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对原先的家人其实并没有多少感情,更多的则是一点责任,在帮大哥王忠求到了一份封赏之后,王正基本上就没有再管过家中之事。
王武、王英如果不是跑到了渝州来,那么和王正的缘分也差不多止步于以前了。
按唐律来说,其实只有王先一人才算是王正的直系亲属。
这些年随着王正的声名越来越盛,家中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王正那边什么都不需要,李治就每年封赏一下王忠表表心意。
当然,多半都是一些财物,至于官职,李治这些年有钱了,反而把官职看得更紧了一些,王忠十年下来,也不过才是六品的武散官。
不过这个品级对于王家这个小门小户来说,倒是足够了,王忠也挺满足的。
大管事府修建好之后,王家并没有搬进来,而是还住在原来的村子里,按老太爷的话来说,长安城内都是大官,咱搬进去万一得罪了人咋整?住在村子里,咱多自在啊。
不过今天王家一家人倒是都在大管事府内,知道王正进府后,老太爷本来说出来迎一迎,却被王先给拦了下来,都是长辈,去迎一个小辈算咋回事?
哪怕王先自己特别的想看看王正和王平安,也不可能让自己父母大哥出来迎接王正,不然,乱了规矩,王忠提议自己出来迎一迎,王先倒是没有拒绝。
王正走出第四院子的时候就看见王忠一脸憨厚笑容的站在对面,等王正接近后,王忠搓了搓,表情有些不自然的笑道:“嘿嘿,二弟回来了。”
王正点了点头,笑道:“伯兄不用拘谨,你我同胞兄弟虽然十年没见,可毕竟血浓于水,和以前一样放自在些就好。”
随后王正又把小月华放了下来,说道:“这是大伯,给大伯行礼问好。”
平安和小月华皆是作揖行礼问好道:“大伯安好。”
罗小妹蹲身福了福,“伯兄安好。”
王忠手足无措的搓了搓手,“好好好,这是平安和月华吧,你看这整的,那么久没见,我也没啥见面礼的。”
王正笑了笑,拍了拍王忠手臂说道:“进去说吧,大家都在吗?”
王忠沉默了一下,说道:“爹娘和二叔都在,老太爷他们两个在年初过世了,听说今年你会和吐蕃开战,家里怕信到你那边正好紧要关头,让你为难,所以就没有通知你。”
王正沉默着点了点头。
王忠笑了笑说道:“其实也没啥,人到七十古来稀,他们两个都快八十了,这些年来日子过得也舒坦,走的也很安详,算是很好了,咱们按规矩办的都是喜丧呐。”
“那就好。”
王正点头道:“走吧,进去见见父亲他们吧。”
一番拜见折腾,又吃了一顿饭之后,王忠就带着父母妻儿离开了,王正也没有挽留,在这里他们浑身都不自在,隔远一些反而各自安好。
小月华见娘亲在王先面前表现拘谨,于是就立马和爷爷亲近了起来,一口一个阿祖的叫得亲热,平安已经到了矜持的年纪,反而有些放不开。
“阿父还有经营粉条店铺吗?”
王先摇了摇头,笑道:“早没有了,倒是时不时的会过去转转,你那么会折腾,钱财对咱家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经营着也没什么意思,还是把差事还给掖庭局吧,能多安置两个老人也是好的。”
王正挑了挑眉,问道:“掖庭局现在不差那点钱吧?”
这些年一直以来王正都对掖庭局多有回报,等王震回来之后,掖庭局更是兴旺了不少。
“那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的,毕竟掖庭局人数众多,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不过总得来说,这些人掖庭局的日子还算好过。”
王先笑道:“其实整个皇宫这些年的日子都比较好过,你给陛下挣那么多钱,宫中用度每年都有所增加,宫人俸禄曾经一年三涨。
时不时的还有所赏赐,加上陛下心情好,许多事情都没那么在意,宫人犯点小错,都不怎么责罚了,日子自然好过了许多。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咱们那时候做每一事啊,可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有个行差踏错,稍不注意就会招来祸殃,一入宫门深似海,可不是个玩笑。”
闲聊了一阵后,王先对王正说道:“早点休息吧,你明天还有早起上朝呐,其实刚回来可以给陛下求个恩典,多休息几天也是没事儿的。”
王正笑着摇了摇头,“没关系的,孩儿左右无事,陛下既然提出来了,那就去看看吧。”
“你没有上过朝会,礼仪方面你都知道吗?”
王正挑了挑眉,笑道:“礼仪什么的就免了吧,如果太过繁琐,那么不去也罢。”
“这样不好吧?”
“好不好的就这样吧,相比一点虚礼,陛下更需要的是安稳,其实我留在大管事府才是最好的选择,陛下之所以邀我上朝,其实更多的只是一个形式。”
朝会分为大朝会和常朝两种,大朝会一般都是在大节之时,用于表彰大臣、祭祀什么的,和现在的庆典差不多。
真正处理国家大事的其实是常朝,在李世民的时候,一般是隔日一朝会,可李治登基后给改成了每天一朝会,最近几年天下平稳无事,李治钱包也鼓了起来,又给改成了两日一朝会。
朝会在卯时初开宫门,也就是早上五点的样子,古代穿衣梳洗都比较繁琐,加上吃早餐时间,离得稍远一些大臣在寅时初就得起来。
也就是凌晨三点的样子,这个时间听起来好像很难受,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毕竟古代夜间没有什么娱乐,天黑就睡觉的话,到凌晨三点已经睡了七八个小时了,许多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根本就睡不着了。
王正倒是没有起那么早,吃过早饭带着李四和牛老三来到掖庭局门口的时候,就已经卯时初了。
看着门口的老太监,王正不由的笑了笑,作揖行礼道:“久违了。”
王武、王英如果不是跑到了渝州来,那么和王正的缘分也差不多止步于以前了。
按唐律来说,其实只有王先一人才算是王正的直系亲属。
这些年随着王正的声名越来越盛,家中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王正那边什么都不需要,李治就每年封赏一下王忠表表心意。
当然,多半都是一些财物,至于官职,李治这些年有钱了,反而把官职看得更紧了一些,王忠十年下来,也不过才是六品的武散官。
不过这个品级对于王家这个小门小户来说,倒是足够了,王忠也挺满足的。
大管事府修建好之后,王家并没有搬进来,而是还住在原来的村子里,按老太爷的话来说,长安城内都是大官,咱搬进去万一得罪了人咋整?住在村子里,咱多自在啊。
不过今天王家一家人倒是都在大管事府内,知道王正进府后,老太爷本来说出来迎一迎,却被王先给拦了下来,都是长辈,去迎一个小辈算咋回事?
哪怕王先自己特别的想看看王正和王平安,也不可能让自己父母大哥出来迎接王正,不然,乱了规矩,王忠提议自己出来迎一迎,王先倒是没有拒绝。
王正走出第四院子的时候就看见王忠一脸憨厚笑容的站在对面,等王正接近后,王忠搓了搓,表情有些不自然的笑道:“嘿嘿,二弟回来了。”
王正点了点头,笑道:“伯兄不用拘谨,你我同胞兄弟虽然十年没见,可毕竟血浓于水,和以前一样放自在些就好。”
随后王正又把小月华放了下来,说道:“这是大伯,给大伯行礼问好。”
平安和小月华皆是作揖行礼问好道:“大伯安好。”
罗小妹蹲身福了福,“伯兄安好。”
王忠手足无措的搓了搓手,“好好好,这是平安和月华吧,你看这整的,那么久没见,我也没啥见面礼的。”
王正笑了笑,拍了拍王忠手臂说道:“进去说吧,大家都在吗?”
王忠沉默了一下,说道:“爹娘和二叔都在,老太爷他们两个在年初过世了,听说今年你会和吐蕃开战,家里怕信到你那边正好紧要关头,让你为难,所以就没有通知你。”
王正沉默着点了点头。
王忠笑了笑说道:“其实也没啥,人到七十古来稀,他们两个都快八十了,这些年来日子过得也舒坦,走的也很安详,算是很好了,咱们按规矩办的都是喜丧呐。”
“那就好。”
王正点头道:“走吧,进去见见父亲他们吧。”
一番拜见折腾,又吃了一顿饭之后,王忠就带着父母妻儿离开了,王正也没有挽留,在这里他们浑身都不自在,隔远一些反而各自安好。
小月华见娘亲在王先面前表现拘谨,于是就立马和爷爷亲近了起来,一口一个阿祖的叫得亲热,平安已经到了矜持的年纪,反而有些放不开。
“阿父还有经营粉条店铺吗?”
王先摇了摇头,笑道:“早没有了,倒是时不时的会过去转转,你那么会折腾,钱财对咱家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经营着也没什么意思,还是把差事还给掖庭局吧,能多安置两个老人也是好的。”
王正挑了挑眉,问道:“掖庭局现在不差那点钱吧?”
这些年一直以来王正都对掖庭局多有回报,等王震回来之后,掖庭局更是兴旺了不少。
“那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的,毕竟掖庭局人数众多,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不过总得来说,这些人掖庭局的日子还算好过。”
王先笑道:“其实整个皇宫这些年的日子都比较好过,你给陛下挣那么多钱,宫中用度每年都有所增加,宫人俸禄曾经一年三涨。
时不时的还有所赏赐,加上陛下心情好,许多事情都没那么在意,宫人犯点小错,都不怎么责罚了,日子自然好过了许多。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咱们那时候做每一事啊,可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有个行差踏错,稍不注意就会招来祸殃,一入宫门深似海,可不是个玩笑。”
闲聊了一阵后,王先对王正说道:“早点休息吧,你明天还有早起上朝呐,其实刚回来可以给陛下求个恩典,多休息几天也是没事儿的。”
王正笑着摇了摇头,“没关系的,孩儿左右无事,陛下既然提出来了,那就去看看吧。”
“你没有上过朝会,礼仪方面你都知道吗?”
王正挑了挑眉,笑道:“礼仪什么的就免了吧,如果太过繁琐,那么不去也罢。”
“这样不好吧?”
“好不好的就这样吧,相比一点虚礼,陛下更需要的是安稳,其实我留在大管事府才是最好的选择,陛下之所以邀我上朝,其实更多的只是一个形式。”
朝会分为大朝会和常朝两种,大朝会一般都是在大节之时,用于表彰大臣、祭祀什么的,和现在的庆典差不多。
真正处理国家大事的其实是常朝,在李世民的时候,一般是隔日一朝会,可李治登基后给改成了每天一朝会,最近几年天下平稳无事,李治钱包也鼓了起来,又给改成了两日一朝会。
朝会在卯时初开宫门,也就是早上五点的样子,古代穿衣梳洗都比较繁琐,加上吃早餐时间,离得稍远一些大臣在寅时初就得起来。
也就是凌晨三点的样子,这个时间听起来好像很难受,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毕竟古代夜间没有什么娱乐,天黑就睡觉的话,到凌晨三点已经睡了七八个小时了,许多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根本就睡不着了。
王正倒是没有起那么早,吃过早饭带着李四和牛老三来到掖庭局门口的时候,就已经卯时初了。
看着门口的老太监,王正不由的笑了笑,作揖行礼道:“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