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眼色行事
两人只当唐奇不好意思,倒是都闭了嘴。
万余人的大军从长安行至上谷郡,其中大半还都是步卒,即便有驰道相接,长途跋涉也要半月左右。
为了不耽误时间,李光采取了唐奇的建议,派部下快马加鞭,同时将蹄铁的图纸和样品送往长安和上谷。
三人则按照原定计划,先去拜访赵王刘彭祖。
要说这位赵王,那也是西汉诸侯史上闪闪发光的一枚奇葩。
当时为了诸侯国不完全独立于中央,各国的国相都是由中央朝廷直接指派,属于两千石的官员。
国相除了辅助国王治理封地外,还负有监督诸侯王行为举止的责任。
比如淮南王刘安心有反意,就是他的国相及时报告给朝廷,朝廷才会对淮南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所以对诸侯王们来说,国相比起能够器重的大臣,更像是必须要防备的监视者。
怎么与之相处,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之一!
对付中央派来的国相,不同的诸侯王有各自不同的方法。
最好的情况莫过“君臣相知”,国王没有野心,但对治下百姓很有责任感,在国相的辅助下将封国治理得有声有色,百姓安居乐业。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并且要是干得太好的话,还很容易引起中央朝廷的注意。
天子对兄弟们多少宽容点,对派出去的大臣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朕派你过去,是替朝廷看着点朕的兄弟叔伯,免得他们动什么歪心思。
结果你居然真把诸侯王当成君主,尽心竭力辅佐他,助他们富国强兵,是想干什么?
还有没有点政治觉悟?
这疙瘩一起来,那些勤勤恳恳又和诸侯王君臣相知的国相,往往会面临不那么好的处境。
能力差点不足以引发忌惮的,这辈子恐怕也就只能做个国相,再也无法回到中央施展抱负。
要是偏偏能力挺不错,真帮助诸侯王把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上下一体,那恐怕就危险了!
所以,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大多数的国相和他们辅佐的诸侯王,都维持着较差的关系。
心里没鬼又得过且过的,就干脆以国相为主,把国内政事都交给国相处置,自己只管吃喝玩乐。
强势点的国相,还能指着鼻子骂诸侯王“玩物丧志”,国王往往也只好捏着鼻子应下来!
性格暴吝点的诸侯王,就喜欢和国相硬碰硬,这时候就要看国相们的手段和智谋。
一个不好,就容易摊上性命之祸!
不过最多的情况,还是双方就不尴不尬的处着,互相维持表面和平。
诸侯王不想惹麻烦,国相也想尽快想办法回归中央,往往这样的封国都很平静,是朝廷最喜欢的那种。
赵王刘彭祖呢?
他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
此人性格不暴吝,国内的风评倒不至于很差。
可要是放眼天下的话,就不难发现,甭管你找谁去打听,都能听到关于赵王的满肚子怨言!
究其原因,这人身为堂堂诸侯王,刘彻的亲哥哥。
行事却实在不咋讲究!
史书上说刘彭祖“巧诈奸佞,卑下奉承”,表面上谦卑恭敬,喜欢讨好别人,内里却刻薄阴毒。
并且对律法有很深的造诣,传说专门养了一批人,来替他研究律法条目,好利用诡辩去中伤他想对付的人。
比如朝廷派来的国相。
每次新的国相到任,刘彭祖都会换上黑色的布衣,装扮成王府的奴仆亲自去迎接对方。
还亲力亲为替国相打扫住所,待遇无微不至,非常谦卑。
而实际上,史载他多用“惑乱之事”来扰乱国相的日常行为。
只要有言语失当,或者触犯朝廷禁忌的地方,立马上书给天子弟弟打小报告,同时掺杂些诸如作奸犯科、图谋私利之类的诬告。
真真假假,朝廷派去的调查人员往往不能分清。
以至于从受封赵王至今接近三十年,却没有一任国相能够任满两年的,经常因罪受罚。
运气好点的下狱受刑,运气差点的直接被处死!
久而久之,赵国被中央官员认作死地,许多人宁愿降职都不愿去做刘彭祖的国相!
而运气不好被强行任命的,也都不敢对刘彭祖进行任何指摘,只敢看他眼色行事。
这老家伙虽没有反意,但还是把赵国变成了他的一言堂!
要是仅仅只是祸害国相,朝中官员倒还不会如此的风声鹤唳,关键这老小子他逮着人就喜欢咬一口!
据说是为了防止有官员借口路过,来暗访他刘彭祖种种枉法之事。
凡是过往的二千石官员,途径他封地的,都会受到国相一般的待遇!
尤其是负责监察的冀州牧,更是受到重点关注。
过个路都容易把命个丢掉,那谁还敢去掠刘彭祖的虎须?
当然是避之不及!
“要不是大军行至动静太大,绕路又怕误了战事,我还真不愿和赵王打交道!”李光也是抱怨不停,“等到了地方,我们都可得放警醒点,免得被他抓到把柄!”
连堂堂的北军校尉都这么小心谨慎,足以见得刘彭祖的名声之恶劣了。
对这么个人,唐奇没办法不产生好奇。
毕竟这听起来,可比老朱家那些被当作猪养的宗室王爵,还要不讲究多了!
霍去病却不屑一顾:“不就是个王爷嘛,小爷我才生擒了一个王爷再加个王太子,有种他动小爷试试?”
李光苦笑:“陛下宠你,赵王肯定不敢对你下手,我可不一样。你高抬贵手,别连累我成不!”
霍去病这才收敛了些,却还是不甚重视。
唐奇的态度和霍去病无二。
本就不是古人,再怎么融入大汉的生活环境,他终究还是无法对诸如“皇权”、“宗室”之类的概念产生哪怕一丁点的敬畏。
而这,大概也是他被皇帝看重,却容易引发酷吏不满的缘由吧。
毕竟再怎么低调,再怎么入乡随俗,一个从小受平等教育的现代人回到封建社会,也会如黑夜里的萤火虫一般突出!
万余人的大军从长安行至上谷郡,其中大半还都是步卒,即便有驰道相接,长途跋涉也要半月左右。
为了不耽误时间,李光采取了唐奇的建议,派部下快马加鞭,同时将蹄铁的图纸和样品送往长安和上谷。
三人则按照原定计划,先去拜访赵王刘彭祖。
要说这位赵王,那也是西汉诸侯史上闪闪发光的一枚奇葩。
当时为了诸侯国不完全独立于中央,各国的国相都是由中央朝廷直接指派,属于两千石的官员。
国相除了辅助国王治理封地外,还负有监督诸侯王行为举止的责任。
比如淮南王刘安心有反意,就是他的国相及时报告给朝廷,朝廷才会对淮南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所以对诸侯王们来说,国相比起能够器重的大臣,更像是必须要防备的监视者。
怎么与之相处,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之一!
对付中央派来的国相,不同的诸侯王有各自不同的方法。
最好的情况莫过“君臣相知”,国王没有野心,但对治下百姓很有责任感,在国相的辅助下将封国治理得有声有色,百姓安居乐业。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并且要是干得太好的话,还很容易引起中央朝廷的注意。
天子对兄弟们多少宽容点,对派出去的大臣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朕派你过去,是替朝廷看着点朕的兄弟叔伯,免得他们动什么歪心思。
结果你居然真把诸侯王当成君主,尽心竭力辅佐他,助他们富国强兵,是想干什么?
还有没有点政治觉悟?
这疙瘩一起来,那些勤勤恳恳又和诸侯王君臣相知的国相,往往会面临不那么好的处境。
能力差点不足以引发忌惮的,这辈子恐怕也就只能做个国相,再也无法回到中央施展抱负。
要是偏偏能力挺不错,真帮助诸侯王把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上下一体,那恐怕就危险了!
所以,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大多数的国相和他们辅佐的诸侯王,都维持着较差的关系。
心里没鬼又得过且过的,就干脆以国相为主,把国内政事都交给国相处置,自己只管吃喝玩乐。
强势点的国相,还能指着鼻子骂诸侯王“玩物丧志”,国王往往也只好捏着鼻子应下来!
性格暴吝点的诸侯王,就喜欢和国相硬碰硬,这时候就要看国相们的手段和智谋。
一个不好,就容易摊上性命之祸!
不过最多的情况,还是双方就不尴不尬的处着,互相维持表面和平。
诸侯王不想惹麻烦,国相也想尽快想办法回归中央,往往这样的封国都很平静,是朝廷最喜欢的那种。
赵王刘彭祖呢?
他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
此人性格不暴吝,国内的风评倒不至于很差。
可要是放眼天下的话,就不难发现,甭管你找谁去打听,都能听到关于赵王的满肚子怨言!
究其原因,这人身为堂堂诸侯王,刘彻的亲哥哥。
行事却实在不咋讲究!
史书上说刘彭祖“巧诈奸佞,卑下奉承”,表面上谦卑恭敬,喜欢讨好别人,内里却刻薄阴毒。
并且对律法有很深的造诣,传说专门养了一批人,来替他研究律法条目,好利用诡辩去中伤他想对付的人。
比如朝廷派来的国相。
每次新的国相到任,刘彭祖都会换上黑色的布衣,装扮成王府的奴仆亲自去迎接对方。
还亲力亲为替国相打扫住所,待遇无微不至,非常谦卑。
而实际上,史载他多用“惑乱之事”来扰乱国相的日常行为。
只要有言语失当,或者触犯朝廷禁忌的地方,立马上书给天子弟弟打小报告,同时掺杂些诸如作奸犯科、图谋私利之类的诬告。
真真假假,朝廷派去的调查人员往往不能分清。
以至于从受封赵王至今接近三十年,却没有一任国相能够任满两年的,经常因罪受罚。
运气好点的下狱受刑,运气差点的直接被处死!
久而久之,赵国被中央官员认作死地,许多人宁愿降职都不愿去做刘彭祖的国相!
而运气不好被强行任命的,也都不敢对刘彭祖进行任何指摘,只敢看他眼色行事。
这老家伙虽没有反意,但还是把赵国变成了他的一言堂!
要是仅仅只是祸害国相,朝中官员倒还不会如此的风声鹤唳,关键这老小子他逮着人就喜欢咬一口!
据说是为了防止有官员借口路过,来暗访他刘彭祖种种枉法之事。
凡是过往的二千石官员,途径他封地的,都会受到国相一般的待遇!
尤其是负责监察的冀州牧,更是受到重点关注。
过个路都容易把命个丢掉,那谁还敢去掠刘彭祖的虎须?
当然是避之不及!
“要不是大军行至动静太大,绕路又怕误了战事,我还真不愿和赵王打交道!”李光也是抱怨不停,“等到了地方,我们都可得放警醒点,免得被他抓到把柄!”
连堂堂的北军校尉都这么小心谨慎,足以见得刘彭祖的名声之恶劣了。
对这么个人,唐奇没办法不产生好奇。
毕竟这听起来,可比老朱家那些被当作猪养的宗室王爵,还要不讲究多了!
霍去病却不屑一顾:“不就是个王爷嘛,小爷我才生擒了一个王爷再加个王太子,有种他动小爷试试?”
李光苦笑:“陛下宠你,赵王肯定不敢对你下手,我可不一样。你高抬贵手,别连累我成不!”
霍去病这才收敛了些,却还是不甚重视。
唐奇的态度和霍去病无二。
本就不是古人,再怎么融入大汉的生活环境,他终究还是无法对诸如“皇权”、“宗室”之类的概念产生哪怕一丁点的敬畏。
而这,大概也是他被皇帝看重,却容易引发酷吏不满的缘由吧。
毕竟再怎么低调,再怎么入乡随俗,一个从小受平等教育的现代人回到封建社会,也会如黑夜里的萤火虫一般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