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不过太后娘娘到底与众不同,虽说气的有些不善了,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再开口已经是语调平静的很了:“这东安郡王妃奉承皇后,倒是很舍得出力啊。”
王夫人见已经把自己家摘了出来,成功的把太后的仇恨转移到了东安郡王府,便道:“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只是……这又何必呢。”
她叹口气说:“您老人家,向来是老佛爷,从来不管他们的事的,皇上朝廷内外,您都没理会过,就这么着,还这样防着您,生怕……”
汪夫人故意停下了不说,仿佛怕忌讳似的,其实是知道,说话留一半,给人多想想的空间,反倒更合适。
果然,太后娘娘这样后宫斗争出来的人,立刻就想的更深远了,她前儿才把自己家一个内侄孙女指给了安平郡王的长孙,这一转头,就有人做了一场戏来奉承皇后娘娘,让她有理由堵了自己的嘴。
这摆明了就是要限制自己呀!
就想要这堂堂的太后娘娘,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管,只管在宫内供奉着,做个活菩萨的意思了!
太后这样一想,就颇有点恼怒,她其实又干了什么呢?
就像王夫人说的,她其实从来没有试图要干涉皇帝的朝廷,从来没有要想在朝廷搅风搅雨,她的儿子已经没了,又没有孙子,她能做什么呢?她其实想的不过就是维持住自己的尊荣罢了。
自己的尊荣,自己家族的尊荣,她想要做的,其实不过是想给自己家近支的姑娘们都安排一桩好的亲事,趁自己还在,还有这个权利,为自己的家族多一点保障。
姑娘们在高门大户开枝散叶,那对家族来说,当然是好事。
太后娘娘觉得,她要求的真不多,可依然有人作祟,这样来给她好看。
这一刻,她多年来奋力争斗的心气也起来了,不由的冷笑一声:“小王爷我们就算高攀不上了,那不做王爷的人,咱们总配得过吧?”
王夫人见太后脸色阴晴不定的,知道她老人家在盘算,便只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这会儿听她这样一说,心中一喜。
这位虽然算不上有什么权力,但位置极高的表姨,显然是有点恼了,要给某些人颜色看了。
只王夫人没敢说什么,太后接着道:“我记得,东安郡王的第三子,今年十七,还没成亲吧?这事儿你以前也跟我说过,不过我打听了两回,他们家不大情愿,我想着,这是儿女亲事,我硬是下旨去,叫人议论不说,孩子在那府里也不是什么好事,倒就放下了。”
他?王夫人没想到太后的算盘是这样的,微微一怔,立刻低头盘算起来,这东安郡王的权势是不用提了,第三子是嫡子,身份也不错,虽然多半是和世子无缘的,但王府嫡子,今后前程也差不了。
算起来,只怕比做王爷的侧妃还强些,到底是正头夫妻,也是堂堂正正的呢。
王夫人算的很快,立刻就笑道:“是没成亲,只是这也十七了,只怕早挑好人了吧?”
太后娘娘冷笑一声:“那更好!”
她微微抬头,高位者的气势显露无疑:“我倒要看看,我一道懿旨下去,谁敢不奉旨!”
太后这是真恼了!王夫人想,当初她是听说过太后娘娘要给家里姑娘安排亲事的,家里人商量了都说为了不叫皇上和皇后娘娘不喜欢,太后宁愿低调一点,也不指婚,只当面说一说,终究太后娘娘的位子在那里,若是差不离儿的,自然也就都应了。
皇后娘娘也没有反对的地方。
可这会儿,太后娘娘显然是恼上了那位东安郡王妃,竟要下懿旨赐婚了。
才不管什么低调不喜欢呢,她老人家恼起来,说给人没脸就给人没脸。
太后娘娘的懿旨送到的时候,东安郡王妃还正在府里宴客呢。
东安郡王府统共就在小花厅摆了一桌,菜式十分的精致贵重,什么海参鲍鱼,鹿筋驼峰,堆砌而上,摆的酒也是三十年的梨花白,主客位上坐着一位四十开外的女子,衣着华丽,大红缂丝白蝶穿花的衫儿是今年的最新款式,头上满是珠翠,单是发髻后压鬓的几只小梳子上嵌的珍珠就有莲子般大小,富贵十足。
她的身边坐了一个十五六样子的姑娘,一样穿着打扮十分的细致,而且模样儿精致秀丽,是个小美人儿,不过神情有点木讷,看着呆呆的,显得有点儿违和。
这不是什么大宴,只请了一家人,是成安郡主一家子。这位成安郡主是先镇南王的嫡女,现在镇南王的同胞亲妹妹,嫁在京城,也嫁的十分好,夫君是抚远大将军李彬,统领东山大营,同时经略河北、山东,开牙建府,算得上是一方实权诸侯了。
这位成安郡主也是有福气,嫁人之后五年生了三个儿子,夫妻恩爱,一家子也拿她当宝一样捧着供着,当时在京城也算得风云人物,人人称羡。
只可惜盛极而衰,成安郡主生了三个儿子之后,过了三四年再次有孕,一家子都指望她能生个闺女,这生下来倒也真是,高兴了一两年,却慢慢的发现了不对劲,这一家子都盼着的掌上明珠,慢慢大起来才发现,她有点轻度的痴呆。
到现在十几岁了,这位小名儿珍珠的掌上明珠,跟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似的不谙世事。
这件事是成安郡主的心病,她也从来就以游历为名,把自己的女儿放在外头养着,并没有养在京城,这样一来,京城里知道这位李珍珠脑子不太对的人,其实并不多。
而东安郡王妃就是其中一个,她在十年前就知道李珍珠有点儿毛病,她也暗中嘲笑过一两回,不过终究跟她没关系,她也就没放在心上。
直到今年!
直到她的夺嫡大计被唐宝云搅了个稀巴烂!
眼见得唐明朗得势,唐明令沉戟,东安郡王之位就要落到唐明朗之手,今后她母子三人,就要在唐明朗和赵青容手里讨生活,吴王妃十分的不甘。
非常的不甘,她只要一想到这件事,就仿佛有毒蛇在啃噬她的心似的痛苦,她甚至只要听到王爷两个字,都会联想到今后的悲惨生活,这叫她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吴王妃不想放弃,不愿意放弃,也舍不得放弃,她是东安郡王的正妃,有两个嫡子,她有一争之力!
吴王妃想了许久,又有娘家参详了许多次,她觉得,以前她是占优势的,唐明朗没有母亲扶持,只是占了一个长字,而唐明令同样也是嫡子,只比唐明朗小两岁而已,唐明令生母是如今的王妃,掌管王府,算起来,赢面其实比唐明朗大的。
就是现在,虽然唐明令办错了一件事,叫东安郡王震怒,那也不过就是唐明朗赢了一局罢了,她觉得他们现在只能算是平手,五五局面,各有优势。
所以不甘心的吴王妃就要想办法重新占据优势,给唐明令加重珐码,保持自己的优势。
这一次,她想起了成安郡主的掌上明珠,她的二儿子唐明哲今年十七了,还没有成亲,若是自己愿意给唐明哲定下李珍珠,那显然分量是十足的。
镇南王的外甥女儿,抚远大将军的亲女儿,除了她自己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好的。
其实她自己这样也好,这个李珍珠是成安郡主和抚远大将军一家子的心病,自己愿意让嫡子娶她,诚意是十足的,这样一来,李家还不感激涕零吗?
出钱出力那自然就是应该的了。
吴王妃盘算的十分清楚明白,她觉得,为了哥哥的世子位,唐明哲牺牲一下也是应该的,而且他是男人,过个一两年,过了新婚期,纳几门美妾,谁又能说什么呢?
今后他哥哥好了,他自然也是跟着沾光的。
所以这会儿,唐明哲也不得不出席这一次宴会,且就是再不情愿,他也还是带着笑的。
妈的,凭什么!
二哥要夺世子位,那当然是好事,可凭什么为了他夺世子位,要我去娶个傻子?
唐明哲看着李珍珠那张秀丽的脸上有点迟钝的神色,心里就说不出的烦闷起来。
只是他与当年的唐宝云一样,不敢违拗自己强势的母亲,也幸好他是男人,不需要在这里坐太久,他只是出来敬了一杯酒,叫成安郡主看女婿似的满意的打量了一回,吴王妃就打发他出去了。
一时宴罢,丫鬟奉了香茶来,吴王妃停了一停,便单请了成安郡主一个人,说是:“去看看外头我亲手栽的花儿如何?”
成安郡主心领神会,叫人:“好生看着点儿大姑娘。”就与吴王妃一起走出去了。
吴王妃与成安郡主一起走到了一丛花儿前,吴王妃笑道:“这养闺女,就跟着养花儿一样,花了多少精神才养的这样开出来,要不了多久,也就凋谢了。”
“我从小儿就把珍珠当了掌上明珠也似。”成安郡主说,吴王妃托了人做中间人,有些话是要说清楚的,她当然心中是很明白的,不然也不会带着李珍珠应邀来赴宴,李珍珠虽说人比不得别的姑娘,但家世嫁妆比许多姑娘都强的。是以,成安郡主也要考虑周全,不是谁想要娶李珍珠就能娶的。
成安郡主也担心自己的姑娘嫁到别人家被欺负,毕竟她不大懂得。
吴王妃听成安郡主这样说,便笑道:“郡主且放心,我既为犬子求娶令爱,自然是想明白的,我会把她当自己的闺女一般疼爱的。”
这话换成别的任何一个母亲说都使得,只偏吴王妃例外,叫唐宝云听到,只怕立刻毛骨悚然,要劝成安郡主别答应了。
不过太后娘娘到底与众不同,虽说气的有些不善了,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再开口已经是语调平静的很了:“这东安郡王妃奉承皇后,倒是很舍得出力啊。”
王夫人见已经把自己家摘了出来,成功的把太后的仇恨转移到了东安郡王府,便道:“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只是……这又何必呢。”
她叹口气说:“您老人家,向来是老佛爷,从来不管他们的事的,皇上朝廷内外,您都没理会过,就这么着,还这样防着您,生怕……”
汪夫人故意停下了不说,仿佛怕忌讳似的,其实是知道,说话留一半,给人多想想的空间,反倒更合适。
果然,太后娘娘这样后宫斗争出来的人,立刻就想的更深远了,她前儿才把自己家一个内侄孙女指给了安平郡王的长孙,这一转头,就有人做了一场戏来奉承皇后娘娘,让她有理由堵了自己的嘴。
这摆明了就是要限制自己呀!
就想要这堂堂的太后娘娘,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管,只管在宫内供奉着,做个活菩萨的意思了!
太后这样一想,就颇有点恼怒,她其实又干了什么呢?
就像王夫人说的,她其实从来没有试图要干涉皇帝的朝廷,从来没有要想在朝廷搅风搅雨,她的儿子已经没了,又没有孙子,她能做什么呢?她其实想的不过就是维持住自己的尊荣罢了。
自己的尊荣,自己家族的尊荣,她想要做的,其实不过是想给自己家近支的姑娘们都安排一桩好的亲事,趁自己还在,还有这个权利,为自己的家族多一点保障。
姑娘们在高门大户开枝散叶,那对家族来说,当然是好事。
太后娘娘觉得,她要求的真不多,可依然有人作祟,这样来给她好看。
这一刻,她多年来奋力争斗的心气也起来了,不由的冷笑一声:“小王爷我们就算高攀不上了,那不做王爷的人,咱们总配得过吧?”
王夫人见太后脸色阴晴不定的,知道她老人家在盘算,便只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这会儿听她这样一说,心中一喜。
这位虽然算不上有什么权力,但位置极高的表姨,显然是有点恼了,要给某些人颜色看了。
只王夫人没敢说什么,太后接着道:“我记得,东安郡王的第三子,今年十七,还没成亲吧?这事儿你以前也跟我说过,不过我打听了两回,他们家不大情愿,我想着,这是儿女亲事,我硬是下旨去,叫人议论不说,孩子在那府里也不是什么好事,倒就放下了。”
他?王夫人没想到太后的算盘是这样的,微微一怔,立刻低头盘算起来,这东安郡王的权势是不用提了,第三子是嫡子,身份也不错,虽然多半是和世子无缘的,但王府嫡子,今后前程也差不了。
算起来,只怕比做王爷的侧妃还强些,到底是正头夫妻,也是堂堂正正的呢。
王夫人算的很快,立刻就笑道:“是没成亲,只是这也十七了,只怕早挑好人了吧?”
太后娘娘冷笑一声:“那更好!”
她微微抬头,高位者的气势显露无疑:“我倒要看看,我一道懿旨下去,谁敢不奉旨!”
太后这是真恼了!王夫人想,当初她是听说过太后娘娘要给家里姑娘安排亲事的,家里人商量了都说为了不叫皇上和皇后娘娘不喜欢,太后宁愿低调一点,也不指婚,只当面说一说,终究太后娘娘的位子在那里,若是差不离儿的,自然也就都应了。
皇后娘娘也没有反对的地方。
可这会儿,太后娘娘显然是恼上了那位东安郡王妃,竟要下懿旨赐婚了。
才不管什么低调不喜欢呢,她老人家恼起来,说给人没脸就给人没脸。
太后娘娘的懿旨送到的时候,东安郡王妃还正在府里宴客呢。
东安郡王府统共就在小花厅摆了一桌,菜式十分的精致贵重,什么海参鲍鱼,鹿筋驼峰,堆砌而上,摆的酒也是三十年的梨花白,主客位上坐着一位四十开外的女子,衣着华丽,大红缂丝白蝶穿花的衫儿是今年的最新款式,头上满是珠翠,单是发髻后压鬓的几只小梳子上嵌的珍珠就有莲子般大小,富贵十足。
她的身边坐了一个十五六样子的姑娘,一样穿着打扮十分的细致,而且模样儿精致秀丽,是个小美人儿,不过神情有点木讷,看着呆呆的,显得有点儿违和。
这不是什么大宴,只请了一家人,是成安郡主一家子。这位成安郡主是先镇南王的嫡女,现在镇南王的同胞亲妹妹,嫁在京城,也嫁的十分好,夫君是抚远大将军李彬,统领东山大营,同时经略河北、山东,开牙建府,算得上是一方实权诸侯了。
这位成安郡主也是有福气,嫁人之后五年生了三个儿子,夫妻恩爱,一家子也拿她当宝一样捧着供着,当时在京城也算得风云人物,人人称羡。
只可惜盛极而衰,成安郡主生了三个儿子之后,过了三四年再次有孕,一家子都指望她能生个闺女,这生下来倒也真是,高兴了一两年,却慢慢的发现了不对劲,这一家子都盼着的掌上明珠,慢慢大起来才发现,她有点轻度的痴呆。
到现在十几岁了,这位小名儿珍珠的掌上明珠,跟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似的不谙世事。
这件事是成安郡主的心病,她也从来就以游历为名,把自己的女儿放在外头养着,并没有养在京城,这样一来,京城里知道这位李珍珠脑子不太对的人,其实并不多。
而东安郡王妃就是其中一个,她在十年前就知道李珍珠有点儿毛病,她也暗中嘲笑过一两回,不过终究跟她没关系,她也就没放在心上。
直到今年!
直到她的夺嫡大计被唐宝云搅了个稀巴烂!
眼见得唐明朗得势,唐明令沉戟,东安郡王之位就要落到唐明朗之手,今后她母子三人,就要在唐明朗和赵青容手里讨生活,吴王妃十分的不甘。
非常的不甘,她只要一想到这件事,就仿佛有毒蛇在啃噬她的心似的痛苦,她甚至只要听到王爷两个字,都会联想到今后的悲惨生活,这叫她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吴王妃不想放弃,不愿意放弃,也舍不得放弃,她是东安郡王的正妃,有两个嫡子,她有一争之力!
吴王妃想了许久,又有娘家参详了许多次,她觉得,以前她是占优势的,唐明朗没有母亲扶持,只是占了一个长字,而唐明令同样也是嫡子,只比唐明朗小两岁而已,唐明令生母是如今的王妃,掌管王府,算起来,赢面其实比唐明朗大的。
就是现在,虽然唐明令办错了一件事,叫东安郡王震怒,那也不过就是唐明朗赢了一局罢了,她觉得他们现在只能算是平手,五五局面,各有优势。
所以不甘心的吴王妃就要想办法重新占据优势,给唐明令加重珐码,保持自己的优势。
这一次,她想起了成安郡主的掌上明珠,她的二儿子唐明哲今年十七了,还没有成亲,若是自己愿意给唐明哲定下李珍珠,那显然分量是十足的。
镇南王的外甥女儿,抚远大将军的亲女儿,除了她自己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好的。
其实她自己这样也好,这个李珍珠是成安郡主和抚远大将军一家子的心病,自己愿意让嫡子娶她,诚意是十足的,这样一来,李家还不感激涕零吗?
出钱出力那自然就是应该的了。
吴王妃盘算的十分清楚明白,她觉得,为了哥哥的世子位,唐明哲牺牲一下也是应该的,而且他是男人,过个一两年,过了新婚期,纳几门美妾,谁又能说什么呢?
今后他哥哥好了,他自然也是跟着沾光的。
所以这会儿,唐明哲也不得不出席这一次宴会,且就是再不情愿,他也还是带着笑的。
妈的,凭什么!
二哥要夺世子位,那当然是好事,可凭什么为了他夺世子位,要我去娶个傻子?
唐明哲看着李珍珠那张秀丽的脸上有点迟钝的神色,心里就说不出的烦闷起来。
只是他与当年的唐宝云一样,不敢违拗自己强势的母亲,也幸好他是男人,不需要在这里坐太久,他只是出来敬了一杯酒,叫成安郡主看女婿似的满意的打量了一回,吴王妃就打发他出去了。
一时宴罢,丫鬟奉了香茶来,吴王妃停了一停,便单请了成安郡主一个人,说是:“去看看外头我亲手栽的花儿如何?”
成安郡主心领神会,叫人:“好生看着点儿大姑娘。”就与吴王妃一起走出去了。
吴王妃与成安郡主一起走到了一丛花儿前,吴王妃笑道:“这养闺女,就跟着养花儿一样,花了多少精神才养的这样开出来,要不了多久,也就凋谢了。”
“我从小儿就把珍珠当了掌上明珠也似。”成安郡主说,吴王妃托了人做中间人,有些话是要说清楚的,她当然心中是很明白的,不然也不会带着李珍珠应邀来赴宴,李珍珠虽说人比不得别的姑娘,但家世嫁妆比许多姑娘都强的。是以,成安郡主也要考虑周全,不是谁想要娶李珍珠就能娶的。
成安郡主也担心自己的姑娘嫁到别人家被欺负,毕竟她不大懂得。
吴王妃听成安郡主这样说,便笑道:“郡主且放心,我既为犬子求娶令爱,自然是想明白的,我会把她当自己的闺女一般疼爱的。”
这话换成别的任何一个母亲说都使得,只偏吴王妃例外,叫唐宝云听到,只怕立刻毛骨悚然,要劝成安郡主别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