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最后一篇《应帝王》中的“神巫看相”这一段,好像与整篇不接连似的,不是讲“帝王之治”的,有些跑题了。就跟《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一样,与整篇有些格格不入。
其实!这两篇的风格是一样的。看似不相干,但都是有一定地喻意的。读懂了其中的喻意,你就不会觉得与整篇不接连了。相反!你会觉得太完美了。
关于对这两篇的解读,历史上有太多人的解读是不连贯的。他们连不起来,只能胡说八道一通。或者!东拉西扯,卖弄一番学问,最后只能证明他们读了很多书。但又暴露了一点:他们读再多地书,可能都是一知半解。
没有读懂道,他们也只能瞎扯。
前面已经讲过,《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解的不仅仅是牛,而是社会关系。当我们明白了社会关系的本质后,我们就能够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就能够更好地养生。
而《应帝王》中的“神巫看相”这一段,讲的是演戏!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场大戏的话,是一部电视剧的话?那么!这个电视剧是在演绎一个人的一生或者是“半生”。
半生!没有活到终老就死了。在自己的人生大戏中是一生,在别人的人生剧中只演了几集。
当然!这是用现代语言来解读的。在战国时期,还没有电视剧,只有歌舞短剧,歌妓们在君王和世袭贵族们面前跳跳舞什么地。或者!祭祀的时候,表演一些仪式什么地。
总之!这一段“神巫看相”的文字是在告诉我们:心态、心境不同,我们的人生也就不同,我们留给别人的印象也就不同。
说得再直白一些:我们的人生观不同,我们的人生就与众不同,我们行为处事的方法等各方面都与众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地人生观点,结果这个世界就丰富多彩了,也变得混乱了起来。
社会混乱的根源,是因为我们的人生观混乱了,没有统一,而且都是错误地。所以!社会就混乱了。
人生观统一了也没有用,错误地人生观就算统一了,一样是错误地。只是有利于某些人而已,其他人得不到好处。
比如说儒家。儒家思想主导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社会一样混乱。能够保持几十年相对稳定,就很了不起了。
一个没有解决人生哲学的学说思想,都只能称为“应对思想”,应对现实世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思想。解决的永远只是社会现实问题、表象问题。而不是人的根本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
不解决人生哲学的问题,人类社会是永远没有和平可言的。和平是有,相对历史长河来讲,永远是短暂地。几十年的和平,在漫漫历史长河面前,灰都没有了。
言归正传。
神巫季咸会看相,列子觉得这人了不起,就想改换门庭拜人家为师。不过!列子是个老实人,就把这件事跟老师壶子讲了。壶子就说了列子一顿,然后让列子带这个人过来给他看相,让列子见识一下师父的本事。
列子就把神巫季咸带来了,给老师看相,也想见识一下,比较一下,到底谁的本事大。
神巫季咸一共给列子的老师壶子看了四次相,最后一次落荒而逃。觉得遇上高人了,不敢再卖弄。或者!觉得自己被人耍了,没脸见人。
神巫季咸第一次给壶子看相,壶子示给他的是“地文”。地文,冬天的大地之象,大地上萧条一片,毫无生机。说直接一些就是“死人之相”。
壶子装成一个快要死的人的样子,让神巫季咸给他看相。结果!神巫季咸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耍他,还一本正经地给人家施法(施些骗人的把戏),然后收钱走人。
神巫季咸第二次给壶子看相,壶子示给他的是“天壤之相”。天壤之相是什么相呢?就是天地萌动之相,春天来了,大地复苏,万物萌动的那种迹象。
这么说太深奥了,说直白一些,壶子装出一个大病初愈的人的样子。
结果!神巫季咸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耍他,还一本正经地给人家施法(施些骗人的把戏),然后收钱走人。
他还向列子吹牛,说:“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意思是!你的老师要不是遇见我,那他就死定了。
神巫季咸第三次给壶子看相,壶子示给他的是“太冲之相”。太冲之相是什么相?说直白一些,就是一会儿装成病情加重快要死了的样子,一会儿又装成病情好转的样子。
结果!神巫季咸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耍他,这次没有给壶子施法,没有施展他的那一套骗人的把戏。因为!他看不出来:列子的老师壶子这病到底是好还是要死?
看来!这个神巫季咸还是有道德底线的,还不只顾收钱骗人。
也许?这个时候他就开始怀疑自己被人耍了。毕竟!他也是高人,高智商的人,不是那么轻易被人耍的。
列子就不解了,问老师是怎么回事?
壶子就开始说了,他说渊有九种,他只说了三种。他刚才只示给神巫季咸三种人的面相,还有“六种”都没有展示出来。
其实!人的面相何止九种?这里只是比喻一下。古人惜墨如金,行文风格就这样,让你去想。
壶子曰:“吾乡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
第二天,列子又带着神巫咸季来见老师壶子。
这次!季咸还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
列子问:“这是什么回事呢?他干吗跑呢?”
壶子说:“刚才我展示给他看的面相、外在形象,是一个懵懂少年之相。我没有显露出我的底细,我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好奇少年。我就那么看着他,他弄不清我的究竟。于是!我又变换成很乖、很顺从、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样子。他可能是看出来了:我是装的,装的很顺从,装的很听话,其实是反过来在试探他。所以!他就逃跑了。”
看了以上介绍,神巫看相这一段的喻意就出来了。
世人的心态是各种各样地,世人的面相也是各种各样地,你根本不知道别人内心到底是什么想法。要想看透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
也许?我们就跟神巫季咸一样,自以为聪明过人,结果还是被壶子一样地高人给耍了。别人都是演员出身,都会演戏。
这是庄子要告诉我们的。
但是!并不仅仅是这些!
还有!我们如何才能做老师壶子那样:参悟了各种人生呢?
一个没有参悟人生的人,是演绎不好这个角色的。就算是好莱坞国际影视巨星,恐怕也演不好“各色人生”这个角色。
因此!神巫看相这一段文字的又一个用意又出来了。
我们只有学道,只有明白了人生,我们才能演好这个角色,我们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其实!这也是在讲自治!人民自治!
庄子《应帝王》篇说的就是“帝王之治”,以及如何天下大治的。单单靠帝王治理社会永远是不够的,还要我们自治、自律。
写完神巫看相,庄子就写列子如何学道了,最后还是回归到学道上面来了。
不明白道,我们在社会中就当不了主角,永远是个俗人,随波逐流。
列子心悦诚服地跟随老师壶子学道,学满而归。他不敢再向以前那样了,就当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一样。三年不出门,他帮助妻子烧火做饭,做好丈夫。喂猪就像侍侯人一样,不把猪当猪,而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因为!人与万物都来源于天地间,猪也一样来源于天地间。所以!他把猪当成兄弟姐妹了。
对待各种世事,不分亲疏没有偏私。过去的雕琢和华饰的装饰,让它们恢复到原本的样子。万物都不过是大地上存在的一个物种而已,就让它们保持各自的形状存在于世上吧!万物虽然纷繁各异,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本性。
人有人性,物有物性,猪也有自己的个性……格物致知,才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但是!万物来源于道,最终还是要回归于道。
所以说!它们存在过就跟没有存在过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好像没有来过一样,它们都是道物化出来的一物而已。人也一样,只是道物化出来的一个物种而已。
所以!不要去追逐名誉和身外之物。因为!人与万物一样,只是一个物种而已。在生命轮回的长河中,人的身体犹如一具尸体,只是一个形状(符号,德充符的符)的存在而已。
所以!不要过分地去展露你的智慧、谋略。因为!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次做人的任务而已。
所以!不要去为别人出谋划策,做无用之功。因为!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次做人的任务而已。再则!别人又不是傻子,要你去为他操什么心?
体验生命轮回那运行不息、无穷无尽的境界,把自己忘掉。不要把自己当人看待,而当成万物中的一种,当成道,达到无我的境界。
任由道将我们物化成任何物种,都坦然接受,没有喜悦和悲伤之情。因为!一切生命的出现,都只是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
修养高尚的至人,他们的内心就象一面镜子,任何事物映照在镜子面前。不刻意去逢迎也不刻意去排斥,接受但不隐藏。他们处理世事的方法就跟照镜子一样,所以!既能够保持事物的原本,又不因此而劳神损己。
以上讲的都是一种认知的境界,如果我们达到了这个境界,再回归现实生活中,我们就会坦然许多。并不是说,一定要我们沉溺在那种境界当中而忘记自己面临的现实生活。
境界归境界,现实生活归现实生活。就跟理想与现实一样,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踏踏实实地生活。
《应帝王》的最后,是讲“浑沌之死”。其实是讲智商给人类带来的麻烦,但并不是要我们排斥智慧、智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要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我们只有找到了事物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去根治。
作为人,我们还是要生活的,要来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的。我们无法回避生的过程,我们只能坦然接受。当我们明白人生后,明白道后,换了一种心境、心态来面对生活,来面对现实处境,我们就会坦然许多。
庄子、列子等道家讲的,是一种心态、心境,而不完全是虚无。如果我们有了这种心态、心境,再回归现实生活的话,我们会怎样呢?还用说吗?自然是逍遥游了。
如果我们沉溺于庄子、列子等道家讲的那种心态、心境,而无法回归现实,那么!我们的人生一样完蛋了,那样地人生真的没有意思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有亲人的,有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后代和身边相识的人的,我们要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要活下去,还是需要与这些人发生交结的。
所以!如果把人生比如成一场“人生大戏”的话,我们要做主角,去演绎我们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随波逐流,活在别人的电视剧里。
我们还是要回归生活的,学道只是换一种心态、心境,并不是要我们回避现实。
境界归境界,现实生活归现实生活。就跟理想与现实一样,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踏踏实实地生活。
生!是道家最珍惜的。
所以!所有解读老庄哲学的文章而把“生”撇到一边去了,进入虚无境界的、精神境界的,都是瞎扯。
因为!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
其实!这两篇的风格是一样的。看似不相干,但都是有一定地喻意的。读懂了其中的喻意,你就不会觉得与整篇不接连了。相反!你会觉得太完美了。
关于对这两篇的解读,历史上有太多人的解读是不连贯的。他们连不起来,只能胡说八道一通。或者!东拉西扯,卖弄一番学问,最后只能证明他们读了很多书。但又暴露了一点:他们读再多地书,可能都是一知半解。
没有读懂道,他们也只能瞎扯。
前面已经讲过,《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解的不仅仅是牛,而是社会关系。当我们明白了社会关系的本质后,我们就能够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就能够更好地养生。
而《应帝王》中的“神巫看相”这一段,讲的是演戏!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场大戏的话,是一部电视剧的话?那么!这个电视剧是在演绎一个人的一生或者是“半生”。
半生!没有活到终老就死了。在自己的人生大戏中是一生,在别人的人生剧中只演了几集。
当然!这是用现代语言来解读的。在战国时期,还没有电视剧,只有歌舞短剧,歌妓们在君王和世袭贵族们面前跳跳舞什么地。或者!祭祀的时候,表演一些仪式什么地。
总之!这一段“神巫看相”的文字是在告诉我们:心态、心境不同,我们的人生也就不同,我们留给别人的印象也就不同。
说得再直白一些:我们的人生观不同,我们的人生就与众不同,我们行为处事的方法等各方面都与众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地人生观点,结果这个世界就丰富多彩了,也变得混乱了起来。
社会混乱的根源,是因为我们的人生观混乱了,没有统一,而且都是错误地。所以!社会就混乱了。
人生观统一了也没有用,错误地人生观就算统一了,一样是错误地。只是有利于某些人而已,其他人得不到好处。
比如说儒家。儒家思想主导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社会一样混乱。能够保持几十年相对稳定,就很了不起了。
一个没有解决人生哲学的学说思想,都只能称为“应对思想”,应对现实世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思想。解决的永远只是社会现实问题、表象问题。而不是人的根本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
不解决人生哲学的问题,人类社会是永远没有和平可言的。和平是有,相对历史长河来讲,永远是短暂地。几十年的和平,在漫漫历史长河面前,灰都没有了。
言归正传。
神巫季咸会看相,列子觉得这人了不起,就想改换门庭拜人家为师。不过!列子是个老实人,就把这件事跟老师壶子讲了。壶子就说了列子一顿,然后让列子带这个人过来给他看相,让列子见识一下师父的本事。
列子就把神巫季咸带来了,给老师看相,也想见识一下,比较一下,到底谁的本事大。
神巫季咸一共给列子的老师壶子看了四次相,最后一次落荒而逃。觉得遇上高人了,不敢再卖弄。或者!觉得自己被人耍了,没脸见人。
神巫季咸第一次给壶子看相,壶子示给他的是“地文”。地文,冬天的大地之象,大地上萧条一片,毫无生机。说直接一些就是“死人之相”。
壶子装成一个快要死的人的样子,让神巫季咸给他看相。结果!神巫季咸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耍他,还一本正经地给人家施法(施些骗人的把戏),然后收钱走人。
神巫季咸第二次给壶子看相,壶子示给他的是“天壤之相”。天壤之相是什么相呢?就是天地萌动之相,春天来了,大地复苏,万物萌动的那种迹象。
这么说太深奥了,说直白一些,壶子装出一个大病初愈的人的样子。
结果!神巫季咸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耍他,还一本正经地给人家施法(施些骗人的把戏),然后收钱走人。
他还向列子吹牛,说:“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意思是!你的老师要不是遇见我,那他就死定了。
神巫季咸第三次给壶子看相,壶子示给他的是“太冲之相”。太冲之相是什么相?说直白一些,就是一会儿装成病情加重快要死了的样子,一会儿又装成病情好转的样子。
结果!神巫季咸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耍他,这次没有给壶子施法,没有施展他的那一套骗人的把戏。因为!他看不出来:列子的老师壶子这病到底是好还是要死?
看来!这个神巫季咸还是有道德底线的,还不只顾收钱骗人。
也许?这个时候他就开始怀疑自己被人耍了。毕竟!他也是高人,高智商的人,不是那么轻易被人耍的。
列子就不解了,问老师是怎么回事?
壶子就开始说了,他说渊有九种,他只说了三种。他刚才只示给神巫季咸三种人的面相,还有“六种”都没有展示出来。
其实!人的面相何止九种?这里只是比喻一下。古人惜墨如金,行文风格就这样,让你去想。
壶子曰:“吾乡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
第二天,列子又带着神巫咸季来见老师壶子。
这次!季咸还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
列子问:“这是什么回事呢?他干吗跑呢?”
壶子说:“刚才我展示给他看的面相、外在形象,是一个懵懂少年之相。我没有显露出我的底细,我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好奇少年。我就那么看着他,他弄不清我的究竟。于是!我又变换成很乖、很顺从、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样子。他可能是看出来了:我是装的,装的很顺从,装的很听话,其实是反过来在试探他。所以!他就逃跑了。”
看了以上介绍,神巫看相这一段的喻意就出来了。
世人的心态是各种各样地,世人的面相也是各种各样地,你根本不知道别人内心到底是什么想法。要想看透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
也许?我们就跟神巫季咸一样,自以为聪明过人,结果还是被壶子一样地高人给耍了。别人都是演员出身,都会演戏。
这是庄子要告诉我们的。
但是!并不仅仅是这些!
还有!我们如何才能做老师壶子那样:参悟了各种人生呢?
一个没有参悟人生的人,是演绎不好这个角色的。就算是好莱坞国际影视巨星,恐怕也演不好“各色人生”这个角色。
因此!神巫看相这一段文字的又一个用意又出来了。
我们只有学道,只有明白了人生,我们才能演好这个角色,我们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其实!这也是在讲自治!人民自治!
庄子《应帝王》篇说的就是“帝王之治”,以及如何天下大治的。单单靠帝王治理社会永远是不够的,还要我们自治、自律。
写完神巫看相,庄子就写列子如何学道了,最后还是回归到学道上面来了。
不明白道,我们在社会中就当不了主角,永远是个俗人,随波逐流。
列子心悦诚服地跟随老师壶子学道,学满而归。他不敢再向以前那样了,就当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一样。三年不出门,他帮助妻子烧火做饭,做好丈夫。喂猪就像侍侯人一样,不把猪当猪,而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因为!人与万物都来源于天地间,猪也一样来源于天地间。所以!他把猪当成兄弟姐妹了。
对待各种世事,不分亲疏没有偏私。过去的雕琢和华饰的装饰,让它们恢复到原本的样子。万物都不过是大地上存在的一个物种而已,就让它们保持各自的形状存在于世上吧!万物虽然纷繁各异,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本性。
人有人性,物有物性,猪也有自己的个性……格物致知,才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但是!万物来源于道,最终还是要回归于道。
所以说!它们存在过就跟没有存在过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好像没有来过一样,它们都是道物化出来的一物而已。人也一样,只是道物化出来的一个物种而已。
所以!不要去追逐名誉和身外之物。因为!人与万物一样,只是一个物种而已。在生命轮回的长河中,人的身体犹如一具尸体,只是一个形状(符号,德充符的符)的存在而已。
所以!不要过分地去展露你的智慧、谋略。因为!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次做人的任务而已。
所以!不要去为别人出谋划策,做无用之功。因为!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次做人的任务而已。再则!别人又不是傻子,要你去为他操什么心?
体验生命轮回那运行不息、无穷无尽的境界,把自己忘掉。不要把自己当人看待,而当成万物中的一种,当成道,达到无我的境界。
任由道将我们物化成任何物种,都坦然接受,没有喜悦和悲伤之情。因为!一切生命的出现,都只是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
修养高尚的至人,他们的内心就象一面镜子,任何事物映照在镜子面前。不刻意去逢迎也不刻意去排斥,接受但不隐藏。他们处理世事的方法就跟照镜子一样,所以!既能够保持事物的原本,又不因此而劳神损己。
以上讲的都是一种认知的境界,如果我们达到了这个境界,再回归现实生活中,我们就会坦然许多。并不是说,一定要我们沉溺在那种境界当中而忘记自己面临的现实生活。
境界归境界,现实生活归现实生活。就跟理想与现实一样,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踏踏实实地生活。
《应帝王》的最后,是讲“浑沌之死”。其实是讲智商给人类带来的麻烦,但并不是要我们排斥智慧、智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要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我们只有找到了事物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去根治。
作为人,我们还是要生活的,要来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的。我们无法回避生的过程,我们只能坦然接受。当我们明白人生后,明白道后,换了一种心境、心态来面对生活,来面对现实处境,我们就会坦然许多。
庄子、列子等道家讲的,是一种心态、心境,而不完全是虚无。如果我们有了这种心态、心境,再回归现实生活的话,我们会怎样呢?还用说吗?自然是逍遥游了。
如果我们沉溺于庄子、列子等道家讲的那种心态、心境,而无法回归现实,那么!我们的人生一样完蛋了,那样地人生真的没有意思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有亲人的,有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后代和身边相识的人的,我们要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要活下去,还是需要与这些人发生交结的。
所以!如果把人生比如成一场“人生大戏”的话,我们要做主角,去演绎我们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随波逐流,活在别人的电视剧里。
我们还是要回归生活的,学道只是换一种心态、心境,并不是要我们回避现实。
境界归境界,现实生活归现实生活。就跟理想与现实一样,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踏踏实实地生活。
生!是道家最珍惜的。
所以!所有解读老庄哲学的文章而把“生”撇到一边去了,进入虚无境界的、精神境界的,都是瞎扯。
因为!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