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看到火药的巨大威力,众人无不咋舌。
    过了半晌,李松见大家情绪平复了些,就安排人去通知水泥厂送些水泥过来,然后由张琛领着50个工人,搅拌出混凝土,并开始铺设从这里到洛阳西门的水泥马路。刘忠则领着其他下属和另外50个工人,清理爆破现场,先整理出一条土路来,以便随后铺上混凝土。
    李松设计的马路,是按照双向4车道的规格设计的。
    最近,当张琛、刘忠看到这个设计时,都不是太理解,觉得有点浪费了。因为洛阳到长安的官道就是能并排走2辆马车的规格,也就是说,当对面来了马车时,能够错开就可以了。
    而李松的设计,却是可以并排走4辆马车的规格,再加上水泥本来就成本高,这水泥马路的整体造价就太高了。最主要的是,张琛、刘忠觉得完全没必要修这么宽嘛,哪有那么多马车在上面跑?
    但李松具有现代人的经验,深知这样设计是完全必要的。作为连接晋朝两个最大城市的主干道,未来肯定会交通繁忙,因此来、去两个方向的车辆必须分开,否则定会乱作一团。
    而同一方向也必须至少2车道,给配备了快马的马车留出从后面超车的车道,不然那些快速马车不得活活堵死、急死啊。
    李松甚至觉得,其实6车道也是必要的,但是他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才会有这个需求。在目前还看不到这样的迹象,资金也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先按4车道设计了,以后如果有需要再扩建吧。
    正当李松在工地上忙忙碌碌时,突然从宫里来了位太监,被工人领着找到了李松。
    太监说:“皇上今天听到巨响,连皇宫都有震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让我来看看。”
    李松带太监去看炸开的山梁,只见这里一片狼藉,工人们正在清理石头,这番景象让太监大感震惊。
    李松说:“公公请看,这里刚刚用火药炸开一个口子,此处修马路,可以抄近路直达渑池。”
    太监说:“原来如此,我知道了,回宫会向皇上报告这里的情况。”
    李松说:“那就麻烦公公了。”
    太监走后,裴秀说:“安宁侯,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啊,你得做好应对才行。”
    李松也觉得接下来可能会不平静。
    洛阳城内。城西的一声巨响,着实把老百姓们吓了一跳。不仅响声比昨天大得多,而且地面还能感觉到颤动。
    街道上,有人说:“今天这动静好可怕。”
    另一个人说:“是啊,好像又是从城西传来的。”
    “我怎么感觉像是地震啊......”
    “还别说,真的有点像地震,大家赶紧准备逃命吧。”
    这“地震”的流言迅速在洛阳传播,弄得人心惶惶。
    次日,朝堂之上。荀勖站出来说:“昨天,城西接连两天传来巨响,城内百姓都惴惴不安,说可能是地震。”
    皇上说:“此事朕知道,不是地震。这两天朕研究棋谱时,两次都听到了巨响,连太皇太后都来询问是怎么回事。朕派了太监去查看,才知道是安宁侯在用火药开山。”
    正如裴秀昨日所担心的,开山已经惊扰到了皇上和太皇太后,李松感到愧疚不已。
    裴秀说:“昨天,我就在城西,亲眼看到安宁侯用火药在山梁上炸开了一个口子。我匡算了一下,如果是派人去挖开山梁,至少得十几天,而用火药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大臣们议论纷纷。他们虽然知道李松曾经用火药炸开了凉州城墙,但毕竟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如今听裴秀说看见火药炸开山梁,这样看来就是确凿无疑了,这火药确实威力巨大。
    前不久,当李松在朝堂上提出炸山修路时,有些大臣本就心有疑虑,但听说能节省10万两银子,也就没有反对。如今真正感受到开山的威力后,有些不安起来。
    有个御史甚至质疑李松修路的动机:“安宁侯为何执意要在城西修路?是不是因为城西有你的大片田地,修了路以后,这地就值钱多了?”
    御史负有监察之责,甚至在没有多少根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上奏。后世为此有个词:风闻奏事。
    但是这位御史的此番话显然没经过大脑,李松听得哑然失笑,正要解释,张华却说话了:“这话简直不值一驳。安宁侯提出了那么多项目,很多都赚了钱。他要真是为了钱,随便留一个项目自己做就行了,何必要靠田地升值那点钱?”
    大臣们听了,都哄笑起来,那个御史也有点羞愧。
    李松说:“请大家给我5天时间。5天后,我带大家去看看,到时再听凭朝廷处置。”
    荀勖问:“这几天你还要用火药吗?”
    李松说:“这几天不会了,等把西门外的这段路修好,朝廷也认可了再说。”
    荀勖转而对皇上说:“陛下,既然如此,朝廷应该出一个安民告示,告知百姓:前两天的响声,乃是安宁侯用火药开山所致,安宁侯已承诺暂时不再使用火药,直到得到朝廷许可为止。百姓看到这个告示,民心自然会安定下来。”
    皇上同意。到了下午,洛阳的各个城门口、繁华地段,都贴出了告示。
    城内百姓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地震的传闻逐渐平息。
    过了5天,李松带领大家来到了城西。只见从西门开始,一条新修的水泥马路向前延伸,通向熊耳山中。马路非常宽阔,比南门到水泥厂的试验段要宽一倍,可以并排走4辆马车,只是马路中间用篱笆隔开了。
    李松引领着车队,沿马路前行。这马路长达5里,马路的尽头穿过了几天前炸开的山梁,两边的坡上,已经用青砖和水泥砌上,形成了护坡,不再是刚炸开时那么难看。
    前方是一道道山梁阻隔,马车无法再前行,所有人都在此下车。
    杨骏问道:“这马路为何要用篱笆分成两半?”
    李松解释说:“这是为了让来、去的车辆分开,各行其道,以免混乱。”
    杨骏说:“分得这么细啊。这路修得很好,但也有点奢侈了,不需要这么宽吧?”
    李松说:“两京之间,车辆来往何其多。以后,只怕这马路都还嫌不够宽呢。”
    荀勖惊诧道:“会有这等事?”
    李松很肯定地说:“会的。”
    杨骏说:“好吧,马路宽一点总不是坏事。”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