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鹘人的处境很是尴尬,在人数上超过了宋军,还有大营可以固守,却在这时有一种被宋军包围的感觉。如今没有人敢出营逃走,因为出了大营就要面对宋军那些全身包裹着铁皮的骑兵。宋军骑兵数量不多,却成为了想要逃走的回鹘人的恶梦。在两军对垒中只有敌人伤你,你伤不了敌人这种感觉很不好。宋军骑兵可以轻易将回鹘人的骑兵队列碾压冲散,散乱的骑兵只能是被杀戮的对象。
守在大营中也不是个办法,如今没有人相信大营可以守住。
回鹘首领急召手下商量对策,回鹘的官员们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可也没有一个人能想出两全之策。
“要不然我们向宋军投降,同意对大宋纳贡称臣。宋人一向要求的就是这个,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保住了实力,称臣只是个名义,纳贡如果有一天我们实力强大了想不纳贡就不纳了。”回鹘首领想的很好,确实中原王朝一向对周边的游牧民族实行这种粗放的管理,只要有了名义上的降服其他就不管了。
其他回鹘人见首领这么说也不再反对。既然首领能拉下脸来,其他人还有什么可争的。回鹘人满怀希望的派出了使者表明了回鹘人要投降的意思。回鹘人认为宋军肯定大喜然后回鹘人就可以回家了。宋军撤走,回鹘人还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只可惜这次回鹘人遇到的是包拯。包拯的态度很强硬,回鹘人光纳贡称臣还是不行的。包拯要的是对这片土地的完全控制。
使者灰溜溜的返回了大营,回鹘人一下子就炸了窝了,他们都觉得包拯这样做有点儿过分了。
回鹘人最后决定不答应包拯的条件,然后与包拯进行决死一战,
使者回去报告,回鹘方面没有了回音,而且还加快了部队调动的速度。
“命令部队加强防范,防止回鹘人狗急跳墙逃走,做好明天继续对回鹘大营发动攻击的准备。”包拯感觉给回鹘人的教训还不够大,所以命部队做好了继续战斗的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宋军还没有开始进攻回鹘人就行动了起来。他们开出了大营,在大营外集结起来。宋军看着回鹘人的行动并没有进行干扰,而是自己也将队伍集结起来摆出了决战的阵形。
战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大战一触即发。最先发动进攻的还是回鹘人,一队回鹘骑兵对着宋军冲了过来。宋军毫不客气的枪炮齐发,打的回鹘人伤亡一片。一部分回鹘人发动进攻的同时余下的大部分回鹘人突然行动了起来,他们没有冲向宋军却冲向了两军对垒中留出的空隙,他们这是要夺路逃跑。而发动进攻的回鹘人则是要为其他人提供掩护。
“打散前方的回鹘人,尽量多的消灭逃跑的敌人。”包拯也没有想到回鹘人逃跑起来会这么坚决。连第二次的正面决战都不打了。弄一些人干扰一下就全体跑路了。
宋军的骑兵这阵子完全是个配角,只起到守护侧翼和敌人逃跑时追击的作用。这让骑兵的官兵很是不满,平日里那么辛苦的训练,这么好的装备怎么就没有一显身手的机会。
这次回鹘人要逃跑骑兵终于有了机会,包拯一声令下命令骑兵冲入敌阵截断敌人。
虽然宋军骑兵在数量上要比回鹘人少很多,可宋军骑兵接到任务没有一点儿畏惧,在军官的带领下直接就杀入了回鹘人的队列之中。
如果回鹘人简单为了逃命,让部队四散分头突然会让宋军很难办。毕竟回鹘人数众多多。宋军能拦下来的也不会很多。可回鹘人如今首鼠两端,既想逃走,又想成建制的带出更多的军队,所以回鹘人在逃跑时还是聚成了一团,逃向了一个方向。人挤人队伍排的十分密集,这让回鹘士兵多少有了点儿安全感,这么密集的阵式应不会被宋军冲破,回鹘人对着上天祈祷。
回鹘人的祈祷改变不了战争的态势。宋军的重装骑兵组成严密的阵列向着回鹘人冲来之时,完全是一副摧枯拉朽的气势,宋军重骑轻松的插入了回鹘人的阵列,将回鹘人切割成一块块的。他们所过之处回鹘人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被重骑搅成一锅粥的回鹘人还要面对不断逼迫的宋军火枪兵。这次包拯将火枪兵全都派了出来,排成三排横列,踩着鼓点,开着枪不断的向回鹘人接近。不断的给回鹘人带来死亡。飞舞的铅弹如同死神的镰刀,一层层的收割着回鹘人的生命。
“投降,我们投降!”终于有回鹘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为其他人做出了榜样,跳下马来跪在地上,高举着扔掉武器的双手。这时已经顾不得会不会被逃跑的其他人的马匹给踩中了,现在只要能摆脱铅弹的攻击就行了。
有人做出榜样回鹘人找到了活下去的路。成片的回鹘人跪在了战场之上。幸好宋军的火枪兵明白了回鹘人的意思,将枪口转向了别的方向。前进的队伍开往其他地方扫荡了。
投降的回鹘人在宋军枪口下集中在一起,看着身边越聚越多的同族,听着越来越远的枪声,作了俘虏的回鹘人暗自庆幸自己终于活了下来。
回鹘首领集体突围的策略破产了,他非但没有带出更多的队伍,而且还让宋军的骑兵将队伍冲乱,造成了更多的损失。最终的结果回鹘首领只有在少数护卫的保护下逃了出去。回鹘人除了四散逃命的一些人外,没有多少有组织的部队突出重围,本来突然行动就让回鹘人失去了斗志,宋军强硬的直接冲击更是令回鹘人震惊无比。所以在战斗的后期回鹘人更多的选择了投降。一场战斗下来,战场上满是跪在那里等待宋军收拢的俘虏。
包拯看着乱糟糟的战场急忙派上了更多的援军,不是宋军战事危急,而是抓俘虏的人手不够用。最后宋军连负责运送辎重的士兵都被派上战场收拢俘虏了。回鹘人才不用焦急的等待不知向谁投降好了。
经此一战回鹘人的有生力量基本消耗殆尽,接下来怎么控制回鹘人原先的地盘成了包拯新的难题。
守在大营中也不是个办法,如今没有人相信大营可以守住。
回鹘首领急召手下商量对策,回鹘的官员们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可也没有一个人能想出两全之策。
“要不然我们向宋军投降,同意对大宋纳贡称臣。宋人一向要求的就是这个,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保住了实力,称臣只是个名义,纳贡如果有一天我们实力强大了想不纳贡就不纳了。”回鹘首领想的很好,确实中原王朝一向对周边的游牧民族实行这种粗放的管理,只要有了名义上的降服其他就不管了。
其他回鹘人见首领这么说也不再反对。既然首领能拉下脸来,其他人还有什么可争的。回鹘人满怀希望的派出了使者表明了回鹘人要投降的意思。回鹘人认为宋军肯定大喜然后回鹘人就可以回家了。宋军撤走,回鹘人还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只可惜这次回鹘人遇到的是包拯。包拯的态度很强硬,回鹘人光纳贡称臣还是不行的。包拯要的是对这片土地的完全控制。
使者灰溜溜的返回了大营,回鹘人一下子就炸了窝了,他们都觉得包拯这样做有点儿过分了。
回鹘人最后决定不答应包拯的条件,然后与包拯进行决死一战,
使者回去报告,回鹘方面没有了回音,而且还加快了部队调动的速度。
“命令部队加强防范,防止回鹘人狗急跳墙逃走,做好明天继续对回鹘大营发动攻击的准备。”包拯感觉给回鹘人的教训还不够大,所以命部队做好了继续战斗的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宋军还没有开始进攻回鹘人就行动了起来。他们开出了大营,在大营外集结起来。宋军看着回鹘人的行动并没有进行干扰,而是自己也将队伍集结起来摆出了决战的阵形。
战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大战一触即发。最先发动进攻的还是回鹘人,一队回鹘骑兵对着宋军冲了过来。宋军毫不客气的枪炮齐发,打的回鹘人伤亡一片。一部分回鹘人发动进攻的同时余下的大部分回鹘人突然行动了起来,他们没有冲向宋军却冲向了两军对垒中留出的空隙,他们这是要夺路逃跑。而发动进攻的回鹘人则是要为其他人提供掩护。
“打散前方的回鹘人,尽量多的消灭逃跑的敌人。”包拯也没有想到回鹘人逃跑起来会这么坚决。连第二次的正面决战都不打了。弄一些人干扰一下就全体跑路了。
宋军的骑兵这阵子完全是个配角,只起到守护侧翼和敌人逃跑时追击的作用。这让骑兵的官兵很是不满,平日里那么辛苦的训练,这么好的装备怎么就没有一显身手的机会。
这次回鹘人要逃跑骑兵终于有了机会,包拯一声令下命令骑兵冲入敌阵截断敌人。
虽然宋军骑兵在数量上要比回鹘人少很多,可宋军骑兵接到任务没有一点儿畏惧,在军官的带领下直接就杀入了回鹘人的队列之中。
如果回鹘人简单为了逃命,让部队四散分头突然会让宋军很难办。毕竟回鹘人数众多多。宋军能拦下来的也不会很多。可回鹘人如今首鼠两端,既想逃走,又想成建制的带出更多的军队,所以回鹘人在逃跑时还是聚成了一团,逃向了一个方向。人挤人队伍排的十分密集,这让回鹘士兵多少有了点儿安全感,这么密集的阵式应不会被宋军冲破,回鹘人对着上天祈祷。
回鹘人的祈祷改变不了战争的态势。宋军的重装骑兵组成严密的阵列向着回鹘人冲来之时,完全是一副摧枯拉朽的气势,宋军重骑轻松的插入了回鹘人的阵列,将回鹘人切割成一块块的。他们所过之处回鹘人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被重骑搅成一锅粥的回鹘人还要面对不断逼迫的宋军火枪兵。这次包拯将火枪兵全都派了出来,排成三排横列,踩着鼓点,开着枪不断的向回鹘人接近。不断的给回鹘人带来死亡。飞舞的铅弹如同死神的镰刀,一层层的收割着回鹘人的生命。
“投降,我们投降!”终于有回鹘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为其他人做出了榜样,跳下马来跪在地上,高举着扔掉武器的双手。这时已经顾不得会不会被逃跑的其他人的马匹给踩中了,现在只要能摆脱铅弹的攻击就行了。
有人做出榜样回鹘人找到了活下去的路。成片的回鹘人跪在了战场之上。幸好宋军的火枪兵明白了回鹘人的意思,将枪口转向了别的方向。前进的队伍开往其他地方扫荡了。
投降的回鹘人在宋军枪口下集中在一起,看着身边越聚越多的同族,听着越来越远的枪声,作了俘虏的回鹘人暗自庆幸自己终于活了下来。
回鹘首领集体突围的策略破产了,他非但没有带出更多的队伍,而且还让宋军的骑兵将队伍冲乱,造成了更多的损失。最终的结果回鹘首领只有在少数护卫的保护下逃了出去。回鹘人除了四散逃命的一些人外,没有多少有组织的部队突出重围,本来突然行动就让回鹘人失去了斗志,宋军强硬的直接冲击更是令回鹘人震惊无比。所以在战斗的后期回鹘人更多的选择了投降。一场战斗下来,战场上满是跪在那里等待宋军收拢的俘虏。
包拯看着乱糟糟的战场急忙派上了更多的援军,不是宋军战事危急,而是抓俘虏的人手不够用。最后宋军连负责运送辎重的士兵都被派上战场收拢俘虏了。回鹘人才不用焦急的等待不知向谁投降好了。
经此一战回鹘人的有生力量基本消耗殆尽,接下来怎么控制回鹘人原先的地盘成了包拯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