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静
什么是静
在山里住久了,自然对静特别有所得,而自己最大的收获,也是静。
回顾这三年多来,围绕着静,我也历经了好几个阶段:
从刚开始住进大山时,直观地感觉到环境的宁静;到内心的热闹与环境宁静之间的冲突;再到开始感受到真正的心静;然后进入到享用心灵的宁静阶段。而到了现在,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于我而言,再没有“闹”与“静”之分,即使是去到城市里,繁华与喧嚣也与我失去了联系。
整理这一路走来自己写下关于静的文字,已经相当丰富了,我按照前面说的几个阶段为序,一一排列再适当地加工,希望对大家阅读有益。
最初的静(二则)
(1)
最近总想让自己静下来想点什么,但又总是不知道该想什么,似乎什么都清清楚楚,但又觉得什么都是不清不楚。
(2)
但凡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喜欢过“宁静致远”这句话,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一块匾,悬挂于自己办公室的正前方。还真是应了那句“缺什么就标榜什么”,我当时对“宁静致远”这句话谈不上喜欢,只是媚俗地挂了这块匾而已,那时从未静过,当然就没有远过。现在看来,什么是静,什么是远当是生命的课题,也许一辈子也得不到答案,有朋友说我现在活在人生境界的两层半上,也许到了第三层,才能悟出“静就是远,远就是静”的妙境来。
“静就是远,远就是静”这样一句话,三年前我将它写出来,并且谓之“妙境”,当时是妄语,不过现在有真正的体会,不得不说自己悟性不低。
大自然的静与心的冲突(五则)
(1)
大山里的夜真的很静,我想现在掉落一根针,恐怕是真的听得到的。静,原来也是用耳朵听来的,这么说静也是一种声音,是一种比普通声音更能感觉到、更本质的一种声音。如果仔细地去聆听,静谧之中会有些淡淡的蓝调之韵律,稍不留神就会弥漫开来,而这般忧郁的蓝,也不知道是从静里流淌出来的,还是一直就在心里。
(2)
雨与我对着干,已经有几天了,天彻底冷了,坐在我的椅子上,得盖上一条毯子才行。天也黑得早了,四周静得不行,这儿毕竟是夏季避暑的度假区,人们都已经离去,这幢公寓估计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吧。每天天暗下来的时候,以及准备上床的时候,心里也会有些难受,不过我还是能安静地面对这种情绪,与它对话,告诉它这是自己选择的生活。要安静,要山居,要自由,你要了就会有代价,就得承受它的副作用。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拿身体的感觉与心比较,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照顾好心。不过一想到天亮我又能看到山和森林,夜又纯美了起来。
晚安啦,我的大山,还有淘气的秋雨。
(3)
夜失去了声带
被死静撑着
饱和的状态
来一点声音
就可能裂开
小心点
我只能像文字
一样
安安静静地热闹
(4)
夜太静了,静到你无法睡着……
(5)
秋夜朦胧,夏虫的求偶声已经断断续续,不再成调了。桂花的香只是一缕,还没有入心就散了。你的影子还没有成形,落到屏幕上就化了。
夜色这么静美,灯无怨无悔地照着……
从以上五则,大概可以读到我最初关于“静”的痛苦和快乐了。
开始享用和去悟什么是静
(1)
好久没去古镇了,四周的山已经被春天染成了嫩绿,镇子里幽静得可以,空气里有丝甜甜的味道,静是可以把一个人心填满的唯一的东西,静让你的各种感觉恢复敏锐,静是一种彻底和纯粹。
那些新叶,那种种娇嫰欲滴的绿色,已经盛满我了。潺潺的流水已经盛满我了。
坐在家门口缝着小花鞋的老人,我感觉她就像我的外婆和奶奶,自然也已盛满我了。
破败不堪的老屋中正在绽放的玉兰,也盛满我了…… 我听得到自己满足的心跳,我能再多一些感动吗?
(2)
“岁月静好”是一个很流行很时髦的词,与之放在一起用的还有“修行”“禅意”“儒、道、佛”,等等。
从字面上去理解,“岁月静好”当为“你安静下来,岁月就变好了,人生就免于痛苦了,便幸福了……”
这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误导人!
事实上,你的心真正宁静下来,你对痛苦的感知毫无疑问是更深刻了,而因此能感受到更大的幸福。
真正的宁静带给你的应该是:痛苦和幸福的脉络都异常的清晰。
静不是安静,它的深意在于静出智慧,这样的智慧让你顺应着自己的生命学会了取舍,而舍不是舍去了痛苦,是舍掉那些对自己来说无关痛痒的毫无意义的欢愉和苦痛。留下来的一定能拿来丰盈自己的生命。
而静在此的释意,当是再大的幸福也不忘形,再大的痛苦也不妄为罢了。
静的真意,是你可以为了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幸福,从而能甘心忍受更大的苦难!
木心先生说:“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静不是麻木,不是失去激情!
好是内心的柔软、滚烫和深情!
(3)
一直想,关于“岁月静好”再写点什么,刚才其实已经写好了一篇,大概也有两千字吧!因为一直在手机上写作,也不知刚才点错了什么,一下子全弄没了,怎么都恢复不了,然后人半天都没静下来,看了一会儿书后,下决心还是得把它重写出来……在一段日子里,我一直想寻找那种所谓“岁月静好”的人生感觉,却始终寻而不得,好像静总是容易,但是要加上一个好字,却怎么都不得,于是有了“岁月静好”是天下最大的装酷的感慨。
或许是静得还不够……
或许是对静好的理解程度还不够……
关于“岁月静好”最有名的故事应该是张爱玲了,她与胡兰成的一纸婚书上写着“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是两个人最后的结局却与这几个字怎么也扯不上关系,反而给如此文艺的句子添上了几分讽刺的意味……
或许“岁月静好”只是人们正视现实人生,把玩无奈的一种美好的愿景罢了,我还是迷惑……
静,或许是去掉好多的欲望……
静,或许是种世外桃源……
静,或许是无视某些境况,所谓不听、不看、不想、不感……
静,或许是某种更深不可测的,类似于禅的东西……
静,或许是宠辱不惊的淡泊和从容……
静,或许是安静的悲伤,理智的忧郁……
静,或许就是一种修行,佛家的信仰……
静,或许是一种当下,没有过去,不关乎将来,一种瞬间或是片刻的心态……
“岁月静好”究竟是一种感性的状态,还是一种理性的结果,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平衡?
我还是有些迷惑……
如果人生再也感觉不到痛,那还能感受幸福吗?如果人失去了激情,还有快乐吗?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不再犯错,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没了欲望,那人还有本性吗?
如果失去了敏感,五官会退化吗,还会为一段旋律而流泪吗?我还是迷惑……
今天看到一段文字:静修禅定不是对外界失去感应,而是变得极其敏锐,但却是切断感官之后的反应,因果之链。见美女仍然是美女,但却没有了连接的欲望反应……
哦,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吧! 我想大笑不止……
最后给“静”做一个总结陈词
静应该是丰富的……
真正的静是把所有的感觉都打开,包括感官、皮肤和知觉,也包括心灵。
真正的静是最彻底的、最丰盛的觉。
静是轻松和愉悦。
静可以近,也可以远。
静是身体和心灵的统一。
静是让心里的痛苦和快乐都有了清晰的脉络。
静是允许自己听到一声叹息。
静的诠释就是“悟”和“禅”的诠释。
静是中华文化的魂魄。
静就是美,美就是静的安慰。
静是你平心静气地读这篇文章,一次不行,就再读上几遍,然后写下自己的收获……
在山里住久了,自然对静特别有所得,而自己最大的收获,也是静。
回顾这三年多来,围绕着静,我也历经了好几个阶段:
从刚开始住进大山时,直观地感觉到环境的宁静;到内心的热闹与环境宁静之间的冲突;再到开始感受到真正的心静;然后进入到享用心灵的宁静阶段。而到了现在,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于我而言,再没有“闹”与“静”之分,即使是去到城市里,繁华与喧嚣也与我失去了联系。
整理这一路走来自己写下关于静的文字,已经相当丰富了,我按照前面说的几个阶段为序,一一排列再适当地加工,希望对大家阅读有益。
最初的静(二则)
(1)
最近总想让自己静下来想点什么,但又总是不知道该想什么,似乎什么都清清楚楚,但又觉得什么都是不清不楚。
(2)
但凡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喜欢过“宁静致远”这句话,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一块匾,悬挂于自己办公室的正前方。还真是应了那句“缺什么就标榜什么”,我当时对“宁静致远”这句话谈不上喜欢,只是媚俗地挂了这块匾而已,那时从未静过,当然就没有远过。现在看来,什么是静,什么是远当是生命的课题,也许一辈子也得不到答案,有朋友说我现在活在人生境界的两层半上,也许到了第三层,才能悟出“静就是远,远就是静”的妙境来。
“静就是远,远就是静”这样一句话,三年前我将它写出来,并且谓之“妙境”,当时是妄语,不过现在有真正的体会,不得不说自己悟性不低。
大自然的静与心的冲突(五则)
(1)
大山里的夜真的很静,我想现在掉落一根针,恐怕是真的听得到的。静,原来也是用耳朵听来的,这么说静也是一种声音,是一种比普通声音更能感觉到、更本质的一种声音。如果仔细地去聆听,静谧之中会有些淡淡的蓝调之韵律,稍不留神就会弥漫开来,而这般忧郁的蓝,也不知道是从静里流淌出来的,还是一直就在心里。
(2)
雨与我对着干,已经有几天了,天彻底冷了,坐在我的椅子上,得盖上一条毯子才行。天也黑得早了,四周静得不行,这儿毕竟是夏季避暑的度假区,人们都已经离去,这幢公寓估计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吧。每天天暗下来的时候,以及准备上床的时候,心里也会有些难受,不过我还是能安静地面对这种情绪,与它对话,告诉它这是自己选择的生活。要安静,要山居,要自由,你要了就会有代价,就得承受它的副作用。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拿身体的感觉与心比较,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照顾好心。不过一想到天亮我又能看到山和森林,夜又纯美了起来。
晚安啦,我的大山,还有淘气的秋雨。
(3)
夜失去了声带
被死静撑着
饱和的状态
来一点声音
就可能裂开
小心点
我只能像文字
一样
安安静静地热闹
(4)
夜太静了,静到你无法睡着……
(5)
秋夜朦胧,夏虫的求偶声已经断断续续,不再成调了。桂花的香只是一缕,还没有入心就散了。你的影子还没有成形,落到屏幕上就化了。
夜色这么静美,灯无怨无悔地照着……
从以上五则,大概可以读到我最初关于“静”的痛苦和快乐了。
开始享用和去悟什么是静
(1)
好久没去古镇了,四周的山已经被春天染成了嫩绿,镇子里幽静得可以,空气里有丝甜甜的味道,静是可以把一个人心填满的唯一的东西,静让你的各种感觉恢复敏锐,静是一种彻底和纯粹。
那些新叶,那种种娇嫰欲滴的绿色,已经盛满我了。潺潺的流水已经盛满我了。
坐在家门口缝着小花鞋的老人,我感觉她就像我的外婆和奶奶,自然也已盛满我了。
破败不堪的老屋中正在绽放的玉兰,也盛满我了…… 我听得到自己满足的心跳,我能再多一些感动吗?
(2)
“岁月静好”是一个很流行很时髦的词,与之放在一起用的还有“修行”“禅意”“儒、道、佛”,等等。
从字面上去理解,“岁月静好”当为“你安静下来,岁月就变好了,人生就免于痛苦了,便幸福了……”
这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误导人!
事实上,你的心真正宁静下来,你对痛苦的感知毫无疑问是更深刻了,而因此能感受到更大的幸福。
真正的宁静带给你的应该是:痛苦和幸福的脉络都异常的清晰。
静不是安静,它的深意在于静出智慧,这样的智慧让你顺应着自己的生命学会了取舍,而舍不是舍去了痛苦,是舍掉那些对自己来说无关痛痒的毫无意义的欢愉和苦痛。留下来的一定能拿来丰盈自己的生命。
而静在此的释意,当是再大的幸福也不忘形,再大的痛苦也不妄为罢了。
静的真意,是你可以为了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幸福,从而能甘心忍受更大的苦难!
木心先生说:“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静不是麻木,不是失去激情!
好是内心的柔软、滚烫和深情!
(3)
一直想,关于“岁月静好”再写点什么,刚才其实已经写好了一篇,大概也有两千字吧!因为一直在手机上写作,也不知刚才点错了什么,一下子全弄没了,怎么都恢复不了,然后人半天都没静下来,看了一会儿书后,下决心还是得把它重写出来……在一段日子里,我一直想寻找那种所谓“岁月静好”的人生感觉,却始终寻而不得,好像静总是容易,但是要加上一个好字,却怎么都不得,于是有了“岁月静好”是天下最大的装酷的感慨。
或许是静得还不够……
或许是对静好的理解程度还不够……
关于“岁月静好”最有名的故事应该是张爱玲了,她与胡兰成的一纸婚书上写着“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是两个人最后的结局却与这几个字怎么也扯不上关系,反而给如此文艺的句子添上了几分讽刺的意味……
或许“岁月静好”只是人们正视现实人生,把玩无奈的一种美好的愿景罢了,我还是迷惑……
静,或许是去掉好多的欲望……
静,或许是种世外桃源……
静,或许是无视某些境况,所谓不听、不看、不想、不感……
静,或许是某种更深不可测的,类似于禅的东西……
静,或许是宠辱不惊的淡泊和从容……
静,或许是安静的悲伤,理智的忧郁……
静,或许就是一种修行,佛家的信仰……
静,或许是一种当下,没有过去,不关乎将来,一种瞬间或是片刻的心态……
“岁月静好”究竟是一种感性的状态,还是一种理性的结果,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平衡?
我还是有些迷惑……
如果人生再也感觉不到痛,那还能感受幸福吗?如果人失去了激情,还有快乐吗?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不再犯错,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没了欲望,那人还有本性吗?
如果失去了敏感,五官会退化吗,还会为一段旋律而流泪吗?我还是迷惑……
今天看到一段文字:静修禅定不是对外界失去感应,而是变得极其敏锐,但却是切断感官之后的反应,因果之链。见美女仍然是美女,但却没有了连接的欲望反应……
哦,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吧! 我想大笑不止……
最后给“静”做一个总结陈词
静应该是丰富的……
真正的静是把所有的感觉都打开,包括感官、皮肤和知觉,也包括心灵。
真正的静是最彻底的、最丰盛的觉。
静是轻松和愉悦。
静可以近,也可以远。
静是身体和心灵的统一。
静是让心里的痛苦和快乐都有了清晰的脉络。
静是允许自己听到一声叹息。
静的诠释就是“悟”和“禅”的诠释。
静是中华文化的魂魄。
静就是美,美就是静的安慰。
静是你平心静气地读这篇文章,一次不行,就再读上几遍,然后写下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