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带着张秀则去看幼儿园,是所有人没想到的事,崔商珪看着张秀则和独孤虹说笑着跟在杨崇、元袭人身后,心中竟然有一丝酸涩的滋味。杨崇似乎毫无感觉,示意行礼的崔商珪起来,轻声问道:“听说幼儿园里也是豪强遍地?”
幼儿园是小孩子的世界,杨崇说的自然是笑话,不过不少权贵对幼儿园和崔商珪有看法是真的,崔商珪低眉答道:“还是奴家太笨,连一帮小孩子都管不好,听说不少家长都到王妃面前告状,让王爷和王妃烦神了。”
杨崇笑笑说:“问题出在你的心里,我的幼儿园讲究的是男女一样,而儒家需要的男尊女卑,出现不满是正常的。袭人统计过这方面的数字,主要是关中士族不满意,关陇权贵很无所谓,这就是风气不一样;袭人她们可以出来做生意,你要是抛头露面做生意,还不被家里人打死。”
崔商珪被说得头越来越样下垂,元袭人急忙拽拽杨崇袖子说:“王爷。你说话太不注意了,商珪面子薄。”
夫人说话了,杨崇有些尴尬,呵呵两声说:“本王不会说话,商珪莫怪,不过我看幼儿园的设备少了点,明天让墨庄的人来给你安装一些游戏设施,小孩子嘛,还是玩为主,杨延达,你在这里看着,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杨延达痛快地说:“家主放心,谁敢惹事,我打断他们的双腿。”
杨崇立即训道:“现在做官了,脾气大了,要申明在先,这幼儿园是杨家的产业。”
“是,是。”杨延达答应着,晓得杨崇不是真的生气;元袭人递给崔商珪几张乐谱说:“越王说幼儿应该有自己的歌,这是准备在幼儿园唱的歌,要是你感觉不错,我就印了在书店卖,连名字都想好了,叫《少儿歌曲》。”
这是杨崇哼出的《两只老虎》、《小燕子》等歌曲,加上元袭人收集的民谣汇编而成。崔商珪随意翻翻,感觉很不错,问元袭人:“杨家的孩子进幼儿园吗?”
“进。”元袭人毫不犹豫地说:“不过杨信要跟着玉坚子学手艺,只能在墨庄上幼儿园,杨莲肯定在你这里。到时候,我住在墨庄,杨莲就拜托你多照顾了。”
崔商珪、张秀则张大了嘴,越王的长子杨信居然去上穷人的幼儿园,学做玉匠?这让其他人如何自处,杨崇夫妻俩心还真宽。但是两人出自大家族,转念一想都明白,杨信要是这样一路走过来,不说在民间赢得的声誉,墨庄那些与杨信从小玩到大的孩子,就都是杨信的死党。
三天后,崔商珪她们就知道了,杨信拜杨崇的大师兄宇文恺为师,算是彻底奠定了杨信在墨庄的地位。宇文恺一辈子没收过徒弟,两个儿子宇文儒童和宇文温已经离机关术是十万八千里远,杨信就等于是宇文恺的衣钵传人;对于宇文家来说,这是好事,算是把下一代的关系都确定了,但是对于越王府,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杨崇的这个安排,意味着就算姜菲生出嫡子,嫡子也不可能再进入墨门,这对于嫡子来说,是损失了相当大的一块权力;不过明眼人都看出来,杨崇如此做,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墨庄是单独的,他不允许任何一个其他门派或家族染指。
宇文恺在收杨信为徒的第二天撒手西去,靠着孙思邈和巢元方的医术,用人参吊命,宇文恺临死前的半天见了所有想见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单独谈话,纵使杨崇也不例外。杜淹是最后一个谈话的人,带着宇文恺早已写好的一封信出来,杜淹什么话都没说,把信交给杨崇,就直接回家换衣服,准备宇文恺的守灵和葬礼。
信很厚,估计足足有四五张纸,信封上刷着火漆,标着宇文恺在墨门使用的特有标志,陪着杨崇的宇文温、李淳风都在猜测这封信的内容。杨崇是第一个与宇文恺谈话的人,宇文恺没有亲手交给杨崇,肯定是因为信里的内容会引起争执,宇文恺垂死之人,不想再去争什么结果,要的是说出自己的意见。
裴行俭和薛仁贵站在墙角的一侧,杨崇挥手把裴行俭叫过去,把信交给裴行俭说:“你到书房去看这封信,如果认为应该拿出来,你就交给你宇文师兄;假如你认为不需要公开,就把这封信烧了。”
裴行俭躬身接过信说:“弟子明白。”
司行空拦住裴行俭问:“行俭,你明白什么?”
裴行俭不过十二岁,朗声回答说:“司行大伯,大师伯肯定是晓得信中内容会让师傅为难,才没有当面与师傅交流,或者请杜大人代为劝告,这说明大师伯不想强求。师傅是越王兼大丞相、枢密使,有着自己的底线,信中如果是本门的事情,就是应该公开的;如果是关于朝堂上的,不如销毁,俗话说眼不见为净。”
能让宇文恺说不出口的事,不外乎就是立帝和杨崇的后事,裴行俭很聪明地说成朝堂之事,让司行空和宇文温都是一惊,就是罗士信、苏定方在这个年纪的时候,都没有裴行俭的这份果断,难怪杨崇让马周跑去把人骗到门下。李淳风微微点头,跟在裴行俭身后,看裴行俭进去,就干脆守在书房的门口。
张果老和至元道长心中好奇,早已偷偷地绕到书房的窗外,就看见裴行俭抽出信,只看了折叠的一个开头,就把整封信烧掉了。张果老抢先一步回到前面,等裴行俭出来问:“行俭,宇文老弟说了什么?”
裴行俭望望杨崇,见杨崇点头说:“大师伯建议师傅称帝。”
杨崇摆摆手说:“宇文师兄丧事要紧,那件事与政事堂早有约定,一切等到时候再说。”
宇文温实际上看过这封信,晓得裴行俭没有胡说,那是宇文恺准备收杨信为徒后写的,四五页纸都是宇文恺分析给杨崇看,不称帝的坏处;宇文温记得宇文恺写完说:“杨崇要是公开此信,除非将来是杨信接位,否则宇文家就是大祸临头。”
幼儿园是小孩子的世界,杨崇说的自然是笑话,不过不少权贵对幼儿园和崔商珪有看法是真的,崔商珪低眉答道:“还是奴家太笨,连一帮小孩子都管不好,听说不少家长都到王妃面前告状,让王爷和王妃烦神了。”
杨崇笑笑说:“问题出在你的心里,我的幼儿园讲究的是男女一样,而儒家需要的男尊女卑,出现不满是正常的。袭人统计过这方面的数字,主要是关中士族不满意,关陇权贵很无所谓,这就是风气不一样;袭人她们可以出来做生意,你要是抛头露面做生意,还不被家里人打死。”
崔商珪被说得头越来越样下垂,元袭人急忙拽拽杨崇袖子说:“王爷。你说话太不注意了,商珪面子薄。”
夫人说话了,杨崇有些尴尬,呵呵两声说:“本王不会说话,商珪莫怪,不过我看幼儿园的设备少了点,明天让墨庄的人来给你安装一些游戏设施,小孩子嘛,还是玩为主,杨延达,你在这里看着,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杨延达痛快地说:“家主放心,谁敢惹事,我打断他们的双腿。”
杨崇立即训道:“现在做官了,脾气大了,要申明在先,这幼儿园是杨家的产业。”
“是,是。”杨延达答应着,晓得杨崇不是真的生气;元袭人递给崔商珪几张乐谱说:“越王说幼儿应该有自己的歌,这是准备在幼儿园唱的歌,要是你感觉不错,我就印了在书店卖,连名字都想好了,叫《少儿歌曲》。”
这是杨崇哼出的《两只老虎》、《小燕子》等歌曲,加上元袭人收集的民谣汇编而成。崔商珪随意翻翻,感觉很不错,问元袭人:“杨家的孩子进幼儿园吗?”
“进。”元袭人毫不犹豫地说:“不过杨信要跟着玉坚子学手艺,只能在墨庄上幼儿园,杨莲肯定在你这里。到时候,我住在墨庄,杨莲就拜托你多照顾了。”
崔商珪、张秀则张大了嘴,越王的长子杨信居然去上穷人的幼儿园,学做玉匠?这让其他人如何自处,杨崇夫妻俩心还真宽。但是两人出自大家族,转念一想都明白,杨信要是这样一路走过来,不说在民间赢得的声誉,墨庄那些与杨信从小玩到大的孩子,就都是杨信的死党。
三天后,崔商珪她们就知道了,杨信拜杨崇的大师兄宇文恺为师,算是彻底奠定了杨信在墨庄的地位。宇文恺一辈子没收过徒弟,两个儿子宇文儒童和宇文温已经离机关术是十万八千里远,杨信就等于是宇文恺的衣钵传人;对于宇文家来说,这是好事,算是把下一代的关系都确定了,但是对于越王府,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杨崇的这个安排,意味着就算姜菲生出嫡子,嫡子也不可能再进入墨门,这对于嫡子来说,是损失了相当大的一块权力;不过明眼人都看出来,杨崇如此做,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墨庄是单独的,他不允许任何一个其他门派或家族染指。
宇文恺在收杨信为徒的第二天撒手西去,靠着孙思邈和巢元方的医术,用人参吊命,宇文恺临死前的半天见了所有想见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单独谈话,纵使杨崇也不例外。杜淹是最后一个谈话的人,带着宇文恺早已写好的一封信出来,杜淹什么话都没说,把信交给杨崇,就直接回家换衣服,准备宇文恺的守灵和葬礼。
信很厚,估计足足有四五张纸,信封上刷着火漆,标着宇文恺在墨门使用的特有标志,陪着杨崇的宇文温、李淳风都在猜测这封信的内容。杨崇是第一个与宇文恺谈话的人,宇文恺没有亲手交给杨崇,肯定是因为信里的内容会引起争执,宇文恺垂死之人,不想再去争什么结果,要的是说出自己的意见。
裴行俭和薛仁贵站在墙角的一侧,杨崇挥手把裴行俭叫过去,把信交给裴行俭说:“你到书房去看这封信,如果认为应该拿出来,你就交给你宇文师兄;假如你认为不需要公开,就把这封信烧了。”
裴行俭躬身接过信说:“弟子明白。”
司行空拦住裴行俭问:“行俭,你明白什么?”
裴行俭不过十二岁,朗声回答说:“司行大伯,大师伯肯定是晓得信中内容会让师傅为难,才没有当面与师傅交流,或者请杜大人代为劝告,这说明大师伯不想强求。师傅是越王兼大丞相、枢密使,有着自己的底线,信中如果是本门的事情,就是应该公开的;如果是关于朝堂上的,不如销毁,俗话说眼不见为净。”
能让宇文恺说不出口的事,不外乎就是立帝和杨崇的后事,裴行俭很聪明地说成朝堂之事,让司行空和宇文温都是一惊,就是罗士信、苏定方在这个年纪的时候,都没有裴行俭的这份果断,难怪杨崇让马周跑去把人骗到门下。李淳风微微点头,跟在裴行俭身后,看裴行俭进去,就干脆守在书房的门口。
张果老和至元道长心中好奇,早已偷偷地绕到书房的窗外,就看见裴行俭抽出信,只看了折叠的一个开头,就把整封信烧掉了。张果老抢先一步回到前面,等裴行俭出来问:“行俭,宇文老弟说了什么?”
裴行俭望望杨崇,见杨崇点头说:“大师伯建议师傅称帝。”
杨崇摆摆手说:“宇文师兄丧事要紧,那件事与政事堂早有约定,一切等到时候再说。”
宇文温实际上看过这封信,晓得裴行俭没有胡说,那是宇文恺准备收杨信为徒后写的,四五页纸都是宇文恺分析给杨崇看,不称帝的坏处;宇文温记得宇文恺写完说:“杨崇要是公开此信,除非将来是杨信接位,否则宇文家就是大祸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