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李松最清楚:这次使用的围堰,可以说是最简陋的围堰了。
现世界里的围堰,都是用水泥或钢材制作的,规模很大,再深的江河都不在话下,甚至在近海中施工都可以用上。但是,这些庞大的围堰,都需要先通过大型机械吊装好,然后再用抽水机将围堰中的水抽干。
显然,现在不具备这样的施工条件,所以只能使用最简陋的方法来完成。好在黄河的水比较浅,用这种最简陋的围堰也足够了。
倒是两位侍郎在观摩一番之后,深受鼓舞。一回到工部,束皙马上又召集了不少木匠,让张木匠指挥他们,根据不同的水深,赶紧打造7个新的围堰。
看到这一片忙碌的景象,李松不由得感叹:当了这个工部尚书,果然做事情顺畅多了!工部的各种资源都是现成的,直接拿来用就行了。以前,有什么想法都得通过裴秀来完成,虽然裴秀一向都很支持自己,但是毕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效率也远没有现在这么高。
现在,既然已经在黄河中安装了第一个围堰,就可以开始试验建造桥墩了。李松派人去把张琛找回来,向他说明了围堰的情况。
张琛听了很兴奋,他还是第一次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修桥墩,对他来说很具有挑战性,但是也激发了他的斗志。
李松说:“这次一定要把桥墩的地基挖得很深才行。因为几个月后,黄河的水势会很凶猛,比洛河支流那边厉害多了,必须有足够深的地基,桥墩才能牢固,能抵挡得住汛期的大洪水。这可是百年大计,千万马虎不得啊。”
张琛说:“侯爷放心,我们已经有了修桥的经验,这些事情会注意的。”
李松也有一丝疑虑:“把你们调过来,不会影响那边修马路吧?”
张琛说:“那边的工人现在都已经很熟练了,该怎么做都清楚得很,况且有刘忠盯着,不会有问题的。”
李松点点头。自从来到新世界后,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古人的聪明程度不亚于现代人。很多事情,古人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入手而已,但是只要开了个头,后面的事,他们就能完成得很好,不需要自己太操心。
次日,张琛和一批手下,带上必要的工具和几大车水泥出发了。
来到孟津渡口,张琛看到黄河中果然有一个围堰立在那里。张琛叫了一个渡船,载着他和几个下属来到围堰旁边。
围堰已经安放在那里好几天了,里面又渗进了一些河水。张琛和手下进到围堰中,很快就把水舀干了。随后,张琛就带着下属,在围堰里开始向下挖起来,越挖越深。
李松很关注围堰那边的进展,过了几天,他和束皙、潘岳再次乘着船,来到围堰旁边了解情况。
束皙和潘岳往围堰里一看,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只见此时的围堰里面已经挖得很深很深了。李松目测了一下,其深度至少相当于现世界里10层楼那么高。
束皙说:“我还从没见过挖得这么深的坑呢。”
李松说:“挖得深,地基才打得牢嘛。这座桥要争取用上100年,就必须如此。”
束皙和潘岳点点头:“尚书大人有远见,我等佩服。”
此时,李松看到张琛和下属们还在下面挖着,挖出的泥土不断通过吊篮运上来。同时,围堰周围免不了有河水渗透进来,所以还要时不时用木桶将这些水收集起来,也通过吊篮运上去
围堰的旁边,停着好几只船,应该是张琛租用的。船上也有不少人在忙忙碌碌,他们需要不断地提起吊篮,将挖的土和收集的水拉上来,然后倒入旁边的黄河中。
李松感叹:要是在现世界里,这些事情通过挖掘机械,很快就能搞定。可是现在,就只能靠人工一点点地完成了。
由于围堰里头的坑已经很深,就连人的进出也得通过吊篮了。李松让人把他也吊下去,束皙连忙阻拦:“尚书大人使不得,怎么能劳烦您下去呢?”
李松说:“我得看看地基到底挖得怎样了,必须实际看过才能放心啊。”
束皙和潘岳感叹:“大人真是负责任啊。”
下到围堰底部,李松看了看这里的情况。张琛说:“侯爷,你看这里已经挖到非常结实的土层了,地基很牢固。本来,昨天我就觉得应该够了,但是因为这里是黄河,我觉得不放心,就又多挖了一天。你看怎样?”
李松很满意:“我觉得可以了。”
张琛说:“那好,总算可以浇筑混凝土桥墩了。”
李松通过吊篮回到船上,对两位侍郎说:“其他的几个围堰,也必须挖这么深才行。”
此时,其他几个围堰也已经陆续运送到这里,工部派出了大量工人前来,准备施工。
束皙说:“好的,我会督促他们,照着这个围堰的标准来施工的。”
接下来,张琛开始浇筑桥墩。每浇筑半人高,就用碎石把桥墩和周围土层之间填充起来,并且也浇筑一些混凝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固桥墩,另一方面是为了收集不断渗透进来的河水,方便排水。
此时聚集在现场的很多工人,亲眼观摩了第一个桥墩是如何修建起来的,从中学到了利用围堰修建桥墩的经验。
接下来,他们也按照修建第一个桥墩的办法,在每个围堰中分头施工。他们先挖出很深的坑,然后开始浇筑桥墩,用碎石填充在桥墩周围。一个一个的桥墩就这样陆续建起来了。
一个月后,等到8个桥墩都建好了,这些围堰就完成了使命,该拆除了。
张木匠带着手下的木匠们,乘着船来到围堰旁边。他们拆除了关键的一些钉子,围堰很快就分解成了一个个木板,被木匠们运回岸上。
等李松和两位侍郎再到孟津这里查看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围堰了,只剩下8个桥墩,矗立在黄河之中。
束皙高兴地说:“尚书大人,现在可以开始架桥了吧?”
李松说:“可以了。还有2个月的时间,黄河就要涨水了,要抢在这个时间之前,尽快把石拱桥架起来。”
潘岳说:“下面就看王石匠的了,他主持修建了洛河支流上的石拱桥,跟这种桥墩打过交道,应该有经验。”
李松说:“要多给他配些人手,加快速度建桥。”
束皙说:“尚书大人放心,我会把洛阳这边还能调派的人尽量交给他。”
现世界里的围堰,都是用水泥或钢材制作的,规模很大,再深的江河都不在话下,甚至在近海中施工都可以用上。但是,这些庞大的围堰,都需要先通过大型机械吊装好,然后再用抽水机将围堰中的水抽干。
显然,现在不具备这样的施工条件,所以只能使用最简陋的方法来完成。好在黄河的水比较浅,用这种最简陋的围堰也足够了。
倒是两位侍郎在观摩一番之后,深受鼓舞。一回到工部,束皙马上又召集了不少木匠,让张木匠指挥他们,根据不同的水深,赶紧打造7个新的围堰。
看到这一片忙碌的景象,李松不由得感叹:当了这个工部尚书,果然做事情顺畅多了!工部的各种资源都是现成的,直接拿来用就行了。以前,有什么想法都得通过裴秀来完成,虽然裴秀一向都很支持自己,但是毕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效率也远没有现在这么高。
现在,既然已经在黄河中安装了第一个围堰,就可以开始试验建造桥墩了。李松派人去把张琛找回来,向他说明了围堰的情况。
张琛听了很兴奋,他还是第一次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修桥墩,对他来说很具有挑战性,但是也激发了他的斗志。
李松说:“这次一定要把桥墩的地基挖得很深才行。因为几个月后,黄河的水势会很凶猛,比洛河支流那边厉害多了,必须有足够深的地基,桥墩才能牢固,能抵挡得住汛期的大洪水。这可是百年大计,千万马虎不得啊。”
张琛说:“侯爷放心,我们已经有了修桥的经验,这些事情会注意的。”
李松也有一丝疑虑:“把你们调过来,不会影响那边修马路吧?”
张琛说:“那边的工人现在都已经很熟练了,该怎么做都清楚得很,况且有刘忠盯着,不会有问题的。”
李松点点头。自从来到新世界后,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古人的聪明程度不亚于现代人。很多事情,古人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入手而已,但是只要开了个头,后面的事,他们就能完成得很好,不需要自己太操心。
次日,张琛和一批手下,带上必要的工具和几大车水泥出发了。
来到孟津渡口,张琛看到黄河中果然有一个围堰立在那里。张琛叫了一个渡船,载着他和几个下属来到围堰旁边。
围堰已经安放在那里好几天了,里面又渗进了一些河水。张琛和手下进到围堰中,很快就把水舀干了。随后,张琛就带着下属,在围堰里开始向下挖起来,越挖越深。
李松很关注围堰那边的进展,过了几天,他和束皙、潘岳再次乘着船,来到围堰旁边了解情况。
束皙和潘岳往围堰里一看,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只见此时的围堰里面已经挖得很深很深了。李松目测了一下,其深度至少相当于现世界里10层楼那么高。
束皙说:“我还从没见过挖得这么深的坑呢。”
李松说:“挖得深,地基才打得牢嘛。这座桥要争取用上100年,就必须如此。”
束皙和潘岳点点头:“尚书大人有远见,我等佩服。”
此时,李松看到张琛和下属们还在下面挖着,挖出的泥土不断通过吊篮运上来。同时,围堰周围免不了有河水渗透进来,所以还要时不时用木桶将这些水收集起来,也通过吊篮运上去
围堰的旁边,停着好几只船,应该是张琛租用的。船上也有不少人在忙忙碌碌,他们需要不断地提起吊篮,将挖的土和收集的水拉上来,然后倒入旁边的黄河中。
李松感叹:要是在现世界里,这些事情通过挖掘机械,很快就能搞定。可是现在,就只能靠人工一点点地完成了。
由于围堰里头的坑已经很深,就连人的进出也得通过吊篮了。李松让人把他也吊下去,束皙连忙阻拦:“尚书大人使不得,怎么能劳烦您下去呢?”
李松说:“我得看看地基到底挖得怎样了,必须实际看过才能放心啊。”
束皙和潘岳感叹:“大人真是负责任啊。”
下到围堰底部,李松看了看这里的情况。张琛说:“侯爷,你看这里已经挖到非常结实的土层了,地基很牢固。本来,昨天我就觉得应该够了,但是因为这里是黄河,我觉得不放心,就又多挖了一天。你看怎样?”
李松很满意:“我觉得可以了。”
张琛说:“那好,总算可以浇筑混凝土桥墩了。”
李松通过吊篮回到船上,对两位侍郎说:“其他的几个围堰,也必须挖这么深才行。”
此时,其他几个围堰也已经陆续运送到这里,工部派出了大量工人前来,准备施工。
束皙说:“好的,我会督促他们,照着这个围堰的标准来施工的。”
接下来,张琛开始浇筑桥墩。每浇筑半人高,就用碎石把桥墩和周围土层之间填充起来,并且也浇筑一些混凝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固桥墩,另一方面是为了收集不断渗透进来的河水,方便排水。
此时聚集在现场的很多工人,亲眼观摩了第一个桥墩是如何修建起来的,从中学到了利用围堰修建桥墩的经验。
接下来,他们也按照修建第一个桥墩的办法,在每个围堰中分头施工。他们先挖出很深的坑,然后开始浇筑桥墩,用碎石填充在桥墩周围。一个一个的桥墩就这样陆续建起来了。
一个月后,等到8个桥墩都建好了,这些围堰就完成了使命,该拆除了。
张木匠带着手下的木匠们,乘着船来到围堰旁边。他们拆除了关键的一些钉子,围堰很快就分解成了一个个木板,被木匠们运回岸上。
等李松和两位侍郎再到孟津这里查看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围堰了,只剩下8个桥墩,矗立在黄河之中。
束皙高兴地说:“尚书大人,现在可以开始架桥了吧?”
李松说:“可以了。还有2个月的时间,黄河就要涨水了,要抢在这个时间之前,尽快把石拱桥架起来。”
潘岳说:“下面就看王石匠的了,他主持修建了洛河支流上的石拱桥,跟这种桥墩打过交道,应该有经验。”
李松说:“要多给他配些人手,加快速度建桥。”
束皙说:“尚书大人放心,我会把洛阳这边还能调派的人尽量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