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
    人们都说:人是不能太闲的…… 人们又说:偷得浮生半日闲……
    “闲”与“忙”各具道理,但凡世上存在的道理从不曾亏欠人们,有闲出毛病来的,也有闲出成就来的;有忙出大麻烦来的,也有忙出喜悦感来的。
    我是经历过那种极致忙碌的人,记得有一年做“中国花艺博览会开幕式”的公关统筹业务,忙到三天两夜没合过眼,还好那时候身体和精力都挺得住,不至于猝死在工作中。现在又开始经历极致的闲暇,五年了,没做过一件所谓的正经事儿,没挣过一分钱。还好,现在生出的智慧撑得住这样的无为,孤独却无孤独感,偶尔寂寞,从来不无聊,不至于闲出点不可逆的毛病来。
    其实这几年在大山里住下来,似乎并没有感到自己闲着,也没有感到自己在忙,探究下去,就感到里面其实好有学问,值得以文字的方式去边学边问,看看能不能帮自己领悟成智慧。
    我以为闲和忙本身不会有什么过错,主要看忙与闲里面的内容都是些什么,与它们绑在一起的词汇和语境是什么。忙和闲其实是人生的形式,关键看这个壳里面包裹着怎样的体验和感受。闲下来的感觉若是无聊,结果便是全身痒痒,越挠还越痒。
    无聊乃空虚所致,空虚乃肤浅所致,肤浅一时半会儿根本解决不了,痒痒只发生在表皮之上,皮肤瘙痒的人都知道,无聊这种感觉还真的由不得人。
    世上最累人的事情,当数无聊,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但就是感觉到很辛苦很累,无聊似乎是另一种忙的感觉,忙得有点手脚无措,忙得自己心慌慌。
    闲下来的感觉若是寂寞,就免不了找点什么刺激来填充,整出点什么爱恨情仇、终身悔恨来。在孤独、寂寞、无聊三兄弟里,寂寞是最不可信的,寂寞常常源于性欲,纯粹是身体的欲望,它悄悄地藏起感官的欲求,每次被识破或是闯了祸,便立刻逃得无影无踪。
    闲下来的时候若是经常独处,自然会遇见孤独或抑郁,要么去挑战一下自己,成为圣人,要么变成恶魔。
    人在身体很闲的时候,内心的内容支撑不住这样的自由,这应该就是无聊。
    人在内心很闲的时候,而身体的欲望支持不了心灵的自由,需要爱的慰藉,这其实就是寂寞。
    闲下来的时候若是身心合一,往往是获得了最大的自由,这种闲暇,要么喜悦,要么孤独。
    当然,闲的人若是种花,结果肯定是看见花开。
    一个心中有诗意的人,绝不会生出单调、乏味、无聊的感觉。我以为最好的闲暇,并不会给予人闲的感觉,当自己感受到闲的时候,多半已经闲出点什么毛病了。
    忙起来的感受若是为了生存,得到的结果便是生存;忙的感受若是与人在竞争,与别人在攀比,那么人就一直在比较,在斗争;忙的感受若是在应付人事,那么人就一直在人际交往里滚打; 若是忙的内容只是挣钱,那么人生的结果就是把钱一直挣下去,变成有好多用不完的金钱。
    忙的感受若是瞎忙,肯定是越忙越不知道自己站在哪里,可以去往哪里。
    忙的感受里若是真正产生忙的感觉,累的感受,就已经不是什么好事儿,好在累的感受常常会让人产生疑问:这是为了什么?
    忙的内容若是与意义两个字捆绑在一起,人就必须要有闲下来的时候。
    意义这两个字是每个人活着都会扪心自问的问题,但凡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从每一次的自问开始的,问得最多的就是意义。要问路就得停下来问,意义的咨询处总是挂着斗大的两个字:闲暇,或者是另外一个称谓——思考。
    不记得哪个哲人说过:“懒,是指行为的懒,或是指思考的懒。”
    一个人只要不是“双懒”,人生总是应该有出路的。
    人类发明创造了很多词汇,又在词汇的基础上分类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闲和忙应该是中性词汇,既然是中性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对立和矛盾,现实生活中,闲是忙的滋养,而忙往往又可以升华闲。
    那么何种闲可以滋养人,何种忙又可以升华闲?我体会到的答案是应该在主动与被动的区别之上。
    人们面对人生的无常,要么是被动受到刺激,进而演变成各种情绪,要么是主动去理解和接受,领悟成智慧。
    说命运难为,应该是指人们被动感受到的命运难为,而主动的命运肯定优于被动的命运,一个人最好是默默地、坚强地去认定:“这就是我自己的命!”从此义无反顾,这就是主动的命运。
    被动的闲和忙碌,这就是命运,相反主动地闲暇和忙碌则表现为人生的智慧。
    但凡美好的、养心又养肺的闲暇,都是主动给予自己的,下雨天从书本里给自己采摘点阳光;前方的道路拥挤不堪,踩一脚刹车,看看是否可以换一条路再行走;心觉得累了,停下来清理一下内心的垃圾,打开窗户透透新鲜的空气。这些都是主动的、积极的闲暇。
    需要打发时间的都是被动的闲,因为被迫感受到时间空虚的刺激,所以找些事情来填充,随意打发时间的人,肯定是那种被动遇见命运的人。
    就拿阅读来说,肯定不能把读色情小说的,与读诗歌、哲学、历史的,视为同一种闲暇;也不能把翻开一本书,拍上一张照片发上朋友圈,然后开始回复点赞和评论的闲暇,与看书写读书笔记的闲暇等同起来。
    这是一个拿起手机就可以很忙的时代,这是一个一闲下来就可以拿起手机的时代。
    能够通过手机去掌控命运的人,恐怕是极少数人。
    手机的本质,就是把人们本来可以主动拥有的闲暇,变成为专门针对人性弱点而设计的被动式闲暇,人们的时间确实被各种垃圾信息填满了,恐怕用不了多久,“无聊”这样的语境也会被碾压在数字时代的车轮下,成为永恒的历史。无聊本是肤浅的产物,人若是连无聊也感受不到了,自然不知道肤浅为何物,人人都是被各种表面信息所撑大的气球,一戳就破。
    人们去拥抱一个人与被人拥抱,感受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同理,主动去拥抱忙碌,或是被忙碌奔波所环绕,这也是两种不一样的感受。你敢抱它在怀里,它就会听你的,你敢主动去拥抱它,证明你有足够充分的理由。
    主动的理由就是人们所追求的意义,被动的事物恰恰在于它们没有意义。忙碌了一天,人已经累傻了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干,不过是这件事没让人感觉到它有什么意义。
    主动的忙碌就是赋予忙的对象以意义,也又正是因为存在意义,人反而感觉不到忙的存在,甚至可能感受为主动的闲暇。
    就阅读的体验来说,很少有真正的阅读者,把读一本好书感受为自己很忙的。“忙”这个字的语境包含有付出之感,有付出感就需要得到回报感,好的阅读,好的闲暇,却被人们直接感受为享受,不再需要寻求其他所谓的回报感。
    也正是如此,闲与忙之间会因为主动或被动的区别,而产生互相的转换,被动的闲暇被感受为忙碌,主动的忙碌,被人们感受为一种闲暇。
    闲下来给自己做一顿饭,与天天需要买菜做饭,显然是不一样的闲暇;闲下来主动给孩子辅导一下功课,与每天都需要守着孩子做作业,肯定是不一样的闲暇。
    这种天天要做的事情,或许已经不再被感受为闲暇,直接被人感受为无可奈何的忙碌。
    准确地说,但凡人们去主动领受的事情,忙与闲之间的差别感已经消失了,人既感受不到忙,也不以为自己闲着,这背后代表的正是生活的有趣和人生的意义。
    主动地忙碌也好,主动地给自己闲暇的时光也罢,应该都是遇上了喜欢的自己,喜欢自己这样的状态,喜欢这种状态带给自己内心的愉悦。
    所以,忙也好,闲也好,目的都是让岁月锻造出一个更加喜欢的自己来。
    喜欢是主动的,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的刻意,世上没有什么被动的喜欢,人更没有什么被动喜欢的自己,人们能真实感受到的所有生命滋养,无不与喜欢有关。
    我以为,人们所找寻的高大上的人生清闲,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对人生最主动、最彻底的领受而已。
    大自然里的动植物,并没有闲和忙这样的概念和语境,阳光不会闲着,也不会忙碌,那些树木和花草正在不慌不忙地成长,冬眠的棕熊正在做着美梦……
    “懒猪”显然是人们给猪冠上的莫须有的罪名,懒本是猪存在的意义,野猪要是懒得起来,恐怕大自然早已失去了这个物种。
    忙与闲最终的归处,仍是自然而然,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任何忙与闲的感受,并不符合自然。
    闲点特别的,被称为修行,人之所以可以闲下来晒太阳,是心中有太阳;忙点特别的,被称为创造,人之所以可以从早到晚地奔波,是心中必须要有那么一点有意义的追求。
    闲而不产生无聊、寂寞、空虚之感,这也算是人的一种修养,人得有料才能撑得住闲暇的一片“天空”,不然“天”早晚塌下来砸到自己。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忙人容易,想要做一个主动的闲人,还能闲得清恬快乐,闲得有茶竹梅菊,这真不容易。
    太忙了,又非主动的忙碌,容易得到一个粗制滥造的自己,精致的自己总是从精致的闲暇中来,精致更像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主动的创造,是对生活的再创造,一个懂得闲暇的人,怎么也不会去领受别人的二手生活。
    虽然说忙碌了半生毫无建树者大有人在,但要说闲了半生,却闲出点什么境界来,这肯定是天方夜谭。
    看来,闲与忙背后的人间真理,也得分出点时间段落来评判。忙碌才撑得住年轻人的天,年轻时不做勤劳的小蜜蜂,没有点经历和人生阅历的闲暇,难免不以寻找刺激和最终的堕落收场,这样的案例富二代中比比皆是。而人到中年,若无主动给予自己的闲暇时光,来修复一下支离破碎的生命,人生有无建树皆是小事,身心健康的“天”崩塌了,肯定才是大事。
    内心的喧嚣和焦虑,都是人们毫无目的忙碌的产物。
    人们忙着投机,忙着寻找机会,不想靠运气和机会活着的人,是不太容易焦虑的。焦虑并不是担心失去什么,而是担心自己错过什么,不是没有机会,是这个世界正在忙于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感觉到四处都是机会,稍纵即逝,便是吹过一阵风,人也想 hold 住装在自己的口袋里。
    人生真正意义的富足之感,是平静的产物,平静是从容的产物,从容是闲暇的产物,真正的闲暇,是一个人主动去领受人生的产物。
    《题鹤林寺僧舍》
    [唐]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其实,闲也好,忙也罢,浮生若梦,一切都不过是为了人生体验。
    每个人只能体验自己一次性的人生,活一天就得去拼命体验一天,再忙再闲若是没有收获到生命体验就叫苟且,体验之中没有感受到美好也叫苟且,苟且并不能偷生。
    越来越以为人生就两件事:一件是拿事儿把时间填满;另一件是拿美好的感觉把心填满。前者为忙碌,后者即为清闲,闲若是天,忙就是地,人站在天地之间。
    忙也乎乎,闲也乎乎,忙是意义,闲也是意义。
    挣钱买闲,以闲养魂,闲暇者为鬼,鬼为魂魄,魂魄则安享万物。

章节目录

生活无法逃避,但你可以选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半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山并收藏生活无法逃避,但你可以选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