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问:“张爱卿有什么话要说?”
张华说:“昨天我收到安宁侯的一封信,得知经过周处劝说,回乡务农的降兵有3000人,但秃发务丸那里仍有16000名降兵。”
皇上眉头紧皱:“有这么多?”
张华点点头:“是的。安宁侯在信中说,如果朝廷严惩这3000名回乡的降兵,那么秃发务丸那里的降兵就会铁了心与大晋为敌。卫瓘想平定叛乱,难度就会增加很多。”
这话很有道理,皇上和许多大臣纷纷点头。
张华又说:“安宁侯还提出,如果朝廷宽待这3000降兵,那么秃发务丸那边的降兵也会无心再战,对于卫瓘来说大为有利。其实,秃发务丸那边刨去这些降兵,只有2万多鲜卑兵,卫瓘的近10万大军对付起来应该不难。”
和峤突然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安宁侯预测春节前平定秃发务丸,应该就很有希望实现了?”
张华说:“不错,这16000名降兵非常关键,如果能把他们拉过来是最好的,至少不要与大晋为敌,这样确实可以在春节前结束战争。”
前段时间,经过和峤的四处宣扬,皇上和众大臣都听说过李松的“预测”。由于李松从不说大话、空话,所以对于这个“预测”,皇上和多数大臣都深信不疑。只是,李松本人并不知道他做过这个“预测”。
张华话锋一转:“但是,如果这16000名降兵坚决与我大晋为敌,那么想春节前结束战争就比较难了,前景难以预料。”
这话不是李松在信里说的,而是张华的分析。事实上,李松在信里没有任何关于战争结束时间的预测,只是分析了惩罚降兵的后果,并请张华转达给朝廷。
但是张华的这句话却让皇上心头一震:如果春节前不能平定,那就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了。当初,秃发树机能叛乱,他曾临朝哀叹说:“谁能为我讨此虏者?”结果花了10年时间才最终平定。
前车之鉴,让皇上再也不愿意看到战争拖下去,最好是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给李松一个面子:对于降兵一律宽大处理,等平定了秃发务丸再说。
考虑清楚之后,皇上说:“张爱卿言之有理,那就赦免周宁,削职为民吧。3000名返乡的凉州旧部也一并赦免,不再追究。”
吏部三人组:荀勖和黄、白两位侍郎闻言大惊,几乎同时启奏道:“陛下,不可啊......”
皇上挥挥手道:“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张华说:“陛下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那么请朝廷诏告天下,历数严舒之罪,如此方能让天下人明白,凉州旧部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陛下赦免凉州旧部,才能显得有理有据。诏告之后,秃发务丸手下的降兵肯定也会知道,自然军心动摇,有利于卫瓘争取他们。”
皇上说:“就依卿所奏。”
当晚,吏部白侍郎家的书房,黄侍郎来访,商讨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
黄侍郎说:“朝廷这一诏告,严舒的罪行就天下皆知,再也难逃法网。”
白侍郎说:“是啊,现在最要紧的是不能让严舒把我们牵扯进去。”
黄侍郎说:“严舒不是被鲜卑人关在凉州大牢么?应该威胁不到我们。”
白侍郎说:“只要严舒没死,就始终是个麻烦。如果卫瓘打进了凉州,而严舒又还活着呢?”
黄侍郎说:“这还真是棘手。那你说怎么办?”
白侍郎说:“走一步看一步吧。总之,绝对不能让严舒把我们抖出来。”
与此同时,张华在家里长舒了一口气。
李松的担心是对的,他预感到,光凭周处和他的担保,可能还是救不了这3000降兵,于是写了这封信,要求张华向朝廷痛陈利害,终于奏效了。
张华很佩服李松的先见之明,要是没有收到李松的这封信,这些降兵们恐怕结局很悲惨,而秃发务丸也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秃发树机能。
张华马上给卫瓘写了封信,告知朝堂之事,要求他如果遇到凉州旧部,要攻心为上,能招降就尽量招降。
张华也想到一个问题:今天皇上只是勉强同意不追究这些降兵,如果平定了秃发务丸,还是可以找个理由治他们的罪。只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到时候再看看安宁侯有什么办法。
卫瓘收到张华的来信,很是欣慰。严舒的罪责已彻底暴露,下场可想而知。降兵们如果能招降过来,也确实能更快地平定叛乱。
但是现在,他的人马却遭遇了危机。自从半个月前,他率领近7万晋军,浩浩荡荡从西平郡出发,追击秃发务丸以来,曾经跟鲜卑军打过几仗。
秃发务丸方面,已经将若罗拔能的1万多人马召回,合兵一处,共有2万多人马,力量有所恢复。
秃发务丸率领这2万多人马,且战且退。
卫瓘也合并了严询的近3万人马,现在的兵力有9万多,是秃发务丸的几倍。
然而战斗的结果却出乎意料。鲜卑兵现在也全都装备了马镫,完全不怕跟晋军对决。每次战斗,晋军的伤亡都要超过鲜卑军,基本上维持在3:2的比例。
己方兵力占优,却伤亡更大。鲜卑兵如此彪悍,晋军又失去了以前装备马镫时的优势,卫瓘感到头痛不已。
但鲜卑军方面反而先不乐意了。军师对秃发务丸说:“大王,这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秃发务丸说:“我看晋军的损失更大,为什么不打?”
军师说:“现在的情况是,他们的兵力超出我们很多,即使伤亡大一点也能承受。如果一直这样打,我们的人迟早拼光,他们却还能剩下不少,那不还是我们败了?”
秃发务丸想了想说:“军师言之有理。那我们该怎么应对?”
军师说:“不能再硬拼了。我们应该撤退,占据天险,利用有利地形阻击他们。”
秃发务丸问:“那我军要撤退到哪里?”
军师说:“我看乌鞘岭很适合防守,那里地形险要,不需要很多人就能守住。而且地势极高,周围敌军的动向都看得很清楚,便于做出应对。”
秃发务丸说:“就依军师的安排。”
等卫瓘次日正准备与鲜卑军再战一场,忽然发现对方军营已经空无一人。
卫瓘连忙派出探马,四下打探,过了2天,才得知秃发务丸的人马已经退守乌鞘岭。
卫瓘率领人马追击至乌鞘岭前,然而晋军的噩梦也就此开始。
张华说:“昨天我收到安宁侯的一封信,得知经过周处劝说,回乡务农的降兵有3000人,但秃发务丸那里仍有16000名降兵。”
皇上眉头紧皱:“有这么多?”
张华点点头:“是的。安宁侯在信中说,如果朝廷严惩这3000名回乡的降兵,那么秃发务丸那里的降兵就会铁了心与大晋为敌。卫瓘想平定叛乱,难度就会增加很多。”
这话很有道理,皇上和许多大臣纷纷点头。
张华又说:“安宁侯还提出,如果朝廷宽待这3000降兵,那么秃发务丸那边的降兵也会无心再战,对于卫瓘来说大为有利。其实,秃发务丸那边刨去这些降兵,只有2万多鲜卑兵,卫瓘的近10万大军对付起来应该不难。”
和峤突然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安宁侯预测春节前平定秃发务丸,应该就很有希望实现了?”
张华说:“不错,这16000名降兵非常关键,如果能把他们拉过来是最好的,至少不要与大晋为敌,这样确实可以在春节前结束战争。”
前段时间,经过和峤的四处宣扬,皇上和众大臣都听说过李松的“预测”。由于李松从不说大话、空话,所以对于这个“预测”,皇上和多数大臣都深信不疑。只是,李松本人并不知道他做过这个“预测”。
张华话锋一转:“但是,如果这16000名降兵坚决与我大晋为敌,那么想春节前结束战争就比较难了,前景难以预料。”
这话不是李松在信里说的,而是张华的分析。事实上,李松在信里没有任何关于战争结束时间的预测,只是分析了惩罚降兵的后果,并请张华转达给朝廷。
但是张华的这句话却让皇上心头一震:如果春节前不能平定,那就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了。当初,秃发树机能叛乱,他曾临朝哀叹说:“谁能为我讨此虏者?”结果花了10年时间才最终平定。
前车之鉴,让皇上再也不愿意看到战争拖下去,最好是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给李松一个面子:对于降兵一律宽大处理,等平定了秃发务丸再说。
考虑清楚之后,皇上说:“张爱卿言之有理,那就赦免周宁,削职为民吧。3000名返乡的凉州旧部也一并赦免,不再追究。”
吏部三人组:荀勖和黄、白两位侍郎闻言大惊,几乎同时启奏道:“陛下,不可啊......”
皇上挥挥手道:“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张华说:“陛下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那么请朝廷诏告天下,历数严舒之罪,如此方能让天下人明白,凉州旧部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陛下赦免凉州旧部,才能显得有理有据。诏告之后,秃发务丸手下的降兵肯定也会知道,自然军心动摇,有利于卫瓘争取他们。”
皇上说:“就依卿所奏。”
当晚,吏部白侍郎家的书房,黄侍郎来访,商讨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
黄侍郎说:“朝廷这一诏告,严舒的罪行就天下皆知,再也难逃法网。”
白侍郎说:“是啊,现在最要紧的是不能让严舒把我们牵扯进去。”
黄侍郎说:“严舒不是被鲜卑人关在凉州大牢么?应该威胁不到我们。”
白侍郎说:“只要严舒没死,就始终是个麻烦。如果卫瓘打进了凉州,而严舒又还活着呢?”
黄侍郎说:“这还真是棘手。那你说怎么办?”
白侍郎说:“走一步看一步吧。总之,绝对不能让严舒把我们抖出来。”
与此同时,张华在家里长舒了一口气。
李松的担心是对的,他预感到,光凭周处和他的担保,可能还是救不了这3000降兵,于是写了这封信,要求张华向朝廷痛陈利害,终于奏效了。
张华很佩服李松的先见之明,要是没有收到李松的这封信,这些降兵们恐怕结局很悲惨,而秃发务丸也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秃发树机能。
张华马上给卫瓘写了封信,告知朝堂之事,要求他如果遇到凉州旧部,要攻心为上,能招降就尽量招降。
张华也想到一个问题:今天皇上只是勉强同意不追究这些降兵,如果平定了秃发务丸,还是可以找个理由治他们的罪。只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到时候再看看安宁侯有什么办法。
卫瓘收到张华的来信,很是欣慰。严舒的罪责已彻底暴露,下场可想而知。降兵们如果能招降过来,也确实能更快地平定叛乱。
但是现在,他的人马却遭遇了危机。自从半个月前,他率领近7万晋军,浩浩荡荡从西平郡出发,追击秃发务丸以来,曾经跟鲜卑军打过几仗。
秃发务丸方面,已经将若罗拔能的1万多人马召回,合兵一处,共有2万多人马,力量有所恢复。
秃发务丸率领这2万多人马,且战且退。
卫瓘也合并了严询的近3万人马,现在的兵力有9万多,是秃发务丸的几倍。
然而战斗的结果却出乎意料。鲜卑兵现在也全都装备了马镫,完全不怕跟晋军对决。每次战斗,晋军的伤亡都要超过鲜卑军,基本上维持在3:2的比例。
己方兵力占优,却伤亡更大。鲜卑兵如此彪悍,晋军又失去了以前装备马镫时的优势,卫瓘感到头痛不已。
但鲜卑军方面反而先不乐意了。军师对秃发务丸说:“大王,这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秃发务丸说:“我看晋军的损失更大,为什么不打?”
军师说:“现在的情况是,他们的兵力超出我们很多,即使伤亡大一点也能承受。如果一直这样打,我们的人迟早拼光,他们却还能剩下不少,那不还是我们败了?”
秃发务丸想了想说:“军师言之有理。那我们该怎么应对?”
军师说:“不能再硬拼了。我们应该撤退,占据天险,利用有利地形阻击他们。”
秃发务丸问:“那我军要撤退到哪里?”
军师说:“我看乌鞘岭很适合防守,那里地形险要,不需要很多人就能守住。而且地势极高,周围敌军的动向都看得很清楚,便于做出应对。”
秃发务丸说:“就依军师的安排。”
等卫瓘次日正准备与鲜卑军再战一场,忽然发现对方军营已经空无一人。
卫瓘连忙派出探马,四下打探,过了2天,才得知秃发务丸的人马已经退守乌鞘岭。
卫瓘率领人马追击至乌鞘岭前,然而晋军的噩梦也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