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松也已经感觉到,在两京之间跑一趟,费用有点高,正在考虑怎么解决。如果再过些时日,也应该能想到类似现世界里公交车的方案。
现在由魏伯阳这样的工匠率先提出,李松感到很欣慰,这说明工匠们的热情已经被激发,也能开动脑筋进行发明创造了,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李松说:“你对跟工部的合作有什么要求?”
魏伯阳说:“我看张铁匠那种方式很好,我也想开个作坊生产这种马车,可以让工部占据6成股权。这样的话,我就不用担心别的事情,只要把马车做好就行了。”
李松心想:看来由工部提供庇护的这种“老母鸡”模式,已经得到了工匠们的认可。其实这对发明者和朝廷来说都很好,可以说是双赢:发明者得到了一个安定的工作环境,朝廷也得到了不少获利丰厚的项目。在知识产权缺乏法律法规保护的时代,这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李松说:“没问题。不过,你这项发明一旦公开,容易被仿冒。而刘铁匠的弹簧项目,保密性好,难以复制。所以你的这个发明,工部肯定不会给你6万两银子的价钱。”
魏伯阳听了有些失望,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只要能让这个发明真正投入实用就行,别的我倒不在意。”
李松说:“你能这么想很好,那我就给你这个发明估算值1万两银子吧,工部付给你6000两银子,占6成股权,你看怎么样?”
这回连束皙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大人,怎么魏伯阳的项目只值这么点钱?”
李松解释说:“刘铁匠的弹簧项目,当时已经在工部试制的5辆马车上成功应用,后面生产的四轮马车将继续采用,前景非常好,加之别人无法仿制,这才获得了10万两的估值;而魏伯阳的想法还只是在设想阶段,并且无法阻止别人仿制,所以估值要低得多。”
魏伯阳说:“没关系,工部愿意跟我合作,就已经给了我一个机会,我相信以后会把这个项目做得很好的。”
李松说:“这就对了嘛。这个项目到底值多少钱,归根结底不应该是我说了算,而是看实际应用的情况。”
魏伯阳点点头。
李松说:“你这个项目,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做‘公交马车’,意思就是用于公共交通的马车,你看可好?”
魏伯阳说:“这个名字好,以后我作坊生产出的马车,就叫‘公交马车’吧。”
虽然工部给出的价格不及预期,但是得到了工部的支持,可谓不虚此行,魏伯阳高兴地离开了。
魏伯阳走后,束皙说:“对于魏伯阳的这个项目,我有疑问。我说话心直口快,大人不会介意吧?”
李松笑笑说:“咱们工部是干实事的,就是要做到有话直说,不要像别的部那样,搞那么多弯弯绕。”
束皙问道:“大人是不是不看好公交马车这个项目?”
李松有些诧异:“公共交通很重要,我怎么会不看好呢?”
束皙说:“那我怎么觉得大人这次压价很厉害啊?”
李松心说:看来刘铁匠制造的财富效应太令人炫目了,以致于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向刘铁匠看齐。但是每个项目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哪能都向最好的看齐呢?
李松耐心解释说:“我是按实际情况评估的,并没有压价。虽然魏伯阳的项目不错,但还要看他实际做出来的公交马车怎么样。如果质量不行,那就有可能把项目搞砸。另外,即使他做出来了,还要面临模仿者的竞争。总之,这个项目有很多不确定之处,如果贸然给他很高的估值,那就真有可能让朝廷亏本了。”
束皙思考着李松的这番话,感觉确实有道理。
不过束皙还有一个疑问:“我觉得大人对魏伯阳的支持似乎远不如刘铁匠,大人不应该厚此薄彼啊。”
李松心说:你这话确实够直率的,就差说我偏心了。不过,他倒希望工部上下都是这种氛围,有一说一,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猜测彼此的意图上。
李松说:“谁说我对魏伯阳的支持不够?你马上就会看到,我将采取多项措施来支持公交马车项目。咱们工部买下了6成股权,可不是只等着分红的。”
束皙说:“不知大人打算怎么支持?”
李松说:“首先,要给他制造的这些马车寻找买主,我打算去找石崇他们谈谈。”
束皙说:“这可是大事情,东西卖出去了才谈得上赚多少钱。”
李松说:“对啊。其次,我准备搞个专利制度,魏伯阳的这些想法在工部登记了专利以后,除了卖公交马车赚钱,还可以靠专利来收费。”
束皙好奇地问:“专利是什么?”
李松解释道:“简单点说,专利就是我发明个东西出来,并且登记以后,你要用可以,得先交钱给我。比如魏伯阳这个项目,别人可以按照他的方法制造公交马车,但是每生产一辆公交马车,就必须向魏伯阳缴纳一定的费用,这就叫做‘专利使用费’。”
束皙听了十分惊奇:“有这样的好事?那如果别人照搬了魏伯阳的方法,却不肯交钱,怎么办?”
李松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世上确实有很多不守规矩的人,这就要靠我们工部来约束他们了。”
束皙说:“可是据我所知,现在的刑律并没有说这样做不行,工部又如何约束他们呢?”
李松说:“工部不是掌控了刘铁匠的弹簧作坊么?谁要是不守规矩,就不卖弹簧给他,让他无法生产带减震装置的马车。这样的话,任何人都会权衡利弊得失,还是交钱为好。”
束皙说:“大人这个方法真是妙啊。这么说来,魏伯阳以后靠专利收费,也能收到一大笔钱了?”
李松说:“是啊,有这个可能。”
束皙说:“既然如此,也应该给张铁匠也登记个专利啊。”
李松说:“如果选择登记专利,就必须公开自己的工艺。张铁匠不愿意公开弹簧工艺,因为他相信别人很长时间都不可能掌握这个工艺。但是魏伯阳的情况就不同,他的工艺别人仔细研究一番就能掌握,没法保密,所以要登记专利。”
束皙感叹说:“真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奇妙的事啊。我跟大人共事几个月了,见识了大人的很多举措,真是不同凡响,让人大开眼界啊。”
现在由魏伯阳这样的工匠率先提出,李松感到很欣慰,这说明工匠们的热情已经被激发,也能开动脑筋进行发明创造了,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李松说:“你对跟工部的合作有什么要求?”
魏伯阳说:“我看张铁匠那种方式很好,我也想开个作坊生产这种马车,可以让工部占据6成股权。这样的话,我就不用担心别的事情,只要把马车做好就行了。”
李松心想:看来由工部提供庇护的这种“老母鸡”模式,已经得到了工匠们的认可。其实这对发明者和朝廷来说都很好,可以说是双赢:发明者得到了一个安定的工作环境,朝廷也得到了不少获利丰厚的项目。在知识产权缺乏法律法规保护的时代,这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李松说:“没问题。不过,你这项发明一旦公开,容易被仿冒。而刘铁匠的弹簧项目,保密性好,难以复制。所以你的这个发明,工部肯定不会给你6万两银子的价钱。”
魏伯阳听了有些失望,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只要能让这个发明真正投入实用就行,别的我倒不在意。”
李松说:“你能这么想很好,那我就给你这个发明估算值1万两银子吧,工部付给你6000两银子,占6成股权,你看怎么样?”
这回连束皙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大人,怎么魏伯阳的项目只值这么点钱?”
李松解释说:“刘铁匠的弹簧项目,当时已经在工部试制的5辆马车上成功应用,后面生产的四轮马车将继续采用,前景非常好,加之别人无法仿制,这才获得了10万两的估值;而魏伯阳的想法还只是在设想阶段,并且无法阻止别人仿制,所以估值要低得多。”
魏伯阳说:“没关系,工部愿意跟我合作,就已经给了我一个机会,我相信以后会把这个项目做得很好的。”
李松说:“这就对了嘛。这个项目到底值多少钱,归根结底不应该是我说了算,而是看实际应用的情况。”
魏伯阳点点头。
李松说:“你这个项目,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做‘公交马车’,意思就是用于公共交通的马车,你看可好?”
魏伯阳说:“这个名字好,以后我作坊生产出的马车,就叫‘公交马车’吧。”
虽然工部给出的价格不及预期,但是得到了工部的支持,可谓不虚此行,魏伯阳高兴地离开了。
魏伯阳走后,束皙说:“对于魏伯阳的这个项目,我有疑问。我说话心直口快,大人不会介意吧?”
李松笑笑说:“咱们工部是干实事的,就是要做到有话直说,不要像别的部那样,搞那么多弯弯绕。”
束皙问道:“大人是不是不看好公交马车这个项目?”
李松有些诧异:“公共交通很重要,我怎么会不看好呢?”
束皙说:“那我怎么觉得大人这次压价很厉害啊?”
李松心说:看来刘铁匠制造的财富效应太令人炫目了,以致于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向刘铁匠看齐。但是每个项目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哪能都向最好的看齐呢?
李松耐心解释说:“我是按实际情况评估的,并没有压价。虽然魏伯阳的项目不错,但还要看他实际做出来的公交马车怎么样。如果质量不行,那就有可能把项目搞砸。另外,即使他做出来了,还要面临模仿者的竞争。总之,这个项目有很多不确定之处,如果贸然给他很高的估值,那就真有可能让朝廷亏本了。”
束皙思考着李松的这番话,感觉确实有道理。
不过束皙还有一个疑问:“我觉得大人对魏伯阳的支持似乎远不如刘铁匠,大人不应该厚此薄彼啊。”
李松心说:你这话确实够直率的,就差说我偏心了。不过,他倒希望工部上下都是这种氛围,有一说一,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猜测彼此的意图上。
李松说:“谁说我对魏伯阳的支持不够?你马上就会看到,我将采取多项措施来支持公交马车项目。咱们工部买下了6成股权,可不是只等着分红的。”
束皙说:“不知大人打算怎么支持?”
李松说:“首先,要给他制造的这些马车寻找买主,我打算去找石崇他们谈谈。”
束皙说:“这可是大事情,东西卖出去了才谈得上赚多少钱。”
李松说:“对啊。其次,我准备搞个专利制度,魏伯阳的这些想法在工部登记了专利以后,除了卖公交马车赚钱,还可以靠专利来收费。”
束皙好奇地问:“专利是什么?”
李松解释道:“简单点说,专利就是我发明个东西出来,并且登记以后,你要用可以,得先交钱给我。比如魏伯阳这个项目,别人可以按照他的方法制造公交马车,但是每生产一辆公交马车,就必须向魏伯阳缴纳一定的费用,这就叫做‘专利使用费’。”
束皙听了十分惊奇:“有这样的好事?那如果别人照搬了魏伯阳的方法,却不肯交钱,怎么办?”
李松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世上确实有很多不守规矩的人,这就要靠我们工部来约束他们了。”
束皙说:“可是据我所知,现在的刑律并没有说这样做不行,工部又如何约束他们呢?”
李松说:“工部不是掌控了刘铁匠的弹簧作坊么?谁要是不守规矩,就不卖弹簧给他,让他无法生产带减震装置的马车。这样的话,任何人都会权衡利弊得失,还是交钱为好。”
束皙说:“大人这个方法真是妙啊。这么说来,魏伯阳以后靠专利收费,也能收到一大笔钱了?”
李松说:“是啊,有这个可能。”
束皙说:“既然如此,也应该给张铁匠也登记个专利啊。”
李松说:“如果选择登记专利,就必须公开自己的工艺。张铁匠不愿意公开弹簧工艺,因为他相信别人很长时间都不可能掌握这个工艺。但是魏伯阳的情况就不同,他的工艺别人仔细研究一番就能掌握,没法保密,所以要登记专利。”
束皙感叹说:“真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奇妙的事啊。我跟大人共事几个月了,见识了大人的很多举措,真是不同凡响,让人大开眼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