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刚亮,大殿上早已经百官齐聚,君臣共议军政大事。杨坚高高在上,听着底下群臣七嘴八舌的议论,心乱如麻,头痛欲裂。
“陛下,新朝刚刚建立,新政实施不久,初见成效。只是内部虽然已稳,我朝面临的外部压力却十分严峻。长江之南仍有一个强大的陈国。青海、陇西边境上吐谷浑依然称霸,齐国残余势力高宝宁仍然控制着辽东地区。外加北面的突厥……”
高熲的话还没说完,就听殿外紧急战报传来。
“报,沙钵略可汗与高宝宁会师召开突厥各部落可汗会议,准备集结所有突厥骑士南下中原。”
群臣中,有人小声嘀咕道:“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众臣还没来得及讨论,边关紧急之声又起。
“报,陈国皇帝陈顼趁机下诏北伐,陈朝大军气势汹汹杀过长江。”
“报,吐谷浑人大举进攻凉州。”
殿内一片肃然,众人不知何时又会送上来一份边关紧急奏报,全都闷不吭声,默默等待。
良久之后,杨坚见没有响动,愤懑的开口道:“朕刚刚登上帝王宝座,这些邻国居然这么不给面子,一齐来犯。还真当朕是软柿子,这么快就想拿捏朕。”
高熲闻言,急忙回道:“陛下,这是四面强邻给大隋的一个下马威,要是这一次经受不住吓唬服软退让的话,以后大隋边境将永无宁日。”
有了尚书左仆射开头,文武百官霎时间议论纷纷,畅所欲言。“如今四面楚歌,八方告急,风雨飘摇之际,朝野上下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抵抗外辱。”
“陈国,吐谷浑,还有高宝宁都没什么可怕的。唯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突厥人,大隋刚刚建立,突厥却正值崛起之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如若突厥铁骑冲破防线,兵围长安,只怕汉文明又是一场浩劫。这一战我们必须得赢。”
“突厥虽然强大,可要灭掉大隋也不是件易事。我们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自寻烦恼。”
眼见众臣说的差不多了,杨坚一脸平静的分析道:“想要消灭或者占领朕的地盘,当然不容易。可要是帮助宇文皇室复辟,那就容易多了。”
虞庆则听闻此言,心下大喜,趁机回道:“宇文皇室?难怪陛下当初要斩草除根,原来是有先见之明。如今宇文皇室殆尽,突厥想要复辟,扶持一个傀儡政权也没人了吧?”
杨坚轻轻摇头,提醒道:“可别忘了沙钵略身边还躺着一个千金公主。这个女人整日呆在突厥可汗身边,朕还真没法放心。”
高熲悄悄看了一眼陛下,明知故问道:“陛下的意思是,此次突厥入侵是为了给千金公主报仇。到时候只需千金公主认领一个子嗣,便可借机复大周皇室,突厥便可控制中原地区?”
“不过是借千金公主这个幌子而已。沙钵略比谁都清楚,中原大国对他的威胁有多大。此前我朝内乱,他也一直在争夺汗位,一时抽不出时间来趁火打劫。如今大隋初建,沙钵略觉得时机已到,再也坐不住忍不住要出手了。”
底下一名武将听到此话,认定陛下会对突厥全线开战,兴奋不已。“陛下是准备集中火力专攻突厥?”
“不,朕打算先收拾陈国和吐谷浑。”
“可陛下刚刚不是说,突厥才是最大敌人,只有突厥才有实力威胁到大隋的安危吗?”
杨坚静静的看着那人,轻笑道:“若是朕直接攻打突厥,陈国和吐谷浑必定会趁机浑水摸鱼。双线作战尚且会战败,更何况三线出击。”
“这,臣越想越糊涂了……”
杨坚直视前方,心中已有计议,成竹在胸。“想收拾突厥必先收拾陈朝和吐谷浑。收拾陈朝和吐谷浑的同时务必稳住突厥人。”
高熲察言观色,心知陛下应是有了主意,默默问道:“陛下心中已有合适人选?”
“稳定突厥的人选,朕自有主张。等突厥这边初见成效,立马出兵迎击吐谷浑。”
众臣还未回过神来,杨坚立马命令道:“元谐,朕命你为行军元帅率两万步骑,从青海乐都誓师出发杀向吐谷浑。”
“末将遵命。”
高熲大概猜到了陛下的心思,再次确认道:“陛下是想等突厥和吐谷浑的问题都解决了,再来迎战陈国?”
“能占的地盘陈顼都已经占了,先让他得意一段时日,等北方边境安定,再收拾他不迟。”
***************************
下了早朝,杨坚立马召见刚刚回国的长孙晟。一年前宇文庆和长孙晟作为送亲正副使,出使突厥,回来之后江山已经易主,俩人却丝毫没有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杨坚接见二人之后,对俩人识时务的态度深表赞赏。如今突厥战事即将来临,杨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滞留突厥一年的这位神箭手。
“长孙郎,你在突厥呆了一年多,可有收获?”
“陛下,这是臣的奏本平突厥十年策,还请陛下过目。”
杨坚悄悄翻开奏折,越看越满意。“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许。长孙郎还真担的起“多奇略”三字评语。”
“陛下,计失则百姓不宁,计得则万代之福。大隋与突厥之战是国本之战,胜,则称霸北方,造福万代。败,便是灭顶之灾,百年浩劫。”
“所以长孙郎的平突厥十年策,是慎重考虑后,精心策划确保万无一失的策略?”
“陛下,突厥关系到国家安危,百姓财产安全,所以一定要打。只是打突厥不争在一时,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杨坚会心一笑,问道:“按照爱卿之意,等到突厥内乱之际,一举击溃对方?”
长孙晟狡黠一笑,回道:“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挑拨离间。”
听到此话,杨坚默默点头赞同,随即又问道:“施离间计?突厥内部不团结?”
“陛下英明。突厥皇族们争夺汗位的时候经常产生矛盾,我们可以利用突厥兄终弟及传位的漏洞,让他们互相打起来。届时大隋便可从中斡旋平衡各方势力,顺便坐收渔翁之利。”
“斡旋?爱卿这个词用的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用在对手身上,倒是别有意境。”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两人聊了一阵,杨坚兴致正高,觉得一时半会说不完,索性拉着长孙晟做了下来,继续往下聊。“说说突厥现在情况如何?”
“第四任可汗佗钵临死前将汗位传给哥哥的儿子大逻便。他的儿子庵逻虽然非常不开心,但他平素懦弱,不敢违背父亲的意志。庵逻的部下却不管那一套,与贵族们勾结起来拥戴主子做大可汗。”
杨坚细想片刻,问道:“最后坐上汗位的沙钵略可汗,应该叫摄图吧?”
“没错。庵逻的大哥摄图,强硬表态支持庵逻做大可汗。只是庵逻登上突厥大可汗的宝座,却压不住大逻便。最后干脆将汗位让给他的大哥摄图。”
“原来中间还有这么多曲折,难怪这次的汗位传承有些奇怪。摄图虽然当上大可汗,应该过的也不太顺心吧?”
“陛下所料不差。大逻便有自己的部落和人马,摄图害怕大逻便狗急跳墙造反。于是采用分封的办法将突厥汗国一分为四。自己是大可汗,在都斤山设牙帐。”
“庵逻称第二可汗,居独洛水。叔父玷厥为达头可汗,管辖西部草原。大逻便为阿波可汗,管辖西域。”
杨坚看了长孙晟一眼,冷笑道:“四大汗国,各怀鬼胎,沙钵略这是送上来让我们挑拨离间,也怨不得我们。”
“陛下说的是,如此良机不容错过。我们可以才用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分化四大汗国。”
“谁离我们远我们交往谁,谁弱小我们就帮助谁。他们打起来自相残杀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十年后出塞北伐,一举荡平突厥,这就是爱卿的平突厥十年策?”
“正是。”
“好,就依你之计。”
商议完之后,杨坚转过脸看向殿外。“来人,宣元晖觐见。”
长孙晟见状,连忙问道:“陛下是想让元晖作为隋朝大使出伊吾道,到天山脚下向达头可汗赐送狼头大纛?”
“爱卿觉得有何不妥?”
“陛下英明神武,计谋高超,微臣佩服。元晖西出伊吾道,臣便东出黄龙道前往突厥东部,沿途拜访奚族和契丹等部落首领,大把大把的施舍钱财,笼络各部首领。”
听完长孙晟的回答,杨坚心下大喜。“两面出击,双管齐下,如此甚好。”
“陛下在京城挑拨沙钵略猜忌达头可汗,微臣可以在东边劝服沙钵略的弟弟改投大隋。”
“长孙郎,突厥战事缺了谁,也不能少了你。平突厥一战,爱卿定是居功至伟,需要什么,想做什么尽管去做,朕可以随时配合你。”
“多谢陛下信任。”
“陛下,新朝刚刚建立,新政实施不久,初见成效。只是内部虽然已稳,我朝面临的外部压力却十分严峻。长江之南仍有一个强大的陈国。青海、陇西边境上吐谷浑依然称霸,齐国残余势力高宝宁仍然控制着辽东地区。外加北面的突厥……”
高熲的话还没说完,就听殿外紧急战报传来。
“报,沙钵略可汗与高宝宁会师召开突厥各部落可汗会议,准备集结所有突厥骑士南下中原。”
群臣中,有人小声嘀咕道:“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众臣还没来得及讨论,边关紧急之声又起。
“报,陈国皇帝陈顼趁机下诏北伐,陈朝大军气势汹汹杀过长江。”
“报,吐谷浑人大举进攻凉州。”
殿内一片肃然,众人不知何时又会送上来一份边关紧急奏报,全都闷不吭声,默默等待。
良久之后,杨坚见没有响动,愤懑的开口道:“朕刚刚登上帝王宝座,这些邻国居然这么不给面子,一齐来犯。还真当朕是软柿子,这么快就想拿捏朕。”
高熲闻言,急忙回道:“陛下,这是四面强邻给大隋的一个下马威,要是这一次经受不住吓唬服软退让的话,以后大隋边境将永无宁日。”
有了尚书左仆射开头,文武百官霎时间议论纷纷,畅所欲言。“如今四面楚歌,八方告急,风雨飘摇之际,朝野上下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抵抗外辱。”
“陈国,吐谷浑,还有高宝宁都没什么可怕的。唯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突厥人,大隋刚刚建立,突厥却正值崛起之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如若突厥铁骑冲破防线,兵围长安,只怕汉文明又是一场浩劫。这一战我们必须得赢。”
“突厥虽然强大,可要灭掉大隋也不是件易事。我们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自寻烦恼。”
眼见众臣说的差不多了,杨坚一脸平静的分析道:“想要消灭或者占领朕的地盘,当然不容易。可要是帮助宇文皇室复辟,那就容易多了。”
虞庆则听闻此言,心下大喜,趁机回道:“宇文皇室?难怪陛下当初要斩草除根,原来是有先见之明。如今宇文皇室殆尽,突厥想要复辟,扶持一个傀儡政权也没人了吧?”
杨坚轻轻摇头,提醒道:“可别忘了沙钵略身边还躺着一个千金公主。这个女人整日呆在突厥可汗身边,朕还真没法放心。”
高熲悄悄看了一眼陛下,明知故问道:“陛下的意思是,此次突厥入侵是为了给千金公主报仇。到时候只需千金公主认领一个子嗣,便可借机复大周皇室,突厥便可控制中原地区?”
“不过是借千金公主这个幌子而已。沙钵略比谁都清楚,中原大国对他的威胁有多大。此前我朝内乱,他也一直在争夺汗位,一时抽不出时间来趁火打劫。如今大隋初建,沙钵略觉得时机已到,再也坐不住忍不住要出手了。”
底下一名武将听到此话,认定陛下会对突厥全线开战,兴奋不已。“陛下是准备集中火力专攻突厥?”
“不,朕打算先收拾陈国和吐谷浑。”
“可陛下刚刚不是说,突厥才是最大敌人,只有突厥才有实力威胁到大隋的安危吗?”
杨坚静静的看着那人,轻笑道:“若是朕直接攻打突厥,陈国和吐谷浑必定会趁机浑水摸鱼。双线作战尚且会战败,更何况三线出击。”
“这,臣越想越糊涂了……”
杨坚直视前方,心中已有计议,成竹在胸。“想收拾突厥必先收拾陈朝和吐谷浑。收拾陈朝和吐谷浑的同时务必稳住突厥人。”
高熲察言观色,心知陛下应是有了主意,默默问道:“陛下心中已有合适人选?”
“稳定突厥的人选,朕自有主张。等突厥这边初见成效,立马出兵迎击吐谷浑。”
众臣还未回过神来,杨坚立马命令道:“元谐,朕命你为行军元帅率两万步骑,从青海乐都誓师出发杀向吐谷浑。”
“末将遵命。”
高熲大概猜到了陛下的心思,再次确认道:“陛下是想等突厥和吐谷浑的问题都解决了,再来迎战陈国?”
“能占的地盘陈顼都已经占了,先让他得意一段时日,等北方边境安定,再收拾他不迟。”
***************************
下了早朝,杨坚立马召见刚刚回国的长孙晟。一年前宇文庆和长孙晟作为送亲正副使,出使突厥,回来之后江山已经易主,俩人却丝毫没有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杨坚接见二人之后,对俩人识时务的态度深表赞赏。如今突厥战事即将来临,杨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滞留突厥一年的这位神箭手。
“长孙郎,你在突厥呆了一年多,可有收获?”
“陛下,这是臣的奏本平突厥十年策,还请陛下过目。”
杨坚悄悄翻开奏折,越看越满意。“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许。长孙郎还真担的起“多奇略”三字评语。”
“陛下,计失则百姓不宁,计得则万代之福。大隋与突厥之战是国本之战,胜,则称霸北方,造福万代。败,便是灭顶之灾,百年浩劫。”
“所以长孙郎的平突厥十年策,是慎重考虑后,精心策划确保万无一失的策略?”
“陛下,突厥关系到国家安危,百姓财产安全,所以一定要打。只是打突厥不争在一时,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杨坚会心一笑,问道:“按照爱卿之意,等到突厥内乱之际,一举击溃对方?”
长孙晟狡黠一笑,回道:“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挑拨离间。”
听到此话,杨坚默默点头赞同,随即又问道:“施离间计?突厥内部不团结?”
“陛下英明。突厥皇族们争夺汗位的时候经常产生矛盾,我们可以利用突厥兄终弟及传位的漏洞,让他们互相打起来。届时大隋便可从中斡旋平衡各方势力,顺便坐收渔翁之利。”
“斡旋?爱卿这个词用的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用在对手身上,倒是别有意境。”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两人聊了一阵,杨坚兴致正高,觉得一时半会说不完,索性拉着长孙晟做了下来,继续往下聊。“说说突厥现在情况如何?”
“第四任可汗佗钵临死前将汗位传给哥哥的儿子大逻便。他的儿子庵逻虽然非常不开心,但他平素懦弱,不敢违背父亲的意志。庵逻的部下却不管那一套,与贵族们勾结起来拥戴主子做大可汗。”
杨坚细想片刻,问道:“最后坐上汗位的沙钵略可汗,应该叫摄图吧?”
“没错。庵逻的大哥摄图,强硬表态支持庵逻做大可汗。只是庵逻登上突厥大可汗的宝座,却压不住大逻便。最后干脆将汗位让给他的大哥摄图。”
“原来中间还有这么多曲折,难怪这次的汗位传承有些奇怪。摄图虽然当上大可汗,应该过的也不太顺心吧?”
“陛下所料不差。大逻便有自己的部落和人马,摄图害怕大逻便狗急跳墙造反。于是采用分封的办法将突厥汗国一分为四。自己是大可汗,在都斤山设牙帐。”
“庵逻称第二可汗,居独洛水。叔父玷厥为达头可汗,管辖西部草原。大逻便为阿波可汗,管辖西域。”
杨坚看了长孙晟一眼,冷笑道:“四大汗国,各怀鬼胎,沙钵略这是送上来让我们挑拨离间,也怨不得我们。”
“陛下说的是,如此良机不容错过。我们可以才用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分化四大汗国。”
“谁离我们远我们交往谁,谁弱小我们就帮助谁。他们打起来自相残杀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十年后出塞北伐,一举荡平突厥,这就是爱卿的平突厥十年策?”
“正是。”
“好,就依你之计。”
商议完之后,杨坚转过脸看向殿外。“来人,宣元晖觐见。”
长孙晟见状,连忙问道:“陛下是想让元晖作为隋朝大使出伊吾道,到天山脚下向达头可汗赐送狼头大纛?”
“爱卿觉得有何不妥?”
“陛下英明神武,计谋高超,微臣佩服。元晖西出伊吾道,臣便东出黄龙道前往突厥东部,沿途拜访奚族和契丹等部落首领,大把大把的施舍钱财,笼络各部首领。”
听完长孙晟的回答,杨坚心下大喜。“两面出击,双管齐下,如此甚好。”
“陛下在京城挑拨沙钵略猜忌达头可汗,微臣可以在东边劝服沙钵略的弟弟改投大隋。”
“长孙郎,突厥战事缺了谁,也不能少了你。平突厥一战,爱卿定是居功至伟,需要什么,想做什么尽管去做,朕可以随时配合你。”
“多谢陛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