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再起战火
晋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当晋国的使臣来到宋国、陈国、郑国的时候,这几个国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跟随晋国一起讨伐秦国的要求。
之所以如此爽快的答应出兵,实则是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害怕了。晋国接二连三打败西方大国秦国早就让中原列国为之震惊了。秦国是什么?秦国可是在鄀地打败楚国的强国;也是在韩原打败晋国的大国。这样的国家能够接连被新上任的晋公姬欢打败,晋国能不强大吗?
现在晋国要求这三个国家共同伐秦,郑国等国家不跟着响应,难道等晋国腾出手了收拾自己吗?
于是乎,郑国等三国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跟随晋国一同伐秦的邀请。
现在盟国已经有了,战前准备也做好了,下面该好好考虑一下主将的人选了。
对于选人这事情,晋国历代国君都知道有一个人在用人识人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不用说那就是赵衰。
晋国王宫。
“臣赵衰拜见君上。”
“爱卿请起。”见到赵衰晋公姬欢道:“今日请爱卿过来有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君上请讲。”
“前几天,我们的使臣们出使宋、郑、陈三国,三国都答应跟随我晋国一同出兵秦国。”
“哦---,这么说联合伐秦的事情可成矣。恭喜君上,贺喜君上,君上的万世之功业即将到来。”赵衰听罢,高兴的对晋公姬欢说道。
“爱卿切莫高兴太早,寡人今日请你过来,就是要跟你说说这个领兵将领的人选问题。以爱卿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
其实在国君请赵衰来宫里之前,赵衰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国君极有可能会跟他谈这次伐秦主将的人选问题,但转眼又一想,上一次彭衙之战的时候,不是国君自己亲自带兵的吗?或许这一次国君还会自己亲自领兵做战,毕竟这一次的阵势要比上一次大得多,更何况这一次还是多国联合作战,主将的人选非国君莫属。
但谁又会想到,国君竟然要跟他这次出兵的主将人选问题。难道国君不想自己担此重任了吗?
想到这里,赵衰笑道:“君上这一次不愿意担当重任了吗?这一次可是四国伐秦啊!意义要远大于上次的彭衙之战。”
晋公姬欢能够听得出赵衰话里的意思,“其实上次彭衙之战寡人也是勉为其难,要说打仗,寡人还外行的很。”
“可是彭衙之战在您的带领下还是赢了啊!臣看这一次还是君上亲自担当主将的好。”赵衰跟国君半开玩笑办认真的说道。
晋公姬欢摆摆手,“虽然赢得了战争,但寡人心里明白的很,那不过时巧合罢了,侥幸而已。”
赵衰明白,虽然国君姬欢的年龄不大,但是他的心智还是很成熟的,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领兵打仗的料。
一个国家的国君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若是一味地骄傲自大,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可就灾祸了。
“既然君上不愿意主动领兵,那以君上之见打算用何人为将?”鉴于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赵衰没有主动向国君提出主将的人选,而是首先征询国君对于主将人选的意见。
晋公姬欢想了想道:“寡人这里有几个人选,但还是没有拿定,请你帮忙定夺定夺。”
“君上请讲。”
“寡人在考虑荀林父、箕郑、先都、胥婴、还有先且居五人中选择一人为主将,思考了好几天还是没有定下到底该用何人?请爱卿为我参谋参谋。”
在这些人中,国君没有提到先蔑,证明君上的心目中,还是把先蔑当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打仗可以,但是要用他为主将,那可要毛很大的风险了。
荀林父、箕郑、胥婴、先都、先且居都是晋国军中的新生力量,而且都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现在君上把这几个人提出来让赵衰参谋,看来国君还是经过认真思考过的。
按照国君提供的顺序,赵衰知道虽然在彭衙之战中,先且居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君对于先且居还是有些不放心。很简单这五个人中,除了先且居打过一场仗外,而其他几个人都是打了多少次仗的人了。
特别是荀林父在先国君时期就担任过中行将,是继先轸胥臣等晋国老人之后,晋国新生力量中很突出的一位将领,国君之所以把他列在第一位,很有重用他的意思。
赵衰何等聪明,岂能看不出国君的意思,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君上,在这个几个人中,臣还是建议让先且居为主将。”
“为何?”当日是在朝堂上,一些话国君不好当面问清,今天私下里同赵衰说话,晋公姬欢相对轻松多了,“难道爱卿不知道先且居年轻气盛,没有多少战斗的经验吗?单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难以驾驭,更何况这一次是四国伐秦,他能够驾驭如此多的将士吗?万一输了,对于晋国来说可就不仅仅是打脸那么简单了,弄不好还会影响到晋国的霸主地位。”
“臣当然知道,但是臣更相信先且居有独立领兵作战的能力,更具有驾驭全军的水平。”不管怎么说,赵衰还是对先且居给予了极大的信任,这种信任除了他认为先且居是自己推荐的中军将之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在赵衰看来,当下的晋国除了先且居之外没有人能够担当如此重的任务。
见赵衰如此执着,晋公姬欢叹了口气,“爱卿,寡人跟你说句实话,在先且居和荀林父之间,寡人更看重荀林父,毕竟他可是君父当年就用过的中行将,先后有多次战斗的经历,在北方讨伐翟戎的时候,更是立下了赫赫功勋,爱卿为何你就不能选择他呢?”
见赵衰再次选择先且居,晋公姬欢有些不高兴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衰听罢,神情有些凄然,“君上,臣对于荀林父并无成见,依他目前的表现,将来肯定会成为晋国的中军将,也必将执掌晋国的军政大权,但是就目前来说,还是启用先且居的好。”
华哦度说到了这份上,赵衰还是坚持用先且居为主将,晋公姬欢拉下脸道:“说实话,上一次先轸去世的时候,若不是军中诸将对先轸的感情太深,还有你的推荐,寡人早就有启用荀林父为中军将的想法了。”
当一国的国君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就足以说明他有多么的愤怒了,赵衰低着头默不作声,等国君的怒气稍稍有些削减这才说道,“君上,臣之所以一再建议用先且居为将,除了他本人有这个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先且居或许和他的父亲一样有早亡之相啊!还请君上多给他一些机会,用一次就少一次了。”
春秋时期各种思潮兴起、百家争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门派就是阴阳相面学说在当时的社会上占有很大的空间。作为晋国重臣的赵衰本来就会那么一点点的阴阳相面的本领,从见到先且居的时候,他就看的出先且居乃是早亡之相,为了证实这一点,还专门请人私下里给先且居看了面相,果不其然,此人真是早亡之相。为了能够多给先且居一些历练的机会,也能够让先氏多为晋国出点力,于是乎,赵衰便多次建议给先且居一些机会。
听完赵衰的话,晋公姬欢吃惊的看着赵衰,“你说先且居乃是早亡之相?”
赵衰重重的点点头,“臣已经请人看过,绝对不会错。”
“哎---,可惜了。”晋公姬欢一声叹息。
毕竟姬欢也是当了几年国君的人了,他知道当国君除了有领导水平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搞好大臣之间的平衡,既然赵衰都吧话说到了这份上,再不用先且居,既要得罪先且居等那些跟先轸关系好的将领,还要得罪赵衰,实在是划不来啊!
想到这里,晋公姬欢妥协了,“既然这样,那就用先且居为将吧!”
晋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当晋国的使臣来到宋国、陈国、郑国的时候,这几个国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跟随晋国一起讨伐秦国的要求。
之所以如此爽快的答应出兵,实则是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害怕了。晋国接二连三打败西方大国秦国早就让中原列国为之震惊了。秦国是什么?秦国可是在鄀地打败楚国的强国;也是在韩原打败晋国的大国。这样的国家能够接连被新上任的晋公姬欢打败,晋国能不强大吗?
现在晋国要求这三个国家共同伐秦,郑国等国家不跟着响应,难道等晋国腾出手了收拾自己吗?
于是乎,郑国等三国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跟随晋国一同伐秦的邀请。
现在盟国已经有了,战前准备也做好了,下面该好好考虑一下主将的人选了。
对于选人这事情,晋国历代国君都知道有一个人在用人识人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不用说那就是赵衰。
晋国王宫。
“臣赵衰拜见君上。”
“爱卿请起。”见到赵衰晋公姬欢道:“今日请爱卿过来有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君上请讲。”
“前几天,我们的使臣们出使宋、郑、陈三国,三国都答应跟随我晋国一同出兵秦国。”
“哦---,这么说联合伐秦的事情可成矣。恭喜君上,贺喜君上,君上的万世之功业即将到来。”赵衰听罢,高兴的对晋公姬欢说道。
“爱卿切莫高兴太早,寡人今日请你过来,就是要跟你说说这个领兵将领的人选问题。以爱卿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
其实在国君请赵衰来宫里之前,赵衰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国君极有可能会跟他谈这次伐秦主将的人选问题,但转眼又一想,上一次彭衙之战的时候,不是国君自己亲自带兵的吗?或许这一次国君还会自己亲自领兵做战,毕竟这一次的阵势要比上一次大得多,更何况这一次还是多国联合作战,主将的人选非国君莫属。
但谁又会想到,国君竟然要跟他这次出兵的主将人选问题。难道国君不想自己担此重任了吗?
想到这里,赵衰笑道:“君上这一次不愿意担当重任了吗?这一次可是四国伐秦啊!意义要远大于上次的彭衙之战。”
晋公姬欢能够听得出赵衰话里的意思,“其实上次彭衙之战寡人也是勉为其难,要说打仗,寡人还外行的很。”
“可是彭衙之战在您的带领下还是赢了啊!臣看这一次还是君上亲自担当主将的好。”赵衰跟国君半开玩笑办认真的说道。
晋公姬欢摆摆手,“虽然赢得了战争,但寡人心里明白的很,那不过时巧合罢了,侥幸而已。”
赵衰明白,虽然国君姬欢的年龄不大,但是他的心智还是很成熟的,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领兵打仗的料。
一个国家的国君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若是一味地骄傲自大,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可就灾祸了。
“既然君上不愿意主动领兵,那以君上之见打算用何人为将?”鉴于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赵衰没有主动向国君提出主将的人选,而是首先征询国君对于主将人选的意见。
晋公姬欢想了想道:“寡人这里有几个人选,但还是没有拿定,请你帮忙定夺定夺。”
“君上请讲。”
“寡人在考虑荀林父、箕郑、先都、胥婴、还有先且居五人中选择一人为主将,思考了好几天还是没有定下到底该用何人?请爱卿为我参谋参谋。”
在这些人中,国君没有提到先蔑,证明君上的心目中,还是把先蔑当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打仗可以,但是要用他为主将,那可要毛很大的风险了。
荀林父、箕郑、胥婴、先都、先且居都是晋国军中的新生力量,而且都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现在君上把这几个人提出来让赵衰参谋,看来国君还是经过认真思考过的。
按照国君提供的顺序,赵衰知道虽然在彭衙之战中,先且居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君对于先且居还是有些不放心。很简单这五个人中,除了先且居打过一场仗外,而其他几个人都是打了多少次仗的人了。
特别是荀林父在先国君时期就担任过中行将,是继先轸胥臣等晋国老人之后,晋国新生力量中很突出的一位将领,国君之所以把他列在第一位,很有重用他的意思。
赵衰何等聪明,岂能看不出国君的意思,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君上,在这个几个人中,臣还是建议让先且居为主将。”
“为何?”当日是在朝堂上,一些话国君不好当面问清,今天私下里同赵衰说话,晋公姬欢相对轻松多了,“难道爱卿不知道先且居年轻气盛,没有多少战斗的经验吗?单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难以驾驭,更何况这一次是四国伐秦,他能够驾驭如此多的将士吗?万一输了,对于晋国来说可就不仅仅是打脸那么简单了,弄不好还会影响到晋国的霸主地位。”
“臣当然知道,但是臣更相信先且居有独立领兵作战的能力,更具有驾驭全军的水平。”不管怎么说,赵衰还是对先且居给予了极大的信任,这种信任除了他认为先且居是自己推荐的中军将之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在赵衰看来,当下的晋国除了先且居之外没有人能够担当如此重的任务。
见赵衰如此执着,晋公姬欢叹了口气,“爱卿,寡人跟你说句实话,在先且居和荀林父之间,寡人更看重荀林父,毕竟他可是君父当年就用过的中行将,先后有多次战斗的经历,在北方讨伐翟戎的时候,更是立下了赫赫功勋,爱卿为何你就不能选择他呢?”
见赵衰再次选择先且居,晋公姬欢有些不高兴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衰听罢,神情有些凄然,“君上,臣对于荀林父并无成见,依他目前的表现,将来肯定会成为晋国的中军将,也必将执掌晋国的军政大权,但是就目前来说,还是启用先且居的好。”
华哦度说到了这份上,赵衰还是坚持用先且居为主将,晋公姬欢拉下脸道:“说实话,上一次先轸去世的时候,若不是军中诸将对先轸的感情太深,还有你的推荐,寡人早就有启用荀林父为中军将的想法了。”
当一国的国君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就足以说明他有多么的愤怒了,赵衰低着头默不作声,等国君的怒气稍稍有些削减这才说道,“君上,臣之所以一再建议用先且居为将,除了他本人有这个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先且居或许和他的父亲一样有早亡之相啊!还请君上多给他一些机会,用一次就少一次了。”
春秋时期各种思潮兴起、百家争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门派就是阴阳相面学说在当时的社会上占有很大的空间。作为晋国重臣的赵衰本来就会那么一点点的阴阳相面的本领,从见到先且居的时候,他就看的出先且居乃是早亡之相,为了证实这一点,还专门请人私下里给先且居看了面相,果不其然,此人真是早亡之相。为了能够多给先且居一些历练的机会,也能够让先氏多为晋国出点力,于是乎,赵衰便多次建议给先且居一些机会。
听完赵衰的话,晋公姬欢吃惊的看着赵衰,“你说先且居乃是早亡之相?”
赵衰重重的点点头,“臣已经请人看过,绝对不会错。”
“哎---,可惜了。”晋公姬欢一声叹息。
毕竟姬欢也是当了几年国君的人了,他知道当国君除了有领导水平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搞好大臣之间的平衡,既然赵衰都吧话说到了这份上,再不用先且居,既要得罪先且居等那些跟先轸关系好的将领,还要得罪赵衰,实在是划不来啊!
想到这里,晋公姬欢妥协了,“既然这样,那就用先且居为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