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从陶谦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的始末缘由之后,都不禁在心中暗骂陶谦是个老糊涂,若不是陶谦来看望曹豹,发现的早,岂不是已经铸成了弥天大错。若是糜萱失身于陶应,不但糜家兄弟会离陶谦而去,就连杨奉也绝不会善罢甘休,毕竟糜萱已经糜竺许配给了杨奉。
一旦杨奉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撤回冀州,彭城失去了外援,岂能挡住曹操大军的全力进攻,彭城内的百姓必然全部成为曹军的刀下之鬼,而整个徐州也将成为曹操的囊中之物。就算是曹操没能攻下徐州,徐州被袁术所得,以袁术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性格和奢侈豪华、沉迷酒色的生活,徐州人民也会痛苦不堪。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糜家兄弟,包括曹豹都已对陶家父子失去了希望,不自然中都把杨奉当作了他们新的主公,更加上有糜萱、曹芸的关系,可以说徐州军方已经全部投到了杨奉的麾下,陶谦这个州牧已经名存实亡了。
而陶谦呢,一方面是因为儿子的不争气,二来是伤感陶应之死,毕竟是老怕丧子嘛。
陶应的身亡使得陶谦一下子就卧床不起,当着徐州众多文武的面,陶谦恳求杨奉接任徐州牧,但是却被杨奉断然拒绝,后来陶谦又多次恳请杨奉接掌徐州,加上糜家兄弟和曹豹从旁相劝,杨奉“无奈”之下,只得接过徐州牧的印玺,并说只是暂时替陶谦执掌徐州,等曹操、袁术退兵之后,再还给陶谦。
陶应身死之后,杨奉便马上命人“封锁彭城四门”,不得任何人出城,严防消息泄露。本来曹军层层围困之下,想要出入就很困难。但是,最后还是有人偷偷出了城,将这个消息送给了夏侯惇。
当然,夏侯惇得到的消息是杨奉经过加工的,半真半假。夏侯惇得到消息是,徐州城内大乱,曹豹伤重,不治身亡,陶谦因为对糜竺兄弟心存猜忌,血洗了糜府,结果儿子陶应却惨死在了糜府,陶谦因为感伤儿子的早死,病情加重,已经不能料理徐州事务,徐州城内群龙无首,乱的一塌糊涂。
夏侯惇大喜,破城心切,对曹洪道:“子廉,此乃天赐破徐之机。”
曹洪行事倒是颇为小心,和曹操有点相似,对这个消息有点怀疑,只是不知道那里有问题,又将送信之人反复审了几遍,也没有发现破绽,只得作罢。
这送信之人原本就是曹操安插在彭城的暗探,只不过他得到的消息自认为都是真的,曹洪又能问出什么呢。看到夏侯惇准备分兵攻城,曹洪仍不放心,对夏侯惇道:“若是消息准确,不出几日,糜家必然有人前来联络,到时候再攻打彭城不迟。”
夏侯惇心想也是,若是城内有人作内线,夺取徐州不就更加易如反掌,还能减少伤亡,多等几日也无妨。
果然,第二日,徐州城内一片死寂,城头的士兵竟然还有人在那里偷偷的哭泣,夏侯惇心中窃喜,素闻曹豹平日爱兵如子,深得丹阳军爱戴,既然城头的士兵一个个都偷偷的哭,看来昨天的消息准确无误。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士兵向夏侯惇禀告说是抓到了一个徐州奸细,自称是徐州糜竺的,说是有重要军情要面见自己。夏侯惇大喜所望,没想到糜竺竟然亲自出城,心中已经完全认定徐州内乱确有其事了,连忙命令士兵将糜竺请到自己帐中。
待到糜竺进帐,夏侯惇故意道:“先生此来可是为陶谦作说客,若是那样的话,先生还是请回,我家主公不报杀父之仇决不退兵。夏侯惇敬重先生乃是徐州名士,绝对不会为难先生,必然安全送先生回城。”
糜竺心下雪亮,这夏侯惇还跟我玩忽悠,看谁能忽悠住谁,于是糜竺道:“徐州城内的变化,想必夏侯将军早已知道,而糜竺的来意,夏侯将军恐怕也是早就料到了,又何必故作此说呢,难不成将军以为糜竺故意来诱骗将军不成?”
夏侯惇故意装迷糊道:“先生何出此言,先生的来意,惇又岂能知晓?”
糜竺心中暗暗好笑,故作惊讶状道:“难道徐州城内发生如此大事,将军真的丝毫不知情?”
夏侯惇索性装糊涂装到底,故意问道:“徐州城内发生何事,惇实在是毫不知情,还请先生如实告之。”
糜竺故意一拂衣袖,道:“糜竺甘冒生死之险来见将军,没想到将军待人竟然如此不诚,只怪糜竺看错了人,误将将军当作性情中人,更是错将将军认作可为糜竺一家复仇之人。”说完,糜竺便转身就走。
夏侯惇连忙拦住糜竺,哈哈一笑,道:“先生不愧是徐州名士,刚才乃是惇故意试探,此乃两军阵前,惇不得不小心行事,还请先生勿怪。”
糜竺装作怒气未消的样子,对夏侯惇道:“糜竺诚心而来,没想到将军竟然如此不信任,虽说是两军交战,将军小心也是应该,但是素闻将军乃是当世名将,胸中早有成竹,不该如此戏耍糜竺。”一顶“当世名将”的高帽轻轻地被扣到了夏侯惇地头上。
夏侯惇脸上不禁颇有得色,道:“徐州城内之事,惇也曾听说,没想到陶谦这个老匹夫竟然如此可恶。不但杀害我主之父,竟然连身边之人也如此相对,实在令人闻之胆寒。先生能够弃暗投明,实是明智之举,惇自当为先生取下陶谦项上人头,为先生报仇。”
听到陶谦的名字,糜竺怒气冲冲道:“提起陶谦这个老匹夫,竺就来气,想我糜竺为徐州可谓仁至义尽,无论从人还是从财来讲,糜竺都算对得起徐州。可谁料想陶谦老贼竟然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纵容其子陶应,血洗糜府,杀了我糜府二百多人,而且还差点毁掉我妹妹的清白,这口气竺实在是咽不下。”
夏侯惇连忙劝道:“先生旦请放心,先生之仇,即是惇之仇,夏侯惇必然将十倍加之陶谦身上。先生能够及时弃暗投明,实是先生之幸,徐州之幸,衮州之幸,有先生相助,何愁彭城不破。”
糜竺装作十分担心地样子,道:“只是竺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知将军能否做到?”
夏侯惇忙道:“先生只管讲来。”
糜竺叹了一口气道:“糜竺自幼生长在徐州,对徐州百姓深有感情,前些日子,曹公每破一城皆是满城尽屠,无数无辜百姓枉死在曹军地刀下。还望将军在攻破徐州城后,不要伤及徐州城内百姓,糜竺自然对徐州百姓相劝,让其放下武器,不再与贵军对抗。至于曹公之仇,乃是陶谦老贼一手所为,与徐州百姓实无任何关系,只需捉了陶谦父子即可,不知将军可否应允?”
夏侯惇原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竟是这点小事,于是拍拍胸脯道:“先生只管放心,原来主公占领城池后,屠尽全城百姓,惇就不同意,也曾劝过。只不过孟德因为丧父,心中恼怒,只要这次能够生擒陶谦父子,报得了孟德地大仇,孟德必然不会为难徐州百姓,毕竟以后还要治理徐州的嘛。”
糜竺“吁”了一口气,道:“如此竺就放心了,在此代表徐州城内数十万百姓先行谢过将军了。”说完糜竺便要深鞠一躬,夏侯惇连忙将糜竺托起,道:“先生不必如此,徐州有先生,实乃徐州之幸,先生又何须多礼呢。”
然后,糜竺又和夏侯惇详细商量了攻取彭城的具体计划,直到深夜寅时糜竺才趁着天黑赶回彭城。
一旦杨奉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撤回冀州,彭城失去了外援,岂能挡住曹操大军的全力进攻,彭城内的百姓必然全部成为曹军的刀下之鬼,而整个徐州也将成为曹操的囊中之物。就算是曹操没能攻下徐州,徐州被袁术所得,以袁术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性格和奢侈豪华、沉迷酒色的生活,徐州人民也会痛苦不堪。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糜家兄弟,包括曹豹都已对陶家父子失去了希望,不自然中都把杨奉当作了他们新的主公,更加上有糜萱、曹芸的关系,可以说徐州军方已经全部投到了杨奉的麾下,陶谦这个州牧已经名存实亡了。
而陶谦呢,一方面是因为儿子的不争气,二来是伤感陶应之死,毕竟是老怕丧子嘛。
陶应的身亡使得陶谦一下子就卧床不起,当着徐州众多文武的面,陶谦恳求杨奉接任徐州牧,但是却被杨奉断然拒绝,后来陶谦又多次恳请杨奉接掌徐州,加上糜家兄弟和曹豹从旁相劝,杨奉“无奈”之下,只得接过徐州牧的印玺,并说只是暂时替陶谦执掌徐州,等曹操、袁术退兵之后,再还给陶谦。
陶应身死之后,杨奉便马上命人“封锁彭城四门”,不得任何人出城,严防消息泄露。本来曹军层层围困之下,想要出入就很困难。但是,最后还是有人偷偷出了城,将这个消息送给了夏侯惇。
当然,夏侯惇得到的消息是杨奉经过加工的,半真半假。夏侯惇得到消息是,徐州城内大乱,曹豹伤重,不治身亡,陶谦因为对糜竺兄弟心存猜忌,血洗了糜府,结果儿子陶应却惨死在了糜府,陶谦因为感伤儿子的早死,病情加重,已经不能料理徐州事务,徐州城内群龙无首,乱的一塌糊涂。
夏侯惇大喜,破城心切,对曹洪道:“子廉,此乃天赐破徐之机。”
曹洪行事倒是颇为小心,和曹操有点相似,对这个消息有点怀疑,只是不知道那里有问题,又将送信之人反复审了几遍,也没有发现破绽,只得作罢。
这送信之人原本就是曹操安插在彭城的暗探,只不过他得到的消息自认为都是真的,曹洪又能问出什么呢。看到夏侯惇准备分兵攻城,曹洪仍不放心,对夏侯惇道:“若是消息准确,不出几日,糜家必然有人前来联络,到时候再攻打彭城不迟。”
夏侯惇心想也是,若是城内有人作内线,夺取徐州不就更加易如反掌,还能减少伤亡,多等几日也无妨。
果然,第二日,徐州城内一片死寂,城头的士兵竟然还有人在那里偷偷的哭泣,夏侯惇心中窃喜,素闻曹豹平日爱兵如子,深得丹阳军爱戴,既然城头的士兵一个个都偷偷的哭,看来昨天的消息准确无误。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士兵向夏侯惇禀告说是抓到了一个徐州奸细,自称是徐州糜竺的,说是有重要军情要面见自己。夏侯惇大喜所望,没想到糜竺竟然亲自出城,心中已经完全认定徐州内乱确有其事了,连忙命令士兵将糜竺请到自己帐中。
待到糜竺进帐,夏侯惇故意道:“先生此来可是为陶谦作说客,若是那样的话,先生还是请回,我家主公不报杀父之仇决不退兵。夏侯惇敬重先生乃是徐州名士,绝对不会为难先生,必然安全送先生回城。”
糜竺心下雪亮,这夏侯惇还跟我玩忽悠,看谁能忽悠住谁,于是糜竺道:“徐州城内的变化,想必夏侯将军早已知道,而糜竺的来意,夏侯将军恐怕也是早就料到了,又何必故作此说呢,难不成将军以为糜竺故意来诱骗将军不成?”
夏侯惇故意装迷糊道:“先生何出此言,先生的来意,惇又岂能知晓?”
糜竺心中暗暗好笑,故作惊讶状道:“难道徐州城内发生如此大事,将军真的丝毫不知情?”
夏侯惇索性装糊涂装到底,故意问道:“徐州城内发生何事,惇实在是毫不知情,还请先生如实告之。”
糜竺故意一拂衣袖,道:“糜竺甘冒生死之险来见将军,没想到将军待人竟然如此不诚,只怪糜竺看错了人,误将将军当作性情中人,更是错将将军认作可为糜竺一家复仇之人。”说完,糜竺便转身就走。
夏侯惇连忙拦住糜竺,哈哈一笑,道:“先生不愧是徐州名士,刚才乃是惇故意试探,此乃两军阵前,惇不得不小心行事,还请先生勿怪。”
糜竺装作怒气未消的样子,对夏侯惇道:“糜竺诚心而来,没想到将军竟然如此不信任,虽说是两军交战,将军小心也是应该,但是素闻将军乃是当世名将,胸中早有成竹,不该如此戏耍糜竺。”一顶“当世名将”的高帽轻轻地被扣到了夏侯惇地头上。
夏侯惇脸上不禁颇有得色,道:“徐州城内之事,惇也曾听说,没想到陶谦这个老匹夫竟然如此可恶。不但杀害我主之父,竟然连身边之人也如此相对,实在令人闻之胆寒。先生能够弃暗投明,实是明智之举,惇自当为先生取下陶谦项上人头,为先生报仇。”
听到陶谦的名字,糜竺怒气冲冲道:“提起陶谦这个老匹夫,竺就来气,想我糜竺为徐州可谓仁至义尽,无论从人还是从财来讲,糜竺都算对得起徐州。可谁料想陶谦老贼竟然因为一点小小的误会,纵容其子陶应,血洗糜府,杀了我糜府二百多人,而且还差点毁掉我妹妹的清白,这口气竺实在是咽不下。”
夏侯惇连忙劝道:“先生旦请放心,先生之仇,即是惇之仇,夏侯惇必然将十倍加之陶谦身上。先生能够及时弃暗投明,实是先生之幸,徐州之幸,衮州之幸,有先生相助,何愁彭城不破。”
糜竺装作十分担心地样子,道:“只是竺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知将军能否做到?”
夏侯惇忙道:“先生只管讲来。”
糜竺叹了一口气道:“糜竺自幼生长在徐州,对徐州百姓深有感情,前些日子,曹公每破一城皆是满城尽屠,无数无辜百姓枉死在曹军地刀下。还望将军在攻破徐州城后,不要伤及徐州城内百姓,糜竺自然对徐州百姓相劝,让其放下武器,不再与贵军对抗。至于曹公之仇,乃是陶谦老贼一手所为,与徐州百姓实无任何关系,只需捉了陶谦父子即可,不知将军可否应允?”
夏侯惇原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竟是这点小事,于是拍拍胸脯道:“先生只管放心,原来主公占领城池后,屠尽全城百姓,惇就不同意,也曾劝过。只不过孟德因为丧父,心中恼怒,只要这次能够生擒陶谦父子,报得了孟德地大仇,孟德必然不会为难徐州百姓,毕竟以后还要治理徐州的嘛。”
糜竺“吁”了一口气,道:“如此竺就放心了,在此代表徐州城内数十万百姓先行谢过将军了。”说完糜竺便要深鞠一躬,夏侯惇连忙将糜竺托起,道:“先生不必如此,徐州有先生,实乃徐州之幸,先生又何须多礼呢。”
然后,糜竺又和夏侯惇详细商量了攻取彭城的具体计划,直到深夜寅时糜竺才趁着天黑赶回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