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到,求月票,求推荐!谢谢支持!
    哼!几人不再理他,排序出场。
    胡文超望着几人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但也无可奈何。
    出场后明中信与黄举三人组寻一安静茶楼,几人一番对答,喜形于色,皆有信心过此府试。
    “咱们陵县四杰真的一起过了府试?”李玉惊道。
    “那是当然。”王琪臭屁道。
    “好,今天就去明兄府上去庆祝一番。”黄举宣布道。
    “为何去我家,酒楼不行吗?”明中信不愿意了。
    “我们皆寄宿别人处,还是明兄府上清静,当然要去明兄府上了!”黄举赖皮道。
    “你们是想我家的美食了吧?”明中信揭露其险恶用心。
    “顺便而已!”黄举三人组默契地齐声道。
    哈哈哈,几人一阵大笑。
    青春飞扬在空中,惊得鸟儿直冲飞天。
    “好,今日不醉不归!一次让你们喝个够!”明中信豪迈地一挥手道。
    “好!”黄举三人组意气飞扬道。
    旁边的李天义一脸苦相,要知道,他们嘴上说得好,干活的可是自己啊!
    “兄弟,保重!”赵明兴与李玉民拍拍李天义的肩膀痛苦地摇摇头。
    “明兴、玉民,你二人与天义去买菜,今晚备得丰富些!”明中信的话语传来。
    瞬间,赵明兴与李玉民的神情垮了下来。
    “让你们幸灾乐祸!还是咱们一起同甘共苦吧!”李天义上前搂住两人的肩膀道。
    “那还能如何?走吧!”三人相携离去。
    一路之上,上榜落榜,读书人喜笑怒骂者不绝,该高兴的高兴,该痛哭的痛哭,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几人也一阵叹息。
    明中信与黄举三人组相携而归。
    “小月,备茶!”远远地,明中信叫道。
    不想,从房中转出一人来。
    哦,明中信等人吓了一跳。
    定睛一看,原来是李兆先。
    “李兄!”明中信拱手为礼。
    “冒昧来访,还望明哥儿见谅!”李兆先一脸歉意道。
    “无妨,怎么?就你来了,李老呢?”
    “你看,我就说明哥儿欢迎我吧!”李东阳从屋中大步走出。
    “见过李老!”明中信依旧拱手道。
    李东阳暗自点头,这明中信并没有如普通人般知道是位“大人”而卑躬屈膝,还是如此不卑不亢!有前途!
    黄举三人组上前见礼,一一拜见。
    “好了,既然李老大驾光临,正好我们大肆庆祝一番!”明中信一拍手道。
    “庆祝怎么能少得了我呢?”外面又传来一个声音。
    今日可真热闹,都赶一块了,今日又得破费了!明中信心中苦笑。
    声音未落,只见石文义、张采、李玉大步流星地进了院中。
    眼见李东阳站在院中,石文义瞬间石化。
    呀,这位爷怎么也在?
    明中信未予理会石化的石文义,向李东阳道,“李老,请进!”
    李东阳更是不会理会锦衣卫,转身进了屋中。
    “大哥,大哥,怎么了?”张采疑惑地推推石文义。
    “哦!”石文义回过神来,“咱们还是走吧!”
    转身就要出去。
    “大哥,咱们不是听说明哥儿府试考完,为明哥儿庆祝来了吗?”张采不解道。
    “这?”石文义一脸为难。
    “走吧,咱们还得享受一下明府美食呢?上次你享受了,我可还没享受呢!”张采一拉石文义。
    石文义无奈只好跟了进去。
    众人坐定。
    “小友,怎么?府试考得如何?”李东阳问道。
    旁边的小月也在一脸期待地望着明中信。
    “是,第一场、第二场我们四人皆已上榜,而第三场应对试题得心应手,估计可以一起参加院试了。”明中信老老实实回答道。
    小月为之激动、雀跃,手中拿着的茶碗差点打翻。
    旁边李兆先连忙接过。
    “是吗?”李东阳上下打量黄举三人组。
    “觉得案首有望吗?”
    “学生这却不敢妄言!”明中信谦虚道。
    这也就是他觉得有望了!李东阳眼前一亮。
    “那你将所作文章墨写而出,让我们品鉴品鉴!”
    小月连忙准备文房四宝。
    当日,李东阳与鲁子善也仅是在厢房之中观看而已,毕竟府试乃抡才大典,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去强行参与,岂不是给政敌送把柄!
    所以他们呆在厢房,只是在为明中信撑腰而已,防止在府试中有人又针对明中信,同时威慑萧知府不敢不公正对待明中信。
    考完之后,他们也就撤了,不敢打扰萧知府任选贤才。
    第二三场,皆是鲁子善在考场为他撑腰,但也未干预评卷。
    所以,他们也未见过明中信的试卷答案,自然担心明中信的发挥,如今萧知府居然让他上榜,说明明中信文章优异,他们就有些好奇这些文章了。
    旁边的黄举三人组也是一脸渴望,见识见识,比较比较,看有无希望超过明中信。
    当然,后一句是玩笑而已,他们有自知之名,早在兰亭文会、诗词会友之后,就对明中信的文采佩服得五体投地。
    尤其在看过明家刊印的科举技巧用书之后彻底死心了,现在只是想比较比较与明中信到底差在何处?今后好有个动力,争取早日与之比肩。
    明中信也不推辞,上前一挥而就。
    他也想看看李东阳这位辅臣对他的文章有何评价。
    “苍劲有力,笔法细腻,好字!”李东阳望着明中信这一手楷书为之赞叹。
    再看文章内容,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一一看来。
    “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材料翔实,立论精辟,破题透彻,承题承接破题要点,再行补充说明,使论点更加明了,继而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见解独到,只是方严正洁,太过老成持重,缺了一些年青人的锐气!”李东阳开口道。
    “小子受教!”明中信佩服无比,这确实是自己此文的最大弊端,但却不打算改。
    在他看来,八股时文只是一种手段,进入科举官场的进阶方法,并无实质用处,只要考中即可,不用非得做得至大至精,可以传世。
    旁边的黄举三人组却随着李东阳的评价,频频点头。
    说得太正确了,只是自己等八股时文造诣有限,无法说出如此精辟的评价。

章节目录

帝国支撑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暗夜之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暗夜之光并收藏帝国支撑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