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正规保安团
像肖剑飞胡海山这些人,以前的“正统”军队的概念还是根深蒂固,当时收编成保安团都觉得是“降级”了,从正规部队成了地方部队,如今当了“匪”,虽说是权宜之计也觉得不自在,要是还用保安团的名义活动心理上还是要好接受的多。
对于山寨一般的人来讲,有的是无所谓,但是也有不少人觉得这算是个“正途”,尤其是肖剑飞把所有的人编成了一个战斗大队和两个矿工大队,以及一个直属大队。大家一说也有了官衔了,不禁自己都觉得威风些。
有的人甚至想:他奶奶滴老子这下也当官啦,以前落草还不知道将来怎样呢,现下居然混了官身了。于是架子也摆起了,见面必称某大队长某中队长某长官,山寨里就那么大点个地方一天见了几十回,回回都要正经的打敬礼,甚至上厕所都要按官衔行礼。
甚至有人跑来找肖剑飞要求做统一的军衣大檐帽,甚至要求做大礼服,还有人想去城里请照相师傅来给照相的。
肖剑飞看着这帮绿林和矿工们的做派真是无语,于是先把挖煤的事情停了,给这些大队长中队长和长官们一人一副扁担镐头的去修城关去了。
要说这个城关真不好修,尤其是地难挖,地里土少石头多,挖掘起来分外的麻烦。
挖掘壕沟和城关的地基真是费了太多的力气。大家干的累了不免有些怪话,后来古小姐带着一班女人来帮忙,说你们男人干不成这活交给我们女人来干,你们回去做饭带孩子去,这下可激起了大家干活的干劲,怪话也没有了。
挖出来的石头可以做材料砌墙,矿工们把草斩成小段,和着泥和糯米汤把石块砌起来。然后用石灰石烧成石灰在外墙涂了,最外面用找到的少量洋灰把缝子勾了,这样下雨就不会冲坏了。
城关筑好以后,矿工们又在内侧搭建了一排“地窝棚”,这是矿工们的拿手本事,他们居住一直是采用这个办法。就是在地上挖半间房子那么深,面积大小可以随意,然后在四面立四根柱子,用树枝什么的密密的扎成墙,然后在上面盖上树枝扎的顶或者草编的顶。
这样的地方冬暖夏凉,也能遮风挡雨,助人放东西都可以,虽然简陋但是很实用,建筑起来也简单,效果比一般搭的茅草树枝棚子要好。
本来肖剑飞想这山上有的是树,矿工们会一点木匠活的人也挺多,他想造些木头屋子让大家居住的,矿工们自己觉得地窝棚要比木屋还要好些,建造一简单,也不用给木头上漆什么的(再说漆也不好搞,不刷漆的木屋夏天很容易裂),肖剑飞也就随他们去了。
山寨的绿林们以前都是胡乱住的,住房子也有住山洞的也有,如今住上地窝棚还觉的新鲜。而且这地窝棚随处都可以搭建,弄到山寨里面人人有房,自然的形成了街道,倒跟个城市一般。
肖剑飞关口筑好以后要给关起个名字,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戏文还是评书上面有个“铁锁关”的名字,于是就叫杜平写了三个大字,找矿工会刨木板的给弄了快木板刻上,挂在关口。
在关口,肖剑飞弄了一扇木头的大门,他也知道这个门不扛炮火,于是在关口内专门预备了几辆大车,车上装满石块和障碍物,准备一旦战斗打到关口就用这些东西把门堵死,即使用炮也很难轰开。
杜平自己带着肖剑飞的关防(肖剑飞还带着民青县保安团第三大队的印信)偷偷的去了一趟北平,通过关系联系上了二十九军,但是二十九军因为跟日本人的关系刚刚缓和,不敢惹事,于是把杜平给介绍到保定省保安司令部。
保安司令部对民青县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杜平去了才知道具体的事情细节,原来他们以为县里的官吏不是逃跑了就是反水了,现在才知道县长和县里的主要干部都死了,这才给谢县长他们抚恤。
杜平又提出来肖剑飞部队的问题,保安司令部即没办法给肖剑飞以具体的支援,也没办法安置这几百人的队伍,但是对于民青县还能保存下来这么一枝力量也觉得挺好,最后决定任命肖剑飞为民青县保安团长,杜平为代理县秘书长,暂时负责县里的一切事物,有权征收全县的赋税。
最后给肖剑飞和杜平发了关防印信,其实也就是刻个木头章子而已,另给了两千大洋的经费,其他就一切不管了,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消灭叛军光复县城。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可以给保定的保安司令部汇报。
杜平对于省里的态度是有思想准备的,他请求给支援一些武器也没有得到同意,只好拿着两枚空头印章回来,不过总算是有个名目了。
回来后杜平就用大纸写了一些布告,敦促叛军放下武器早日改邪归正,同时要求各村庄不给县里交捐交税。然后到处张贴,甚至贴到县城的城门上面。
这对全县的村庄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肖剑飞在山里的活动变少了以后,治安军的捐税越来越多,收了地亩捐、人头税、还要收合作费、通行证费、居住证费、甚至还要收预借款,没收的庄稼都要先交款,这样百姓的负担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人人都有怨言。
布告贴出来以后,大家觉得总算是有人给出头出气了,有时候治安军收捐费就不好收,甚至有人对治安军说:你们来收捐费不怕山里的保安团出来打你们吗?也有人觉得这个自治算是个什么章程,保安团县政府才是正经的官府,所以给刘县知事带来很多的统治上的麻烦,日本人也觉得很恼火。
拿回来印信以后,肖剑飞决定正经的把旗子竖起来。在关口上面,肖剑飞立了三面大旗,中间的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左边的是民青县保安团的旗号,右边是王老汉的青蛇旗。
对于山寨一般的人来讲,有的是无所谓,但是也有不少人觉得这算是个“正途”,尤其是肖剑飞把所有的人编成了一个战斗大队和两个矿工大队,以及一个直属大队。大家一说也有了官衔了,不禁自己都觉得威风些。
有的人甚至想:他奶奶滴老子这下也当官啦,以前落草还不知道将来怎样呢,现下居然混了官身了。于是架子也摆起了,见面必称某大队长某中队长某长官,山寨里就那么大点个地方一天见了几十回,回回都要正经的打敬礼,甚至上厕所都要按官衔行礼。
甚至有人跑来找肖剑飞要求做统一的军衣大檐帽,甚至要求做大礼服,还有人想去城里请照相师傅来给照相的。
肖剑飞看着这帮绿林和矿工们的做派真是无语,于是先把挖煤的事情停了,给这些大队长中队长和长官们一人一副扁担镐头的去修城关去了。
要说这个城关真不好修,尤其是地难挖,地里土少石头多,挖掘起来分外的麻烦。
挖掘壕沟和城关的地基真是费了太多的力气。大家干的累了不免有些怪话,后来古小姐带着一班女人来帮忙,说你们男人干不成这活交给我们女人来干,你们回去做饭带孩子去,这下可激起了大家干活的干劲,怪话也没有了。
挖出来的石头可以做材料砌墙,矿工们把草斩成小段,和着泥和糯米汤把石块砌起来。然后用石灰石烧成石灰在外墙涂了,最外面用找到的少量洋灰把缝子勾了,这样下雨就不会冲坏了。
城关筑好以后,矿工们又在内侧搭建了一排“地窝棚”,这是矿工们的拿手本事,他们居住一直是采用这个办法。就是在地上挖半间房子那么深,面积大小可以随意,然后在四面立四根柱子,用树枝什么的密密的扎成墙,然后在上面盖上树枝扎的顶或者草编的顶。
这样的地方冬暖夏凉,也能遮风挡雨,助人放东西都可以,虽然简陋但是很实用,建筑起来也简单,效果比一般搭的茅草树枝棚子要好。
本来肖剑飞想这山上有的是树,矿工们会一点木匠活的人也挺多,他想造些木头屋子让大家居住的,矿工们自己觉得地窝棚要比木屋还要好些,建造一简单,也不用给木头上漆什么的(再说漆也不好搞,不刷漆的木屋夏天很容易裂),肖剑飞也就随他们去了。
山寨的绿林们以前都是胡乱住的,住房子也有住山洞的也有,如今住上地窝棚还觉的新鲜。而且这地窝棚随处都可以搭建,弄到山寨里面人人有房,自然的形成了街道,倒跟个城市一般。
肖剑飞关口筑好以后要给关起个名字,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戏文还是评书上面有个“铁锁关”的名字,于是就叫杜平写了三个大字,找矿工会刨木板的给弄了快木板刻上,挂在关口。
在关口,肖剑飞弄了一扇木头的大门,他也知道这个门不扛炮火,于是在关口内专门预备了几辆大车,车上装满石块和障碍物,准备一旦战斗打到关口就用这些东西把门堵死,即使用炮也很难轰开。
杜平自己带着肖剑飞的关防(肖剑飞还带着民青县保安团第三大队的印信)偷偷的去了一趟北平,通过关系联系上了二十九军,但是二十九军因为跟日本人的关系刚刚缓和,不敢惹事,于是把杜平给介绍到保定省保安司令部。
保安司令部对民青县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杜平去了才知道具体的事情细节,原来他们以为县里的官吏不是逃跑了就是反水了,现在才知道县长和县里的主要干部都死了,这才给谢县长他们抚恤。
杜平又提出来肖剑飞部队的问题,保安司令部即没办法给肖剑飞以具体的支援,也没办法安置这几百人的队伍,但是对于民青县还能保存下来这么一枝力量也觉得挺好,最后决定任命肖剑飞为民青县保安团长,杜平为代理县秘书长,暂时负责县里的一切事物,有权征收全县的赋税。
最后给肖剑飞和杜平发了关防印信,其实也就是刻个木头章子而已,另给了两千大洋的经费,其他就一切不管了,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消灭叛军光复县城。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可以给保定的保安司令部汇报。
杜平对于省里的态度是有思想准备的,他请求给支援一些武器也没有得到同意,只好拿着两枚空头印章回来,不过总算是有个名目了。
回来后杜平就用大纸写了一些布告,敦促叛军放下武器早日改邪归正,同时要求各村庄不给县里交捐交税。然后到处张贴,甚至贴到县城的城门上面。
这对全县的村庄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肖剑飞在山里的活动变少了以后,治安军的捐税越来越多,收了地亩捐、人头税、还要收合作费、通行证费、居住证费、甚至还要收预借款,没收的庄稼都要先交款,这样百姓的负担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人人都有怨言。
布告贴出来以后,大家觉得总算是有人给出头出气了,有时候治安军收捐费就不好收,甚至有人对治安军说:你们来收捐费不怕山里的保安团出来打你们吗?也有人觉得这个自治算是个什么章程,保安团县政府才是正经的官府,所以给刘县知事带来很多的统治上的麻烦,日本人也觉得很恼火。
拿回来印信以后,肖剑飞决定正经的把旗子竖起来。在关口上面,肖剑飞立了三面大旗,中间的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左边的是民青县保安团的旗号,右边是王老汉的青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