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鸥当然不是懵懂小年轻,他是从总厂下来的干部,四十岁的正处级干部,在现在这个老干部居多的时代,算是年轻干部了的。
他看得出手下这个郑东云明显的是在故意找李路的茬。
李路这个人,他到厂之后就听说了。听说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那位年轻的副科长是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而且懂俄语。战斗英雄和懂俄语单独分开不算什么,没什么了不起的。
旷日持久的战事造就的是大量的英雄,而曾经的同志加兄弟关系也让国内出现了一批精通俄语的人。
但是,战斗英雄和精通俄语这两个标签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显得很不一般了。众所周知,当兵的没什么文化,懂外语的更是罕见。
二十岁副科长、战斗英雄、精通俄语,几个标签聚在一起,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作为办公室主任,白鸥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厂里的领导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情况。
他得出的总结是,李路这个人不能小看。
退一万步说,白鸥绝不会为了部下要出一口气而去得罪一位前途无量的年轻副科长。
不过从后面看过去,李路的绿色军装在一众灰白中山装以及深色西装当中,的确显得很扎眼。
在场的其他领导也发现了在那里和韦德侃侃而谈的李路,脑子里有一百个疑问,如果不是不好在外国友人面前出丑,许多领导早就上去质问李路了。
李路能够感受到许多直白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过他打定主意厚着脸皮把翻译官这个身份继续冒充下去。他早看出来了,双方的沟通存在不少问题,那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展。
裴磊的发言结束之后走下来,向李路点了点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牛军也连忙的下来,坐到了裴磊的身边,小声的问道,“裴工,你们厂既然有这么厉害的英语专家,为什么还请求陆港市府的帮助?那位李科长的英语水平很高。”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小李懂英语,他精通俄语这一点我是知道的。”裴磊无奈的摇了摇头说。
牛军瞪大了眼睛,本来就很大的眼睛更大了,说,“他还懂俄语啊?真厉害。不知道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裴磊笑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打仗很是厉害。”
主持会议的领导说了几句,然后宣布散会,指示厂办做好接待工作,先安排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人吃饭休息,下午再继续开讨论会。
李路对韦德说了几句就起身离开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去,几十号人陆陆续续的离开会议室。
几位厂领导和裴磊配合韦德向门口这边走来,牛军亦步亦趋的跟着充当翻译,外事部门的一名翻译也在一侧替厂领导当翻译,哪怕如此交流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完成一句话的交流需要很好的耐心。
韦德看见李路站在门口边上,加快脚步走过来,远远伸出手,握着李路的手,说,“路,与你的交流非常愉快,让我仿佛回到了德克萨斯。很显然,我和你进行交流更加高效一些。”
他可不知道李路的职务,以为李路可以代表光明厂发言。
厂领导这边一头雾水的看向翻译,问道,“他说了什么?”
外事部门的翻译扶了扶眼镜,说,“韦德先生说他和那位叫路的先生交流很愉快,有家乡的感觉,并且表现和路先生的交流会更加的具有效率。”
“这是什么意思?这……”厂领导几个面面相觑。
裴磊趁机说道,“我看不如让小李加入项目组担任一下翻译工作。刚才有许多生涩的词汇是小李做出的解释,他的加入,对项目组是个很大的帮助。”
“这个李路,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的英语,还真是个深藏不露的小伙子。”厂领导呵呵笑着道。
一直沉默的詹华明总工程师突然开口道,“那小子比很多人都要专业,我看啊,就让他负责翻译工作吧,给韦德当一当助理,也便于咱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外方的想法和思想状态。”
总工发话了自然没人敢反对。
指了指裴磊,詹华明道,“小裴,你是项目组我方代表,这个事情你具体负责吧。”
“是,詹总。”裴磊连忙答应下来。
裴磊走过去笑着打断李路和韦德之间的交谈,对李路说,“小李,厂里决定任命你为项目组翻译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和韦德先生的接洽交流。走吧,陪着韦德先生一起到饭堂去吃饭。”
说完笑着对韦德点了点头。
李路在韦德期待的目光下翻译说道,“我的上司命令我主要负责与你进行接洽交流,韦德先生,合作愉快。”
韦德高兴的和李路握手,“非常愉快。”
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遇着个说话有熟悉口音的华夏年轻人,并且还是一位对相关技术非常熟悉的小伙子,这让韦德十分的高兴。至少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用再担心语言上面的障碍了。
李路的临时加入,让牛军的角色变得有些尴尬,但她却是松了一口气。牛军不认为自己被忽视了,她只是单纯的认为更有能力的人替代了自己的位置之后,让工作更好的得到完成,从而松了一口气。
当然,她的任务没有结束,项目组其他人和美方团队的交流,一样的离不开翻译。
李路指了指赵旭说,“小赵,你去告诉张卫伟,我不在的时候他暂时负责保卫科的工作。”
“是,老大你放心去吧!”赵旭答应一声,带着人飞也似的走了。
李路随着项目组的几十号人浩浩荡荡的向饭堂的干部餐厅那边去。他的一半心思在牛军身上,确切地说是在六岁的未婚妻身上。瞅准一个空当,李路走过去低声问牛军,“牛老师,您是第一小学哪个班的班主任来着?”
“一一班。”牛军礼貌的笑了笑,回答。
在别人看来。或者在牛军的眼里,李路这是在搭讪,随便找个话题聊天。
李路呵呵笑道,“我有个同事的侄子就在一一班。”
“是吗,小朋友叫什么名字?”牛军问。
“这个不太清楚,呵呵。”李路有些尴尬。
这搭讪显得干巴巴的。
正不知道怎么把话题继续,牛军主动提出问题来,道,“李科长,韦德先生提到的几个词汇,你能不能帮我解读一下。什么叫51倍身管?”
李路精神一振,道,“没问题没问题。身管长指的是火炮炮管的长度,在表达炮管长度的时候,通常不是直接说数量的,而是根据火炮的口径来决定。比如51倍身管,意思是说炮管的长度是口径的51倍。如果是105毫米口径的火炮,那么51倍身管的话,表明该火炮的炮管长度是105毫米乘以51,得出的数据就是炮管长度。”
牛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真是隔行如隔山。好几个词汇单独看我都了解是什么意思,放到句子里却总是觉得不对劲。”
“呵呵,我碰巧对军事装备比较熟悉,咱们共同学习。”
两人边走边聊,裴磊和韦德要进行交谈,朝这边靠过来,四人就自然而然的聊了起来,李路一边兼顾着和韦德聊天一边同时给裴磊翻译,还不忘用英语把牛军带进来,每个人都照顾得很到位。
这让牛军感觉得到很惊讶,这不仅仅是懂英语那么简单,没有几十年的造诣恐怕很难做到这样自然,关键在于这样的自然大多数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
难道说李路有留洋经历?
他看得出手下这个郑东云明显的是在故意找李路的茬。
李路这个人,他到厂之后就听说了。听说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那位年轻的副科长是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而且懂俄语。战斗英雄和懂俄语单独分开不算什么,没什么了不起的。
旷日持久的战事造就的是大量的英雄,而曾经的同志加兄弟关系也让国内出现了一批精通俄语的人。
但是,战斗英雄和精通俄语这两个标签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显得很不一般了。众所周知,当兵的没什么文化,懂外语的更是罕见。
二十岁副科长、战斗英雄、精通俄语,几个标签聚在一起,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作为办公室主任,白鸥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厂里的领导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情况。
他得出的总结是,李路这个人不能小看。
退一万步说,白鸥绝不会为了部下要出一口气而去得罪一位前途无量的年轻副科长。
不过从后面看过去,李路的绿色军装在一众灰白中山装以及深色西装当中,的确显得很扎眼。
在场的其他领导也发现了在那里和韦德侃侃而谈的李路,脑子里有一百个疑问,如果不是不好在外国友人面前出丑,许多领导早就上去质问李路了。
李路能够感受到许多直白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过他打定主意厚着脸皮把翻译官这个身份继续冒充下去。他早看出来了,双方的沟通存在不少问题,那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展。
裴磊的发言结束之后走下来,向李路点了点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牛军也连忙的下来,坐到了裴磊的身边,小声的问道,“裴工,你们厂既然有这么厉害的英语专家,为什么还请求陆港市府的帮助?那位李科长的英语水平很高。”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小李懂英语,他精通俄语这一点我是知道的。”裴磊无奈的摇了摇头说。
牛军瞪大了眼睛,本来就很大的眼睛更大了,说,“他还懂俄语啊?真厉害。不知道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裴磊笑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打仗很是厉害。”
主持会议的领导说了几句,然后宣布散会,指示厂办做好接待工作,先安排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的人吃饭休息,下午再继续开讨论会。
李路对韦德说了几句就起身离开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去,几十号人陆陆续续的离开会议室。
几位厂领导和裴磊配合韦德向门口这边走来,牛军亦步亦趋的跟着充当翻译,外事部门的一名翻译也在一侧替厂领导当翻译,哪怕如此交流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完成一句话的交流需要很好的耐心。
韦德看见李路站在门口边上,加快脚步走过来,远远伸出手,握着李路的手,说,“路,与你的交流非常愉快,让我仿佛回到了德克萨斯。很显然,我和你进行交流更加高效一些。”
他可不知道李路的职务,以为李路可以代表光明厂发言。
厂领导这边一头雾水的看向翻译,问道,“他说了什么?”
外事部门的翻译扶了扶眼镜,说,“韦德先生说他和那位叫路的先生交流很愉快,有家乡的感觉,并且表现和路先生的交流会更加的具有效率。”
“这是什么意思?这……”厂领导几个面面相觑。
裴磊趁机说道,“我看不如让小李加入项目组担任一下翻译工作。刚才有许多生涩的词汇是小李做出的解释,他的加入,对项目组是个很大的帮助。”
“这个李路,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的英语,还真是个深藏不露的小伙子。”厂领导呵呵笑着道。
一直沉默的詹华明总工程师突然开口道,“那小子比很多人都要专业,我看啊,就让他负责翻译工作吧,给韦德当一当助理,也便于咱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外方的想法和思想状态。”
总工发话了自然没人敢反对。
指了指裴磊,詹华明道,“小裴,你是项目组我方代表,这个事情你具体负责吧。”
“是,詹总。”裴磊连忙答应下来。
裴磊走过去笑着打断李路和韦德之间的交谈,对李路说,“小李,厂里决定任命你为项目组翻译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和韦德先生的接洽交流。走吧,陪着韦德先生一起到饭堂去吃饭。”
说完笑着对韦德点了点头。
李路在韦德期待的目光下翻译说道,“我的上司命令我主要负责与你进行接洽交流,韦德先生,合作愉快。”
韦德高兴的和李路握手,“非常愉快。”
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遇着个说话有熟悉口音的华夏年轻人,并且还是一位对相关技术非常熟悉的小伙子,这让韦德十分的高兴。至少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用再担心语言上面的障碍了。
李路的临时加入,让牛军的角色变得有些尴尬,但她却是松了一口气。牛军不认为自己被忽视了,她只是单纯的认为更有能力的人替代了自己的位置之后,让工作更好的得到完成,从而松了一口气。
当然,她的任务没有结束,项目组其他人和美方团队的交流,一样的离不开翻译。
李路指了指赵旭说,“小赵,你去告诉张卫伟,我不在的时候他暂时负责保卫科的工作。”
“是,老大你放心去吧!”赵旭答应一声,带着人飞也似的走了。
李路随着项目组的几十号人浩浩荡荡的向饭堂的干部餐厅那边去。他的一半心思在牛军身上,确切地说是在六岁的未婚妻身上。瞅准一个空当,李路走过去低声问牛军,“牛老师,您是第一小学哪个班的班主任来着?”
“一一班。”牛军礼貌的笑了笑,回答。
在别人看来。或者在牛军的眼里,李路这是在搭讪,随便找个话题聊天。
李路呵呵笑道,“我有个同事的侄子就在一一班。”
“是吗,小朋友叫什么名字?”牛军问。
“这个不太清楚,呵呵。”李路有些尴尬。
这搭讪显得干巴巴的。
正不知道怎么把话题继续,牛军主动提出问题来,道,“李科长,韦德先生提到的几个词汇,你能不能帮我解读一下。什么叫51倍身管?”
李路精神一振,道,“没问题没问题。身管长指的是火炮炮管的长度,在表达炮管长度的时候,通常不是直接说数量的,而是根据火炮的口径来决定。比如51倍身管,意思是说炮管的长度是口径的51倍。如果是105毫米口径的火炮,那么51倍身管的话,表明该火炮的炮管长度是105毫米乘以51,得出的数据就是炮管长度。”
牛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真是隔行如隔山。好几个词汇单独看我都了解是什么意思,放到句子里却总是觉得不对劲。”
“呵呵,我碰巧对军事装备比较熟悉,咱们共同学习。”
两人边走边聊,裴磊和韦德要进行交谈,朝这边靠过来,四人就自然而然的聊了起来,李路一边兼顾着和韦德聊天一边同时给裴磊翻译,还不忘用英语把牛军带进来,每个人都照顾得很到位。
这让牛军感觉得到很惊讶,这不仅仅是懂英语那么简单,没有几十年的造诣恐怕很难做到这样自然,关键在于这样的自然大多数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
难道说李路有留洋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