕了个弧线,沿着来路调头狂奔了去,他这么一带头逃跑,其手下本已乱成一团的官兵又哪还有丝毫作战之勇气,全都哗啦啦地溃散了开去,试图逃离必死之命运。
    “儿郎们,杀啊,杀光贼子,杀,杀,杀!”
    自接到李显的飞鹰传信之后,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已率三千精锐骑兵在这山林里猫了两天的时间,早就憋坏了,这一见吐蕃军要逃,哪里肯依,挥舞着独脚铜人,嘶吼连连地便率部杀进了乱军丛中,所过之处,人仰马翻,并无一合之敌,生生杀得吐蕃官兵心胆俱丧。
    杀出山林的唐军骑兵人数并不多,就三千骑兵而已,看起来只有吐蕃军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可唐军乃是以逸待劳之师,又岂是师老兵疲的吐蕃军能比拟得了的,这一通狂杀之下,可怜吐蕃官兵就跟待宰的羔羊一般,连个还手之力都没有,被唐军一个冲锋便已是死伤累累,足足有两千余人就此成了地狱之亡魂,战场上人马尸体横陈遍野,血流成河,其状可谓是惨不忍睹到了极点。
    “吹号,收兵!”
    李显此番并没有再亲自上阵,而是站在了残破的城墙上,面色淡然地看着李谨行所部砍杀吐蕃乱兵,直到见着远处烟尘滚滚而来之际,这才不紧不慢地下了将令,此言一出,自有传令兵吹响了收兵的号角,不数刻,正杀得欢快无比的唐军精骑纷纷勒住了狂奔的战马,缓缓地撤回到了城墙之下,就地列阵,摆出的竟不是防御阵,而是三角突击阵,浑然没将滚滚而来的数万吐蕃大军放在眼中。
    吐蕃大军来得很快,但并没有一到便发动急攻,而是在离城三里开外便压住了速度,不紧不慢地排好了阵型,而后步、骑联动,缓缓地向废城压了过去,速度虽不快,可气势却是不小,摆出的竟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跟唐军死战到底之架势,大军行进间,一股子悲壮之气息愈聚愈浓,到了末了,竟有如实质一般,令人有种喘不过气来的窒息感。
    好家伙,到了此时还玩心理战,啧啧,厉害,厉害!望着缓步前压的吐蕃大军,李显脸色虽平静依旧,可心里头却是起了些微澜,只因他已猜出了噶尔·钦陵的用意之所在——吐蕃大军摆出这副不惜死战的架势不是为了战,而是为了和,说穿了便是以战逼和!
    李显并不反对和平,实际上,这些年来大唐对外征战不断,国库已是有些空虚了,再加上今年的大规模旱灾,强大无比的大唐其实已无再度发起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倘若强行要战,那绝对是穷兵黩武了的,非得伤了国本不可,再说了,安西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大唐也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来整顿内部以及积蓄实力,能有个阶段性的和平的话,实是吻合大唐之实际需要的,当然了,话又说回来了,这等和平自不可能是祈求来的,而是要用铁与血去打出来的,这也正是李显此番冒死率部杀进吐谷浑的根由之所在。
    李显需要和平,噶尔·钦陵同样也需要和平,不仅仅是收拾被李显砸得稀巴烂的吐谷浑之需要,同时也是其整顿吐蕃内部分歧的需要,就算没有李显此番出击,噶尔·钦陵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再对大唐发起攻势,而眼下么,这个时间恐怕就得被延后再延后了,然则不管怎么说,双方既都已打不下去了,那便有了和谈的基础,至于谁能占到便宜,那就看谁的谈判技巧更高上一些了。
    “某,噶尔·钦陵在此,有请周王殿下阵前一会!”
    果然不出李显所料,吐蕃大军推进到离废城一里之际,便即停了下来,紧接着便见噶尔·钦陵空着双手、单人匹马地来到了城下,对着城头一拱手,语气诚恳地发出了邀请,声线虽平和,可话语却传遍了整个战场,足显其内力之深厚。
    “殿下,您不能去,小心有诈!”
    “殿下,蕃狗诡诈,您不可轻动啊。”
    “殿下,且容末将代您前去!”
    一听噶尔·钦陵发出如此邀请,聚集在李显身后的李贺等诸将生恐李显有闪失,纷纷出言进谏道。
    “无妨,天下虽大,能伤得孤的却无几人,诸公在此严加戒备,孤去去便回。”
    李显虽猜到了噶尔·钦陵出言邀请的用心,但却没打算就此说破,而是哈哈大笑着摆了摆手,吩咐了一句之后,大步行下了城头,策马奔向了噶尔·钦陵,径直来到离其不过一丈之地,这才勒住了胯下的战马,也不做声,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
    “殿下少年英雄,某不得不服啊。”
    望着李显那张年轻英挺的脸庞,噶尔·钦陵苦笑着摇了摇头,满是感慨地叹了口气道。
    “将军过誉了,有甚话便直说好了,孤向来不喜绕弯子。”
    李显丝毫不因噶尔·钦陵的感慨而动色,语气平淡而又不容置疑地说了一句道。
    “也好,那某便直说罢,贵我两国本是兄弟之邦……”
    噶尔·钦陵听出了李显话里的意思,眉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皱,可也没反对,点了点头,张口便欲先定下调子。
    “且慢,将军所言,孤实不敢苟同,贵国前赞普松赞干布于我大唐向来是称臣,彼此乃宗主之关系,何来兄弟之言论,此话休得再提!”
    李显可没打算跟吐蕃人称兄道弟的,哪怕是虚假的,也一样不成,这便强势无比地出言打断了噶尔·钦陵的话语。
    “诚然如是,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贵我两国如今已是并立之势,此总归不假罢?倘若战火连绵不息,怕也不是殿下所乐见之事罢,若能得和平相处,胡不为之?”噶尔·钦陵被李显的强势话语生生噎了一下,可毕竟城府深,倒也没就此发作,只是平心静气地接着说道。
    “将军此言有理,孤亦是这般想法,若能彼此化干戈为玉帛,那倒是好事一件,可有一条还请将军先办了,再谈和平不迟。”李显本就是谈判之高手,加之此时有是主动权在握,更是不容噶尔·钦陵分说,强硬无比地回了一句道。
    “哦?殿下请讲,某听着便是了。”
    噶尔·钦陵心中尽管极为不满李显的强硬,可却并未表现出来,而是心平气和地回答道。
    “将军要谈和平也成,还请先将前番大非川一战中我大唐被俘之将士交出来,否则就不必奢谈和平,要战,我大唐自当奉陪到底!”李显一路强硬到底,压根儿就不给噶尔·钦陵讨价还价的余地。
    “可以,然某也有一条件,久闻贵国太平公主贤淑过人,我家赞普亦是人中之杰,若能许亲,则又是文成公主当年之佳话,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按吐蕃之惯例,战俘乃是各部落之奴隶,是私产,纵使噶尔·钦陵再强势,也不敢公然让各部族无偿地将人都交出来,真要达成此事,噶尔·钦陵非得大出上回血不可,可面对着李显的强势,噶尔·钦陵也只能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不过么,很快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噶尔·钦陵的要求并不算过分,毕竟大唐和亲外族的事儿可是多了去了的,实际上,前世那会儿,也差不多是在此时前后,吐蕃人真的跑洛阳去提了亲,指明要娶的也正是太平公主,只是高宗与武后舍不得亲身女儿嫁给外蕃,就拿金城公主出来凑了数。噶尔·钦陵这话若是对他人说的话,倒也没啥大不了的,可对李显来说,那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侮辱了——在李显看来,将和平的担子压在公主们的肩头上,本身就不公到了极点,再说了,和亲从来都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和平,所得的不过是虚假的停战罢了,此时此刻的大唐又何须靠牺牲公主们的幸福来换得苟安,有敢犯唐者,打便是了!
    “孤不敢苟同,将军若是真有心和平,孤可以给你和平,只消将战俘尽数交回我大唐,孤许尔五年之期,其余之言休要再提,不服,那便打好了!”李显丝毫没有给噶尔·钦陵留面子的意思,冷笑了一声,给出了最后的通牒,直听得噶尔·钦陵眉头生生皱成了个偌大的“川”字,脸上的神色也因之变幻个不停……

章节目录

回到盛唐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凤鸣岐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凤鸣岐山并收藏回到盛唐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