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馨和包拯到了他们上次与李云清一起去过的那个山谷。
包拯可不想被杨可馨用枪扎的像猴子一样上窜下蹦,提前声明他只是看不陪杨可馨练,杨可馨倒没有勉强。
包拯找了块山石坐下来观看着小姑娘练她的杨家枪。杨家枪是杨家在军阵之中出生入死的经验总结,本不是练来看的,走的是刚猛的路子,练起来自然有一种凌厉的杀伐之气。这套枪法在杨可馨手中练出来竟然也有了一种飘逸的美感。
包拯看着随枪一起舞动的杨可馨,觉得这姑娘真是女子中少有的另类。小小的身躯之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那速度和敏捷都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这时要是有个奥运会杨可馨绝对可以拿七项全能的冠军。以这小姑娘的颜值如果穿着运动短裤出现在赛场上,那修长的大腿,那平坦的小腹,算了,怎么想着想着就又跑偏了。包拯发现没有电视电影可看的他脑补能力越来越强了。
杨可馨练完一套杨家枪,见包拯在那里痴痴的看着自己,也不说话,走过来站在包拯的面前,调整着自己有点儿急促的呼吸。
“练完了。”包拯终于发觉自己这种花痴的样子有点儿不礼貌,于是掩盖自己的窘态。
“练完了。”这次轮到杨可馨看着包拯出神了。
包拯被看的浑身不自在,将自己上下打量了一遍没发现什么异常才问道:“你怎么了?”
“没什么,我的枪打造好了,我也该回开封了。你也挺忙的。”杨可馨有点儿落寞的说道。
“我将给你父亲的武器也打造好你一并带回去。”包拯觉得这个小姑娘回家了自己也就放心了。
“你打造的武器确实很好,要是边关的将士们都用上这些武器就不怕外族人来入侵了。”杨可馨转移了话题。
“打仗武器固然重要,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人如果没有坚定的战斗意志再好的武器也打不了胜仗。”包拯这么说倒不是有意贬低宋朝的边关将士。就宋朝的历次对外战争来看边关将士还是敢于战斗的。
宋朝的失败根源在朝廷。宋朝是通过兵变而取得的权力,皇帝们自然不会让这一幕在自己身上重演,所以大宋自建立之初就实行了各种抵制武将割据的政策。朝廷之上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不断提高文官的地位和待遇,使更多的人才走上了文官这条路,而且制度上也是文官压制武将。武将在战斗时并没多少自主权。皇帝甚至不敢让一个将领统率太多的兵马,每逢大战宋朝必几路分兵,最后被人家各个击破,以多胜少。所以宋朝将领往往败的很是憋屈。
“但愿我父亲和哥哥平安无事。”杨可馨有些伤感,现在她最关心的是在边关的父兄的安全,可战斗就是将门的宿命,他们是永远也离不开战场的。
“走,我们回去吧。”包拯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杨可馨,只好和她一起离开了山谷。
山谷外的工匠已将包拯给杨文广打造的刀剑取来包装好,包拯命人带着这些刀剑和他们一起返回了天长县县城。
“包大人兴致不错啊,这又是去哪里游山玩水了。”包拯刚进县城就有人过来和他打招呼,不过听这话却不十分友善。
包拯顺着声音看去却是县学的教谕李成。李成看包拯骑着马带着一个小姑娘,后边还有几个带着大包小包的工匠,整个一个旅游归来的样子,就忍不住出言讥讽。
“李先生也很闲啊,县学放假了吗?”包拯在话语上一点儿也不相让。
李成一想也是自己也没在岗位上,人家知县大人还可以说下去体察民情什么的。他这个教谕没在学堂又算什么。
李成只好转换了话题:“包大人可还记得你我的赌约,还有三天时间就到了。”李成这也是有备而来。这些日子他一直关注着包拯那个天长县书院的情况,他生怕包拯为了面子让学生全力的来背那本《论语》,他就失去了取胜的机会。还好包拯真的说到做到,天长书院的学生仍然是坚持半工半读,每天学文化的时间只有半天,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木工活、铁匠活上面了,还有两个学生竟然跟着郎中在药店中坐堂学习治病。这说明包拯根本没将比试放在心里。李成因此对这场比试的胜利充满了信心。所以这些日子包拯的声望越高李成越高兴。击败一个高声望的知县说明他这教谕的水平越高。
“这我怎么能忘了呢?与李先生比试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了。既然是打赌我们就要下点儿赌注如何,三日后的上午我们在县城中心广场上当众比试,为了更刺激点儿,你我每人出一千贯铜钱摆在那里做为赌注,输了的人将这一千贯钱送给对方做为资金如何。”包拯觉得两个人打打嘴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来点儿实在的。
“你.......。”李成一时气的说不出话来了。包拯光想着刺激一点儿,却没有想李成的承受能力。这一千贯钱对他来说是个大数目,李成认为包拯就是在仗财欺人。
“怎么认为赢不了,不敢比了吧?”包拯倒没有想李成有没有钱的问题,以为他怕赢不了。
“谁说我赢不了,我只是......,只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罢了,不要以为你有几个臭钱就可以侮辱人。”李成胡子气的直抖。
“你不出钱,拿出值一千贯钱的东西也行。我看看你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包拯并不想就此放过他。
“我拿我的脸面跟你赌,如果我输了就拜你为师。”李成这是豁出去了。
“好,可以。”包拯觉得这个很公平,这李教谕的脸面差不多可以值一千贯铜钱。
“三天后见。”李成气呼呼的走了。
“包大人一定会赢的。”杨可馨在旁边为包拯鼓着劲。
“赢他不是问题。”包拯在小姑娘面前肯定不能示弱。
包拯将杨可馨送回了李家。顺便的看一下李文业那些学生的情况。
李文业表示找出三个能够全文读下论语的学生不成问题。
包拯就更加放心了。不过包拯觉得就这样赢了李成还不够痛快。
他坐在那里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不但赢了李成而且对李成的刺激更大。
包拯可不想被杨可馨用枪扎的像猴子一样上窜下蹦,提前声明他只是看不陪杨可馨练,杨可馨倒没有勉强。
包拯找了块山石坐下来观看着小姑娘练她的杨家枪。杨家枪是杨家在军阵之中出生入死的经验总结,本不是练来看的,走的是刚猛的路子,练起来自然有一种凌厉的杀伐之气。这套枪法在杨可馨手中练出来竟然也有了一种飘逸的美感。
包拯看着随枪一起舞动的杨可馨,觉得这姑娘真是女子中少有的另类。小小的身躯之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那速度和敏捷都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这时要是有个奥运会杨可馨绝对可以拿七项全能的冠军。以这小姑娘的颜值如果穿着运动短裤出现在赛场上,那修长的大腿,那平坦的小腹,算了,怎么想着想着就又跑偏了。包拯发现没有电视电影可看的他脑补能力越来越强了。
杨可馨练完一套杨家枪,见包拯在那里痴痴的看着自己,也不说话,走过来站在包拯的面前,调整着自己有点儿急促的呼吸。
“练完了。”包拯终于发觉自己这种花痴的样子有点儿不礼貌,于是掩盖自己的窘态。
“练完了。”这次轮到杨可馨看着包拯出神了。
包拯被看的浑身不自在,将自己上下打量了一遍没发现什么异常才问道:“你怎么了?”
“没什么,我的枪打造好了,我也该回开封了。你也挺忙的。”杨可馨有点儿落寞的说道。
“我将给你父亲的武器也打造好你一并带回去。”包拯觉得这个小姑娘回家了自己也就放心了。
“你打造的武器确实很好,要是边关的将士们都用上这些武器就不怕外族人来入侵了。”杨可馨转移了话题。
“打仗武器固然重要,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人如果没有坚定的战斗意志再好的武器也打不了胜仗。”包拯这么说倒不是有意贬低宋朝的边关将士。就宋朝的历次对外战争来看边关将士还是敢于战斗的。
宋朝的失败根源在朝廷。宋朝是通过兵变而取得的权力,皇帝们自然不会让这一幕在自己身上重演,所以大宋自建立之初就实行了各种抵制武将割据的政策。朝廷之上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不断提高文官的地位和待遇,使更多的人才走上了文官这条路,而且制度上也是文官压制武将。武将在战斗时并没多少自主权。皇帝甚至不敢让一个将领统率太多的兵马,每逢大战宋朝必几路分兵,最后被人家各个击破,以多胜少。所以宋朝将领往往败的很是憋屈。
“但愿我父亲和哥哥平安无事。”杨可馨有些伤感,现在她最关心的是在边关的父兄的安全,可战斗就是将门的宿命,他们是永远也离不开战场的。
“走,我们回去吧。”包拯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杨可馨,只好和她一起离开了山谷。
山谷外的工匠已将包拯给杨文广打造的刀剑取来包装好,包拯命人带着这些刀剑和他们一起返回了天长县县城。
“包大人兴致不错啊,这又是去哪里游山玩水了。”包拯刚进县城就有人过来和他打招呼,不过听这话却不十分友善。
包拯顺着声音看去却是县学的教谕李成。李成看包拯骑着马带着一个小姑娘,后边还有几个带着大包小包的工匠,整个一个旅游归来的样子,就忍不住出言讥讽。
“李先生也很闲啊,县学放假了吗?”包拯在话语上一点儿也不相让。
李成一想也是自己也没在岗位上,人家知县大人还可以说下去体察民情什么的。他这个教谕没在学堂又算什么。
李成只好转换了话题:“包大人可还记得你我的赌约,还有三天时间就到了。”李成这也是有备而来。这些日子他一直关注着包拯那个天长县书院的情况,他生怕包拯为了面子让学生全力的来背那本《论语》,他就失去了取胜的机会。还好包拯真的说到做到,天长书院的学生仍然是坚持半工半读,每天学文化的时间只有半天,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木工活、铁匠活上面了,还有两个学生竟然跟着郎中在药店中坐堂学习治病。这说明包拯根本没将比试放在心里。李成因此对这场比试的胜利充满了信心。所以这些日子包拯的声望越高李成越高兴。击败一个高声望的知县说明他这教谕的水平越高。
“这我怎么能忘了呢?与李先生比试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了。既然是打赌我们就要下点儿赌注如何,三日后的上午我们在县城中心广场上当众比试,为了更刺激点儿,你我每人出一千贯铜钱摆在那里做为赌注,输了的人将这一千贯钱送给对方做为资金如何。”包拯觉得两个人打打嘴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来点儿实在的。
“你.......。”李成一时气的说不出话来了。包拯光想着刺激一点儿,却没有想李成的承受能力。这一千贯钱对他来说是个大数目,李成认为包拯就是在仗财欺人。
“怎么认为赢不了,不敢比了吧?”包拯倒没有想李成有没有钱的问题,以为他怕赢不了。
“谁说我赢不了,我只是......,只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罢了,不要以为你有几个臭钱就可以侮辱人。”李成胡子气的直抖。
“你不出钱,拿出值一千贯钱的东西也行。我看看你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包拯并不想就此放过他。
“我拿我的脸面跟你赌,如果我输了就拜你为师。”李成这是豁出去了。
“好,可以。”包拯觉得这个很公平,这李教谕的脸面差不多可以值一千贯铜钱。
“三天后见。”李成气呼呼的走了。
“包大人一定会赢的。”杨可馨在旁边为包拯鼓着劲。
“赢他不是问题。”包拯在小姑娘面前肯定不能示弱。
包拯将杨可馨送回了李家。顺便的看一下李文业那些学生的情况。
李文业表示找出三个能够全文读下论语的学生不成问题。
包拯就更加放心了。不过包拯觉得就这样赢了李成还不够痛快。
他坐在那里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不但赢了李成而且对李成的刺激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