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四公子大会桃叶渡。
    南京城将近五百书生齐集于此。
    桃叶渡在淮清桥东,十里秦淮河与青溪在这里交汇,水面宽阔两岸繁华,画舫河房林立。
    桃叶渡的名字来源没人说得清楚,但是传说很多,有的说东晋时期,这里两岸遍植桃树,桃叶、桃花飘落河面,有撑船渡人过江的艄公看见了说‘桃叶也渡河’,因此桃叶渡由此得名。
    关于桃叶渡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东晋时代的王献之,王献之有两个侍妾,名曰桃叶、桃根,王献之深爱两个侍妾,而两女娘家在河对面,因此常常往来桃叶渡口,王献之常常在这里守望,这里是桃叶渡河的地方,因此得名。
    这个传说因为涉及到爱情故事,因此更给桃叶渡增添了一抹亮色,但是事实未必如此,后世有人考证真正的桃叶古渡其实长江上的渡口,位置在浦口的桃花山下。
    但是秦淮河文人汇聚,历朝历代长有文人诗人在桃叶渡作诗,因此秦淮桃叶渡的名气远大于浦口桃叶渡,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由于是渡口,因此对岸有一处平坦的空地,中央还有一个亭子,这里又有许多人文故事,又是著名景点,因此文人墨客常常在这里游玩,在这里集会。
    金陵四公子也选择这里,因为媚香楼虽好,可是不可能容纳几百人与会,那样就没有气势。
    金陵四公子之所以邀请众书生集会,原因是他们有一个野心,他们想借助这次对抗锦衣卫,甚至坐牢后取得的声望,成为江南年轻士子中实际的领袖。
    “各位仁兄,吾等熟读圣贤之书,虽未列入朝堂,或一秀才,或一举人,或童生白身。但位卑不敢忘忧国,虽在乡野,不忘报国之心。特邀众贤君子,集会桃叶古渡。”
    黄凤府站在桃叶渡亭下声嘶力竭的大声叫喊。
    四公子和十来个举人,则坐在桃叶亭里面,气定神闲的交谈。
    而亭子外面,一众书生,青衫儒服,静坐在地,下铺竹席草席,静静的听着。
    远处渡口两边,还有许多的百姓,正好奇的围观。
    黄凤府很激动,在几百个书生面前大声议论,这种抛头露脸的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
    给他这个出头露面的机会的是四公子,而给四公子机会的则是杨潮。
    黄凤府昨夜拜会四公子,向四公子建言,四公子开始不以为意,尤其是冒襄一直不甚喜黄凤府,但是当黄凤府说完,几人完全愣住了,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还有这样的机会,而机会险些就白白错过了。
    黄凤府出完主意后,当即表示他愿意鞍前马后替四公子张目,四公子互相商议了片刻,就答应让黄凤府帮他们邀群书生集会,要黄凤府帮他们做事。
    所以才有了今日的桃叶集会盛况。
    “吾等齐聚于此,非为哗众取宠,乃为天地公义。衮衮诸公,南畿士子有之,苏杭士子有之,齐聚南都,盖因锦衣卫跋扈不法,吾等乃为生民立命而来,为天地立心而来!”
    黄凤府说的书生们中一阵阵激动,很打动他们的心。因为锦衣卫惹了众怒,这些书生才慷慨而来,本来也许只是一时气愤,却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竟然提高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程度,当然冠以这种大义之名,他们更乐意接受,而且接受的心安理得,接受的非常舒坦。
    “今无南畿、苏杭之别,只有精诚赤子之心。吾等不计个人得失,不惧权贵之威,随金陵四公子,敢问诸侯讨公义,敢向天穹挂新星。本持公心,四公子不计安危,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说道这里,所有的书生一阵阵迷糊,这到底要说什么啊,绕的人头晕。
    只有桃叶亭中的人面色平淡,胸有成竹。
    黄凤府说到这里大吸一口气:“昔者,有天如公张溥,大会南北士子于虎丘,今者,有四公子,集会众公义之士于桃渡。区区不才,敢情四公子不惜己身,公忠体国,当仁不让,当新结一社,吾等不才愿奉四公子为首,非为党同伐异,非为结党营私,实为天下万民请命。”
    黄凤府什么肉麻的话都敢说,可是四公子却没有丝毫愧意,大方的受了,连外面坐地的那些书生,也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他们说惯了大话空言,好似他们真的有这样的大抱负。
    黄凤府说到这里又停了停,他看到坐下的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终于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当知道原来四公子让他们四发请帖,请他们来集会,却是为了成立一个文社,效仿的对象正是当年的张溥。
    张溥结复社的时候,不过三十二岁,四公子中年长的冒辟疆今年三十岁,陈贞慧更是三十有七,比当年的张溥更年长,论文章风采虽然四公子任何一个都还不及当年的张溥,可是四公子加起来却要超出当年初出茅庐的张溥许多了。
    当年张溥结复社,南北士子多有捧场,最后发展到了几千人的规模,但是真正的核心还是吴昌时等一批最初的心腹。
    今天虽然在做只有不到五百人,可是一想复社如今的地位,旗帜周延儒是首辅,吴昌时是郎中,都是大名鼎鼎之人。
    在座的书生不由升起了心思,以四公子的文采,将来进士及第做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以他们的身份背景,仕途也会是一帆风顺,以他们今日的人望,不难成为将来的领袖,虽然此时集会的人数少,可是却是最早加入的,如果此时捧四公子的场,将来是不是能仗着四公子的势力平步青云呢,这样想着书生们开始积极交谈,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既然是结社,那该有个名字啊?”
    这时候终于有一个书生嚷了起来,看来对结社很有兴趣。
    其他书生也跟着应和:“对啊,得有个名字。”
    “天如公立复社,取兴复古学之意,咱们桃渡结社,也该有个名字。”
    书生们一个个热烈讨论起社团名字来。
    黄凤府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他帮四公子散发请帖,帮四公子挑出话头,到了宣布社名这样的重要关头,还是要四公子出面的好。
    于是黄凤府大声喊道:“名号自然有,请四公子揭帖!”
    说完,一指厅中一块牌匾状物体,上面裹着一层红绸。
    这时候四公子不紧不慢的站起来,面朝众人,深深作揖。
    然后冒襄代表说话:“诸位。吾等读书种子,身负家国荣辱。在野则忧吾君之多难,在朝当忧吾民之多艰。吾等四人不才,斗胆倡议,与诸公集会,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说到这里,冒襄停顿了一下。
    陈贞慧揖拜,接着道:“所以本社取名‘二立’,誓为天地万民立心立命,虽皓首枯骨不忘初心!”
    陈贞慧说完,那边方以智和侯方域,已经将牌匾抬了起来。
    冒襄和陈贞慧一人一边,突然一拉,红绸落地。
    露出一张干净的厚木板,上面书写两个大大的黑字:二立!
    接着冒襄和陈贞慧帮着侯方域、方以智,一同抬起大匾,如同捧着给孔圣人的贡品,神色凝重,缓缓走出亭子。
    方以智道:“诸位此匾即为吾等之决心。愿入吾二立社者,敢情落笔署名于此匾。”
    侯方域道:“敢情与吾四人共奉此匾迎祭于圣庙,待禀明先师孔圣后,树碑刻石!”
    这四人闹出的明堂倒是新鲜,弄出这一块二立匾,然后还要让众多书生签字,然后带着匾额去夫子庙祭祀孔子,禀报给孔子他们的志向,最后还要树碑刻石,让众多书生感觉到一股压力。
    明代的社团,其实很松散,没有什么限制,你可以是复社之人,同时还能是其他社团之人,并没有什么限制,因此很多人身份十分模糊,既跟这个社团交往深厚,又跟那个社团关系很好,说不清楚他是到底是哪个社的。
    就是因为没有明文公示,可是要是签上名字,禀报给孔子知道,而且还刻在石头上,这不是天下皆知了吗,这不是给自己打上了固定的烙印了吗,以后想要首鼠两端可就难了。
    张溥的复社,风光的时候,几千人参加,落魄的时候,很多人都否认自己是复社之人。
    正是因为读书人投机取巧,只想借着社团的东风平步青云,可不愿意跟社团同甘共苦。
    但是四公子此举,就让加入者无法投机,这辈子都得跟这个文社同生共死宠辱与共了。
    因此许多人都犹豫起来,虽说四公子名头很大,尤其是这次在南京哄闹,更是让他们的名声天下皆知,不仅仅是金陵四公子,简直成了江南年轻书生的表率,说成江南四公子也不过分。但是毕竟比张溥、钱谦益还差了很远,这新成立的二立社比复社,比东林党也远远不如,谁敢说将来会有前途。
    因此一时间没人敢签字。
    但是四公子却没有丝毫犹豫,将二立匾额抬出了亭子,放置于台阶一侧,接着四人带头拿出笔来,先对着牌匾三拜之后,才在‘二立’二字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四人平静的立在二立匾旁,也不催促,也不勉强,一副入社自愿,决不强求的态度。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末当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人阿Q并收藏回到明末当军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