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说:“这马路日常得有人维护啊。道路若有破损,得有人去修补。出了治安事件,也得有人去管。现在既然马路暂不收费,朝廷可就没钱来管这些事了。”
    马隆忙说:“这个你放心,都交给我们青海郡吧。”
    李松点点头。马隆曾派500人来给他帮忙,这些人连开山、修路都学会了,日常维护自然没问题。再者,青海郡以后吃的要通过马路运来,盐、羊毛制品要通过马路运走,马路俨然成了青海郡的“生命线”,马隆不管谁来管?
    周处问道:“安宁侯明天就要返回洛阳了吧?”
    李松说:“是的。这次来青海郡,该做的都做完了,结果还算满意。”
    周处说:“安宁侯为两郡百姓的事操劳,明天去给你送行吧。”
    李松说:“周大人太客气了,送行就不必了,怎么好麻烦你们?”
    马隆说:“要送的,明天我们都去。”
    第二天,李松和下属们正准备出发,马隆、周处来到驿站,神情严肃。
    马隆一见面就说:“安宁侯知道吗?凉州那边出事了。”
    李松一惊:“出什么事了?”
    马隆说:“秃发务丸带兵包围了凉州,严舒已派人向朝廷求救了。”
    李松努力回忆看过的网文:秃发务丸?好像没听说过啊,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一个对手?
    见李松满脸疑惑,周处解释说:“秃发务丸是秃发树机能的堂弟。秃发树机能死后,秃发务丸被部下推举,继任为西部鲜卑首领。”
    李松问道:“秃发务丸为什么要谋反?”
    马隆叹口气说:“此事是因严舒而起。严舒到了凉州后,贪得无厌,民怨沸腾。尤其是凉州的采石场,有慕容廆以前的部下8000多人在那里服苦役。严舒克扣他们的伙食,引起公愤。秃发务丸乘机打出‘解救鲜卑族人’的旗号,纠集部众攻占了采石场,那8000多人都投奔了秃发务丸。现在秃发务丸率领3万余众,已经把凉州城围住,凉州形势危急啊。”
    李松又惊又怒。惊的是凉州还没平定几年,又起了战乱,此处真是一个多事之地。怒的是那个严舒,先前跟他打交道,就已经了解这是个什么人,而吏部竟然派他去凉州,而今果然出事了。
    凉州采石场有慕容廆的部下?好像以前刺杀他的那个家伙,也自称是慕容廆的部下,听马隆说过,那人叫“慕容评”。
    当年慕容廆兵败自杀,其部下全部被俘,分散押送到各地服苦役。这附近只有凉州这一处是服苦役的地方,那么慕容评也应该是从凉州逃出来的。
    这8000战俘服苦役多年,对大晋势必恨之入骨,此番能逃出来,肯定是铁了心要造反。当初一个慕容评就差点要了自己的命,如今有几千个这样的人冒出来,想一想都不寒而栗。
    周处问:“安宁侯对形势怎么看?”
    李松说:“严舒到凉州3个月了,估计在那里已经很不得人心,凉州很可能守不住了。”
    马隆听了有些着急:“那怎么办?我们要不要去增援凉州?”
    李松说:“凉州的事恐怕得靠朝廷来解决了。我们就这点人马,只能先守好各自的郡县。你赶快回青海郡,加强防务。那可是朝廷的钱袋子,不容有失。”
    马隆说:“我明白。”
    李松又说道:“在秃发务丸还没打到这里之前,马路的日常维护得管起来,这是你答应过的。”
    马隆点点头。
    李松说:“马路现在很重要,要尽量确保盐能运出去。要是老百姓没有盐吃,情况会很麻烦。”
    马隆说:“我会尽我所能,保证运盐畅通。”说罢,立即赶回青海郡去了。
    周处问道:“安宁侯有什么打算?”
    李松说:“我恐怕暂时不能回去了。凉州离这里很近,秃发务丸如果拿下了凉州,说不定就会进攻这里,从而打开通往青海郡的门户。所以我得留在这里,看看形势发展再说。”
    李松对刘忠说:“你带着这1000名工人回去吧。”
    刘忠很坚定地说:“我要在这里陪着侯爷。”其他下属也纷纷要求留下。
    李松很感动,于是留下了刘忠和8位下属。
    李松写了一封家信给公主,让她不要着急,等凉州这边安定下来,他马上就会回来的。
    写好信,交给另外的下属,让他们带领1000名工人先返回洛阳,向工部复命。
    此时的洛阳,还不知道凉州出了大事。
    几天前,从西平郡回来的民夫带回来6大车油菜籽,还有李松的一封信,交给了张华。
    李松在信中说,这油菜籽是他在青海郡那边发现的,将来可以榨菜籽油,而且价格低廉,适合普通百姓炒菜用。
    李松请张华在收到这些油菜籽后,立刻运到长江流域的郡县,趁着现在是秋天,立刻播种,来年春天收获。如此培育3年的种子后,到第3年就可以榨菜籽油了。
    张华立刻安排人,将油菜籽送到江夏郡种植。
    今年的农历3月,张华刚刚安排了第一次种植辣椒、花生、向日葵,也是需要培育3年种子,到第3年可以用花生、瓜子来榨油。如今又多了一个品种:油菜。而且据安宁侯说,榨出的油成本不同,可供各阶层的人使用,这倒是考虑得挺周到。
    又过了两天,到了月底出版《诗词》期刊的时候,张琛送来两首诗词。
    以前都是李松亲自送诗词过来,顺便聊聊期刊的事。自从李松去了青海郡,这几个月都是张琛送诗词过来。
    张华随口问了一句:“这是你们侯爷派人送回来的吧?”
    张琛说:“不是的。其实这些诗词是侯爷去青海郡之前就留下来的。”
    张华有点吃惊:“安宁侯是4月初离开的吧,这5个月,你总共送了10首诗词过来,难道都是安宁侯当初留下的?”
    张琛点点头。
    张华有点不满:“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这10首诗词交给我呢?”
    张琛望了望四周,见没有旁人,就小声说:“其实公主当时也这么问过,我当时恰好路过,听到侯爷说,如果都交给您,怕被人借阅,如果泄露出去,期刊就没人买了。”
    张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这个安宁侯,还真是精明啊。不过,他的担心也确实有道理。”
    张华又问:“公主那里还有诗词吗?干脆一起送来吧,我保证不会借给别人。”
    张琛说:“没有了,就这10首,因为侯爷当初预计8月底就会回来的,所以只留了这么多。”
    张华心想:原来安宁侯早就已经事先安排好了。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