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听说要回去等通知,有些着急:“我还是每天自己过来看看吧,这些债权得尽快卖掉才行。”
常宁说:“看你方便。”
石超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先回去了。
第二天,石超忙完了店铺里的事,就赶到交易市场这里来。只见有几个人正围着常宁聊天,听他们谈话的内容,似乎是对黑板上写的5份债权颇感兴趣。
石超精神为之一振:难道这5万两债权很快就能卖出去了?
然而让石超失望的是,这些人虽然问这问那,但是到了最后,都只表示要回去再考虑一下,随即就离开了交易市场,没有人出手买下债权。
常宁也早就看到了石超,现在见他一脸失望的表情,就安慰道:“石公子不必烦恼,如今已经比以前好多了。这半年来,经常是一个月里进来看看的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今天一天。”
石超说:“不会吧?刚才只有那么几个人啊,难道以前一个月里只有几个人进来看看?”
常宁说:“今天可不止这几个人啊。在你来之前,还来过好几拨人呢,加起来有二十多个了吧。”
石超说:“原来是这样啊。二十多个人确实不少了,可是他们为什么没一个人出钱呢?”
常宁说:“你真是太心急了。发放利息才刚过去两、三天,很多人只是刚听说这件事,自然是要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况且1万两银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小事,哪能到这里看一看就做决定呢?”
石超听了,才稍微冷静下来:“你说得对,我是有些急躁了。可是六叔留给我的时间只有6天了,我可不能在他面前言而无信,那样的话,以后再想找六叔帮忙就难了。”
常宁说:“你说的是实情,但是现在着急也没用啊,只能耐心等着。”
石超无奈地说:“好吧,我明天再来。”
第三天的下午,石超又来到了交易市场。一进门,就听到常宁在向他招手:“石公子快过来。”
石超赶紧走过去:“有什么事?”
常宁满脸喜色地指着旁边一个中年男子说:“这位王先生想买1份1万两的债权。”
王先生一副生意人的模样,石超连忙施礼,王先生还礼。
常宁说:“王先生昨天就来过一次,回去想了一晚上后,终于下定决心要买一点债权。你也是赶得巧,他刚跟我说了想买,你就来了。”
石超有些好奇:“王先生是怎么想到要买债权的?”
王先生说:“如今洛阳谁不知道,太上皇半年的分红就有16000两银子,朝中那些大人和他们的女眷,也收到了不少分红,真是让人羡慕啊。”
石超说:“原来如此。我天天在商铺里忙,没太在意这些事。”
王先生说:“我家祖上传下来不少地,不想再买地了。这些年我做生意攒了些钱,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找个地方藏起来。如今听说这债权每半年就有利息,而且连太上皇都买了那么多,我一个平民百姓又有什么可担心的?我想了一晚上,就决定来买了。”
石超说:“你买债权实在是太明智了,比起你找地方把钱藏起来,那可是强太多了。”
王先生点点头:“就是。”
石超说:“你既然决定要买,干嘛不多买一些?你看,我这里有5万两债权,你不如都买去吧。”
王先生说:“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钱啊。”
石超已经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他深知所谓“没钱”,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个托词,就看你怎么劝说客人掏腰包了。
石超也不确定这个王先生到底能拿出多少钱,但是肯定不会刚好只能拿出1万两,多少应该有些潜力。于是,石超开始跟王先生软磨硬泡,可是王先生仍然坚持说:只能拿出1万两。
石超有些无奈,他只剩5天时间,必须把5万两债权全部卖掉。他已经等不起,好不容易遇到个愿意买债权的人,可不能轻易放过。
石超咬咬牙,报出了一个新的价格:“如果你能全部买下,我愿意以每份9990两的价格卖给你。”
王先生听了一愣:“这位公子,你这可是低于成本价卖给我啊。”
石超故作痛心地说:“谁叫我急等钱用呢?”
此时,王先生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要亏本甩卖,让他有些同情;另一方面,他又最喜欢这种情况了:对方急等钱用,那就意味着将不得不做出异乎寻常的让步,而自己也将获得通常难以得到的额外收益。
一旁的常宁刚开始也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过来。看到石超“痛心疾首”的样子,还有王先生一脸的同情,常宁差点笑出声来:这个石超,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不了解情况的人,肯定会被他哄骗过去。但是作为交易市场的小吏,常宁只能看破不说破,因此他尽量装得若无其事。
王先生显然是被石超的神情给蒙蔽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石超开出的价格。谁都知道,这1万两的债权,将来几年连本带利肯定值不少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低于1万两。对方开价9990两,对于自己来说,绝对是个占便宜的机会。
虽然10两银子相当于普通百姓半年的生活费,也不算是个小数目了,但是相对于1万两的本金来说,就不算什么了。1万两的债权,石超让利10两银子,王先生充其量只能算是占了个小便宜。
然而,人类天生就有爱占小便宜的毛病。虽然10两银子对王先生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却还是对他产生了很大吸引力。
王先生考虑了一下,终于说道:“那就按你这9990两的价格,我买2份1万两的债权,可以吗?”
石超知道,人在冲动之下,最容易不加思考,盲目消费。这位王先生显然已经有些冲动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只能买下2份债权,看来确实只有这个能力了。
石超感叹:看来指望王先生一人就完成任务是不可能了,但是眼前这笔生意肯定得做,卖一点是一点,剩下的再继续想办法吧。
于是在常宁的协助下,石超迅速和王先生完成了交割。随后,王先生拿着价值2万两,但实际只付了19980两银子的债权凭据,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常宁说:“看你方便。”
石超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先回去了。
第二天,石超忙完了店铺里的事,就赶到交易市场这里来。只见有几个人正围着常宁聊天,听他们谈话的内容,似乎是对黑板上写的5份债权颇感兴趣。
石超精神为之一振:难道这5万两债权很快就能卖出去了?
然而让石超失望的是,这些人虽然问这问那,但是到了最后,都只表示要回去再考虑一下,随即就离开了交易市场,没有人出手买下债权。
常宁也早就看到了石超,现在见他一脸失望的表情,就安慰道:“石公子不必烦恼,如今已经比以前好多了。这半年来,经常是一个月里进来看看的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今天一天。”
石超说:“不会吧?刚才只有那么几个人啊,难道以前一个月里只有几个人进来看看?”
常宁说:“今天可不止这几个人啊。在你来之前,还来过好几拨人呢,加起来有二十多个了吧。”
石超说:“原来是这样啊。二十多个人确实不少了,可是他们为什么没一个人出钱呢?”
常宁说:“你真是太心急了。发放利息才刚过去两、三天,很多人只是刚听说这件事,自然是要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况且1万两银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小事,哪能到这里看一看就做决定呢?”
石超听了,才稍微冷静下来:“你说得对,我是有些急躁了。可是六叔留给我的时间只有6天了,我可不能在他面前言而无信,那样的话,以后再想找六叔帮忙就难了。”
常宁说:“你说的是实情,但是现在着急也没用啊,只能耐心等着。”
石超无奈地说:“好吧,我明天再来。”
第三天的下午,石超又来到了交易市场。一进门,就听到常宁在向他招手:“石公子快过来。”
石超赶紧走过去:“有什么事?”
常宁满脸喜色地指着旁边一个中年男子说:“这位王先生想买1份1万两的债权。”
王先生一副生意人的模样,石超连忙施礼,王先生还礼。
常宁说:“王先生昨天就来过一次,回去想了一晚上后,终于下定决心要买一点债权。你也是赶得巧,他刚跟我说了想买,你就来了。”
石超有些好奇:“王先生是怎么想到要买债权的?”
王先生说:“如今洛阳谁不知道,太上皇半年的分红就有16000两银子,朝中那些大人和他们的女眷,也收到了不少分红,真是让人羡慕啊。”
石超说:“原来如此。我天天在商铺里忙,没太在意这些事。”
王先生说:“我家祖上传下来不少地,不想再买地了。这些年我做生意攒了些钱,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找个地方藏起来。如今听说这债权每半年就有利息,而且连太上皇都买了那么多,我一个平民百姓又有什么可担心的?我想了一晚上,就决定来买了。”
石超说:“你买债权实在是太明智了,比起你找地方把钱藏起来,那可是强太多了。”
王先生点点头:“就是。”
石超说:“你既然决定要买,干嘛不多买一些?你看,我这里有5万两债权,你不如都买去吧。”
王先生说:“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钱啊。”
石超已经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他深知所谓“没钱”,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个托词,就看你怎么劝说客人掏腰包了。
石超也不确定这个王先生到底能拿出多少钱,但是肯定不会刚好只能拿出1万两,多少应该有些潜力。于是,石超开始跟王先生软磨硬泡,可是王先生仍然坚持说:只能拿出1万两。
石超有些无奈,他只剩5天时间,必须把5万两债权全部卖掉。他已经等不起,好不容易遇到个愿意买债权的人,可不能轻易放过。
石超咬咬牙,报出了一个新的价格:“如果你能全部买下,我愿意以每份9990两的价格卖给你。”
王先生听了一愣:“这位公子,你这可是低于成本价卖给我啊。”
石超故作痛心地说:“谁叫我急等钱用呢?”
此时,王先生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要亏本甩卖,让他有些同情;另一方面,他又最喜欢这种情况了:对方急等钱用,那就意味着将不得不做出异乎寻常的让步,而自己也将获得通常难以得到的额外收益。
一旁的常宁刚开始也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过来。看到石超“痛心疾首”的样子,还有王先生一脸的同情,常宁差点笑出声来:这个石超,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不了解情况的人,肯定会被他哄骗过去。但是作为交易市场的小吏,常宁只能看破不说破,因此他尽量装得若无其事。
王先生显然是被石超的神情给蒙蔽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石超开出的价格。谁都知道,这1万两的债权,将来几年连本带利肯定值不少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低于1万两。对方开价9990两,对于自己来说,绝对是个占便宜的机会。
虽然10两银子相当于普通百姓半年的生活费,也不算是个小数目了,但是相对于1万两的本金来说,就不算什么了。1万两的债权,石超让利10两银子,王先生充其量只能算是占了个小便宜。
然而,人类天生就有爱占小便宜的毛病。虽然10两银子对王先生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却还是对他产生了很大吸引力。
王先生考虑了一下,终于说道:“那就按你这9990两的价格,我买2份1万两的债权,可以吗?”
石超知道,人在冲动之下,最容易不加思考,盲目消费。这位王先生显然已经有些冲动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只能买下2份债权,看来确实只有这个能力了。
石超感叹:看来指望王先生一人就完成任务是不可能了,但是眼前这笔生意肯定得做,卖一点是一点,剩下的再继续想办法吧。
于是在常宁的协助下,石超迅速和王先生完成了交割。随后,王先生拿着价值2万两,但实际只付了19980两银子的债权凭据,兴高采烈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