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女的秀色田园最新章节!
周伯彥给青舒写信,从来不提公事内容。这次也一样。信的开头是报平安的内容,说自己一切都好。之后就是询问青舒姐弟几人的近况,问府里一切可好等等。他还言明,他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没到达目的地,还要三五天才成。他告诉青舒,到了地方他才会写第二封信。青舒接到了第二封信后再给他回信,否则信无法送到他手里。
不算长,只两页的信。青舒一会儿就看完了,然后坐着发了会儿呆。直到小鱼催促她该洗漱安歇了,她才回神。
一夜无话。第二日的时候,青舒把信交给小娟,让小鱼送到青阳那边去。她敢拿给青阳看,因为周伯彥在这次的信中没写任何的肉麻话。信送走,她盘算了一下,觉得今日没什么重要的事需她亲自去过问,因而带着丫鬟去了库房,挑那上好的布料搬了三匹回来。一匹是贵气的宝蓝色暗纹锦缎,一匹是上等的墨黑的锦缎,还有一匹是墨绿色的锦缎。
三匹锦缎往炕褥子上一摆,青舒取了自己的针线笸箩过来,从笸箩里拿出剪刀来。
小娟一边将整匹的三匹锦缎一一打开着,一边好奇地问,“小姐,您这是要给众位少爷做冬衣吗?”三匹料子的颜色都是适合男子的,再加上没多久就会过年,她理所当然地以为小姐要给四位少爷做冬衣。因为去年过年,小姐就曾亲手为四位少爷缝新衣。
青舒应了一声,还从针线笸箩里拿了一张不大的纸片出来看。这上头她记着五个人的冬衣尺寸。陈乔江、青阳、青灏、洛小荣的都在这上头,是她去县城前亲手量过的。还有一个人的,她不能亲手量,可府中有他留下的衣裳在。
小娟手里抓着蓝色锦缎的一角,突然抬头,“小姐,这是彥公子喜欢的颜色。”说话间,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嗤嗤地笑。
青舒知道小娟在想什么,一点不好意思的模样都没有,很平常地说道,“那是要给小阳做衣裳的。”她这话说的不假。青阳很崇拜周伯彥这个哥哥,周伯彥的有些喜好便成了他的喜好。周伯彥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多为宝蓝色,而他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里基本没有这个颜色的衣裳,他有些小失落。这不,前几天曾悄悄告诉她这个姐姐,希望能有一件和彥哥哥同色的衣裳穿。她答应了。
小娟止笑,咦了一声,倒也没说别的。
虽说府中有许五娘在,会负责主子一年四季的衣裳,短不了谁的,尤其是青阳他们几个小的。可青舒还是喜欢为弟弟亲手缝制新年的衣裳。她已经征求过四个小的的意见了。青阳、青灏和洛小荣要穿一样的,要宝蓝色的新衣。陈乔江要墨绿色的新衣。
她觉得周伯彥穿衣的颜色太单调了,因而这多取的一匹墨黑的料子是准备给周伯彥做衣裳的。她也想过其他颜色,比如月牙白,比如深紫色,想着每一样颜色的都做一件给他。只是她管着家,琐碎事不少,能安心坐下来做针线活的时间有限,怕是做不来。于是想着先可着墨黑色的来,如果时间允许她再做其他颜色的衣裳给他。
她铺开锦缎料子,比量了又比量,认真又细心地开始裁料子。一件衣裳的刚裁到一半,前头着人来报,于家的于小莉、于雅姑侄二人来送谢礼了。没有于云的名字,她自然是愿意见的,因而放下剪子去前头会客了。
于小莉和于雅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更不会拍人马屁。说白了,她们是属于那种很安分的人,老实不惹事。青舒不讨厌这样的人,因而陪着于小莉和于雅坐了足有两刻钟左右。这姑侄二人是得了于二夫人的吩咐来的,一是替于云道歉,二是感谢青舒对她们的一路照顾。
这不年不节的,于二夫人没送重礼,不过送来了几样水果,每样都是一篮子。青舒一脸笑模样地收了,并亲自送于小莉和于雅出去。
于小莉和小雅回去向于二夫人复命。于二夫人听说青舒没有推辞就收了送去的几篮子水果,而且又是从头到尾脸上都带着笑,终于松了口气。她是真怕因着没脑子的于云,青舒会记恨她家老爷。秀才家的姑娘多少还是有些见识的,她觉得这样还不够,因此琢磨起了送年礼的事情来。他们的日子过的并不宽裕,可该花银子的地方她必须花,尤其在于云出门一趟就得罪了青舒的情况下。
青舒自是不知于二夫人的愁。她接连几日不曾出门,除了处理府中琐碎之事以外的时间里基本都在做针线活儿。
第四天的时候,出门探消息的洛三终于回来了。他不仅去了德县县城,还去了朱家搬到德县前的家乡,把朱家的底细摸了个透。
朱老爷本不是德县县城人,而是临县的商人。任何一个家族,即便是亲兄弟,利益面前很容易反目。朱家五代经商,在当地繁盛过、没落过,起起落落的,到了朱老爷这一代时,朱家的地位在当地不上不下的,但好在殷实富足。
众兄弟中,朱老爷是最具经商头脑的人物。可因生母出身青楼,祖父不喜欢他,因而处处限制他,不给他冒头的机会。到了他娶妻的年纪,他本人看上了当地张姓小官员家的一位小姐,有心求娶,因而求家中长辈成全。不想,偏心的祖父派了媒婆去张家,只说为朱家孙子求娶,却未点明是朱家哪个孙子。
张家也看上了朱老爷,因而先前暗示了朱老爷,要朱老爷上门提亲的。所以,张家以为朱家是为朱老爷提的亲,商量过其中细节便答应了。就这么的,朱、张两家为儿女定下亲事,说好三个月后拜堂成亲。
几天后,真相大白,可一切已成定局。退亲这种事可不是好玩儿的,因而张家只能咽下这口气,朱老爷更是血泪只能往肚里吞。三个月后,张家小姐嫁给了朱老爷的兄长,朱老爷赢不过祖父便黯然娶了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为妻。无法调和的矛盾的种子已埋下,只待岁月催它发芽、疯涨。
朱老爷的夫人身子本就不好,再加上自家老爷在朱家的地位不高,妯娌们又常给她下绊子,她整日愁眉不展的。生下一儿(朱之成)一女(朱倩碧)后,年纪轻轻的她便去了。
这时,朱老爷的娘因没能护住儿媳,觉得对不住儿子,再加上多年来糟的罪,上吊了。前后不过五日,朱老爷是没了夫人又没了娘。
朱老爷伤心又愤怒,顶撞了祖父。结果是他们父子三人被扫地出门,而他懦弱的爹竟是一句话没说,任他们被赶了出来。
祖父知人言可畏,怕被人戳脊梁骨,因而虽然看不上朱老爷,却也没把事情做绝。他把朱老爷父子三人扫地出门时给了一百两的银子。
朱老爷负气不认错、不低头、不回头,拿了银子带着一儿一女过活。儿女尚年幼,需要有人照顾,他买了个婆子回来。可即便如此,他为了生计白日里根本不着家,婆子头上没有当家主母管着也是会生妖蛾子的。他很明白这点,很快娶了继室宁氏。
宁氏,即萧夫人的妹妹。宁氏是嫁过人的,因遇人不淑,日子过的苦闷,还受夫君虐待。宁家在他们的当地非常有地位,行事很硬实。老宁氏爱女心切,不顾人言可畏,做主让女儿和离了,而后把女儿接回宁府。
宁氏虽然没生过孩子,可毕竟是嫁过人的。因此,她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有这种自卑的心态,她不敢走到人前去,整日闷在家里足不出户。
这时,正是朱老爷丧妻满一年的时候。他打听到宁氏温柔可人又善良,再加上宁氏一族在当地的影响力,经过几番计较后,他鼓起勇气派媒人去提亲。
和离的女儿有人求娶,还是个继室,好歹是个正妻。老宁氏没有考虑多久,便把宁氏许给了朱老爷。
朱老爷成了宁氏一族的女婿,有了宁氏一族当靠山,身价立马大涨。先前一直被朱家打压着,他做什么都站不住脚,一直是一事无成的状态。这会儿,有宁氏这个贤内助在,家里并不需要他操心。因此,他放开手脚开起了铺子,而且是生意越做越好。十年时间里,他的铺子从一间到四间,且个个是盈利的。
宁氏温柔可人且善良,对待前朱夫人的儿女像亲儿女一般,即便后来自己生了一儿(朱之衡)一女(朱倩影)。可是,她太自卑了。发现朱老爷看上了屋中伺候的丫鬟,她也不敢说话,任由那丫鬟爬上了朱老爷的床。从此,府中多了个简姨娘。
简姨娘是个有心计的,哄的朱老爷日日宿在她屋中。很快的,她有孕,十月怀胎后幸运地生下了一儿,即三少爷朱之盛。
简姨娘不动声色地在朱府兴风作浪。宁氏却忍气吞声地只知道照顾四个儿女,根本不会收拾简姨娘。
朱倩碧出嫁前对宁氏说,“娘,女儿对你很失望。”她视宁氏为亲娘,希望娘能硬气一些,打压下简姨娘的气焰。可是,无论她如何劝,娘还是那个懦弱的娘,她实在受不了。
朱之成在娘子差点落胎后,对着懦弱的娘宁氏叹了口气。他找了个由头,带着腹中怀胎的娘子离开了家,投奔萧知县这个姨丈,在德县安家落户。他和妹妹朱倩碧虽不是宁氏亲生的,可将心比心,他和妹妹是非常敬重宁氏的。因这,萧夫人并不反感朱之成和朱倩碧,一直对他们很好。所以,朱之成才会信任萧夫人和萧大人,投靠了过来。
朱之成离家,朱倩碧出嫁,帮衬宁氏的两个重要儿女不在了,最高兴的莫过于简姨娘。
没过几年,朱老爷为女儿朱倩影定亲,男方是当年自己未娶成的张家小姐的那个张家。命运弄人,张家公子却有了心仪的姑娘,并不顾家中长辈反对,暗中与心仪的姑娘有了肌肤之亲。
朱老爷为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逼迫张家。他要张家公子断了与心仪姑娘的关系,娶她女儿过门。
与此同时,宁氏难得硬气了一回。为了女儿嫁过去不受委屈,她坚持要退了张家的婚事。朱倩影是伤心的,再加上姐姐朱倩碧的开导,本人也同意退亲。之后,宁氏强硬地退了张家这门婚事。此事之后,宁氏与朱老爷的关系变得很坏,再次给了简姨娘乘虚而入的机会。
因为简姨娘,朱之衡一直在忤逆朱老爷。简姨娘越来越得势,朱之衡看着亲娘不时被简姨娘欺负,忤逆朱老爷的时候越来越多,因而越来越不得朱老爷喜欢。
朱家发生了退亲这等不愉快的事;朱老爷的兄弟们又垂涎朱老爷现有的一切凑过来处处巴结、算计着,烦不胜烦;又恰巧碰上德县县城的吴家正在出售铺子(正是吴府名下的铺子遭遇离奇偷盗案之后,吴府面临支离破碎之时)。很有生意头脑的朱老爷考虑再三,举家搬至德县县城,并从吴府手上买下了四间铺子经营了起来。如此一来,他有八间铺子了。
朱老爷的家底还算殷实,再加上有萧大人这个姐夫在罩着,朱老爷很快在德县县城里站稳了脚跟。只是,再精明的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是个人,便会有缺点。世上无完人。在简姨娘这件事上他便是个糊涂虫一个。在他不注意的情况下,府中的嫡庶之争早就开始了,而且是单方面的。不是正室、嫡子欺人,而是姨娘和庶子在欺负正室和嫡子。
朱之成大概是看清楚了一切,这才会先一步搬到了德县县城来。即便后来朱老爷举家搬了过来,朱之成也没跟爹娘住到一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有些事朱之衡大概也看出来了,但他没有像大哥朱之成那样将一切看的分明。再者,他也无法丢下亲娘不管。
这么一来,简姨娘觉得朱之成不是问题,朱之衡才是真正的绊脚石。朱老爷对长子朱之成很有意见,次子朱之衡才是那个将来得到朱家一切的人。除去了朱之衡,朱家的一切将来全是她儿子朱之盛的。
所以,朱之衡受伤被青舒救,不是萧大人在算计青舒,而确实是巧合。
周伯彥给青舒写信,从来不提公事内容。这次也一样。信的开头是报平安的内容,说自己一切都好。之后就是询问青舒姐弟几人的近况,问府里一切可好等等。他还言明,他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没到达目的地,还要三五天才成。他告诉青舒,到了地方他才会写第二封信。青舒接到了第二封信后再给他回信,否则信无法送到他手里。
不算长,只两页的信。青舒一会儿就看完了,然后坐着发了会儿呆。直到小鱼催促她该洗漱安歇了,她才回神。
一夜无话。第二日的时候,青舒把信交给小娟,让小鱼送到青阳那边去。她敢拿给青阳看,因为周伯彥在这次的信中没写任何的肉麻话。信送走,她盘算了一下,觉得今日没什么重要的事需她亲自去过问,因而带着丫鬟去了库房,挑那上好的布料搬了三匹回来。一匹是贵气的宝蓝色暗纹锦缎,一匹是上等的墨黑的锦缎,还有一匹是墨绿色的锦缎。
三匹锦缎往炕褥子上一摆,青舒取了自己的针线笸箩过来,从笸箩里拿出剪刀来。
小娟一边将整匹的三匹锦缎一一打开着,一边好奇地问,“小姐,您这是要给众位少爷做冬衣吗?”三匹料子的颜色都是适合男子的,再加上没多久就会过年,她理所当然地以为小姐要给四位少爷做冬衣。因为去年过年,小姐就曾亲手为四位少爷缝新衣。
青舒应了一声,还从针线笸箩里拿了一张不大的纸片出来看。这上头她记着五个人的冬衣尺寸。陈乔江、青阳、青灏、洛小荣的都在这上头,是她去县城前亲手量过的。还有一个人的,她不能亲手量,可府中有他留下的衣裳在。
小娟手里抓着蓝色锦缎的一角,突然抬头,“小姐,这是彥公子喜欢的颜色。”说话间,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嗤嗤地笑。
青舒知道小娟在想什么,一点不好意思的模样都没有,很平常地说道,“那是要给小阳做衣裳的。”她这话说的不假。青阳很崇拜周伯彥这个哥哥,周伯彥的有些喜好便成了他的喜好。周伯彥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多为宝蓝色,而他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里基本没有这个颜色的衣裳,他有些小失落。这不,前几天曾悄悄告诉她这个姐姐,希望能有一件和彥哥哥同色的衣裳穿。她答应了。
小娟止笑,咦了一声,倒也没说别的。
虽说府中有许五娘在,会负责主子一年四季的衣裳,短不了谁的,尤其是青阳他们几个小的。可青舒还是喜欢为弟弟亲手缝制新年的衣裳。她已经征求过四个小的的意见了。青阳、青灏和洛小荣要穿一样的,要宝蓝色的新衣。陈乔江要墨绿色的新衣。
她觉得周伯彥穿衣的颜色太单调了,因而这多取的一匹墨黑的料子是准备给周伯彥做衣裳的。她也想过其他颜色,比如月牙白,比如深紫色,想着每一样颜色的都做一件给他。只是她管着家,琐碎事不少,能安心坐下来做针线活的时间有限,怕是做不来。于是想着先可着墨黑色的来,如果时间允许她再做其他颜色的衣裳给他。
她铺开锦缎料子,比量了又比量,认真又细心地开始裁料子。一件衣裳的刚裁到一半,前头着人来报,于家的于小莉、于雅姑侄二人来送谢礼了。没有于云的名字,她自然是愿意见的,因而放下剪子去前头会客了。
于小莉和于雅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更不会拍人马屁。说白了,她们是属于那种很安分的人,老实不惹事。青舒不讨厌这样的人,因而陪着于小莉和于雅坐了足有两刻钟左右。这姑侄二人是得了于二夫人的吩咐来的,一是替于云道歉,二是感谢青舒对她们的一路照顾。
这不年不节的,于二夫人没送重礼,不过送来了几样水果,每样都是一篮子。青舒一脸笑模样地收了,并亲自送于小莉和于雅出去。
于小莉和小雅回去向于二夫人复命。于二夫人听说青舒没有推辞就收了送去的几篮子水果,而且又是从头到尾脸上都带着笑,终于松了口气。她是真怕因着没脑子的于云,青舒会记恨她家老爷。秀才家的姑娘多少还是有些见识的,她觉得这样还不够,因此琢磨起了送年礼的事情来。他们的日子过的并不宽裕,可该花银子的地方她必须花,尤其在于云出门一趟就得罪了青舒的情况下。
青舒自是不知于二夫人的愁。她接连几日不曾出门,除了处理府中琐碎之事以外的时间里基本都在做针线活儿。
第四天的时候,出门探消息的洛三终于回来了。他不仅去了德县县城,还去了朱家搬到德县前的家乡,把朱家的底细摸了个透。
朱老爷本不是德县县城人,而是临县的商人。任何一个家族,即便是亲兄弟,利益面前很容易反目。朱家五代经商,在当地繁盛过、没落过,起起落落的,到了朱老爷这一代时,朱家的地位在当地不上不下的,但好在殷实富足。
众兄弟中,朱老爷是最具经商头脑的人物。可因生母出身青楼,祖父不喜欢他,因而处处限制他,不给他冒头的机会。到了他娶妻的年纪,他本人看上了当地张姓小官员家的一位小姐,有心求娶,因而求家中长辈成全。不想,偏心的祖父派了媒婆去张家,只说为朱家孙子求娶,却未点明是朱家哪个孙子。
张家也看上了朱老爷,因而先前暗示了朱老爷,要朱老爷上门提亲的。所以,张家以为朱家是为朱老爷提的亲,商量过其中细节便答应了。就这么的,朱、张两家为儿女定下亲事,说好三个月后拜堂成亲。
几天后,真相大白,可一切已成定局。退亲这种事可不是好玩儿的,因而张家只能咽下这口气,朱老爷更是血泪只能往肚里吞。三个月后,张家小姐嫁给了朱老爷的兄长,朱老爷赢不过祖父便黯然娶了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为妻。无法调和的矛盾的种子已埋下,只待岁月催它发芽、疯涨。
朱老爷的夫人身子本就不好,再加上自家老爷在朱家的地位不高,妯娌们又常给她下绊子,她整日愁眉不展的。生下一儿(朱之成)一女(朱倩碧)后,年纪轻轻的她便去了。
这时,朱老爷的娘因没能护住儿媳,觉得对不住儿子,再加上多年来糟的罪,上吊了。前后不过五日,朱老爷是没了夫人又没了娘。
朱老爷伤心又愤怒,顶撞了祖父。结果是他们父子三人被扫地出门,而他懦弱的爹竟是一句话没说,任他们被赶了出来。
祖父知人言可畏,怕被人戳脊梁骨,因而虽然看不上朱老爷,却也没把事情做绝。他把朱老爷父子三人扫地出门时给了一百两的银子。
朱老爷负气不认错、不低头、不回头,拿了银子带着一儿一女过活。儿女尚年幼,需要有人照顾,他买了个婆子回来。可即便如此,他为了生计白日里根本不着家,婆子头上没有当家主母管着也是会生妖蛾子的。他很明白这点,很快娶了继室宁氏。
宁氏,即萧夫人的妹妹。宁氏是嫁过人的,因遇人不淑,日子过的苦闷,还受夫君虐待。宁家在他们的当地非常有地位,行事很硬实。老宁氏爱女心切,不顾人言可畏,做主让女儿和离了,而后把女儿接回宁府。
宁氏虽然没生过孩子,可毕竟是嫁过人的。因此,她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有这种自卑的心态,她不敢走到人前去,整日闷在家里足不出户。
这时,正是朱老爷丧妻满一年的时候。他打听到宁氏温柔可人又善良,再加上宁氏一族在当地的影响力,经过几番计较后,他鼓起勇气派媒人去提亲。
和离的女儿有人求娶,还是个继室,好歹是个正妻。老宁氏没有考虑多久,便把宁氏许给了朱老爷。
朱老爷成了宁氏一族的女婿,有了宁氏一族当靠山,身价立马大涨。先前一直被朱家打压着,他做什么都站不住脚,一直是一事无成的状态。这会儿,有宁氏这个贤内助在,家里并不需要他操心。因此,他放开手脚开起了铺子,而且是生意越做越好。十年时间里,他的铺子从一间到四间,且个个是盈利的。
宁氏温柔可人且善良,对待前朱夫人的儿女像亲儿女一般,即便后来自己生了一儿(朱之衡)一女(朱倩影)。可是,她太自卑了。发现朱老爷看上了屋中伺候的丫鬟,她也不敢说话,任由那丫鬟爬上了朱老爷的床。从此,府中多了个简姨娘。
简姨娘是个有心计的,哄的朱老爷日日宿在她屋中。很快的,她有孕,十月怀胎后幸运地生下了一儿,即三少爷朱之盛。
简姨娘不动声色地在朱府兴风作浪。宁氏却忍气吞声地只知道照顾四个儿女,根本不会收拾简姨娘。
朱倩碧出嫁前对宁氏说,“娘,女儿对你很失望。”她视宁氏为亲娘,希望娘能硬气一些,打压下简姨娘的气焰。可是,无论她如何劝,娘还是那个懦弱的娘,她实在受不了。
朱之成在娘子差点落胎后,对着懦弱的娘宁氏叹了口气。他找了个由头,带着腹中怀胎的娘子离开了家,投奔萧知县这个姨丈,在德县安家落户。他和妹妹朱倩碧虽不是宁氏亲生的,可将心比心,他和妹妹是非常敬重宁氏的。因这,萧夫人并不反感朱之成和朱倩碧,一直对他们很好。所以,朱之成才会信任萧夫人和萧大人,投靠了过来。
朱之成离家,朱倩碧出嫁,帮衬宁氏的两个重要儿女不在了,最高兴的莫过于简姨娘。
没过几年,朱老爷为女儿朱倩影定亲,男方是当年自己未娶成的张家小姐的那个张家。命运弄人,张家公子却有了心仪的姑娘,并不顾家中长辈反对,暗中与心仪的姑娘有了肌肤之亲。
朱老爷为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逼迫张家。他要张家公子断了与心仪姑娘的关系,娶她女儿过门。
与此同时,宁氏难得硬气了一回。为了女儿嫁过去不受委屈,她坚持要退了张家的婚事。朱倩影是伤心的,再加上姐姐朱倩碧的开导,本人也同意退亲。之后,宁氏强硬地退了张家这门婚事。此事之后,宁氏与朱老爷的关系变得很坏,再次给了简姨娘乘虚而入的机会。
因为简姨娘,朱之衡一直在忤逆朱老爷。简姨娘越来越得势,朱之衡看着亲娘不时被简姨娘欺负,忤逆朱老爷的时候越来越多,因而越来越不得朱老爷喜欢。
朱家发生了退亲这等不愉快的事;朱老爷的兄弟们又垂涎朱老爷现有的一切凑过来处处巴结、算计着,烦不胜烦;又恰巧碰上德县县城的吴家正在出售铺子(正是吴府名下的铺子遭遇离奇偷盗案之后,吴府面临支离破碎之时)。很有生意头脑的朱老爷考虑再三,举家搬至德县县城,并从吴府手上买下了四间铺子经营了起来。如此一来,他有八间铺子了。
朱老爷的家底还算殷实,再加上有萧大人这个姐夫在罩着,朱老爷很快在德县县城里站稳了脚跟。只是,再精明的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是个人,便会有缺点。世上无完人。在简姨娘这件事上他便是个糊涂虫一个。在他不注意的情况下,府中的嫡庶之争早就开始了,而且是单方面的。不是正室、嫡子欺人,而是姨娘和庶子在欺负正室和嫡子。
朱之成大概是看清楚了一切,这才会先一步搬到了德县县城来。即便后来朱老爷举家搬了过来,朱之成也没跟爹娘住到一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有些事朱之衡大概也看出来了,但他没有像大哥朱之成那样将一切看的分明。再者,他也无法丢下亲娘不管。
这么一来,简姨娘觉得朱之成不是问题,朱之衡才是真正的绊脚石。朱老爷对长子朱之成很有意见,次子朱之衡才是那个将来得到朱家一切的人。除去了朱之衡,朱家的一切将来全是她儿子朱之盛的。
所以,朱之衡受伤被青舒救,不是萧大人在算计青舒,而确实是巧合。