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后,梁山的大改制终于开始了,王英把自己的一系列方案都已经下发到了各头目手中,经过他们的反馈提议进行了一些修改之后,便在这年的第一次全体头目大会上,批准执行了。
民政方面的改变不大,为了不刺激到官府,暂时不用品级制度,只设置了职位,职责更加简单明确,又用了很多后世的职位名称。
民政局升一级为司,李椋为民政司长,一切民政事务都归他管理,新村从里上升到镇,改名西山镇,李椋兼任镇长,民政司下属官办的厂子一把手为厂长,新成立的梁山幼蒙书院,李清照任院长,以上为里长待遇,各个部门的吏员皆为‘吏’,跟别处不同的是,他们是可以升为主官的,其他各局照旧,不过也都进行了人员扩编。
主要变动集中在军方,特别是陆军,王英对后世军队制度只是知道些皮毛,不过凭这点东西已经足以进行一次改制了,他也打过几仗了,觉得后世的经验应该比较先进,行不行先拿来试着用用再说。
首先进行了军队编制的改编,全军全面改为三三制,十人为一班,设十将一名;三班为一牌,设牌将一名;三牌为一都,设都头一名;三都为一指挥,设指挥使一名,各级的护卫、旗手、传令兵等另置。
每个都里不止有战兵,还要有辅助作战的辅兵,战兵保持一百人,再加辅兵二十人,战兵只负责作战任务,其他一切事务都由辅兵负责,比如运输、做饭、挖沟、建寨等事。
战兵又分为老兵和新兵两种,只有参加过一场战斗的士兵才能称为老兵,否则到老也是新兵,新兵也是通过训练考核的,没通过之前称为后备兵,各单位的兵种配备另议。
其次是施行军衔制,军官共分为士、尉、校、将四级,每级三阶,跟后世类似,最低位下士,最高为上将。
目前阶段军衔对应的军职分别为,老兵参军年限多,立功者或者武力出众者,可为下士、中士,十将是上士,牌将是少尉,都头是中尉,指挥使是上尉。
各步兵都重新进行整编,编成了三个指挥,武松任第一指挥指挥使,下属苏定、牛通两个都;王寅任第二指挥指挥使,下属厉天佑、焦挺两个都;厉天闰任第三指挥指挥使,下属鲍旭、薛永两个都,亲卫队李逵升为正都头。
三个指挥都编制不满,暂缺一个都,苏定的人手由来投的济州官兵组建,牛通的部属是接手厉天闰的跳虎涧山贼,鲍旭和焦挺二人部属的主力还是以他们枯树山强人为主,虎头陀的位子暂时没定,这还要看能不能拉来那个山士奇,能拉来多少人马,到时看情况再新建单位。
两个辅兵都扩充一倍人数,各为两百人,杜迁改为工兵都,不负责作战,专门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事情,又把梁山一大半的工匠都配给了他们,宋万改为辎重都,专一运输粮草物资,还建有两个医士班,也暂时归辎重都管理。
又组建了一个骑兵都,林冲被调出步兵学堂,以张教头代替,林冲降一级为骑兵都头,骑兵人选由林冲在各单位挑选,各单位要优先保证骑兵兵源,梁山前后共收罗了四十余匹可用战马,刚好是一个骑兵都,王英费尽心思总算有了自己的骑兵队伍。
武松、王寅、厉天闰、张教头、闻人世崇几人军衔为上尉,阮小二两次指挥水战大胜,有功,同为上尉。林冲、李逵、厉天佑、薛永、苏定、鲍旭、焦挺、牛通、杜迁、宋万,阮氏三雄、张荣、薛庆皆为中尉。
武松总算成为了梁山步兵第一人,其他两个步兵指挥使的能力本事也都不弱,他们三人的水平在那摆着呢,其他人没人敢不服。
厉天佑虽然狂妄,也知道有哥哥已经当指挥使,自己绝对不能再争了,过犹不及,否则会遭忌,李逵马虎,只求上战场能杀个痛快,不在乎官职,薛永是老实人,牛通本事不大,都不说什么,其他鲍旭几个新人就更没意见了。
就是林冲反倒降了一级,似乎很倒霉,不过大家都知道他一直想从学堂里脱身,能够带兵已是谢天谢地了,而且带的还是人人艳羡的骑兵!其实他林冲才是这次改制收获最大的人!
在大会上,王英现场就为这些中尉以上军官发放了军衔,为了能在穿盔甲时还能看到军衔,梁山的军衔都做成可以套在上臂处的大臂章,臂章在王英的创意下,由精通书画的李清照院长亲自设计而成。
所有臂套皆为红色,外臂处有一块半个巴掌大的圆方盾形的白底厚布,军衔便显示在这里。
普通士兵的底色为黑色,上面显示白色的刀剑交叉图案,士官为绿色,图案为黄色刀盾交叉,尉官为铜底座十字银星,阶位不同,各级图案的数目也不同。
在场的军官依次领了军衔后,都兴奋不已,回到座位上就立刻把臂套打开,套到手臂上,看看效果如何,互相一比,果然无比气派,比穿金盔金甲还要威风!
最后军服也做了改变,为了和宋军的红色军服相区别,梁山军改为灰绿色,之所以采用灰绿色,一是耐脏,二是染色成本低,用草木灰就能染出这种颜色来,三是王英前世听过红、黑这两种古代军服主色,容易给士兵造成心理压力,绿色是最让人感觉宁静清醒的颜色,很适合作战环境残酷的士兵。
另外新制作的军服都换成了短衣样式,只有冬服才加一件长绵衣。
臂章虽小但制作精细,兵服厂还没有做完,只是为了这次授衔先做出了一批尉级军官的,剩下的估计四五日之内就能全部下发到每个士兵,军服的染色倒是容易,一个大池子一次性几百件放进去染就行了,他们打算一个都一个都的更换,预计最多不出十天,整个梁山军队就能换装挂衔完毕。
民政方面的改变不大,为了不刺激到官府,暂时不用品级制度,只设置了职位,职责更加简单明确,又用了很多后世的职位名称。
民政局升一级为司,李椋为民政司长,一切民政事务都归他管理,新村从里上升到镇,改名西山镇,李椋兼任镇长,民政司下属官办的厂子一把手为厂长,新成立的梁山幼蒙书院,李清照任院长,以上为里长待遇,各个部门的吏员皆为‘吏’,跟别处不同的是,他们是可以升为主官的,其他各局照旧,不过也都进行了人员扩编。
主要变动集中在军方,特别是陆军,王英对后世军队制度只是知道些皮毛,不过凭这点东西已经足以进行一次改制了,他也打过几仗了,觉得后世的经验应该比较先进,行不行先拿来试着用用再说。
首先进行了军队编制的改编,全军全面改为三三制,十人为一班,设十将一名;三班为一牌,设牌将一名;三牌为一都,设都头一名;三都为一指挥,设指挥使一名,各级的护卫、旗手、传令兵等另置。
每个都里不止有战兵,还要有辅助作战的辅兵,战兵保持一百人,再加辅兵二十人,战兵只负责作战任务,其他一切事务都由辅兵负责,比如运输、做饭、挖沟、建寨等事。
战兵又分为老兵和新兵两种,只有参加过一场战斗的士兵才能称为老兵,否则到老也是新兵,新兵也是通过训练考核的,没通过之前称为后备兵,各单位的兵种配备另议。
其次是施行军衔制,军官共分为士、尉、校、将四级,每级三阶,跟后世类似,最低位下士,最高为上将。
目前阶段军衔对应的军职分别为,老兵参军年限多,立功者或者武力出众者,可为下士、中士,十将是上士,牌将是少尉,都头是中尉,指挥使是上尉。
各步兵都重新进行整编,编成了三个指挥,武松任第一指挥指挥使,下属苏定、牛通两个都;王寅任第二指挥指挥使,下属厉天佑、焦挺两个都;厉天闰任第三指挥指挥使,下属鲍旭、薛永两个都,亲卫队李逵升为正都头。
三个指挥都编制不满,暂缺一个都,苏定的人手由来投的济州官兵组建,牛通的部属是接手厉天闰的跳虎涧山贼,鲍旭和焦挺二人部属的主力还是以他们枯树山强人为主,虎头陀的位子暂时没定,这还要看能不能拉来那个山士奇,能拉来多少人马,到时看情况再新建单位。
两个辅兵都扩充一倍人数,各为两百人,杜迁改为工兵都,不负责作战,专门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事情,又把梁山一大半的工匠都配给了他们,宋万改为辎重都,专一运输粮草物资,还建有两个医士班,也暂时归辎重都管理。
又组建了一个骑兵都,林冲被调出步兵学堂,以张教头代替,林冲降一级为骑兵都头,骑兵人选由林冲在各单位挑选,各单位要优先保证骑兵兵源,梁山前后共收罗了四十余匹可用战马,刚好是一个骑兵都,王英费尽心思总算有了自己的骑兵队伍。
武松、王寅、厉天闰、张教头、闻人世崇几人军衔为上尉,阮小二两次指挥水战大胜,有功,同为上尉。林冲、李逵、厉天佑、薛永、苏定、鲍旭、焦挺、牛通、杜迁、宋万,阮氏三雄、张荣、薛庆皆为中尉。
武松总算成为了梁山步兵第一人,其他两个步兵指挥使的能力本事也都不弱,他们三人的水平在那摆着呢,其他人没人敢不服。
厉天佑虽然狂妄,也知道有哥哥已经当指挥使,自己绝对不能再争了,过犹不及,否则会遭忌,李逵马虎,只求上战场能杀个痛快,不在乎官职,薛永是老实人,牛通本事不大,都不说什么,其他鲍旭几个新人就更没意见了。
就是林冲反倒降了一级,似乎很倒霉,不过大家都知道他一直想从学堂里脱身,能够带兵已是谢天谢地了,而且带的还是人人艳羡的骑兵!其实他林冲才是这次改制收获最大的人!
在大会上,王英现场就为这些中尉以上军官发放了军衔,为了能在穿盔甲时还能看到军衔,梁山的军衔都做成可以套在上臂处的大臂章,臂章在王英的创意下,由精通书画的李清照院长亲自设计而成。
所有臂套皆为红色,外臂处有一块半个巴掌大的圆方盾形的白底厚布,军衔便显示在这里。
普通士兵的底色为黑色,上面显示白色的刀剑交叉图案,士官为绿色,图案为黄色刀盾交叉,尉官为铜底座十字银星,阶位不同,各级图案的数目也不同。
在场的军官依次领了军衔后,都兴奋不已,回到座位上就立刻把臂套打开,套到手臂上,看看效果如何,互相一比,果然无比气派,比穿金盔金甲还要威风!
最后军服也做了改变,为了和宋军的红色军服相区别,梁山军改为灰绿色,之所以采用灰绿色,一是耐脏,二是染色成本低,用草木灰就能染出这种颜色来,三是王英前世听过红、黑这两种古代军服主色,容易给士兵造成心理压力,绿色是最让人感觉宁静清醒的颜色,很适合作战环境残酷的士兵。
另外新制作的军服都换成了短衣样式,只有冬服才加一件长绵衣。
臂章虽小但制作精细,兵服厂还没有做完,只是为了这次授衔先做出了一批尉级军官的,剩下的估计四五日之内就能全部下发到每个士兵,军服的染色倒是容易,一个大池子一次性几百件放进去染就行了,他们打算一个都一个都的更换,预计最多不出十天,整个梁山军队就能换装挂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